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目的:观察金刚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偏头痛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金刚杵治疗,对照组用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对两组进行疗效的对比。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34/38),对照组为92.11%(35/38),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961),证明杵针与针灸对于偏头痛的治疗效果相近。(2)对比两组在治疗之前与之后各自对应的VAS量表数据,予以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种疗法对该病都存在显著的疗效;组间比较显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种疗法缓解疼痛的程度相近。(3)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偏头痛失能程度评估问卷(MIDAS)对比组内对比,两组MIDA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两种治疗方法对于偏头痛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都具有较好效果;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MIDAS分数可以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种疗法对于偏头痛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头体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头体针疗法对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治疗组、尼莫地平对照组,分别给予头体针疗法和尼莫地平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并比较颅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种疗法均可改善无先兆偏头痛的中医证候(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头体针疗法能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的头痛指数,优于尼莫地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体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疗效确切,能够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减轻头痛程度、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头体针疗法能够改善偏头痛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具有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改善脑血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杵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93例患者,在门诊行杵针治疗,每日1次,7日1疗程,共3疗程后逐月随访三个月以上观察疗效。结果:93例患者治愈40例,显效31例,有效15例,无效5例,失访2例,总体治疗有效率92.47%。结论: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无创伤、无痛苦,操作方便且疗效肯定,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8.
项针治疗偏头痛7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1年以来 ,笔者采用项针治疗偏头痛 73例 ,并设立西药组 5 0例作为对照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 3例患者皆为门诊病人 ,随机分成项针组和西药组。项针组 73例 ,男 2 3例 ,女 5 0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70岁 ,平均 36 .5± 4 .8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 0 a,平均 3.0± 1.3a。西药组 5 0例 ,男 17例 ,女 33例 ;年龄最小2 5岁 ,最大 72岁 ,平均 3.1± 1.2岁。 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其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2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皆进行 0 .5~ 2 a的随访1.2…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是一组反复发作性的血管机能和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血管性头痛,表现为发作性、搏动性一侧头痛,也可波及双侧,常伴恶心呕吐及视觉障碍等。笔者从2005年起运用头针治疗偏头痛8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杵针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杵针组和针刺组,其中杵针组30例,予以杵针治疗,选取八阵穴(百会八阵、风府八阵、神道八阵)和河车路(大椎至命门段);针刺组30例,予以针刺治疗,选取百穴、四神聪等穴.两组均为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采用睡眠质量改善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来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改善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评分、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两组睡眠质量改善有效率杵针组85.2%,针刺组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评分及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杵针疗法能够提高失眠患者远期的睡眠质量改善有效率,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比较两组患者远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偏头痛远期疗效甚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9例针刺组和26例西比灵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58.6%,优于西比灵组26.9%。结论:针刺组可以有效的治疗偏头痛。 相似文献
13.
综述近10余年来火针配合拔罐的临床应用概况。火针配合拔罐在皮肤科、骨伤科及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今后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科研的设计水平,以充分体现火针配合拔罐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关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5):15-16
目的 观察中医意疗法对乳腺增生病肝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辨证为肝郁证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逍遥丸口服,试验组在口服逍遥丸同时辅助中医意疗,治疗2月,观察疾病疗效,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试验组疾病痊愈率24%,有效率98%,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肝郁证乳腺增生病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中医意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毫针、刃针联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50例。A组行毫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B组刃针针刺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平均血流速度(Vm)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B组均高于A组(均P<0.01);治疗后,A组和B组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B组显著高于A组(均P<0.05);B组治疗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A组的80.4%(P<0.05)。结论:毫针与刃针均可以有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而采用刃针治疗改病,更能有效改善症状,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产生的临床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34例髌下脂肪垫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17例 ) ,分别采用温针疗法和电针疗法治疗 ,治疗 6次为 1个疗程 ,观察治疗 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愈显率为 88 2 % ,对照组为 5 8 8% ,P <0 0 1,即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头电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瘫肢肌力的影响与常规头针操作的疗效,从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及治疗前后肌力改变进行系统观察,两者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其有无统计学意义,来得出头电针治疗是否比头针更有利于患者瘫肢肌力提高的结论。方法:将6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成治疗组(头电针组)和对照组(头针组),均治疗30天,观察治疗前后MAS评分的变化和患肢肌力的改变,两组数值经统计学组间比较以确定其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两组MAS评分结果为治疗组16.43±6.08,对照组15.93±5.59,治疗后治疗组42.50±3.73,对照组38.67±3.20,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值均为P=0.000〈0.01,提示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的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00,即P〈0.01,提示治疗后两组间MAS评分的改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电针和头针均可显著提高MAS评分及改变患肢肌力,而加电针作用更优。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针刺治疗偏头痛研究的证据级别,优化针刺治疗方案,建议:①采用2004年第2版《头痛疾病的国际分类》偏头痛亚型、衍生型分类标准,并分析亚型、衍生型及病情、病程、伴随病症、辨证分型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明确针灸适应病症;②选穴配伍应重点解决局部取穴和远部取穴,头部穴位点取穴和非穴位点取穴的疗效对比问题;③针刺手法研究应注重重要穴位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针刺刺激量、针刺时间与疗效的关系;④明确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电针、针刀、三棱针适应症及操作规范;⑤设立阳性及阴性治疗方法对照,优先选择多因素设计;⑥注重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研究;⑦开展针药结合优选方案研究;⑧疗效评定应对控制头痛发作、减少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时间、减轻头痛程度、减少头痛面积及头痛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偏头痛时间因素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2007年1月至2017年7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5本期刊(《中国针灸》《中医杂志》《针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中华中医药杂志》)及Pub Med数据库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初始针刺介入时机、行针次数、行针时间、留针时间、针刺间隔时间及治疗次数、疗程及疗程间隔时间等针刺时间因素数据信息,分析不同类型偏头痛针刺治疗方案时间因素的选择。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1篇,英文文献20篇。英文文献中仅1篇月经相关性偏头痛提及针刺治疗时机,中文文献仅月经期偏头痛、慢性偏头痛2篇文献提及。英文文献中仅2篇文献提及行针次数,中文文献有8篇文献提及。英文文献针刺间隔时间及治疗次数、疗程及疗程间隔时间均较中文文献长。留针时间均多为30 min。结论现有研究对偏头痛针刺时间因素的关注度不够,研究多表浅,无可靠的临床规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银质针艾灸对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将261例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改良银质针艾灸组,银质针艾灸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改良银质针艾灸组用银质针艾灸+小针刀疗法+药物注射治疗,银质针艾灸组用单纯银质针艾灸治疗,对照组用小针刀+药物注射治疗。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和生存质量。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后,疼痛程度和生存质量均有改善,而改良银质针艾灸组改善更为显著,远期疗效好。结论:改良银质针艾灸治疗踝关节损伤,可显著改善其功能状态,近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