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血压病动态血压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群丽  刘福明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59-86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无症状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证型不明确者,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动态血压的监测。结果:痰湿壅盛证组白天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值明显高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组(P0.05),阴阳两虚证组白天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差值明显低于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组(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监测值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云浮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H)各中医证型的分布,以及各中医证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将20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浊壅盛4型,用色谱法检测EH患者与健康对照组(50例)血浆HCY水平。分析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与血浆HCY的关系。结果:云浮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中最多的是痰湿壅盛型,其余依次为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H患者血浆HCY水平随着EH分级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1),痰浊壅盛型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1),阴阳两虚型血浆HCY水平高于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P0.05),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血浆HCY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云浮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中以痰湿壅盛证最多,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中医证型痰浊壅盛型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48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4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患者中医各证型血浆Hcy水平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结论:H型高血压与中医各证型均有相关,其中与阴虚阳亢型关系密切,对于指导中医治疗H型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分乔  许文忠  董旭  梅建强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322-1322,139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血脂水平变化及观察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程度。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4型,检测各个证型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TC/HDL的比值。结果痰湿壅盛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三型相比,TG有显著差异(P0.05);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型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型相比,TC/HDL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阳两虚型及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较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型有更高的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性和更多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舌形中的胖瘦舌、点刺舌计算机定量化处理的可行性及计算机定量值与高血压病证型的相关性。方法:用尼康5000数码相机拍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点刺舌、胖瘦舌和不具备点刺舌的舌象照片,输入计算机,建立高血压病不同证型的舌象数据库,分别进行定量化处理。结果:胖瘦舌、点刺舌的定量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胖舌定量值肝火亢盛型与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与阴虚阳亢型,阴虚阳亢型与阴阳两虚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瘦舌定量值肝火亢盛型与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与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点刺舌定量值肝火亢盛型与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与阴虚阳亢型,阴虚阳亢型与阴阳两虚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计算机定量的方法可以区分点刺舌与非点刺舌、胖舌与瘦舌。计算机定量值可以反映原发性高血压不同证型点刺舌、胖瘦舌程度的不同,体现原发性高血压不同证型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将61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病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无症状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证型不明确者,分析其证型分布规律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肝火亢盛证型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辨证分型从高向低依次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结论:研究表明,随着高血压病痛程的延长及中医辨证病机由实至虚的进展,患者的血压会逐渐增高,为辨证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脂与川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检测四川泸州及附近地区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0例血压正常者血压、血脂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4种证型在上述指标中,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及痰湿壅盛证与正常组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T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阳亢证与痰湿壅盛证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证与痰湿壅盛证与正常组及阴阳两虚证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各证型中HDL在痰湿壅盛证下降最明显,且各证型与正常组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壅盛证与肝火亢盛证和阴虚阳亢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在中医各证型中阴阳两虚证升高明显,且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甘油三酯(TG)升高和HDL-C降低可以作为痰湿壅盛型辨证的客观化指标。(2)LDL-C升高可以作为阴阳两虚型辨证的客观化指标。(3)高血压病中医各证型中,痰湿壅盛型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HD)的风险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其与生化指标的关系,为深入探讨高血压病因病机和高血压辨证的客观化提供可能依据。方法:收集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进行辨证分型,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各证型按所占比例排列为:痰浊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肝火亢盛型;肝火亢盛型的年龄显著低于其它3种证型(均为P0.05);肝火亢盛型的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证型(P0.05);阴阳两虚型和痰浊壅盛型的肌酐(Cr)阳性率显著高于肝火亢盛型(均为P0.05);肝火亢盛型的C反应蛋白(CRP)阳性率显著低于痰浊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分别为P0.01,P0.05,P0.01)。结论:高血压出现率最高的证型为痰浊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相对年龄较低且更易出现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阴阳两虚型更多出现肾损害;痰浊壅盛型更易出现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肝火亢盛型患者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各中医证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高血压病患者172例,其中中年组88例,老年组84例,分别对2组进行中医证型分组,分为肝火亢盛组、阴虚阳亢组、痰湿壅盛组和阴阳两虚组,全部测定ba PWV,分析2组不同中医证型ba PWV的差异。结果(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肝火亢盛型及痰湿壅盛型患者比例降低,阴虚阳亢型及阴阳两虚型患者比例增高。(2)ba PWV在不同中医证型间比较:中年组各证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各证型组ba PWV值从高到低次序为: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痰湿壅盛组肝火亢盛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与其余各证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湿壅盛组与肝火亢盛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组动脉硬化程度与高血压中医证型的关系相对不密切,各证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接近;老年组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阴阳两虚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运动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方法:170例分成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4种证型,观察运动前血压(SBP、DBP)以及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min、4min、6min的血压变化。结果:阴阳两虚证和阴虚阳亢证与痰湿壅盛证和肝火亢盛证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min、4min、6min的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变化幅度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大于肝火亢盛证(痰湿蕴结证),且运动前后SBP的变化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为深入探讨其病因病机和高血压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2013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北京市东城区38个社区卫生中心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6例,充分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各证型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气血亏虚证>痰湿壅盛证>瘀血阻络证>阴阳两虚证>肾精不足证。各证型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证型患者间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痰湿壅盛证的总胆固醇、尿酸水平高于其他证型,其中与阴虚阳亢证、气血亏虚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痰湿壅盛证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证型,其中与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气血亏虚证、瘀血阻络证、阴阳两虚证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火上炎证的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其他证型,其中与阴虚阳亢证、气血亏虚证、阴阳两虚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瘀血阻络证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高,其中与阴虚阳亢证、肝炎上炎证、气血亏虚证、痰湿壅盛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阴虚阳亢证在高血压患者中所占比重最高;各证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普遍高于正常水平;痰湿壅盛证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程度高于其他证型,且血尿酸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证候的关系,为高血压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4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质分布与性别、年龄有一定相关性(P<0.01),在病理体质中,阴虚体质、痰湿体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都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等证候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尚有少数其他证候,如气血亏虚,痰瘀阻络.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与阴虚质、湿热质显著相关(P<0.05),痰湿壅盛与痰湿质、气虚、气郁质显著相关(P<0.05),阴阳两虚证与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P<0.05).结论:阴虚质、痰湿质和气虚质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探索上海及周边地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13例,充分收集中医四诊信息,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高血压各证型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阳气虚衰证,气阴两虚证,痰湿壅盛证.(2)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较.①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年龄从高到低依次为阳气虚衰证,肝肾阴虚证,痰湿壅盛证,肝阳上亢证,气阴两虚证,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间在病程、性别中未见明显差异;②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血同型半胱氨酸均值均高于指南界定范围(≥10 mmol/mL),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空腹血糖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痰湿壅盛证;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肝肾阴虚证,痰湿壅盛证,肝阳上亢证;各证型组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三酰甘油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痰湿壅盛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肾阴虚证,痰湿壅盛证,肝阳上亢证,阳气虚衰证,气阴两虚证,各证型组其余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肾阴虚证在高血压患者中所占比重最高;阳气虚衰证组患者年龄最大;各证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普遍较高;气阴两虚证组患者血糖水平最高;痰湿壅盛证患者甘油三酯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中医常见证型、证候要素及复合证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搜集不同地区的高血压患者,经数据清洗后得到787例有效问卷,经统计患者的症状出现频次,将53个全身症状和舌象、脉象的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得出高血压患者的证候要素、病位、舌脉等信息。结合两者的情况进行复合证型的判断,总结出患者的实际证型分布及常见复合证型的特征。[结果]四诊信息出现频次大于50%的有18个。因子分析提取16个公因子后,分析高血压患者证候要素,病性包括:火热、痰湿、瘀血等。病位以肝为主,涉及肾、心、脾胃等脏腑。中医证型主要以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等为主。复合证型多为虚实夹杂,兼夹痰浊、瘀血等。[结论]高血压患者以阴虚阳亢证、气虚血瘀证、肝火上炎证为主,与肝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介绍衷敬柏主任医师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以实为主,虚在肝肾阴虚、心肝两虚、冲任经气亏虚,实则为肝火上炎、痰瘀阻滞、风阳上扰。治疗上病证结合,中医病机与西医药理相结合,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强调调畅气机,理气补气并用。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6):516-518
目的 :分析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中医临床特点,为BPPV中医辨证施治及个体化防治提供证据。方法:连续采集2013年12月~2015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BPPV患者92例,回顾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不同病变位置、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根据差异总结老年BPPV的中医临床特点。结果:收集的92例BPPV患者以后半规管病变者数量最多(65例);混合型半规管病变患者中合并冠心病与脑血管病的比例均高于后半规管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后半规管病变组合并冠心病人数比较P=0.008,与后半规管病变组合并脑血管病人数比较P=0.039);中医证型方面,痰湿壅盛证患者最多,阴阳两虚证患者最少;病程方面,阴阳两虚证组患者中病程大于3年者占57.14%,明显高于肝火亢盛与痰湿壅盛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肝火亢盛证组比较P=0.017,与痰湿壅盛证组比较P=0.001)。结论:老年BPPV以痰湿壅盛及阴虚阳亢证为多,并以后半规管病变为主,阴阳两虚证患者病程较长,混合型病变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情况更普遍,说明本病具有早期实邪为主、中期虚实夹杂、晚期脏腑阴阳俱虚、久病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滋病中医理论文献和临床文献中的证候规律、发病机制,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相关文献,以证为中心对文献进行提取。建立Excel数据表,并对提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所涉及的证型、证素和症状数据显示艾滋病临床证候以虚证为多,分布较为分散;病位集中在肺、脾(胃)、肾等;病机为气虚、火(热)、湿、阴虚、毒、痰、血瘀、阳虚等;艾滋病常见症状为发热、神疲乏力、腹泻、消瘦、食欲减退、脉细等。其证候分型概括为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血瘀证、脾虚湿浸证、气阴两虚证、痰热壅肺证等。结论:艾滋病临床证候复杂多样,虚实错杂,以虚证为多。艾滋病证候的规律和特点反映了其本虚标实、阴阳失调、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提示艾滋病发病具有正气亏虚、邪毒入侵、脏腑受损、瘀血阻络、湿热内蕴等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糖耐量低减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收集151例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实验室指标相关资料,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两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和分析,研究糖耐量低减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阳虚血瘀型与气阴两虚型、脾虚痰湿型的年龄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甘油三酯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甘油三酯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尿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阳虚血瘀型的尿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证型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临床客观检查指标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radiculopathy,CSR)辨证分型多属总结个人经验,急需统计学的验证与完善,提供规范和标准依据。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统计,初步确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证型。结果:本次研究发现所采集病例的基本病机以"邪实"(寒凝、气滞、血瘀、痰湿)为主,"正虚"(气、血、阴、阳及肝脾肾)为辅。通过统计学分析初步得出CSR分六证型:寒湿痹阻,气血两虚,气滞血瘀,痰湿阻络,肝肾亏虚,脾肾阳虚。结论:通过对证候群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最后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拟定CSR中医证候按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寒湿痹阻、气滞血瘀、气血两虚、痰湿阻络、肝肾亏虚、脾肾阳虚,为中医药辨证论治CSR提供较为客观的证型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方法:选择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子宫肌瘤患者的病位主要存在于胞宫、肝、肾、脾。②子宫肌瘤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积分显著高于血虚、阳虚积分(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血瘀、气滞、痰、寒、湿;血瘀积分显著高于气滞、痰、寒、湿积分(P0.05~P0.01)。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源于血瘀,病性以实为主,日久可见虚实夹杂;实证证素以血瘀、气滞为主;虚证证素以阴虚、气虚为主;病位以胞宫、肝为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