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例的效果分析,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治疗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例。结果:在不同的临床表象下,麻黄附子细辛汤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应用指征为太少两感或内伤肾阳不足。  相似文献   

2.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第301条,是治疗太少两感的代表方,常用于治疗阳虚发热,近年来不少医家通过辨证,不拘泥于发热,将麻黄附子细辛汤扩展应用到不同的方面,对不同疾病的治疗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文章旨在通过对各医家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心得进行总结,为诊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对组胺释放的影响。在二硝基苯基-BSA(DNP-BSA)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发现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其组成生药麻黄对IgE介导性血管渗透性增强有抑制作用,细辛的作用较弱,未见附子有该作用。于是以肥大细胞株(RBL-2H3细胞)探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其组成生药对IgE介导组胺释放的抑制作用。结果,附子及细辛无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及麻黄有抑制作用。此时RBL-2H3细胞的cAMP含量增加,附子、细辛对此无影响。但是,麻黄的主要成分麻黄碱类对组胺释放没有影响。上述结果表明,麻黄附子细辛汤抑制IgE介导性变态反应主要是麻黄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分析若干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并应用加减麻黄附子细辛汤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病历记录、具体用药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在使用加减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后,患者病情均得到缓解。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主之"。原方由麻黄二两、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组成,是治疗太阴少阴两感的代表方。黄煌教授多年来潜心于经方的研究,发现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扶阳解表之功。可广泛应用于阳虚诸症,应用要点1)脉沉细。2)精神萎靡。3)痰多清稀、小便清长、面色黄暗。附子需先煎久煎。笔者临证用治多种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的经典方剂,具有温经散寒、助阳解表的功效,为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现代研究提供指导,本文就其药理作用方面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Liang SY  Tan XM  Chen FL  Luo JB 《中药材》2011,34(6):896-901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前后挥发油成分和比例的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其组方药材麻黄、附子、细辛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麻黄附子细辛汤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4个成分,其化学信号主要来源于麻黄和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68、8、39个成分;麻黄附子细辛汤挥发油中成分与单味药材挥发油中成分的种类与比例有较大差异。结论:在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组成复方的汤剂中,不仅存在挥发性成分量的变化,还存在一系列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导致质的变化,由此可能导致了疗效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耳鼻喉科中的运用湘潭市房产局卫生所(411100)彭文主题词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二两,细辛二两,烧附子一枚”组成。本方原为少阴伤寒而设。其证外涉太阳,内连少阴,用温经发汗之法以表里两治。此方温...  相似文献   

9.
郭长河  苏金中 《河南中医》2010,30(9):836-836
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顽固性嗜睡1例,脉证合参符合《伤寒论》少阴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0.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运用体会澧县纺织厂职工医院(415500)郭作文主题词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仲景《伤寒杂病论》,由麻黄、附子、细辛3味药组成。笔者遵从“少阴偏阳虚”之变化机理,在临床中见少阴为主的证候,又复兼外表的症状者,均以本...  相似文献   

11.
介绍从少阴表证诊治急性荨麻疹的经验。认为该病发作时以实热证多见,但亦有不少患者表现为虚寒证。治疗以少阴表证理论为指导,温阳解表为治则,方用加减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并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2.
探讨赵坤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经验。分析中医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独特优势。赵坤教授认为:毛细支气管炎的发作与外感寒邪、肺脾肾三脏不足密切相关,治疗上应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疏风宣肺。  相似文献   

13.
麻黄附子细辛汤,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方主治太少两感证,为阳虚外感的代表方,临床应用广泛。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与经络理论关系密切,该理论体系下的组方遣药亦与经气运行密不可分。文章基于《黄帝内经》《难经》,从经气运行角度探析麻黄附子细辛汤生理基础、组方机制、应用指征、使用范围等,意在触类旁通、灵活辨证以扩大本方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观察针刺五联疗法配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把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五联疗法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五联疗法合腰痛宁胶囊。治疗组治愈率为90.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73.3%,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治愈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五联疗法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方面论述了阳虚水病,并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水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胡少林  黄乐平 《光明中医》2016,(16):2317-2318
目的探究并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已确诊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随机应用三磷酸腺苷、卡托普利以及肠溶性阿司匹林等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心率改变、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2%和74.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心率均显著加快(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正常,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疗效高,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穴位给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并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穴———大椎穴和神阙穴为给药部位,考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物穴位贴敷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麻黄附子细辛汤非穴位组镇痛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鼻炎康片组及麻黄附子细辛汤各穴位给药组抗炎及镇痛作用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非穴位组比较,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椎穴组抗炎及镇痛作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黄附子细辛汤神阙穴组及大椎穴+神阙穴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皮给药(穴位贴敷或非穴位贴敷)均有抗炎镇痛作用;穴位贴敷有利于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炎、镇痛作用的发挥,并以大椎穴为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改善肺癌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沈阳市中医院收治的肺癌疼痛患者48例,采用双盲法的分组形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氨酚差异考酮和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程度以及QOL等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总改善率70.83%(17/34)高于对照组41.67%(10/2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常规状态、日常活动、行走能力、睡眠情况、情绪、社交以及娱乐干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平均用时、起效用时以及稳态时间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疼痛感强烈患者予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后,疼痛情况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9.
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小青龙汤对过敏性鼻炎豚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比较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小青龙汤对过敏性鼻炎(EAR)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卵清蛋白建立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辛芩颗粒对照组(4.65 g.kg-1)、小青龙汤组(7.44 g.kg-1)、麻黄附子细辛汤(2.33 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3个药物治疗组每天ig给药1次,给药共14 d,以治疗前后的行为学体征积分、血液组胺和鼻黏膜切片病理变化为观测指标。结果:麻黄附子细辛汤组、小青龙汤组和辛芩颗粒组的治疗后体征积分和血液组胺含量均有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麻黄附子细辛汤组的血液组胺含量(3.64±0.83)mg.L-1与小青龙汤组(4.58±0.51)mg.L-1和辛芩颗粒组(4.36±0.13)mg.L-1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对鼻黏膜炎症变化的修复略优于小青龙汤和辛芩颗粒。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能改善过敏性鼻炎豚鼠症状,对血液组胺的降低和鼻黏膜的修复优于小青龙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