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帕金森病(PD)神经移植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成熟,判定疗效的方法越来越显得重要.正电子成像(PET)技术在活体内监测肾上腺髓质、胚胎组织和干细胞等移植物的存活、分化等过程,为鉴定疗效提供了一种定量的、动态的、可视化的指标,可应用于动物实验及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8)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一种语言交流障碍,对患者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交影响巨大。失语症大脑恢复机制主要是通过调控大脑的突触可塑性进行语言功能区域的网络重塑,从而恢复语言功能。基于脑网络重塑的神经调控技术在失语症的早期以及恢复期的治疗中均被证明有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经颅磁刺激(TMS)和镜像神经元治疗(MNT)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3项神经调控技术,可通过电或化学方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引起相关语言功能区的皮质兴奋性改变,从而达到改善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听理解、图片命名、复述、日常交流等方面)的目的。tDCS作为一种新的安全性高、携带方便且无创的神经调控技术,可通过不同电流、不同电极放置来调节大脑神经元活动治疗失语症,且治疗效果具有后续效应。TMS技术安全无创,通过选择不同的频率、不同的刺激部位,激活相应大脑区域皮质及皮质下神经元轴突,改善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镜像神经元区域与重要的语言功能区位置吻合,通过激活患者镜像神经元,可辅助修复和重塑受损语言网络,从而改善患者命名、复述和听理解等语言功能。且镜像神经元与运动、感觉和语言的关系都可作为失语症治疗的切入点。神经调控技术与神经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的交互应用也成为失语症治疗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在神经康复领域中应用广泛, 其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系统及非运动系统症状均有改善作用。本文从作用机制及不同临床症状的治疗方案切入, 对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及光遗传学技术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了解不同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的治疗原理、分析其应用现状及困境, 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肥胖症及减重后不能维持健康体质量的核心因素多为食物成瘾,食物成瘾在神经影像学中表现为奖赏网络与认知控制网络间神经环路的失衡。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real tim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ofeedback,rtfMRI-NF)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反馈技术,已被应用于其他物质成瘾领域的临床研究和治疗中。在食物成瘾肥胖症中,rtfMRI-NF同样具有重塑异常脑功能、改善摄食行为并达到减重效果的潜力。本综述总结了肥胖患者食物成瘾的功能磁共振脑成像模型,探讨应用rtfMRI-NF作为其潜在治疗工具的可行神经靶点,并回顾了rtfMRI-NF在肥胖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rtfMRI-NF在肥胖中的治疗策略和临床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移植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晶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0):4005-4008
目的:综述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与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2000-01/2006-12与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stem cell,Parkinson disease,transplantation”,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万方数据库2004/2007期间与有关文章,检索词为“干细胞,帕金森病,移植”,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选择所述内容与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及应用进展相关的文章,无论观察对象是实验动物还是患者全部纳入,重复的研究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00余篇相关文献,52篇符合纳入标准,选用其中31篇作为本文参考文献。资料综合:干细胞能向特定神经细胞定向分化,并在动物模型身上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带来了新的希望。另外,联合TH、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由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神经营养作用和TH具有分泌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功能,既能提高脑内多巴胺水平,又能使多巴胺能神经元长期存活、阻止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重建宿主神经通路。因此,把干细胞作为基因载体、进行干细胞移植联合多基因治疗,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结论:目前大部分的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结论是基于动物实验的结果,它们能否在人类身上得到类似或更好的的结果,目前尚未可知,其分子机制、致瘤性及免疫排斥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左旋多巴替代疗法一直被认为是治疗PD最经典的方法之一,在PD早期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但随着疾病的发展疗效也会逐渐减弱,长期服药患者还可能出现运动症状并发症,甚至加速神经退行性变。本综述旨在为神经调控调控技术[包括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脑深部电刺激(DBS) 以及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等]在调控PD患者运动和非运动功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初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生物反馈是近代心理学、生物控制论、神经生理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生物反馈疗法是通过患者的主观意识调节自身的病理过程,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世界的集成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3个特点,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领域。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晚期的破坏性症状,可分为小步伐拖足行进型、原地震颤型和完全运动不能型3种,常导致患者摔倒及受伤。虚拟现实能够模拟冻结步态触发的真实环境,为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评估提供新思路;虚拟现实联合跑步机训练,可在复杂环境中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功能训练,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步行功能。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累及多个系统、病因复杂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因人而异,病情进展不一,但是造成这种个体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近年,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核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成像技术快速发展,逐渐广泛应用于PD的研究中,其在阐明PD的病理生理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结合PET的代谢和分子信息与MR影像学的结构、功能信息,有助于从整体水平去理解PD患者大脑网络的异常,进一步拓宽对该病的认识。作者就PET-MRI在PD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同时从各个方面研究PD发病机制的方法。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便捷、高效的寻找与疾病有关的基因表达改变,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有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各种PD模型和尸检标本进行基因表达研究,并应用系统学方法对PD患者和PD动物模型不同脑区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这些研究有助于发现易感基因、寻找疾病的生物标志及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对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在PD研究中的应用讲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康复治疗作为缓解症状的有效手段,应贯穿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全病程。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VR)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其在康复治疗方面的疗效也获得广泛认可。本文将对VR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方面的疗效进行简要综述,并探讨VR康复训练的优缺点,以期为未来VR在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的全面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14.
神经调控技术基于皮质修复机制,通过电或化学方法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影响神经元兴奋性,辅助神经网络重建,促进功能恢复。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技术近年来在吞咽障碍康复中被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吞咽障碍患者可根据大脑皮质受损情况,选择适宜的恢复模型,通过电极部位、频率的选择,实施不同的神经调控干预策略,兴奋、抑制或调控大脑目标皮质,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帕金森病神经保护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该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遗传、年龄老化、细胞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缺失、异常蛋白聚集、泛素酶体系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凋亡与兴奋氨基酸毒性等都参与P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人体疾病的干细胞治疗中,许多疾病都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如白血病[1]、糖尿痛等[2]疾病的治疗.但国际公认的体现一个国家或实验机构干细胞水平的还是神经干细胞的临床治疗结果,而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由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相对明了,临床症状典型[3],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被关注[4],常常被认为是干细胞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