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城乡中、小学生929人进行粪检,感染肠道线虫440人,感染率为47.36%,其中蛔虫、鞭虫、晓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1.44%、11.30%、1.61%和0.54%;单纯感染率为38.97%,混合感染率为8.40%;城镇学生感染率为41.79%,农村学生感染率为58.28%;小学生感染率为40.82%,中学生感染率为52.62%;城乡学生之间、中小学生之间肠道线虫感染有非常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武隆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分布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法检查肠道蠕虫卵和用肛拭法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并对检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487人,查出蛔虫、钩虫2种肠道线虫,感染总人数93人,总感染率为6.25%。其中蛔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57%、1.68%。与1990年调查结果相比,总感染率和蛔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为92.92%、94.08%和95.15%。结论我县土源性线虫感染属国家Ⅱ类流行区,仍需开展重点人群肠道线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青年学生钩虫、蛔虫、鞭虫3种肠道线虫感染变化的趋势。方法:于1977~1997年连续对本校青年学生的肠道线虫感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总感染率为54.5%,感染率从1977年的71.8%下降至1997年的22.9%,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率也逐年下降;男、女蛔虫感染率存在差异。结论:1977~1997年广西青年学生肠道线虫的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独龙族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直接涂片法查肠道原虫;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改良抗酸染色法查稀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结果共检查239人,感染211人,总感染率为88.28%,共查到9种寄生虫,各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鞭虫71.55%,蛔虫66.95%,钩虫9.21%,微小内蜒阿米巴3.77%,蓝氏贾第鞭毛虫2.51%,哈氏内阿米巴1.67%,溶组织阿米巴、结肠阿米巴和布氏嗜碘阿米巴均为0.42%。钩虫虫种为美洲钩虫,蛲虫和隐孢子虫均未检出。蛔虫、钩虫和鞭虫的感染度均以轻度感染为主。性别、年级和民族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来源于龙元村委会的学生感染率最高,为95.45%(21/22),马库学生的肠道感染率最低,为30.00%(3/10),各地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独龙族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当地卫生环境差、不良的卫生习惯和学校的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缺乏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扬州市江都区肠道线虫病综合防治效果,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采取驱虫服药、健康教育、粪水管理及环境综合整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肠道线虫病的传播和流行。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开展防治效果监测,统计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结果至2014年江都区累计驱虫治疗肠道线虫2036059人次,1994-2005年连续12年集体驱虫服药1162167人次,人均服药率达1.08人次。2014年学生和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正确率分别为96.00%和98.00%,比1995年分别提高了22.67%和28.67%。2014年全区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5.12%,自来水饮用人群覆盖率达100.00%。肠道线虫总感染率由1987年的89.80%下降至2014年的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5.83,P0.01);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100.00%、99.66%、1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感染虫种以钩虫为主,1998-2014年钩虫感染占感染总数的84.39%。结论扬州市江都区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肠道线虫病的流行与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龙陵县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加腾氏法、碘液涂片法、肛周透明胶纸肛拭法和试管滤纸培养法检查蠕虫卵、原虫、蛲虫卵和线虫幼虫。结果对22所城乡中小学的9 174名学生开展了粪检,检出人体肠道寄生虫10种,总感染率56.57%;蛔虫、钩虫和鞭虫属于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的虫种,它们的感染率分别为45.21%、15.35%和8.77%。结论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高,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肠道寄生虫病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掌握百色市人民医院住院病人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制定肠道寄生虫防治措施,为今后早日消灭寄生虫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在百色市人民医院住院大于1周岁病人粪便常规结果按性别和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查人数16977人,共检出6种肠道寄生虫,肠道寄生虫感染总人数2480人,总感染率14.61%;土源性线虫(钩虫、蛔虫、鞭虫)感染人数2344人,感染率13.81%,其中钩虫感染1509人,感染率8.89%,蛔虫感染812人,感染率4.78%,鞭虫感染213人,感染率1.25%;男性9241人,肠道寄生虫感染953人,感染率10.31%;女性7736人,肠道寄生虫感染1527人,感染率19.74%。结论本次调查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是14.61%,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土源性线虫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沂蒙山区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连续5年对临沂市兰山区枣沟头镇集西村3周岁以上居民进行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对5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对2010年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分布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总感染率依次为27.93%、18.48%、16.10%、11.31%、10.50%,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368.47,P<0.01);主要虫种感染率下降幅度情况是:蛔虫以2008年下降幅度最大,为49.15%;鞭虫、蛲虫以2009年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36.88%及67.58%.钩虫感染不是本地区的主要感染虫种,感染的优势虫种出现由蛔虫让位于鞭虫的趋势.主要各种虫种感染率与文化程度有关(χ2=16.30,P<0.01),每年以文盲半文盲者感染率为最高,不同性别、年龄、职业者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年的土壤标本均未检测到蛔虫卵.结论 沂蒙山区居民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呈逐年快速下降态势,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与文化程度密切相关,必须加强土源性线虫感染的查治和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郊土源性线虫感染现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虫卵。应用SPSS16.0软件分析资料。结果调查居民共884人,其中男性514人,女性370人,平均年龄为38.48岁。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5.20%。鞭虫和钩虫感染率分别为0.57%和4.64%,两种虫的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钩虫感染率为4.67%和4.60%。男、女性鞭虫感染率为0.58%和0.57%,男女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地区分布看,横县和宾阳县居民钩虫感染者相对较多,感染率分别为14.19%和12.4%;上林县鞭虫感染者相对较多,感染率为2.99%。从年龄分布上看,钩虫在30~50岁年龄组有更高的感染率。本次调查结果与2002~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尤其是蛔虫感染率降至0。结论南宁市郊居民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低,主要以钩虫和鞭虫感染为主,未发现蛔虫感染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山西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统一调查方案,分层整群抽取78个农村调查点和7个城镇调查点,每个调查点调查人数不少于250人。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定钩虫虫种,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6岁儿童蛲虫卵,直接涂片法查肠道原虫包囊或滋养体。结果 本次调查农村调查点共调查19 500人,仅查出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等土源性线虫,未查出华支睾吸虫、肠道原虫等其它虫种。土源性线虫阳性29例,总感染率为0.15%,其中蛲虫阳性26例,感染率为0.13%;蛔虫、钩虫(十二指肠钩虫)、鞭虫阳性各1例,感染率为0.01%。城镇调查点共调查1 750人,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 本次调查与第2次寄生虫病调查(土源性线虫人群总感染率为5.67%)及2011年全省土源性线虫监测结果(人群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01%)相比,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贵阳地区儿童肥胖一般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承芸  邓冰  熊敏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29(5):410-412,415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现况及危险因素,为家长、教育系统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更好地预防成年期相关疾病的发生。方法:随机整群抽取贵阳地区7所学校学生进行体检,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肥胖筛查,再随机抽取其中3所学校部分学生进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肥胖检出率为11.11%(男13.71%,女8.45%),肥胖高峰年龄为9~11岁,肥胖分度构成中轻度为49.92%,中、重度为50.08%,超重人数与肥胖人数比为1.15。危险因素分析发现,有肥胖家族史、父母经济收入高、过早添加固体辅食、特殊饮食习惯及体育锻炼时间过少为肥胖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率高于以往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中、重度肥胖比率较高。肥胖为遗传、环境、不良生活方式等多因素镶嵌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地区4所小学一~六年级学生2 430名,回顾性调查1年内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34.24%,男生(36.85%)高于女生(31.51%)(χ2=7.685,P=0.006),郊区(38.97%)高于城区(29.48%)(χ2=24.281,P=0.000);四年级最高(56.52%),年级之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82,P=0.000)。居发生率前3位的意外伤害分别为跌伤(18.81%)、碰击伤(3.37%)、烧烫伤(2.22%)。以轻伤为主,占92.8%;下肢(34.4%)、手指(20.7%)为主要伤害部位,家里或宿舍(28.3%)、学校(24.6%)、上学途中(22.4%)为主要伤害发生场所。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增高,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呈下降趋势(χ2=205.566,P=0.000)。结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安全管理教育预防伤害。  相似文献   

13.
塘口镇学生应用乙肝疫苗控制HBV感染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塘口镇中小学生学前儿童HBv感染状况和应用乙肝疫苗控制HBV感染效果。方法 1997年应用ELISA法对全镇4811名中小学生学前儿童进行HBsAg检测,HBsAg阴性者进行乙肝疫苗三针基础免疫接种,3年后的2001年再对全镇4891中小学生学前儿童检测HBsAg。结果 1997年学生儿童HBsAg阳性率为13.4%,其中学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的阳性率依次为8.1%、14.6%和13.7%,学前儿童与小学生、初中生之间相比,其阳性率具显著性差异,小学生与初中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001年学生儿童HBsAg阳性率为7.3%,其中学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的阳性率分别为3.1%、6.5%和11.1%,三者之间相比具显著性差异。2001年学生的阳性率比197年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塘口镇在中小学生和婴幼儿学前儿童中开展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可有效控制HBV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贵州省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省2004-2007年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7年间贵州省共报告肠道传染病7种150 65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00.35/10万,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5.98%,总发病率逐年下降;其中,细菌性痢疾的年均发病率最高(54.77/10万),其次为甲肝、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伤寒副伤寒、未分型肝炎、阿米巴性痢疾和戊肝;实验室诊断病例占20.09%。年均发病率最高地区为黔西南州(139.21/10万),其次为铜仁地区、黔东南州、安顺市和黔南州。5~9月为发病高峰。男女发病比为1.57∶1,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组(18.54%)和30~40岁组(14.13%),农民发病占34.86%,散居儿童25.74%,学生19.12%。共发生暴发疫情206起,细菌性痢疾79起占38.35%,伤寒副伤寒59起占28.64%,甲肝44起占21.36%,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4起;水型暴发居多,农村和学校为高发地点。结论贵州省肠道传染病发病呈下降趋势但仍是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重点加强农村、学校的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减少肠道传染病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亚市黎族学生龋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为该地区今后开展牙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三亚市黎族地区10所学校1680名年龄6~13岁的小学生,由经过培训的牙科医生采用口内直视法进行口腔龋病检查。调查内容包括龋病患病状况、口腔卫生状况及问卷调查。结果:受检学生患龋率为35.53%,龋均为3.12颗;7~8岁年龄段患龋率及龋均最高,13岁以上年龄段患龋率及龋均最低,女生患龋率高于男生;龋病治疗率仅为4.12%,恒牙龋治疗率高于乳牙龋。黎族小学生刷格率仅为14.30%。结论:海南省三亚市黎族地区小学生龋病发病率较低,但龋病的预防与治疗情况较差;替牙期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恒牙的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上升。其原因是学生及家长对龋病危害认识不足;农村口腔保健工作亟待加强,要提倡正确的刷牙方法,保持口腔清洁。学校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加强替牙期学生龋齿的防治及相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小学生头虱感染与防治寄生虫学教研室童新华,朱朝君ANINVESTIGATIONANDTREATMENTONPEDICULUSHUMANUSCAPITISINTHEPRIMARYSCHOOLSOFCHONGQING¥TongXinhua,eta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入学新生结核感染及患病情况,为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8年西城区中小学入学新生开展结核病筛查。所有学生均进行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调查,对全部高中生和住宿初中生以及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或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小学生和非住宿初中生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对PPD试验强阳性者或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X 线胸片检查。结果 138所学校的35 437名新生完成了肺结核可疑症状及接触史调查,6 111人进行了PPD试验,163人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未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PPD阳性955人,阳性率15.63%(955/6 111)。在进行PPD试验的学生中,小学组的PPD阳性率为14.28%(1/7),初中组的PPD阳性率为19.94%(64/321),高中组的PPD阳性率为15.39%(890/5 783);结核感染者458人,结核感染比例为7.49%(458/6 111),其中小学组未发现结核感染者,初中组的结核感染比例为10.28%(33/321),高中组的结核感染比例为7.35%(425/5 783);PPD强阳性158人,PPD强阳性率2.59% (158/6 111),小学组未发现PPD强阳性者,初中组的PPD强阳性率为1.87%(6/321),高中组的PPD强阳性率为2.63%(152/5 783);PPD阳性率、强阳性率、结核感染比例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开展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可以及早发现结核感染者,是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消化性溃疡的胃镜特点与临床特征。方法: 对8年来经胃镜检查证实的35例中、小学生消化性溃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中、小学生消化性溃疡中,中学生27例,小学生8例,中、小学生比例为3.4:1;男:女为2.9:1;球部溃疡26例(74.3%);胃溃疡7例(20.0%);复合性溃疡2例(5.7%);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4.3%。结论: 中、小学生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常易误诊、漏诊而影响及时治疗;内镜检查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广州市7~18岁中小学生常见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7~18岁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方法选择广州市城乡12所中小学作为监测点,抽样调查5760名在校7~18岁学生,进行视力、龋齿、营养状况、乡村部分学生的肠道蛔虫卵检查,并与历年广州市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广州市7~18岁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59.3%,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4.5%)高于农村学生(54.1%),女生视力不良和近视均高于同年龄男生,视力不良主要表现为近视(占视力不良的97.2%);近视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由7岁时的28.8%上升至18岁的85.6%。城乡学生总龋检出率为37.3%,总龋均为1.10;城市学生恒龋的检出率(15.3%)和龋均(0.31)与乡村学生比较(分别为13.3%和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乡村学生乳龋检出率(33.1%)和龋均(1.22)高于城市学生(分别为16.0%和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状况方面城、乡学生体重正常者只占受检者33.9%和28.0%,乡村学生营养不良及较低体重比例(64.8%)高于城市学生(50.1%),而城市学生超重及肥胖比例(16.0%)高于乡村(7.3%);肠道蛔虫感染率几近为零。结论近视;乳齿的检出率升高、乳龋的充填率下降;正常体重者比例较低,营养不良或较低体重者比例较大等是当前广州市学生的常见病防治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同德县在校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状况。方法从同德县61所中小学中随机整群抽取12所作为观察对象。为所选学校所有在校学生抽取静脉血,固相放射免疫(RIA)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使用Logisic回归方程对影响HBV标志分布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选12所学校的3 945名在校学生参加本次调查,占该县所有在校学生总数的39.5%;学生血清HBsAg和抗-HBc阳性率及HBV感染率分别为13.8%、40.0%和41.0%;HBsAg阳性率以年龄最小的5~岁组最低,为7.9%,但与其他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男生高于女生,且不同学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德在校学生HBV感染依然较高,应给予乙肝疫苗免疫措施;调查总结学生HBsAg流行率较低的巴沟乡等地的经验,改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状况是降低未来在校学生HBV感染高流行状况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