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干扰素-α类,另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前者包括常规干扰素和聚乙二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20名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单用LAM(100 mg/d),B组单用ADV(10 mg/d),C组单用ETV(O.5 mg/d)治疗,观察患者3,6,9及12个月时血清生化指标及病毒载量变化。结果经过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各组HBV DNA载量在3,6,9和12个月后均有大幅度下降,ETV组患者HBV DNA载量下降及HBeAg阴转率显著高于LAM组和ADV组。结论 ETV更适合于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乙型肝炎治疗中出现对核苷类药物耐药的问题.此文主要介绍核苷类药物在HBV感染中的应用、HBV对核苷类似物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检测方法和减少耐药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乙型肝炎治疗中出现对核苷类药物耐药的问题.此文主要介绍核苷类药物在HBV感染中的应用、HBV对核苷类似物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检测方法和减少耐药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研究近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主要根据 2 0 0 1年 11月 9~ 13日在美国德州达拉斯市召开的第 5 2届美国肝病学年会的内容对新一代核苷类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作一介绍。在这次会议上报告了 7种新的核苷类抗乙肝药 ,已分别进入Ⅰ期 ,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其中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依曲西他平已在作Ⅲ期临床。但是阿得福韦的肾毒性 ,恩替卡韦的长期安全性和依曲西他平与拉米夫定的交叉耐药性在正式批准临床应用阶段需作进一步的观察。本文还阐述了核苷类药物结构与抗病毒活性的关系 ,介绍了药物对病毒复制动力学影响在研究药物作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核苷类药物(nucleoside and nucleotide analogs,NAs)是临床最常用的一大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笔者概述常用NAs特点及其耐药的管理、经济评估以及抗病毒治疗指征等方面的进展。方法:在Pub 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英文数据库和CNKI、Wan Fang Data等中文数据库检索信息,搜集了慢性乙型肝类(CHB)流行病学、NAs治疗CHB的临床试验及荟萃分析、NAs耐药性、NAs治疗CHB的经济评估、CHB治疗指南(美国、欧洲、亚太及中华肝病学会)等相关文献并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恩替卡韦(ETV)和替诺福韦酯(TDF)因其强效、不易产生耐药被指南推荐为一线用药,其余NAs均被建议在无法使用ETV和TDF时使用。耐药是NAs治疗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大问题,可导致疾病进展、增加治疗的难度与成本。目前的研究揭示了相关耐药位点与产生耐药的模式,在临床具体应用中,应通过加强教育、合理选择用药、重视监测、及时补救治疗等手段减少和应对耐药。在我国CHB的长期治疗中,与TDF以外的NAs相比,ETV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临床上需严格掌握抗病毒治疗的指征,避免不必要用药的同时,及时对符合治疗指征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并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在高发地区它的流行性可达10%,在美国也有125万人被感染。在出现核苷类似物以前,α干扰素一度是惟一治疗途径,干扰素治疗需要严格选择病人。拉米夫定是研究最多的一种核苷类药物,对大多数病人来说,拉米夫定会都会产生对HBV DNA的抑制,但长期用拉米夫定会产生在DNA聚合酶的YMDD区域有碱基对取代的特异性拉米夫定耐药病毒。新的核苷类似物和免疫调节治疗正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8.
新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年来新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在我国即将上市的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效果和临床安全性的研究概况,以及依曲西他平、替诺福韦等新开发药物的研究现状。旨在使临床医生对新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刘利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136-137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据WH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其中约有3.5亿人为HBV慢性感染者,中国占1/3。每年约有120万HBV感染患者死于HBV相关疾病,而且在某些不利的因素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5%-10%最终将发展为肝癌(HCC),30%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中的23%会在5年内发生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ucleoside and nucleotide analogs,NAs)发生耐药后的突变模式,为规范抗病毒治疗和耐药管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耐药突变的375例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耐药患者血清HBV聚合酶基因逆转录酶区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耐药组和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耐药组基因型耐药伴生物化学突破的构成比均高于恩替卡韦(entecavir,ETV)耐药组(χ2=12.111,P<0.001;χ2=7.992,P=0.005)。253例LAM耐药者中有16种突变类型,单位点突变134例(52.96%),以rtM204I 最多见,多位点突变119例(47.04%),以rtLl80M+M204V最多见;在rtM204突变模式中,rtM204I为单位点突变模式的主要位点(χ2=154.555,P<0.001),rtM204V为多位点突变模式的主要位点(χ2=4.317,P=0.038)。88例ADV耐药者中有24种突变类型,单位点突变61例(69.32%),以rtA181T最多见,多位点突变27例(30.68%),以rtL180M+rtM204V+rtA181T最多见;无论是单位点突变模式还是多位点突变模式,相对于rtN236T,rtA181T均是主要突变位点(χ2=42.749,P<0.001;χ2=6.033,P=0.014)。34例ETV耐药者中有5种突变类型,均为多位点突变,以rtL180M+rtM204V+rtS202I/G最多见;相对于rtT184,rtS202为主要突变位点(χ2=5.882,P=0.015)。ADV耐药者突变模式的复杂性最高,其次为LAM耐药者,最低为ETV耐药者。结论 NAs的耐药突变复杂多样,尤其是ADV,应接受和执行优选和优化治疗策略,以实现预防耐药,减少或避免挽救治疗。  相似文献   

11.
大量研究证实,病毒持续复制而导致肝脏炎症坏死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抗病毒治疗是阻断疾病进展,控制传染性,提高生活质量的最重要手段.我国2005年12月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重点强调了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几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联合用药,并介绍近2年来能够在体内外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候选药物,为研发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综述近年来国外抗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HBV)新核苷类药物的临床研究资料,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包括抗病毒疗效、临床安全性、病毒变异与抵抗等,包括拉米夫定(lamivudine)、阿德福韦(adefovir dipivoxil)、恩替卡韦(entecavir)和特比夫定(telbivudine)等已批准上市和即将被批准上市治疗乙肝的热点药物以及依曲西他平(emtricit-abine,Coviracil,FTC)、泰诺夫韦(tenofovir,TDF)和缬氨酰左旋脱氧胞嘧啶(Ldc)等有潜质的药物,以使临床医生对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的持续性、安全性以及病毒变异等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研究趋热。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供同道参考。1拉米夫定(L am ivud ine)为一L型双脱氧核苷类似物。该药95年首次在美国上市,99年在我国上市,能有效抑制HBV的DNA。2阿德福韦(A defov ir)为腺嘌呤核苷类似物。  相似文献   

15.
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约3.5亿;我国1.2亿人为HBsAg携带者,携带率约10%,其中3000万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现症病人。这3000万人中有1/4可发展为肝硬化等晚期肝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尚没有一种理想的药物,目前主要采取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以及抗肝纤维化等综合治疗。由于病毒持续复制是肝病进展的根本原因,所以抗病毒治疗是其中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在抗病毒药物中,除了α干扰素疗效较为肯定外,核苷类药物是近几年研究的一个热点。核苷类药物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已有20余年的历史,老一代的核苷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核苷类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20例一组,其中A组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B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C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结果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显著,且A、B两组的肝功能评分、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乙肝病毒基因载量无明显差异,但C组的肝功能评分、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乙肝病毒基因载量均较A、B两组优异(P<0.05)。结论针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以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和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透析患者HBV感染症状多较轻微但易出现慢性化进展,针对此类病例抗病毒治疗依然是关键.本文重点就抗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用于血透患者合并乙型肝炎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一个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据200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BsAg流行率为9.09%,所以,中国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研究证实,10%~20%的慢性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的慢性患者可进一步演变为肝细胞性肝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合理应用核苷(酸)类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阻止患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相似文献   

19.
<正>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主要通过作用于HBV的聚合酶区发挥抗HBV疗效,药物进入体内后首先磷酸化为三磷酸盐或二磷酸盐形式,然后取代HBV复制过程中聚合酶链延长所需的结构相似的核苷,从而终止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一般护理,治疗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用药依从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8.13%;治疗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用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可以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