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用药依据、药物作用及药理研究、配伍分析等方面总结归纳齐元富教授运用重楼治疗肿瘤的经验。齐元富教授认为湿热邪毒贯穿于肿瘤始终,重楼能清热解毒消肿,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在以重楼为基本用药基础上,根据气郁、痰阻、血瘀、湿热、气血两伤、脾肾俱亏、津耗血燥等不同情况,分别辨证加入不同功效的药物组方,标本兼治,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2.
清热解毒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由于肿瘤病因的多样性及病机的复杂性,清热解毒对药常配合各种治法综合运用。齐元富教授常用清热解毒对药:红豆杉与石见穿,半枝莲与白花蛇舌草,蛇六谷与藤梨根,重楼与夏枯草,青黛与苦参,山慈菇与漏芦,山豆根与马勃,锦灯笼与木蝴蝶。并简要论述了配伍清热解毒对药抑瘤不败胃的注意事项及齐元富的诊疗特色。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孟毅教授治疗偏头痛病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孟毅教授治疗的248例偏头痛患者资料,采用频数、频率及指标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40味药使用频率 10%;聚类分析法将药物聚为疏散外风药、平息内风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利湿化浊药6大类。结论:孟毅教授以中医辨证为基础,灵活加减运用疏散外风药、平息内风药、活血化瘀类药、清热药、补虚药、利湿化浊来治疗偏头痛,常用药物有6大类,共40味。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挖掘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及辨治经验,总结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肾病门诊2016年1月—2020年1月宋立群教授治疗DKD首诊处方,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分析,相关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导师组方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202张处方涉及用药180味,总使用频次3375次,常用药物31味,药物以补虚药为主,其次为收涩药、利水渗湿药;四气统计温性药最多,平性药次之;药味使用数最多的是甘味药和苦味药;归经统计肾经、肝经、脾经的药物最常用;常用药物组合138个,聚类分析结合临床经验得到常用特色药对5组。结论:宋立群教授治疗DKD肝脾肾同调,补虚扶正并泻实祛邪,兼以解郁、祛痰、化瘀,以期为今后的中医肾病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齐元富教授针对肿瘤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常内外兼施,认为其病机多为脾虚湿滞,气机不利,立足辨证,临床运用加减二陈汤中药外敷神阙穴进行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杨秉秀教授治疗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杨秉秀教授门诊治疗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病历,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对其处方中常用药物的类别、使用频次、药物间的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结果收集病例46例,共计156诊次、156首处方,共使用中药78味、2710频次。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类别是补虚药,其次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收涩药。常用的药物配伍是补虚药+补虚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结论杨秉秀教授治疗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组方用药,以补肾填精为主,益气健脾为辅,清热利湿化浊为佐,体现了补中有清、清中有补、补泻结合、标本兼治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齐元富教授治疗肿瘤经验丰富,注重扶助正气、健脾化痰、清热解毒、阴阳双补、疏肝解郁、夔理阴阳,在对药的使用方面颇有心得。临证常用对药包括:黄芪伍太子参,半夏伍陈皮,白英伍蛇莓,女贞子伍菟丝子合仙鹤草,香附伍柴胡,白芍伍甘草。所用对药特点突出,配伍得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颈项肩臂痛内治古方的用药特点。方法:筛选以颈项肩臂痛为主治的内治古方,按其主治病症进行分类,对不同主治方剂的组成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列举常用药物,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性。结果:共有274首古方纳入研究:臂痛方69首,肩背痛方48首,颈项痛方78首,手指麻木方79首。祛风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是组成古方的主要药物。活血化瘀药在各主治古方中的使用构成比基本近似,祛风湿药在颈项痛方中的使用构成比较高,手指麻木方的补虚药、臂痛方中的化痰药,以及肩背痛方、颈项痛方中的清热药都有较高的使用构成比。羌活、独活、防风是各主治方的常用祛风湿药,当归是最常用的补虚药,川芎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葛根、麻黄在颈项痛方中使用率较高,半夏是常用的化痰药,在臂痛方中的使用率最高。结论: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是治疗颈项肩臂痛古方的主要药物,各主治内治古方有其常用功效类别药物及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吴良村辨治消化系统肿瘤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3月31日吴良村教授门诊消化系统肿瘤患者79例583诊次。将患者临床信息转化为方剂基础数据库,对药物累计频数、药物类别、药物性味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频数最高的50种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79例患者583诊次共用药199种,累计用药频次10 753次,其中用药频次最多者为佛手,其后依次为白芍、茯苓、山药、甘草等。药物类别使用最多的为补虚药,其后分别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以及理气药等。药性使用频次最多的为平性,药味使用频次最多的为甘味。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16类,涉及方剂四君子汤等。二药关联规则涉及太子参与山药、茯苓、白术等药对,三药关联规则涉及补虚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补虚药、消食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补虚药等配伍。结论:吴良村辨治消化系统肿瘤以健脾益气为主,随证辅以利水渗湿、解毒抗癌、消食和中之法,临证用药善于甘、苦、辛、平配伍。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3,34(3):340-342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诊治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规律。方法:以诊断为"冠心病"为关键词,从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2009年7月~2010年7月的病例中筛选,采用Access2003软件建立药物数据库,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结果:①各类药物共使用频次4545次,其中用药频率>5%的共5类,由高到低分别为补虚药(20.97%)、活血化瘀药(15.47%)、安神药(14.10%)、清热药(12.76%)、理气药(5.85%);②单味药使用频次>20的药物共有24味,累计使用频率40.70%。其中补虚药最为常用的是甘草,活血化瘀药最常用的是丹参,安神药最常用的为磁石,清热药最常用的为决明子,理气药最常用的为薤白;③按药性分甘味(31.02%)、辛味(26.36%)、苦味(18.29%)三者频率最高,累计使用频率75.67%。结论:张学文教授防治冠心病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紧扣血瘀与气虚两大病理因素,用药标本、虚实兼顾。  相似文献   

11.
戚广崇运用冬令膏方调治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肾虚、天癸渐竭的根本病机,戚广崇教授运用冬令膏方择时补肾,侧重温补,并注意使心、肝、脾诸脏的功能恢复。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气血不畅、瘀血内生较为常见,是更年期男性走向衰老的重要因素。戚老师以通为补,常以活血化瘀法祛瘀生新。膏方治疗本病起效相对较慢,戚老师用药的药性温和,且注重膏方的气味和口味,故配伍后使药效缓和,有利于长期服用,循循而进,缓图以取效。  相似文献   

12.
王中琳教授辨证论治中风病,擅长使用药对,如人参配玉竹,黄芪配黄柏,菊花配芡实。临证中此三组药对灵活运用,多有奇效。  相似文献   

13.
舌为心之苗窍,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经筋与舌相连,故舌象可反映脏腑的病变。在妇科疾病中,常见舌象有8类: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热、血寒、湿邪、血瘀类,先辨舌脉,再施治,气虚类健脾益气,先后天共养之;血虚类补血养血,重者填精补血;阴虚类宜滋肾益阴;阳虚则健脾温肾补阳;血热以凉血为主;血寒重在温经散寒;湿热宜清热除湿;寒湿治当健脾益气与利水渗湿同治;血瘀则调气活血行瘀。临床诊疗时,要四诊合参,结合舌象、苔象判断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目前公布的国医大师预防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处方,解读其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医大师公布的关于预防或治疗COVID-19的处方,检索期限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2日。结果共9位国医大师公布了22个处方。周仲瑛、孙光荣、唐祖宣、李佃贵、金世元、王琦、熊继柏、刘祖贻共8位国医大师开具了9个预防用方,涉及中药32味,处方以益气、化湿、清热解毒为主,辅以养阴清热、疏风解表、宣肺化痰。唐祖宣、杨春波、李佃贵、孙光荣4位国医大师开具了10个治疗类处方,涉及中药61味,处方以化湿、清热、解毒为基本法则,唐老按湿邪与寒、热、毒邪分型证治,杨老依湿邪在体内的传变为辨证依据,李老专攻"湿热浊毒",孙老强调"疏风清热"。李佃贵、周仲瑛、王琦3位国医大师开具了3个香囊处方,涉及中药14味,均选用了藿香芳香化湿。结论多位国医大师积极参与防治COVID-19,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基本一致,不论是治疗处方或是预防处方皆以益气、化湿、清热、解毒为主,结合用药频次统计,使用药物最多的是黄芪、藿香、金银花,具体证治方面则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6,(7):584-585
探讨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14条条文黄芪建中汤方后加减中"补气者加半夏三两"的原因和合理性。针对半夏的药性归经和黄芪建中汤的病因病机,从补的涵义、是否为历代传抄错误以及半夏如何为补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补气者加半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提示临床应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基础上综合配伍用药。  相似文献   

16.
岭南医学流派之妇科专科,清代有何梦瑶、何守愚等名家。现代有罗元恺、蔡仰高、李丽芸、欧阳惠卿等名医。岭南妇科的主要学术观点:①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②顾护真阴,固本培元调冲任;③化湿清热,袪邪宁血治经带;④行气活血,散结软坚除癥瘕。岭南妇科医家的主要临证特色是:①经方时方,灵活运用;根据岭南病证特点,既用张仲景经方,亦大量使用张景岳、傅青主、王清任等医家的"时方",并有所创新;②南药海药,效用独到;③用药轻灵,勿伤阴津。清热多用甘寒,少选苦寒泻热;温经多用甘温,少选大热辛燥;补益多用平补,亦少选峻补之品,并善用药膳调理;④袪邪扶正,攻补有度。治湿毒、热毒之急症多用峻药救治,而对于气滞、痰湿、痰瘀之癥瘕,则常用行气散结、化痰软坚、活血消癥之法,并常兼健脾燥湿、补肾养血。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施治规律若干问题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检索到的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文献资料273篇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热毒"、"血瘀"常见.辨证分型以血热妄行、气不摄血、阴虚火旺、脾气虚、瘀血阻络等为其主要证型.用药以补益药、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清热燥湿药为主.本文对该病的辨证施治的若干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慢性胆囊炎进行辨证分型,观察运用穴位注射结合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以穴位注射结合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8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辨证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胆囊炎有十分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治黄褐斑经验。方法:以医案的形式阐述黄褐斑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黄褐斑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肝郁气滞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肝肾不足导致面失所养;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熏蒸于面;气滞血瘀导致面失所养。黄褐斑离不开肝郁,血瘀。疏肝解郁,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是治疗黄褐斑的基本原则。常用逍遥散合他方化裁。结论:辨证论治黄褐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齐元富教授认为,脾气亏虚、痰瘀互结是肺癌的主要病机,治疗上注重:①扶正固本,健脾和胃。药用黄芪、陈皮、半夏、薏苡仁、白术、炒莱菔子、炒神曲、炒麦芽等。②化瘀祛痰,辨证论治。阴虚痰热用玄参、麦冬、沙参、热邪郁肺用黄芩、桑白皮,气虚血瘀用黄芪、莪术等。③阴阳并补,整体调和。药用女贞子、菟丝子等。④中西并重,古今结合。喜用白英、蛇毒抗肺癌。文献引用:刘歆,李慧杰,张康乐,等.齐元富教授治疗肺癌经验[ J].中医学报,2014,29(11):1559-15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