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敏  陈琳 《现代保健》2009,(24):68-6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出血愿因中宫缩乏力占56.28%,胎盘因素占25.68%,软产道损伤占16.94%。影响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羊水栓塞DIC。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见原因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效果,针对性预防相关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2011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5例因宫缩乏力(141例)和胎盘因素(64例)致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比分析两种原因导致产后出血的出血量、出血特征、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相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量多,药物治疗疗效差,输血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率高,子宫切除率高、住院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出血量大、临床处理复杂;产前、术前重视需相关原因的预防,疤痕子宫者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多次刮宫史预防胎盘因素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龄孕妇为研究组,同期行剖宫产产后非出血的高龄孕妇460例为对照组。对可能造成术后出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影响显著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中的妊娠高血压史、流产史、宫缩乏力、巨大儿及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史、巨大儿、流产史。结论:影响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史,为临床有效预防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晓艳  于长凯 《现代保健》2010,(10):148-14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相关因素,促进患者健康。方法对105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产后出血的致病因素中宫缩乏力占73.3%,胎盘因素占18.1%,软产道损伤占5.7%,凝血功能障碍占1.9%,其他因素占1.0%。结论必须明确产后出血相关因素,预防为主,提高护理水平,才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葛志娟 《现代保健》2010,(34):51-5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09年8月11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84.5%),其次为胎盘因素(10%)。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中,在孕期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存在。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产程延长、胎盘因素、剖宫产、心理因素等。结论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加强孕期保健工作,提高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研究欣母沛的预防效果。方法对631例待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将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173例产妇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5例,治疗组给予欣母沛,对照纽注射缩宫素及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24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并对比产后24h血红蛋白变化水平。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缩乏力、剖宫产、胎盘粘连和胎儿巨大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治疗组2、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524、6.575,均P〈0.05),且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4h血红蛋白水平也低于对照组(X2=4.309、t=5.325,均P〈0.05)。结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宫缩乏力、剖宫产、胎盘粘连和胎儿巨大;欣母沛用于预防产后出血效果优于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64例产后出血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见宫缩乏力,占57.81%,其次是胎盘因素,占31.12%。结论:正确估计产后出血,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0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55例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3%,分别为宫缩乏力占69.09%,胎盘因素占25.45%,软产道裂伤占3.64%,凝血功能障碍占1.82%。55例产后出血患者均经积极抢救及护理,完全治愈,无死亡及并发症。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和最主要原因。注重产前检查、产时监护,并针对出血原因进行及时治疗,加强产后急救与护理,才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和治疗、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本院产科分娩并发产后出血的12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研究其相关的各种高危因素.结果产后出血与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分娩方式关系密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2次人流及刮宫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妊娠合并肝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第二产程延长、急产、阴道助产.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识别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正确处理分娩过程,是避免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及时正确的处理可减少出血量和改善产妇预后,而合理的组织分工是抢救此类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78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结果: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67.95%),其次为胎盘因素(14.10%)。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中,在孕期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存在。出血的原因有:产程延长、胎盘因素、剖宫产、感染、心理因素等高危因素。结论:重视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减少医疗干预,提高助产技术与质量能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1.
张丹君  金建萍 《职业与健康》2008,24(10):1004-1005
目的探讨无锡市惠山区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5年在该区分娩的15721例产妇中产后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产后出血产妇共238例,出血的发生率为1.51%,其出血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占69.33%;其次是胎盘因素,占15.13%;软产道撕裂占13.03%,凝血功能障碍占2.52%。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分娩方式、胎次、双胎、巨大儿、妊娠并发症等。结论加强孕期产检、减少高危因素;严密监护产程,防止宫缩乏力;提高产科技术,正确估计出血量是降低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晓惠 《现代保健》2009,(26):177-17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3752例分娩患者中的191例产后出血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37.70%,胎盘因素占12.04%。软产道损伤占2.09%。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及引产史。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136例产妇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产后出血产妇的情况,并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 产后出血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占73.5%;其次是胎盘因素,占15.7%.结论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时找出出血原因,并对症治疗,并进行系统而有效的护理,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89例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总结近4年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②精神因素是宫缩乏力的重要诱因;③产后2h内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期。结论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预防和纠正宫缩乏力。  相似文献   

15.
周洁琼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471-5472
目的:探讨重度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因素、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发生的重度产后出血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武汉市妇幼保健院重度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368%,出血原因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机制障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结论:产前做好高危因素的筛选,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正确处理产程,积极治疗宫缩乏力,正确处理前置胎盘,及时采取适宜的抢救措施,是重度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产后出血1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57.25%),其次为胎盘因素(29.71%)。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中,在孕期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存在。出血的原因有:产程延长、胎盘因素、剖宫产、心理因素等。结论重视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加强保健工作,提高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干预措施为目的。方法为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措施。结果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42例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别占69.00%和23.80%。剖宫产较阴道分娩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42例产妇经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手术治疗后均成功止血,无一例产妇死亡。结论得出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正确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和手术干预是救治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68%,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早期发现高危因素、提高助产技术、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观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馨 《中国保健》2009,(15):632-63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产后出血病人的出血原因,并实施产前保健、心理护理、产时护理和产后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3例,占38.3%;胎盘因素13例,占21.7%,其中,前置胎盘5例,胎盘黏连8例;软产道裂伤17例,占28.3%;凝血功能障碍7例,占11.7%。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后,6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急而危险,观察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严重危害产妇生命安全。临床上应加强孕期护理,重视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正确的观察和处理产程,正确应用缩宫素,力戒医源性急产;提高助产技术,避免软产道裂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余姚市产妇产后出血状况,分析高危因素,提出预防措施,促进围产质量。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179例产后出血产妇,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2χ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1%,其中流动产妇占51.96%;产次2次及以上或产前检查少于5次的流动产妇与本地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病例中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别占所有自然分娩数和所有剖宫产数的1.24%、1.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病例中有高危因素的病例中剖宫产42例,自然分娩3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因素前5位依次为巨大胎儿、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瘢痕子宫;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134例,显著高于胎盘因素17例(P<0.01);产后出血1 000 m l及以上病例中胎盘因素所致出血占所有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病例的70.6%。结论:减少产次,系统的产前检查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剖宫产较自然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的第1位原因;产后出血病例中高危因素前5位分别为巨大儿、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瘢痕子宫;减少高危孕产妇的发生,可避免剖宫产术,并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