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侯氏黑散方中风药、补虚药、风药补虚药联用(以下简称联用药)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 MCAO)模型。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被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风药组、补虚药组及联用药组。脑缺血72 h后分离缺血侧海马组织,运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缺血侧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又称Akt)、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侯氏黑散方中风药对脑缺血大鼠缺血侧海马BDNF、PI3K、Akt及CREB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补虚药可以明显上调脑缺血大鼠缺血侧海马BDNF和Akt蛋白的表达(P0.05);联用药可以明显降低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P0.05),显著上调脑缺血大鼠缺血侧海马BDNF、PI3K、Akt及CREB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风药可以佐助补虚药通过对PI3K/Akt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进行调控,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智三针治疗Va D大鼠血清S-100β、NSE表达的变化,探讨电针智三针改善Va D大鼠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4-VO)制作Va 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Va D模型组、电针智三针组、尼莫地平组,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两个治疗组分别给予电针智三针和尼莫地平治疗,共治疗20d,休息7d,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变化。大鼠"安乐死"后,采集血清,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S-100β、NSE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a D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成绩显著降低(P0.05),血清S-100β、NSE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智三针组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成绩显著提高(P0.05),血清S-100β、NSE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智三针可能通过下调血清S-100β、NSE含量,延缓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改善Va D大鼠的学习记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进行高脂血症模型复制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含有生药量为0.45、0.9、1.8 g/mL的化瘀祛痰方药煎剂进行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形态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C、TG、LDL-C、HDL-C含量变化;WB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PI3K、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明显,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TG水平未发生显著改变(P0.05);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呈不同程度减低,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0.05),TG水平未发生显著改变(P0.05);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呈不同程度下调(P0.05)。结论:化瘀祛痰方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颞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1区组织形态结构、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及海马组织中PI3K/AKT通路蛋白(PI3K、p-PI3K、AKT、p-AKT)和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LC3I、LC3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颞区通过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神经元过度自噬治疗大鼠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奥拉西坦组,每组各12只。假手术组大鼠进行麻醉后分离颈总动脉,但不结扎。模型组、针刺组和奥拉西坦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方法(BCCAO)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针刺组选取头针颞区进行电针治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只做抓取、固定而不治疗。奥拉西坦组给予奥拉西坦溶液灌胃。治疗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组织形态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蛋白(PI3K、p-PI3K、AKT、p-AKT、p62、Beclin-1、LC3I、LC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 电针和奥...  相似文献   

5.
背景 学习记忆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整体康复。电针神庭、百会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具有确切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十分明确。目的 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后学习记忆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对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2021年5月—2022年3月选取60只8周龄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取24只大鼠分为空白组(n=12)、假手术组(n=12),其余36只大鼠构建MCAO/R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2)和电针组(n=12)。电针组于神庭、百会穴进行电针治疗,采用进行Zea-Longa评分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空间探索实验评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BDNF、TrkB、PI3K、Akt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BDNF、TrkB蛋白水平及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术后2 h模型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应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LY294002,深入探讨电针的神经保护作用与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C)组、模型(IC)组、电针(EA)组、电针+溶剂(DMSO)组,电针+抑制剂(LY294002)组,每组各12只。术后24 h开始电针治疗30 min ,1次/天,治疗3 d。采用Zealonga 5分评价方法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氯化三苯四唑(TTC)法脑组织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TUNEL法观察皮质区缺血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PI3K、Akt、p‐Akt、bad、p‐ba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显示EA组与DMSO组的神经功能恢复及脑缺血改善明显优于IC组和LY294002组(P<0.05);EA组与DMSO组凋亡阳性细胞数少于IC组和LY294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 IC组及 LY294002组比较,EA组与DMSO组提高了PI3K、p‐Akt及p‐bad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电针足三里穴、曲池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富氢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致海马神经元凋亡及PI3K/Akt/FoxO1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富氢液处理组(HRS组),每组10只;各组于再灌注后24 h,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及IL-1β的变化;HE染色观察海马变化,TUNEL法观察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p-PI3K、Akt、caspase-3和FoxO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锥体细胞排列疏松,大量锥体细胞死亡,海马凋亡细胞增多,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显著增加(P0.05),脑组织中pPI3K、Akt、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FoxO1蛋白降低,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I/R组相比,HRS组炎症因子显著降低;p-PI3K、Akt、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FoxO1蛋白升高(P0.05)。结论富氢液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PI3K/Akt和PLCγ1/PKC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NS高剂量组、PNS低剂量组,以SAMR1为对照,每天灌胃1次,连续2个月。药物干预后,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形态,酶活性试剂盒检测PKC的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PI3K、Akt、PLCγ1和PKC mRNA的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 和磷酸化Akt 蛋白、PLCγ1和磷酸化PLCγ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尼氏染色检测显示模型组SAMP8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稀疏,PNS可减轻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酶活性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PNS高、低剂量组的PKC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RT-PCR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PNS高剂量组的 PI3K、Akt 、PLCγ1和PKC mRNA含量明显增加(P<0.05),PNS高、低剂量组的PI3K、磷酸化Akt和 磷酸化PLCγ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PNS可激活快速老化SAMP8小鼠PI3K/Akt和PLCγ1/PKC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改善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对小青龙汤证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小青龙汤高剂量组、小青龙汤低剂量组共4组。建立外寒里饮(小青龙汤证)大鼠模型,予小青龙汤灌胃治疗15 d后,记录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并加以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PI3K、Akt、mTOR 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与小青龙汤高、低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在造模后增加不明显,甚至出现负增长(P0.01);经过药物干预治疗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仍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小青龙汤高、低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I3K、Akt、mTOR 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青龙汤高剂量组PI3K、Akt、mTOR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小青龙汤低剂量组PI3K、Akt、mTOR mRNA表达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青龙汤证的发生发展与PI3K、Akt、mTOR mRNA表达量的上调相关,小青龙汤高剂量治疗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与其能够下调PI3K、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片仔癀诱导骨肉瘤U2OS细胞凋亡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途径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片仔癀(0.4,0.8,1.2mg/mL)作用U2OS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片仔癀对U2OS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I3K调节亚基p85α(PI3K p85α)、磷酸化PI3K调节亚基p85α(p-PI3K p85α)、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核多聚(ADP-核酶)聚合酶(PARP)、裂解PARP(Cleaved PARP)等PI3K/Akt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片仔癀可明显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诱导U2OS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显示p-PI3K p85α、p-Akt蛋白表达明显下调,Cleaved PARP表达量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片仔癀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途径PI3K p85α、Akt磷酸化,促进PARP裂解,诱导骨肉瘤U2OS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氧化亚氮(NO)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四血管阻断制作VD模型大鼠,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ELISA放射免疫法检测VEGF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并与茴拉西坦对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电针能够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升高血清NO和VEGF水平。结论电针可通过促进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上调血管生长因子NO和VEGF表达,从而促进脑微血管新生,恢复神经功能,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大鼠活化型肝星状细胞-6 (hepatic stellate cell T6,HSC-T6) NADPH氧化酶(NAPDH oxidase,NOX)亚基及其调控的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Akt,PI3K/Akt)、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及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etal matrix proteinase -1,MMP-1)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瘦素组(100 ng/mL)、UA干预组(UA 50 μmol/L+瘦素)、NOX抑制剂DPI干预组(DPI 20 μmol/L+瘦素)、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组(SB203580 10 μmol/L+瘦素)及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组(LY294002 10 μmol/L+瘦素)。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OX亚基gp91phox、p22phox、p67phox、Rac1蛋白表达;信号通路PI3K、Akt、P38MAPK的活化及TIMP 1、MMP 1蛋白表达。结果  UA能显著抑制瘦素诱导的gp91phox、 p22phox、p67phox、Rac1蛋白表达(P均<0.01),但UA对gp91phox、p67phox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不及DPI和LY294002。UA能抑制瘦素诱导的PI3K蛋白表达及Akt、P38MAPK蛋白磷酸化(P均<0.01),与DPI及LY294002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能抑制瘦素诱导的TIMP-1蛋白表达,同时促进MMP-1蛋白表达(P均<0.01)。结论  UA能抑制瘦素诱导的大鼠HSC T6细胞NOX亚基gp91phox、p22phox、p67phox、Rac1表达及PI3K/Akt、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其下调TIMP-1蛋白及上调MMP-1蛋白表达的机制可能与UA抑制NOX调控的PI3K/Akt及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Yu P  Yu DM  Qi JC  Wang J  Zhang QM  Zhang JY  Tang YZ  Xing QL  Li MZ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8):3425-3430
目的观察高糖对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血管发生改变及PI3K-Akt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5、15、30mmol/L)D-葡萄糖处理后,用体外“伤口愈合”实验、细胞增殖试剂盒和缺乏生长因子的Matrigel胶观察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血管发生情况,并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印迹检测p85/PI3K、磷酸化PI3K、Akt、磷酸化Akt(苏氨酸308)和磷酸化GSK3β的表达变化。观察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后,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和血管发生的变化。结果与5mmol/LD-葡萄糖组(细胞迁移数为100个/μm2±23个/μm2,增殖细胞数为59128个/孔±7415个/孔)相比,15mmol/L和30mmol/LD-葡萄糖组内皮细胞迁移明显降低(77个/μm2±18个/μm2和46个/μm2±18个/μm2,均P<0·01)、细胞增殖(33144个/孔±9082个/孔和11625个/孔±4196个/孔,均P<0·01)和血管发生改变(包括血管床面积、平均血管长度、毛细血管数和血管分支点数)及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苏氨酸308)和磷酸化GSK3β的表达(均P<0·05或P<0·01),且随葡萄糖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均P<0·05或P<0·01)。0·1、1和10μmol/L的LY294002抑制内皮细胞迁移(细胞迁移率分别为68μm2±16μm2、36μm2±12μm2和13μm2±3μm2,均P<0·01)、增殖(增殖细胞数分别为42560个/孔±4213个/孔、17688个/孔±7198个/孔和5704个/孔±558个/孔,均P<0·01)和血管发生水平(均P<0·05或P<0·01),且随LY294002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均P<0·05)。结论高糖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途径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和血管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赵瑞翔  赵芯晨  陆佳  陈贤格  毛学 《广东医学》2021,42(12):1442-1447
目的 探讨miR-1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H9c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使用普通培养基培养,未转染;诱导组使用含33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诱导,未转染;miR-1 NC组使用含33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诱导,转染miR-1 NC;miR-1 inhibitor组使用含33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诱导,转染miR-1 inhibitor。在加入葡萄糖诱导前48 h,使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试剂盒进行转染。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H9c2细胞和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中miR-1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增殖活性;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Beclin1、p65、PI3K蛋白表达水平、LC3-Ⅱ/LC3-Ⅰ比值以及AKT、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萤光素酶验证miR-1和PI3K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诱导组的H9c2细胞中,miR-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I3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诱导组H9c2细胞Beclin1蛋白表达、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升高,自噬小体增多,细胞增殖率、p62蛋白表达以及PI3K、Akt、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诱导组和miR-1 NC组相比,miR-1 inhibitor组H9c2细胞miR-1水平、Beclin1蛋白表达、LC3-Ⅱ/LC3-Ⅰ比值显著降低,自噬小体减少,细胞增殖率、p62蛋白表达以及PI3K、Akt、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1和PI3K间存在靶向关系。结论在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中,miR-1表达水平升高,抑制miR-1,可通过靶向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黄素通过介导IRS-2/PI3 K/Akt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5只雄性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制备NASH模型,12周后取5只大鼠进行检测,确定NASH模型制备成功,剩余20只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大黄素组(10只),另取同龄10只雄性未造模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大黄素组大鼠给予20 mg/kg的大黄素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予8周。对大鼠肝脏进行称重,计算肝指数;检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血生化指标。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肝组织中IRS-2、p-IRS-2、PI3K、p-PI3K、Akt、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ALT、AST、TG、TC和L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H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大黄素组大鼠肝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ALT、AST、TG、TC和LDL-C水平较模型组降低,HDL-C水平较模型组增高(P<0.05)病理检测发现,模型组出现大量脂肪变性,存在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气球样变性,大黄素组病灶明显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大鼠IRS-2、p-IRS-2、PI3K、p-PI3K、Akt、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大黄素组大鼠IRS-2、p-IRS-2、PI3K、p-PI3K、Akt、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增高(P<0.05)。结论大黄素可以提高IRS-2/PI3K/Akt通路的活性,改善高脂诱导的NASH大鼠肝脏脂肪沉积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中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I3K和Akt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丝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d-1,连续2 d)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以STZ注射结束后72 h的空腹血糖≥ 11.1 mmol·L-1作为成模标准。模型建立成功后,实验组大鼠给予2.4·kg-1·d-1丝胶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用药35d。取各组大鼠血液标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取各组大鼠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采用过碘酸-Schiff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糖原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和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呈棕黄色和(或)棕褐色颗粒,小部分呈弥散状;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呈棕黄色和(或)棕褐色颗粒,其中IR、IRS-1和Akt蛋白主要位于肝细胞胞膜和胞质,PI3K蛋白主要位于肝细胞胞质。各组大鼠肝切片均可见肝糖原阳性染色的红色或紫红色颗粒,其中模型组大鼠肝糖原染色浅,面积较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丝胶可通过上调糖尿病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的表达以增强肝脏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的转导效应,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囊蛋白-1(PC-1)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主动脉弓置换术的6例急性AD患者的病变主动脉组织标本作为AD组,另选择6例非主动脉疾病的器官捐赠者的正常主动脉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PC-1、凋亡相关蛋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位点的表达,SM22α免疫荧光/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双标染色法检测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AD组受试者主动脉组织中P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7和0.72±0.04,AD组受试者主动脉组织中P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7.614,P<0.01)。对照组和AD组受试者主动脉VSMC凋亡的荧光强度分别为59.03±4.57和71.26±8.25,AD组受试者主动脉VSMC凋亡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3.178,P<0.05)。AD组受试者主动脉组织中cleaved c...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自噬的影响,阐明其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和电针+抑制剂组。假手术组大鼠开胸后暴露心脏不做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行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术,电针组大鼠于造模前1周行电针内关穴治疗,抑制剂组大鼠于造模前1周注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第8天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术,电针+抑制剂组同时进行电针和抑制剂预处理。治疗结束后处死取材,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表达。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检测自噬相关蛋白13抗体(ATG1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I3K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HE染色实验观察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中自噬引起的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K-MB和iNOS浓度显著增加,T-AOC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电针+抑制剂组和抑制剂组大鼠CK-MB和iNOS浓度降低,T-AOC浓度升高(P<0.05),其中以电针组的改变效果最显著。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和电针+抑制剂组的mTOR、ATG13、PI3K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均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抑制剂组和电针+抑制剂组的mTOR、ATG13、PI3K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下降。HE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肌纤维出现溶解断裂甚至坏死,肿胀明显;电针组、抑制剂组及电针+抑制剂组心肌纤维间隙轻度增宽,坏死灶减轻,心肌细胞轻微肿胀,其中电针组变化最为明显。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肌纤维出现溶解断裂甚至坏死,线粒体嵴不规则、缺失。电针组、抑制剂组及电针+抑制剂组心肌肌纤维间隙轻度增宽,细胞核及线粒体结构基本完整,其中以电针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促进自噬通量,通过促进自噬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心肌细胞自噬体的形成,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可逆转这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I)转分化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的活动状态以及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FL-I分成4组:(1)CTGF处理组(20 ng/ml);(2) LY294002(10 μmol/L)预处理60min,再行CTGF刺激(20 ng/ml):(3)SB203580 (10 μmol/L)预处理60 min,再行CTGF刺激(20 ng/ml); (4)LY294002(10 μmol/L)和SB203580(10 μmol/L)联合作用60 min,再加入CTGF(20 ng/ml).选取不同时相点,Western blot测定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p-Akt和Akt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PI3K和p38MAPK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TGF诱导15 min后p-Akt水平升高,30 min时达至顶峰(P<0.01).CTGF诱导24h后α-SMA表达显著升高(P<0.01),可被LY294002阻断.LY294002和SB203580单独或联合预处理后,显著抑制CTGF诱导的p-Akt活化(P<0.01).结论 CTGF诱导的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中有PI3K/Akt通路的激活,PI3K和p38MAPK均可以调节Akt的活性,其特异性抑制剂均可阻断Akt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以及对靶向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13K/AkCmTOR)的影响。方敞用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10、15、20μmol/L)处理SH-SY5Y细胞(雷帕霉素干预组),以加入相同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的SH-SY5Y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设立空白对照组。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通过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ting检测easpase-3剪切体及P13K/Akt/mTOR信号通路上下游分子PDKp85、Akt、mTOR、4E-BPl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干预组细胞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G。/G,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干预组easpase-3剪切体表达水平较高;P13K/Akt/mTOR信号通路上下游分子的活性均被抑制,P13Kp85、Akt、mTOR、4E-BP1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雷帕霉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具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1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