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绮石,又称汪绮石,明末著名医家,籍贯履历及生卒年代俱无可考。毕生研究虚劳证治,以善治虚劳著称,著有虚劳专著《理虚元鉴》二卷,世称“绮石先生”。1虚劳证治沿革 虚劳证治,始自《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首先提出虚劳病名,论述了虚劳的临床表现,并立小建中汤、八味肾气丸为治虚劳的基本  相似文献   

2.
明末绮石先生,姓名居里,均不可考,所著《理虚元鉴》为我国治虚劳仅有的专著。他对虚劳病的阐发,证治大法的论述以及预防措施等都自成体系,特别是他的“三本、二统”论,发前人所未发,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虚劳证治作出了贡献。本文就其证治大法谈几点体会:一、治虚有三本绮石先生,博学多才,他在前人论治虚劳的基础上根据脏腑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提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肾、治脾,治虚之道  相似文献   

3.
明末医家绮石著《理虚元鉴》一书,从虚劳一症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等各方面总结了自己实践经验,阐发了自己的学术主张,理法方药俱备,堪为一部虚劳专著。其中关于虚劳的预防和治疗法则对当今临床具有较大的实际指导意义,特作浅析于后。  相似文献   

4.
绮石,传为明末人,姓名、居里均无从考。绮石先生独擅于诊治虚劳,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著成《理虚元鉴》一书,其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一则宗于《素问》、《灵枢》,一则兼采诸家之长。其对虚劳的病因、病机、预防治疗颇有独到见解,今择其精要阐述如下:1虚劳病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绮石先生的脾胃学说,并认为《理虚元鉴》不仅于虚劳论治有独到见解,调理脾胃之医律更值得推崇。绮石先生的脾胃学说博采众家之所长,融汇了各家之说,提出治脾胃顾虚劳不任攻伐,又补东垣忽视养胃阴之偏。  相似文献   

6.
《理虚元鉴》虚劳治疗总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虚元鉴》一书,明末绮石撰。绮石对诊治虚劳有独特的经验,他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体会,著成《理虚元鉴》这本虚劳治疗专书,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拟对此书治疗虚劳的总纲作一探析。 1 治疗虚三本论 《理虚元鉴》曰:“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关于虚劳的治疗,《素问·三部九候论》提出了“虚则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了“劳者温之”的  相似文献   

7.
《理虚元鉴》为明末医家绮石所著,是一部虚劳证治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中提出"治虚三本二统"、"虚火伏火论"、"虚症六因论"的学术主张,纠正时风流弊,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治虚理论,并提出了虚劳预防的方法,为临床预防保健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理虚元鉴》,是中医学中的一部虚劳专书,为明末绮石所著,绮石以善治虚劳名于一时,而其姓名居里却无从考。《元鉴》全书二卷,清雍正三年,慈溪柯德修购得钞本,于乾隆三十六年刻印于世,同治六年,陆九芝重为厘订次第体例,改为五卷,收于《世补斋医书》之中。 自《内经》提出“精气夺则虚”,“五虚死”,“五劳所伤”的论述,《金匮要略》立虚劳门以降,历代对虚劳的论述颇多,名目亦夥。就分类而言,有五劳、六极、七伤、二十三蒸等等不同;宋·严用和复提出劳瘵之说,曰:“凡患此者,传变  相似文献   

9.
《理虚元鉴》乃论治虚劳的专书,其中提出的虚劳预防观念不仅对于虚劳病,对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状态及许多慢性病的预防调护都有着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借鉴和深思。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坚持以《内经》“治病求本”的理论原则为指导,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毒副作用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调治,疗效甚佳。临证时,从辨识病机出发,认为恶性肿瘤的病机是以虚为本,治疗当以脾肾为核心,扶正为本,兼顾局部的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标证。抓住此病机进行辨证论治,调养护理。  相似文献   

11.
姚春海教授在传统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结合络病学理论,总结皮肤淀粉样变的病位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治则治法方药等内容,创造性地提出了从络病学理论论治皮肤淀粉样变一病的观点和看法,将皮肤淀粉样变发病的病机总结为:外邪侵袭、内有脏腑功能失调或物理摩擦等导致的瘀血阻滞皮肤络脉引起皮肤淀粉样变.治疗以"治病求本""祛瘀通络"为原则...  相似文献   

12.
辨病辨证并治是中医经典的诊疗模式,由《伤寒杂病论》确立。病因病机是疾病的本质,辨病治疗是围绕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立法处方用药治疗。证是疾病的症状,可以单个出现,也可以多个同时出现。辨证治疗即是应用方药针对症状的直接治疗,辨病辨证并治强调辨病治疗与辨证治疗同步进行。现代中医界确立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实质上是辨病因病机治疗,在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提出中医学的发展应该回归经典,传承精华,从恢复“证”的本义做起,提倡辨病辨证并治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医“六郁”之说学术源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震亨以人身诸病多起于郁,气郁然后湿、热、痰、血、食相因为病,创立六郁之说,制越鞠丸通治六郁病证。戴原礼在其论治六郁的基础上,提出"六郁责诸中焦"之说,辨治六郁,须分中外风、寒、湿、热四气之不同;王纶在继承其医学思想的基础上,发挥了杂病以气、血、痰、郁论治的观点;龚廷贤在丹溪治郁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补充证治方药,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成书于唐朝的《外台秘要方》对大肠病的病因病机、辨证用药规律作了详细的论述,是盛唐以前中医学对该病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一次总结,其所总结的辨治规律和方药对当今痢疾、泄泻、便秘的临床治疗仍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受万友生先生《寒温统一论》的影响,根据大肠癌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以三焦理论为指导,结合八纲辨证进行证型分类,以吴鞠通《温病条辨》的方药为遣方用药的主体,探讨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思路与方法,在更好掌握疾病发展脉络的前提下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0年-2002年有关中医药方法治疗偏头痛的理论及临床报道的归纳,从该病的病因病机、辩证(辨病)论治、方药应用等方面将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近况进行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伤寒杂病论》是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性著作,张仲景在书中对于黄疸做了详细的论述,确立了黄疸治疗大法,以及相应的治黄名方,在仲景对黄疸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辨治思路中始终贯穿着整体观和治未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8.
郑伟达教授认为虚劳与体质因素、生活因素、疾病因素密切相关,由于脏腑间生克制化,互相影响,虚劳往往伴随着数个脏腑、阴阳、气血之亏虚。郑教授在中医体质、藏象理论的基础上,抓住虚劳病多个脏腑阴阳气血虚损且慢性演变的病机特点,根据患者的起病、症状、病史,执简驭繁,分清主次,辨明顺逆,审证求因,进而立法遣方,进行针对性治疗。文章从郑教授治疗肾脏虚损所致虚劳分析其辨治特色,并以脱发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代医家顾松园《顾氏医镜》中虚劳论治特点。[方法]通过对《顾氏医镜》一书的认真研读,整理、分析书中虚劳相关内容,阐述、归纳顾松园对于虚劳论治的学术特色,并总结出顾氏治疗虚劳一证的独特经验。[结果]顾氏在指出当世之医治虚七误的基础上,提出虚劳是脏腑内伤以阴虚为主要病机,列出五脏虚劳之本症、立治疗虚劳三要法,主张药食同补忌辛热及火灸,用药以甘寒清热为主、注重血肉有情之品的运用,以保阴使精血充沛来治疗虚劳。[结论]顾氏承前人之说,阐发五脏受损为虚劳病之病因,指出阴虚为虚劳病之病机,提出保阴使精血充沛为虚劳病之治法,其学术经验对现代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朱辟疆教授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朱老师依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将其归类于中医学消渴下消、消渴病肾病、溺毒范畴,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为脾肾不足、脉络瘀阻、阴阳失调、气机升降失司,临床多从消渴肾病辨证施治。临床治疗时注重疾病分期及分阶段治疗,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