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分析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ICU病房内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共44例,随机性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两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营养供给。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通气时间、免疫功能各项指标以及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比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液中CD3、CD4与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就机械通气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对ICU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比采用肠外营养效果更佳,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还能缩短患者接受机械通气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肠内外营养治疗期间的系统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39例,全部进行肠内外营养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期间的系统护理情况。结果本组重症胰腺炎患者39例全部进行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平均营养支持时间为(21.25±3.25)日,其中有29例患者体重增加,8例体重没有明显变化,2例体重降低;35例血清蛋白明显提高,4例没有明显变化。平均住院时间为(34.15±12.58)日。发生和肠内外营养支持相关的并发症6例,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对重症胰腺炎肠内外营养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术后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外科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46例,根据术后营养主要供给路径的不同分为肠内营养组(24例)和肠外营养组(22例),肠内营养组术后所需营养主要通过空肠营养管供给,肠外营养组主要通过静脉供给。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临床症状和指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肠内营养组的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均P〈0.05),血、尿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肠外营养组(均P〈0.05),而胰腺假性囊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术后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不增加死亡率,是安全、有效、符合临床需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应激性溃疡(SU)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98例S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每组49例,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血清CRP水平、胃液pH以及医院感染率。结果肠内营养组治疗有效率为87.8%,高于肠外营养组的69.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胃液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上述治疗后,两组患者CRP均降低,胃液pH值均增高,且治疗后肠内营养组CRP降低与胃液pH值升高幅度均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医院感染率为12.2%,低于肠外营养组的32.7%(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提高SU治疗效果,提高胃液pH值,减轻炎症反应,降低CRP水平,降低医院感染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饶珠峰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608-2609
目的对21例肠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探讨采用早期的引流、腺体分泌抑制并结合肠外营养肠外营养的方法对肠瘘病人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过的肠瘘病人2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肠瘘,采用肠外营养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1例患者经过腹部手术后,14例患者为腹部手术后发生小肠瘘病症,其中,有10例患者为进行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后,引发了小肠瘘病症,4例患者为其他手术以后,引发了小肠瘘病症;有3例患者为肠结核病人,从而引发小肠瘘病症;有4例患者由于腹部受到损伤,进行了急症手术后,引发小肠瘘病症;无死亡病例。入院时,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平均值为(78.9±15.1)g/L;其蛋白水平平均值大致为(33.1±10.9)g/L;其钾离子水平的平均值为(3.02±0.39)mold/L。结论患有肠瘘的患者可在早期引流、腺体分泌抑制并结合肠外营养治疗后,其情况明显发生好转,瘘口逐渐缩小,以至于慢慢自愈。  相似文献   

6.
岳凤 《智慧健康》2022,(12):130-132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治疗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试验对象为我院ICU接收的5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病例均来自2017年7月-2019年7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26例应用肠外营养治疗,分析组26例应用肠内营养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IL-6、TNF-α、CRP、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23.1%),机械通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有助于改善其营养状态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速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塞病(Behcét病)肠梗阻的病变特点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5例经过病理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检查确诊的白塞病肠梗阻患者,手术后给予激素治疗和肠外营养支持。结果5例患者经过手术、激素和肠外营养治疗后,肠梗阻症状消除,饮食恢复正常,低蛋白血症得以纠正,最后痊愈出院。结论白塞病致肠梗阻者少见;全小肠外被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小肠广泛粘连致肠梗阻为其特点;采取手术、激素和肠外营养等方法综合治疗可获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共有48例,均是从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所接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出的。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基础上再接受肠外营养治疗,对比两组营养状况。结果:在接受营养支持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在感染发生率这方面的对比上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中感染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感染患者应用肠内外营养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2015年9月就诊于医院66例SAP合并感染患者分为两组,接受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患者为肠内组,接受肠外营养治疗患者为肠外组,每组各33例;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营养指标改善及免疫指标改善等。结果接受治疗7d后,肠内组患者WBC、N%及CRP明显低于肠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后白蛋白(ALB)、前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治疗前IgA、IgG、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d后,肠内组患者IgA、IgG、IgM明显高于肠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SAP合并感染患者病情及免疫状况,可作为常规营养方案应用于SAP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普及和提高肠外肠内营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水平,进一步促进北京及全国肠外肠内营养的学术交流,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专业委员会将于2010年10月16日在北京举办2010年北京肠外肠内营养学术年会。届时国内外临床营养学界著名专家将对我国临床营养发展及进步、肠外肠内营养治疗理念、肥胖及糖尿病患者手术及综合治疗、老年患者营养支持、肿瘤患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1.
栾会忠 《现代养生》2014,(10):126-126
目的:探究肠内场外营养支持对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0营养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半肠内营养+半肠外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费用、精神状态和蛋白代谢等方面的临床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精神状态、言语对答和反应均有明显好转,其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血清前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所用医疗费用明显低于给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肠内营养支持和半肠内营养+半肠外营养支持都可以改善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营养指标,而全肠内营养治疗所需费用更少,是营养不良患者选用治疗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王秀芬 《现代医院》2013,13(7):48-49
目的探讨有效经济的营养支持方法。方法将收入我院的83例诊断为营养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其中治疗组42例入院就实施全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41例实施半肠内营养+半肠外营养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费用、蛋白代谢及精神状态等临床结果。结果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后精神状态,言语对答及反应均明显好转;两组组患者的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血清前白蛋白(PRE)和白蛋白(ALB)水平均明显升高,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住院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肠内营养支持和半肠内+半肠外营养支持都能有效改善营养不良所致的临床症状,有效提升营养指标。而全肠内营养具有较少的治疗费用,是营养不良患者经济实惠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了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的4月-2016年的4月我院所收治的4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以肠外营养,观察组则实施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清中前清蛋白及内毒素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和单纯肠外营养相比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并保障患者获得最佳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的营养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次肝移植(其中有2例再次肝移植)术后的营养治疗方法和营养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1~3天采用全肠外营养,辅以人血白蛋白、血浆;术后4~5天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术后6~10天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术后12~18天完成经口进食.术后常规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4~7天.结果:除3例病人分别死于脑出血、呼吸衰竭、急性排斥反应外,余13例均恢复顺利.结论:适当的营养治疗有利于肝移植病人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单纯肠外营养与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的疗效,评估谷氨酰胺强化在肠外营养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7d后谷氨酰胺强化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有显著升高,各种免疫球蛋白均明显升高,而第7d、第14d肝肾功能、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能显著促进患者恢复正氮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郝佳丽  徐兵 《智慧健康》2023,(35):39-42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对ICU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及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ICU治疗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肠外营养,观察组使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对比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营养及生长发育指标、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呕吐、腹胀消失时间以及达全胃肠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LB、PA、TF以及体重增加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低血糖、胃出血、胃潴留、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对ICU早产儿有显著疗效,能加快胃肠功能恢复速度,改善营养状态,促进体重增长,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治疗肠外瘘的经验。 方法:报告本院从1989年12月至1997年12月收治各种肠外瘘12例的治疗体会,依托脂肪乳注射液,用周围静脉代替经中心静脉行全肠外营养支持;简化肠内营养配方。强调肠外瘘的局部处理-附有滴水管的双腔负压吸引管持续低负压吸引。 结果:除2例死亡外,8例获得瘘自愈的优良效果,1例行肠外瘘闭合手术治愈,1例好转,等待确定性手术治疗。 结论:通过餐周静脉途径行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加重期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COPD加重期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33例和肠外营养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5d及治疗第10d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并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计算死亡率。结果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组治疗后各营养指标均有所下降,早期肠内营养组的蛋白类指标降幅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27.27%)低于肠外营养组(56.00%),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69.70%)高于肠外营养组(40.00%),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组死亡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加重期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控制患者营养状况的恶化,纠正或减轻患者的负氮平衡,对于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损伤所致乳糜腹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5例患者中,1例手术治疗,4例予以充分引流、禁食、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激素支持等治疗.结果 1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21 d痊愈,4例乳糜腹非手术治疗痊愈时间分别为术后29 d、33 d、42 d、46 d. 结论损伤所致乳糜腹诊断确定后可行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如引流、禁食、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激素支持等,大多可以痊愈,但如引流量>1 500 ml/d,保守治疗2周无效及部分因肠扭转等原因造成的乳糜腹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营养科参与的肠外营养培训及处方审查在医院肠外营养应用中的作用,以提高肠外营养处方的合理性。方法收集江苏某医院开展肠外营养培训及处方审查前1年由胃肠外科开具的肠外营养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例,共抽取120例处方作为A组。同时收集该医院开展肠外营养培训及处方审查后由胃肠外科开具的肠外营养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例,为期1年,共抽取120例处方作为B组。比较分析2组处方热量、氨基酸、处方营养素配比等相关指标,比较使用肠外营养期间2组处方患者的血糖水平及使用肠外营养结束后的白蛋白水平。结果 2组处方热量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中能量过高(热量高于30kcal·kg-1·d-1)处方的比例高于B组(P0.05)。A组处方中氨基酸高于0.75g·kg-1·d-1的处方比例低于B组(P0.05)。A组处方中热氮比200及糖脂比2的处方比例均高于B组(P0.05)。使用肠外营养期间,A组处方患者中出现血糖≥10 mmol/L的患者比例高于B组(P0.05);使用肠外营养结束后,A组处方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经过由医院临床营养科参与的肠外营养培训及肠外营养处方审查后,胃肠外科临床医生所开具的肠外营养处方的营养素组成及配比更加合理,但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仍较低,建议尽早开始肠外联合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