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田代华教授认为年龄与月经关系密切,不同年龄阶段月经病的病因、病机、病证及患者体质各有不同,治疗方法应各有侧重。青春期月经病多由肾气虚及脾胃功能失常导致,体质以气虚质、血虚质多见,治疗重在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生育期月经病多由肝郁气滞及血虚肾虚导致,体质以血虚质、气滞质、血瘀质多见,治疗重在疏肝理气、补肾养血;围绝经期月经病多由肾脏功能衰退及肝郁脾虚导致,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气滞质、血瘀质多见,治疗重在补肾活血、疏肝健脾。总结田老师临床治疗各年龄阶段月经病常用处方,并随症加减,临床收效甚佳。附验案3则。  相似文献   

2.
郁证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精神心理健康。病因主要为情志失调与体质因素。情志失调指七情过极,刺激过久,超过人体调节能力而导致气郁、火郁、痰郁、热郁、湿郁、食郁、血郁中的一种或多种。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不同体质的患者对于郁证的易感性不同,人体在一种情志刺激下能否发病,不仅与该刺激的类型、刺激量有关联,更重要的是与人的体质有关。郁证患者的体质以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为主,以体质学说指导针刺治疗郁证,可纠正患者失衡的体质,针对郁证发病的基础,充分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变过程中医体质证候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鼻咽癌癌变过程中医体质证候变化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在鼻咽癌高发区广东中山,对400例慢性鼻咽炎、80例鼻咽癌前病变、15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证候调查。调查结果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鼻咽炎患者体质多表现为正常质(66.8%)、气虚质(19.5%)和失调热质(13.5%);鼻咽癌癌前病变者多表现为正常质(54.1%)和气虚质(37.7%);鼻咽癌初诊患者多表现为正常质(60.7%)、失调热质(22.7%)、气虚质(16.0%)、失调湿质(16.0%)和复合质(13.3%)。3组患者体质证候积分比较显示,气虚分在鼻咽癌前病变患者中明显增多,失调偏寒分及偏瘀分在初诊鼻咽癌患者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气虚为鼻咽癌变过程重要因素。鼻咽癌变后则可表现为热、湿、气虚、寒、瘀多类体质证候。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进行了近三千例样本的体质及气质特点聚类研究,结果提示,借助相关系数和模糊聚类,可根据对象的不同生理反应或症状特点,将人的体质特点聚合成强壮质、虚弱质、失调质等三大主要娄型.又可将与疾病相关的气质、个性聚合成七类,包括内外向、时间紧迫感、敌意与竞争、抑郁、忍让、情绪不稳定和焦虑。本研究还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男女体质气质特点的分析,初步揭示了男女体质气质的演变规律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5.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它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外在环境的统一性。抽动障碍病位主要在肝,涉及脾、肺、心、肾,应以治肝为主,兼顾他脏;情志失调为本病主要诱因之一,应注重调神以养形;多表现为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等病理体质,辨证与辨体质相结合;季节不同,六淫及病理特点不同,应根据季节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血糖患者不同体质类型的分布以及不同体质类型的高血糖患者与中医经络健康检测仪(TDS)检测数据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南京中医药大学汉中门门诊部、南京市社区以及南京市六合地区某些村镇的高血糖人群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研究该人群的体质分布特点;利用TDS 经络检测仪对该人群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规范研究,探讨其各条经络电能量值与高血糖人群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240 例高血糖人群中平和质18.75%,阳虚质17.92%,阴虚质17.50%,气虚质11.25%,气郁质11.25%,痰湿质10.42%,湿热质10.00%,瘀血质2.50%,特禀质0.42%;偏颇体质的个别经络数据与平和体质的相比较都有明显差异(P<0.05),特别是偏颇体质的肝经数值与平和体质的肝经数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血糖人群体质以阳虚质和阴虚质最为多见,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和湿热质其次。偏颇体质的TDS 肝经数值与平和体质的肝经数值均有明显的差异性,中医角度分析认为偏颇体质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其他研究考虑认为偏颇体质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HPA)轴系统的功能异常是其主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求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体质特点及其与经络特性的关系,为临床中医经络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评估和采用SHXK-JL-200F掌型经络检测仪对1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经络检测。结果:110例高血压患者中,1级高血压患者体质类型以痰湿质、阳虚质及平和质为主,2级高血压患者体质类型以气郁质、阴虚质及血瘀质为主,3级高血压患者体质类型以血瘀质、阳虚质及阴虚质为主,同时高血压患者膀胱及肝经的电能量值与血压级别呈正相关,而肺、脾、胃、肾经电能量值与血压级别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其病之本为阴阳失调,高血压肺、脾、肾经以本虚为主,肝、膀胱经表现为本虚标实;在临床治疗中补气健脾化湿是改善高血压偏颇体质的基本方案,而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应当有不同侧重,2级高血压患者兼以滋阴理气,3级高血压患者兼以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8.
梳理"血虚发热"这一传统命题的发生机制,阐发了对阴阳失调及相关概念、证候研究、内伤发热等问题的思考。认为阴阳失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教材概念应当明晰,证候研究应该结合体质学说,内伤发热重在调理气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与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331例受试者进行调查,其中观察组159例,对照组172例。同时对观察组进行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的调查。结果:1两组体质构成不同(χ2=94.5,P0.05),观察组以气郁质为主,对照组以平和质为主;2观察组中医证型的频率从高到低排列为肝脾(胃)不和、脾胃(肠)湿热、寒热错杂、脾虚湿阻、脾肾阳虚和胃肠燥热;中医体质类型的频率从高到低排列为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平和质、阴虚质、血瘀质及特禀质。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以肝脾(胃)不和为主要证型,与气郁质有密切关系。肝脾功能失调是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发生和发展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医普遍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中医十大类方》按方证又将体质分为桂枝体质、麻黄体质、柴胡体质、黄芪体质、大黄体质、阳热体质、阴寒体质,了解不同体质类型患者的患病特点以及不同体质分类方法之间的异同,将有助于临床中准确切中病机,从而迅速取效。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46-447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为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其内因责之于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而人体正气的强弱由先天之本(肾)及后天之本(脾)所决定,故张金荣认为肿瘤的根本病机在于脾肾亏虚;其外因责之于外邪入侵,痰、湿、气、瘀、毒等搏结日久,气滞血瘀。张老师以"保先天(肾)固后天(脾),软坚散结,理气化瘀"为治疗大法,重视调补先后二天,扶正祛邪;同时强调依据患者症状及病情的变化,攻补兼施,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取得满意疗效,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特点可归纳为辨病论治、对症用药、注重引经、日常调护四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的中医证素特点,初步揭示晚期胃癌的中医病理特性。方法采用中医证素辨证方法,观察126例晚期胃癌患者的症状、体征,分析各个证素的频数分布及证素积分。结果晚期胃癌的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肾、胆、肺、大肠、小肠、胞宫、心、脑(神)、膀胱,其中胃、脾、肝和肾所占比例均>50%。晚期胃癌患者病位证素积分中,脾与胃证素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肝、肾、肺、胆、大肠、小肠证素与脾(t值依次为5.053、4.815、4.465、3.938、4.730、4.278)、胃(t值依次为7.126、6.699、5.679、5.484、6.255、5.604)证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血虚、气滞、血瘀、邪毒、痰、湿、阴虚、气逆、热、食积、水停、阳虚,其中气滞、血瘀、邪毒、痰、湿、阴虚、气逆、热、食积、水停、阳虚病性证素与气虚(t值依次为3.338、4.664、5.998、6.046、6.024、6.116、6.225、5.889、5.727、5.767、4.718)、血虚(t值依次为2.021、3.402、4.540、4.625、4.688、4.892、5.025、4.843、4.738、4.792、3.936)病性证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晚期胃癌中医病位证素主要集中在脾、胃、肝和肾,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血虚,但气滞、血瘀、邪毒、痰、湿、阴虚、气逆、热、食积、水停、阳虚也是不可忽视的病性证素。  相似文献   

13.
李萍萍教授认为恶性淋巴瘤临床以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累及相应组织器官的损害为特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痰核"、"石疽"、"失荣"等范畴;以"痰湿、血瘀、气滞"为主,虚实夹杂较为多见,主要影响肝脾肾三脏,注意扶正,兼顾治疗的不同时期,结合治疗病史及症状体征,配合西医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中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化疗期间中药主要作用是减轻化疗药毒副作用,缓解临床症状,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化疗间歇期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缓解,多见疲乏、自汗盗汗、腹胀胃酸等正气损伤,以健脾扶正为主;康复期放化疗、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结束,李老师认为这一阶段无明显症状以调节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为主,有临床症状的应分清痰湿、血瘀、气滞等,化痰除湿,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补益阴阳。因各种治疗手段对机体攻伐太过,无论何种治法均勿忘健脾扶正,顾护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中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的方法,在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地区,选择不同感染途径(性传播878例,静脉吸毒527例,有偿供血652例)的HIV/AID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调查,对不同感染途径艾滋病症、证分布规律进行为期1年的临床随访,初步总结出不同感染途径艾滋病的病性、病位和病机等特点.3种传播途径主要病性中虚证以气虚、阴虚和阳虚为主;实证中,血液传播以痰湿为主,性传播以气滞为主,静脉吸毒以热(火)毒为主.性传播者以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证为主;静脉吸毒者以气阴两虚、湿热蕴结证为主;采供血者以肝胃不和、脾虚湿盛证为主.  相似文献   

15.
徐蔚霖治疗女童性早熟用药经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余恒先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0):461-462
儿童性早熟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徐蔚霖认为,性早熟病在冲任,源在肝肾,治疗重在调理冲任和肝肾,尤应以疏肝理气为主,用药以入肝经药为先。对肾阴亏虚、相火亢盛患儿,加用滋阴补肾清火类药。对肝经湿热、气机郁滞患儿,酌加清热凉血、利湿化浊之品。用药当注意顾护脾胃,提出间歇服药这一特色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常见症状及证素特点,为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择10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采用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分析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症状分布情况及不同肝郁分级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特点。结果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症状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易激动、潮热汗出、眩晕、骨关节肌肉痛、感觉异常等;主要病位证素为肾、脾、胞宫和心神;主要实证病性证素为痰、湿、血瘀和热;虚证病性证素为阴虚、气虚、血虚与阳虚。结论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多兼肾、脾、胞宫和心神等脏腑的病理改变,虚实夹杂为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发病率高,停药后易复发。周福生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早期常以肝郁气滞为主要表现,肝郁致胃脘积热或湿阻为多,为实证;疾病久治不愈致耗气伤阴、肝郁脾虚、阴虚等虚实夹杂证。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致胃失和降。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以脾虚为本,气滞、血瘀、食滞、痰湿等邪实为标,而脾虚气滞为基本病机,且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本病当以健运脾胃,调畅中焦气机为大法。临床四诊合参,加减运用其经验方,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显著,远期疗效较为可靠,有效地降低了本病的复发率,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radiculopathy,CSR)辨证分型多属总结个人经验,急需统计学的验证与完善,提供规范和标准依据。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统计,初步确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证型。结果:本次研究发现所采集病例的基本病机以"邪实"(寒凝、气滞、血瘀、痰湿)为主,"正虚"(气、血、阴、阳及肝脾肾)为辅。通过统计学分析初步得出CSR分六证型:寒湿痹阻,气血两虚,气滞血瘀,痰湿阻络,肝肾亏虚,脾肾阳虚。结论:通过对证候群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最后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拟定CSR中医证候按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寒湿痹阻、气滞血瘀、气血两虚、痰湿阻络、肝肾亏虚、脾肾阳虚,为中医药辨证论治CSR提供较为客观的证型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方法:选择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子宫肌瘤患者的病位主要存在于胞宫、肝、肾、脾。②子宫肌瘤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积分显著高于血虚、阳虚积分(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血瘀、气滞、痰、寒、湿;血瘀积分显著高于气滞、痰、寒、湿积分(P0.05~P0.01)。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源于血瘀,病性以实为主,日久可见虚实夹杂;实证证素以血瘀、气滞为主;虚证证素以阴虚、气虚为主;病位以胞宫、肝为先。  相似文献   

20.
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认识的三维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寻中医对糖尿病认识的轨迹 ,类比中西医对糖尿病的认知 ,复于临床观测抽象后得出 ,糖尿病发病的根本病因 ,在于体质 ,饮食、情志、劳倦、药石所伤惟作用于特定的体质后始能致病 ;糖尿病脏腑的损伤以肾、脾最为关键 ,提示临床治疗糖尿病应以固肾健脾为总则 ,在此总则下适时施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燥湿化痰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