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对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人间和鼠间疫情进行监测,分析流行病学特点,提供防治参考。方法收集监测点本病疫情资料,并在监测县采集人血清以及鼠型动物肺脏和鼠血清作汉坦病毒抗原或抗体检查。结果 2010年全省共报告出血热病例15例,死亡1例,病死率6.67%,其中大理州8例和楚雄州3例。2010年在红河州泸西县、昆明市五华区、大理州祥云县的居民区和野外共捕获鼠形动物10种406只。其中居民区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大绒鼠、中华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汉坦病毒总带毒率为8.33%(33/396),阳性鼠型动物为黄胸鼠、褐家鼠、大绒鼠、小家鼠、灰麝鼩,带病毒率依次为2.02%(2/99)、6.38%(3/47)、22.03%(26/118)、16.67%(1/6)、50.00%(1/2)。结论滇中和滇西地区为本病主要发病地区。调查地区广泛存在以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家鼠型HFRS疫源地,泸西县还存在以大绒鼠为主要传染源的野鼠型HFRS疫源地。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200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掌握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点,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各监测点采集的人血清、捕鼠并采取鼠肺脏和鼠血清进行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等相关疫情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全省共报告72例,死亡1例,年发病率为0.17/10万,病死率为1.39%。主要发病地区为红河州、大理州、昆明市和楚雄州。监测点县人群隐性感染率为2.94%。在泸西、寻甸和永胜监测点捕获鼠类11种537只,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的汉坦病毒带毒率为3.44%,带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大绒鼠、中华姬鼠和臭鼯。结论监测区内存在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的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以大绒鼠和中华姬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疫区的进一步扩大是发病率上升重要因素。应在加强监测的同时,采取以灭家鼠和接种家鼠型或两型混合型疫苗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当地的流行特征和规律以及HFRS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方法 统计分析HFRS疫情资料。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FRS疫苗接种效果观察、宿主动物带毒率调查采用IFAT方法。宿主动物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结果1991 ̄1997年全市累计报告HFRS病例3279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71/10万,男、女比例为1.79:1(21051/11741),病例中农民占87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点,提供科学的防治依据.方法 收集全省2006年疫情资料,并在监测点采集人血清及鼠肺和鼠血清作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查.结果 2006年全省共报告本病39例,死亡1例,年发病率为0.05/10万,病死率为2.56%.主要发病地区为大理州、昆明市和红河州.疫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为6.90%.2006年在泸西、寻句和永胜监测点捕获鼠类10种810只,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中华姬鼠和大绒鼠为优势鼠种.鼠间汉坦病毒带毒率为4.13%,带病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高山姬鼠、中华姬鼠和大绒鼠.结论 监测区内存在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的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中华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应采取以灭鼠和接种家鼠型或两型混合疫苗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连续调查承德市避暑山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来源、种群、带毒情况,探讨疫源地变化的原因,为旅游地区防制HFRS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开展鼠密度调查,采集鼠肺监测HFRS感染状况,用EXCEL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从2002年开始避暑山庄HFRS监测,山庄内鼠带毒率居较高水平,以后逐年下降,2003年下半年该动物园迁出,该地带毒鼠生存环境明显改变,鼠密度和鼠带毒率降低,但是避暑山庄内形成了带毒鼠长期存在的环境,成为承德市自然疫源地之一。结论外来生物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是HFRS自然疫源地的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今后旅游地区的HFRS防制工作中应进一步得到重视并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云南省祥云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汉坦病毒(HV)宿主动物分布特点。方法收集祥云县2003~2012年HFRS疫情资料并采集病人和健康人血清检测HV抗体。在居民区和野外捕鼠,鼠肺组织标本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V抗原,用RT—PCR法检测Hv核酸。结果祥云县2003~2012年共报告HFRS病例100例,平均年发病率2.18/10万(0.88/10万-4.64/10万)。主要发病地区为云南驿镇、普棚镇和下庄镇。全年均有发病,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野外以中华姬鼠为优势种。鼠间HV总感染率为6.22%,其中褐家鼠、黄胸鼠和中华姬鼠HV感染率分别为4.38%(14/320)、5.33%(9/169)和13.25%(11/83),其它阳性鼠种为灰麝驹、臭购鼯、小家鼠、大绒鼠。从8份阳性褐家鼠肺标本中检测到汉城型病毒核酸阳性3份,汉滩型核酸阳性1份。结论祥云县不仅存在着以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HFRS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野鼠型疫源地。近几年发病率上升与较高的鼠密度和鼠间HV感染率有关。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是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低血压和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1 976年南朝鲜李镐汪等首次从疫区黑线姬鼠的肺组织中发现朝鲜出血热病毒抗原 ,1 978年分离到病毒 ;因携带 HFRS病毒的野鼠捕自汉城以北的汉坦河畔 ,故命名为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 1 981年我国也分离出 HFRS病毒。病原的成功分离使得对 HFRS病毒感染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1病原学HFRS病原归类于布尼亚病毒科 ,汉坦病毒(HV)属。汉坦病毒 (Hantavirus)是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中独立的一个属 ,包括 1 0…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献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宿主动物的构成、分布及携带汉坦病毒状况,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县4个监测点,分别于春季、秋季开展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病毒抗原。结果 2009-2011年监测点居民区鼠密度波动在0.00%~5.00%之间,野外鼠密度波动在0.00%~1.50%之间,居民区鼠密度高于野外(χ2=8.41,P<0.01);鼠带病毒率居民区为4.00%,野外为0.00%;鼠种构成居民区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大仓鼠优势鼠种;1份阳性鼠肺标本为褐家鼠。结论褐家鼠是献县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在HFRS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均较低,预示献县HFRS不会出现大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滹沱河献县泛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宿主动物的构成、分布及携带汉坦病毒状况,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泛区的3个监测点,分别于春季、秋季开展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病毒抗原。结果 2007-2011年监测点居民区鼠密度范围在0.67%~3.33%之间,野外鼠密度范围在0.22%~0.77%之间,居民区鼠密度高于野外(χ2=49.11,P<0.01);鼠带病毒率居民区为4.08%,野外为0.00%;鼠种构成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41.86%),其次是大仓鼠(33.72%)和小家鼠(17.44%);2份阳性鼠肺标本均为褐家鼠。结论滹沱河献县泛区是以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混合型疫源地,应采取以消灭住宅区褐家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摸清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的分布、带毒情况及汉坦病毒的型别,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6月-2005年10月对5个监测点媒介动物自然感染出血热病毒进行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鼠肺汉坦病毒抗原,用双抗原夹心麟方法检测鼠血出血热抗体。用单克隆抗体进行病毒分型。结果共捕获478只小兽,总鼠密度为3.4%,室外为3.31%,室内为3.59%,黑线姬鼠是野外的优势宿主,占室外所捕小兽的38.29%,褐家鼠是室内的优势宿主,占室内所捕小兽的46.91%,其次为小家鼠(30.25%),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占捕获总数的46.86%。抗原和抗体阳性鼠为39只,总感染率为9.49%。五个监测点间捕获率和带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黑线姬鼠主要携带Ⅰ型汉坦病毒,褐家鼠主要携带Ⅱ型汉坦病毒,阳性鼠肺Ⅰ型7只(占41.18%),Ⅱ型10只(占58.82%)。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的带毒指数分别为9.02%、13.73%。共检测清洁级实验大鼠26批213只,其中阳性率为2.35%;SPF级大鼠78只,未检出HV抗体。结论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为姬鼠型和家鼠型混合型疫区,出血热防制工作应以灭鼠和人群免疫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掌握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动态以及宿主动物种类、带病毒率等情况,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7年《湖南HFRS监测实施方案》,在全省4个常规监测点和环洞庭湖区5个应急监测点系统开展HFRS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宿主动物肺组织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2007年共报告病例705例,发病率1.11/10万,较2006年升高24.72%。4个常规监测点共捕获517只宿主动物,总鼠密度为5.20%,鼠带毒率为0.39%,其中双峰县的黑线姬鼠、小家鼠各1只阳性。5个应急监测点共检测261只宿主动物,总阳性率为2.68%,其中君山区2只东方田鼠、汉寿县3只黄毛鼠和2只黑线姬鼠的肺组织HV抗原阳性。结论湖南省HFRS疫情较2006年有一定程度升高,宿主动物的带毒率较高,需要高度重视,综合防制HFRS。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分析泾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宿主动物构成、密度、带毒率,为HFR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05-2012年间泾源县的宿主动物监测结果分析.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抗原,酶联免疫法检测鼠血抗体,RT-PCR法进行汉坦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2005-2012年泾源县居民区平均捕获率为4.27%,野外平均捕获率为3.69%,以2006和2012年为高.居民区以小家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黑线姬鼠和灰仓鼠为优势鼠种.在2005-2012年中,有5年未检出带病毒鼠,带病毒鼠指数从2011年开始有所上升;主要带病毒鼠种为黑线姬鼠和灰仓鼠.汉坦病毒基因分型显示均为HTN型病毒.结论 泾源县目前仍为HFRS姬鼠型疫区,近年来鼠密度和带毒率有所上升,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4例HFRS患者随机分为维拉帕米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尿蛋白、BUN和Cr恢复时间、少尿发生率和少尿期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监测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重型患者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但对中型HFRS患者的死亡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500);治疗组患者的尿蛋白、BUN和Cr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少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9),发生少尿的患者的少尿期持续时间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0);在治愈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7)。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维拉帕米能提高HFRS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功能衰竭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提示:①本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使肾损害很快的恢复,为提高抢救成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②护理及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让家属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危害性,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消除恐惧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肾综合征出血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肝素抗凝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在该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进行诊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危重型患者重叠期初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率是50.0%,重型为9.0%,危重型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效果以及重叠期开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明显高于重型。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需结合患者特点合理选择是否使用肝素抗凝。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HFRS)体内血浆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以22例HFRS患者为研究对象(轻型9例,中型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其发病1、4和12周时血浆内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以16名健康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发病1周时,HFRS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中,IL-6和TNF-α在发病4周时即恢复至正常水平,而IL-1β、IL-8和IL-10在发病12周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发病12周时,HFRS组中型病例血浆IL-8和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同期轻型病例(P均<0.05)。结论HFRS发病过程中存在炎症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和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人及啮齿动物中自然感染的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在云南省的监测点泸西、寻甸和永胜县共采集健康人血清329份,在居民区捕获活鼠3种285只并取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HFRS的IgG抗体。结果:监测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人群抗体阳性率为3.04%(10/329)。鼠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61%(16/285)。结论:监测区褐家鼠和黄胸鼠中HFRS病毒感染较为普遍,人群中也存在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人白细胞干扰素α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23例,基因工程干扰素a2b治疗HFRS21例,均收到良好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素治疗组三痛消失较快,球结膜水肿消退较早,尿蛋白持续时间缩短,血尿素氮峰值减低,多尿期提前出现,血小板计数较快恢复正常,严重出血及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病毒膜蛋白和核蛋白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迅速减弱,从小便排出的时间也明显缩短,血清抗-MP水平下降。结果提示,干扰素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