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吸毒人群是造成艾滋病蔓延的重点人群之一,在许多地区吸毒人员仍然有增无减。为了解黄冈市黄州城区戒毒所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掌握吸毒人员中注射吸毒者所占的比例,注射器共用情况,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习惯,获得针具的方法以及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程度等,黄冈市黄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黄州城区两家戒毒所里的121名吸毒人员进行了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及相关危险行为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云长缨  吴季春  刘俊辰 《海南医学》2016,(11):1878-1879
目的:了解海口市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适时制定防控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级艾滋病病毒(HIV)哨点海口市强制戒毒所2012-2015年新入所的吸毒人员进行社会人口学及吸毒行为调查,并采集血样检测HCV抗体。结果共调查1609名吸毒人员,青壮年居多,文化程度较低,注射吸毒者占46.74%(752/1609),其中共用针具者占23.54%(177/752),注射吸毒者抗HCV阳性率77.13%(580/752),非注射吸毒者抗HCV阳性率24.97%(214/857);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者占20.57%(331/1609);该人群抗HCV阳性检出率为51.15%(823/1609)。结论海口市吸毒人群HCV感染率高,近三年均超过50%,其中文化程度较低者及青壮年感染占90%以上,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具、商业性行为是该人群HCV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综合防治措施,进一步加强社区清洁针具交换以及美沙酮替代和安全套推广等综合干预,有效遏制HC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静脉吸毒人群的针具共用情况并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1年5-6月对广东省某戒毒所内静脉吸毒人员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吸毒相关行为、性行为及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结果调查的267名男性静脉吸毒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8±6.1)岁,首次注射吸毒的平均年龄为(28±6.9)岁。30.71%的被调查者曾有过共用针具行为,被调查者使用的毒品种类主要是海洛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别人一起吸毒(OR=3.62,95%CI=1.77-7.37)以及共用过辅助器具者(OR=13.48,95%CI=6.66-27.27)是共用针具的危险因素。结论共用针具行为普遍存在于静脉吸毒人群中,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以减少该人群中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柳州市戒毒、劳教人员HIV的感染情况,为柳州市的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戒毒、劳教人员进行抗一HIV检测。结果共检测8954名,抗一HIV阳性者1203例,阳性率为13.44%。感染者中4名为性服务人群,其余都是吸毒人员并有共用注射器史。结论戒毒所、劳教所羁押人员中HIV感染很高是主要高危人群,应加大对这些群体的宣传教育、管理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贵港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港市2009~2013年哨点监测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在5 233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3.66±7.34)岁,以本市户籍为主占99.33%,男性占94.13%。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是85.86%,85.55%的人有过注射吸毒,有38.33%的人曾经有过共用针具注射吸毒行为,最近一个月,平均每天注射吸毒次数2.57次;最近一年,与商业性伴、配偶/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是39.52%和10.85%;监测到的吸毒人群HIV阳性检出率9.04%,2009~2013年HIV检出率在5.50%~14.77%之间波动,经卡方检验,各年度之间HIV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χ2=66.25,P0.01)。梅毒检出率为6.23%,丙肝检出率为62.59%,年龄大于40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男性、汉族、美沙酮门诊(尿检阳性者)、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与其相应的HIV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仅发现,样本来源、共用针具吸毒为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贵港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共用注射器行为是促进HI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吸毒人员经性传播HIV的危险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进入江西省某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抗-HIV。结果2006-2008年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83%(15/392)、0.40%(1/250)、1.12%(3/268);19例HIV抗体阳性者注射吸毒比例(94.74%)与共用针具比例(68.42%)均很高,且HIV感染者交易性行为的比例也很高(63.16%),安全套使用率低。结论吸毒人群高危行为普遍存在,且存在HIV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对吸毒人群的干预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艾滋病危险行为特征,为制定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戒毒所的238名吸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238份,吸毒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8%,28.5%有静脉吸毒史,共用注射器的占静脉吸毒的47.1%.安全套的使用率为55%.15.1%的人发生过商业性的性行为,1.2%做过HIV自愿检测.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吸毒人员中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性病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和评价云南省隆阳区和腾冲县吸毒人群毒品滥用、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流行状况,为行为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吸毒者健康调查问卷”对2013年新人戒毒所的542名隆阳区和431名腾冲县吸毒人员进行调查,采集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对调查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全部知识知晓率99.59%(7752/7784),知识知晓与相关行为实践有差距;最近一年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提供/交换、同伴教育的比例总体不高;HIV抗体阳性吸毒人群与配偶或同居者及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7.65%、80.00%;共用针具吸毒情况在HIV抗体阳性和HIV抗体阴性人群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1,P〈0.01)。结论共用针具吸毒仍是吸毒人群HIV感染的重要因素,需继续加强对吸毒人群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同伴教育等干预工作,促进其行为改变,减少因共用针具、性乱、不安全性行为可能导致的HIV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9-2012年吸毒人群行为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通过某些指标变化情况评估艾滋病综合防治的效果,为制定吸毒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对甘肃省2009-2012年连续4年的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吸毒人群共用针具影响因素和其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甘肃省吸毒人群艾滋病知晓率从2009年的76.3%上升到2012年的85.9%;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2009年的39.0%上升到2012年的53.6%;最近1个月注射吸毒针具共用率由2009年的91.7%下降到2012年的49.3%;接受过安全套发放的比例由2009年的55.0%上升到2012年的6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低文化程度及未接受过干预的吸毒者更倾向于共针吸毒。结论甘肃省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仍需要对低文化程度、少数民族及强制戒毒所内的吸毒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戒毒所内学员调查,探索第三方独立评估云南中澳项目静脉吸毒人员干预效果.方法 云南省19个县戒毒所为调查点,非项目执行机构每半年每县随机抽取30名新人所3个月的静脉吸毒强戒学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经预实验的问卷,收集人戎毒所前接受外展服务内容频次质量,高危注射及性行为等方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669人,415人(59.4%)接受过外展人员服务,256人(36.6%)接受过清洁针具,是否接受外展服务与目标人员间共用针具及与临时性伴是否使用安全套存在显著差异,P< 0.036和P<0.002.接受外展清洁针具及服务频率减少为目标人群与它人共用针具的主要影响因素,OR=0.76及OR=1.81.结论 外展人员服务提高了吸毒人员安全注射及安全性行为,外展提供清洁针具及较高频率服务有助于减少共用针具情况发生,戒毒所学员调查方法有助于了解实际干预覆盖面,可对当地静脉吸毒人员干预效果及质量进行相对客观的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特征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现状,为制订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吸毒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并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结果 2010~2013年平顶山市共监测682人,HIV抗体阳性者3人,阳性率0.43%;HCV阳性157人,阳性率为23.02%;TP阳性36人,阳性率为5.27%.吸毒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年龄段,占 88.27%(602/68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0.18%(615/682).注射吸毒者占17.30%(118/682),注射吸毒者中针具共用率为7.11%(8/118).有商业性行为者占31.23%(213/682),其中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者仅占21.22%(45/213).结论 吸毒人员HIV感染率仍属低流行状态,HCV、TP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吸毒人群中存在着共用针具及商业性行为等危险因素,应进一步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HIV、HCV、TP的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浮市吸毒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行为,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1月至9月按照全国统一的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戒毒所和社区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HCV、梅毒的检测,采用SPSS 19.0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 482名调查对象中戒毒所1 217人,社区265人,平均年龄(33.9±9.8)岁,以本省户籍为主,占91.8%,男性占94.3%,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阳性率分别为3.2%、32.8%、1.2%,戒毒所与社区HIV、HCV和梅毒阳性率分别为(2.1%比7.9%)、(30.5%比43.4%)和(0.5%比3.4%)。HIV阳性率在场所内外、有无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吸毒人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CV阳性率在场所内外、有无注射吸毒和商业性行为吸毒人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梅毒阳性率在场所内外、有无商业性行为和商业行为是否使用安全套吸毒人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云浮市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发生情况不容乐观,今后应继续加大吸毒人群的宣传干预力度,加强社区清洁针具交换和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3.
注射吸毒人群传播艾滋病危险行为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注射吸毒人群传播艾滋病危险行为现状,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和传播艾滋病危险性。方法 对南充市顺庆城区注射吸毒人群按《综合监测方案》要求组织实施监测。结果 实施行为学监测的364名注射吸毒者中,平均年龄32.22岁,吸毒史长者18.5年,短者27天,初中文化以上者占77.75%,吸食频率在1次/天以上者占82.14%,最后一次和最近6个月共用针具率分别为13.74%和21.70%。共用针具吸毒不用消毒剂清洗令人担忧,吸毒者与固定、非固定及所有客人/暗娼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16.86%、21.43%和45.45%。女性吸毒者用性换取金钱或毒品(13.92%)明显高于男性用金钱或毒品换取性行为(3.86%)。吸毒人群中商业性行为的发生、传播"桥梁"的形成,加速艾滋病在人群中传播与流行。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了健康教育,行为干预(针具交换、安全套促进)势在必行。亦是减少和降低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柳州市注射吸毒人群的行为学和HIV流行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策略和依据。方法对2007年综合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虽然不低,但是并不与他们的安全注射行为和性行为成正比,特别是没有被我们的针具交换和美沙酮等服务平台覆盖到的吸毒人员,其共针行为非常高,共针率47.10%;加上该类人群的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76.19%)不高,均是造成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结论吸毒人群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对他们危险行为的干预成为艾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感染率变化趋势以及吸毒行为的变化情况,以获得我市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及时总结我市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经验及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及防治工作。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艾滋病哨点/丙肝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1年我市监测的吸毒人员均为男性,青壮年、已婚者居多,多数吸毒者为初中以下文化,吸毒人群的吸毒方式以口吸为主,大都吸食海洛因。2010年监测的421例吸毒人员中有商业性行为占14.01%,静脉注射吸毒者占16.15%,共用针具者占19.12%,HIV抗体阳性1例,阳性检出率为0.24%,梅毒抗体检测阳性8例,检出率为1.90%,丙肝抗体阳性46例,检出率为10.93%。2011年监测的411例吸毒人员中有商业性行为者占21.41%,静脉注射吸毒者占22.87%,共用针具者占37.23%,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检测阳性23例,检出率为5.59%,丙肝阳性56例,检出率为13.63%。结论我市被调查的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较低,梅毒、丙肝感染率较高,呈上升趋势;静脉注射吸毒、共用针具、商业性行为等危险行为发生率有所升高。在吸毒人群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东湖区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监测艾滋病相关行为,分析它对艾滋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用2011年东湖区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在吸毒人群中抽查400名吸毒人员,调查其一般人口学信息、行为学信息、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及血清学信息.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8.00%、最近一个月注射吸毒共用针具比例为0%、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86.96%.吸毒人群HIV检测并知晓结果68.75%.血清HIV检出率1.75%;梅毒检出率为4.25%;丙肝感染率为46.25%;吸毒人群干预服务覆盖率为92.75%.结论吸毒者共用针具吸毒比例有所降低;感染率均处于低水平,表明东湖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但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较高,仍需加大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力度,进一步遏制HIV、梅毒和丙肝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市计生部门参与高危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计生部门参与高危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探索该模式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100名计生干部进行培训,随机选择市区内35个社区内的吸毒人员及暗娼实施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干预前进行基线调查,干预后做终期调查,对干预前后吸毒人员和暗娼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共用针具、安全套使用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吸毒人员及暗娼艾滋病相关的各个知识点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吸毒人员接受社区转介服务,共用针具情况明显改善,"最近1次注射吸毒是否与他人共用针具"由占总吸毒人员的62.9%降至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暗娼使用安全套情况也明显改善,"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暗娼由干预前的26.8%降至干预后的4.5%,"最近1次性服务用安全套"由干预前的63.8%提高至干预后的97.2%,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生部门参与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效果明显,是可行的,且可有效解决疾控中心人力物力不足所致的困难,是值得推广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揭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及梅毒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06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监测1460名吸毒者,HIV阳性率为0.48%,梅毒感染率为10.55%;有43.84%注射毒品行为,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有38.60%承认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28.22%吸毒者承认曾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16.26%的吸毒者每次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结论揭阳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较低,但存在高危行为,应加强干预等工作,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遵义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行为特征,HIV、HCV、梅毒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4~7月对该市强制戒毒劳教所新入所的所有吸毒人员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407名吸毒者,有注射吸毒史44.2%,其中26.1%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22.4%的调查对象有过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50%;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5.3%;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干预服务的为27.2%。HIV抗体阳性率0.5%,HCV抗体阳性率29.7%,梅毒抗体阳性率5.9%。结论要加大对吸毒人群干预力度,减少高危行为,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同时对吸毒人群提供心理咨询和转介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梅州市梅县区艾滋病监测哨点中新进吸毒人员的行为特征,明确人群艾滋病(HIV)、梅毒螺旋体(TP)、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现状。方法:以2018~2020年新纳入监测的吸毒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调查,同时检测HIV、梅毒和HCV感染情况,将相关调查及检测结果录入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问卷、采集血样1 230份,吸毒人群以男性为主,中位年龄(34.00±10.67)岁;省内占84.7%;未婚及在婚与同居的比例较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居多。主要吸食毒品依次为冰毒、海洛因、K粉(氯氨酮);有125名吸毒人员曾注射过毒品,有33人与他人共用过针具。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68.45%。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94.10%。HIV、TP、HCV抗体检测情况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08%、0.41%、6.34%。结论:梅县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的防控工作依然严峻,应进一步加大地区艾滋病防控知识宣传及推广安全套的发放及使用,阻断疾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