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巯甲丙脯酸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不同阶段有特异性干挠作用的药物。我院于1986年至1989年应用口服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Captopil)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24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巯甲丙脯酸的多晶型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巯甲丙脯酸(captopril SQ-14225)是口服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该药对肾实质性和肾血管性高血压降压作用显著,对急慢性心力衰竭有明显控制作用,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彪  周建初 《河北医药》1998,20(6):356-357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目前对此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近年一些新老药新物用于该病治疗,效果显著。现综述如下。 1 巯甲丙脯酸 巯甲丙脯酸有免疫抑制作用,它可部分抑制B淋巴细胞反应,诱导抑制T淋巴细胞传递,与前列腺素无关。此外,巯甲丙脯酸的分子结构具有D-青霉素的特征,即含有巯基,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缓解作用。Martin等用巯甲丙脯酸剂量初始为75mg/d(分2~3次服)。首剂量于睡前服,其后逐周增加25mg,至最大剂量为150mg,有副作用者适当调整剂量,连续48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结果: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7%。李露言亦报道,用巯甲丙脯酸治疗本病15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钙阻滞剂(CCB)临床上常与其它心血管药物联合使用,现将合用时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简述如下。 1 与巯甲丙脯酸合用 CCB与巯甲丙脯酸联用,对顽固性;恶性高血压病效果良好。尤其是硝苯吡啶与巯甲丙脯酸联用,效果尤佳,两者都是通过减少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血压。虽然血管扩张机制不同,但血压下降最长时间和血压回升坡度相类似。前者是对血管的直接作用,后者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转化,合用时降压效力增加,巯甲丙脯酸还能减轻硝苯吡啶的  相似文献   

5.
7.4 抗高血压药SA-291(49)具有与巯甲丙脯酸相似的结构。动物试验证实,本品如巯甲丙脯酸一样,为一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根据现有的巯甲丙脯酸长时间应用的经验,显示其有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故而寻找巯甲丙脯酸的衍生物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寄希望于进一步的药理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巯甲丙脯酸(Captopril)是一种口服的降压药,经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而起作用。该药副作用少,降压效果确切,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良药。目前它已有片剂上市,也可能希望以糖浆、注射剂形式给药。本文就巯甲丙脯酸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讨论。巯甲丙脯酸含有巯基,易发生氧化,其酰胺基又易水解。金属化合物可促进氧化,而EDTA等金属螯合剂则可抑制氧化。将巯甲丙脯酸水溶液5mg/ml装入小瓶  相似文献   

7.
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是一种口服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各型高血压都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本药的研制成功,为高血压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本文报告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卡托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70年代后期,巯甲丙脯酸(Captop-ril)作为转换酶抑制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充血性心衰,大量临床研究已证明具有肯定的疗效,但巯甲丙脯酸作用时间较短,每天需投药3次,且副作用的发生率也较高,80年  相似文献   

9.
依那普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那普利(enalapril,MK-421)是继巯甲丙脯酸(captopril,SQ-14225)之后,于1980年由美国Merck Sharp & Dohme公司推出的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作用强度是巯甲丙脯酸的4倍。有关依那普利HPLC分析法的报道,不能满足我们的实验要求。因此,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已经成功地单用或者与利尿药并用以控制轻度到中度的高血压。有证据表明,巯甲丙脯酸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的作用至少是部分地同血浆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抑制无关。因此,有可能在24小时内使用低于需要阻断血浆转化酶的巯甲丙脯酸也许足以控制一天中  相似文献   

11.
巯甲丙脯酸作为降血压药物已广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也有报道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就我院用巯甲丙脯酸治疗糖尿病肾病(均有蛋白尿)30例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消炎痛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的作用。该药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可出现一些毒副反应,现结合有关资料,浅谈一下应注意的几点问题。①消炎痛与巯甲丙脯酸:巯甲丙脯酸能促进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前列腺素(PG)的合成,而消炎痛则可抑制PG的生物合成,因此可减低甚至消除巯甲丙脯酸的抗高血压效应,临床应用时应加注意。②消炎痛与心得安:消炎痛可抑制肾脏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弱心得安的降压作用。③消炎痛与酒:消  相似文献   

13.
继血管紧张素Ⅱ(ATⅡ)竞争剂肌丙增压素(Saralasin)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壬肽抗增压素(teprotide,SQ20881)后,又有一些可口服且作用独特的优良ACE抑制剂巯甲丙脯酸(CPT)以及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糖尿病诊治水平的提高,病人生存时间延长,糖尿病肾病(DN)巳成为糖尿病最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巯甲丙脯酸是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它有保护和改善肾功能作用,可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减少蛋白漏出,抑制肾脏细胞增生,阻止肾小球硬化过程。因此本文用巯甲丙脯酸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以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一类新型的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目前已临床应用的ACEI有巯甲丙脯酸(Captopril)和苯丁酯丙脯酸(Enalapril),后者为非巯基的ACEI,其作用强、副作用小,优于前者。苯丁酸赖脯酸(Lisinopril,MK 521)为苯丁酯丙  相似文献   

16.
巯甲丙脯酸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巯甲丙脯酸(Captopril,简称CPT)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自1977年问世以来,其对各种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很好的疗效,临床上与其他药物合用时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苯丁酯丙脯酸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一类新型的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药物、苯丁酯丙脯酸(1,Enalapril)化学名:N-[1-(s)-乙氧羰基-3苯丙基]-L-丙氨酰-L-脯氨酸是近年来开发的非巯基的第二代ACEI,已于1984年在西德上市。据报道本品疗效高,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小,优于巯甲丙脯酸。主要副反应蛋白尿发生率为1.4%;其他副反应,如皮疹、味觉影响等,均低于巯甲丙脯酸~[1~3]。  相似文献   

18.
巯甲丙脯酸致震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70岁。以高血压脑病于1994年7月13日入院。既往健康。查体:体温36.5℃,血压26.0/14.7kPa,颅神经(-),心、肺(-),四肢活动自如,腱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反射(-)。治疗给口服复方降压片、安定,肌肉注射硫酸镁及静脉滴注甘露醇脱水。疗效欠佳而加服巯甲丙脯酸50mg,每日3次。第3天血压21.0/12.5kPa,出现双上肢震颤,第7天改服倍他乐克,其它药物继续应用。第10天震颤消失,血压20.0/12.0kPa。为验证震颤是琉甲丙脯酸之副作用,停倍他乐克,再服巯甲丙脯酸,于服药后第二天出现震颤,停药后消失。 讨论 巯甲丙脯酸引起震颤作者未见报道,此病人既往无震颤,服用巯甲丙脯酸期间血清钾、钠、钙、T_3、T_4均正常。停药后震颤很快消失。其震颤的原因可能是:(1)血压下降时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反射作用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加;(2)巯甲丙脯酸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减少,使血管舒张,同时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减少;(3)病人为老年患者,多有动脉硬化、脑组织缺氧、脑萎缩,黑质含黑色素的神经细胞减少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神经纤维变性,使多巴胺产生减少,存在震颤的潜在因素。以上原因使纹状体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的兴奋性相对增加,引起震颤。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CPT),具有间接血管扩张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已有报道,应用巯甲丙脯酸治疗急性肾炎(AGN)高血压取得满意疗效。我科近年来,应用该药治疗急性肾炎高血压患儿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AGN患儿共60例,诊断按照《关于小儿肾小球疾病分类和治疗的建  相似文献   

20.
<正> 卡托普利(captopril,巯甲丙脯酸)是第1个口服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多种类型的高血压均有明显降压作用,并能改善充血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瘙痒,味觉障碍等。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损害者报道不多,我们曾遇到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