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发热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类,癌性发热属于非感染性发热,指排除感染且抗生素治疗无效情况下直接与肿瘤相关或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出现的发热,是肿瘤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肿瘤患者发热病因中占第二位~[1]。研究表明~[2],癌性发热多见于老年男性,最常见于  相似文献   

2.
癌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癌性发热多见于癌症进展期,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复杂,临床上患者的发热程度表现也不一样,有低热、中度发热,也有39℃以上的高热,其热型以不规则热或弛张热为多见.中医学认为,癌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范畴.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概括而言,为人体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加之热、毒、痰、瘀相互为病,不同时期可表现为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对于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范 《江西中医药》1997,28(1):29-29
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体会翟范(江苏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扬州225001)关键词癌性发热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治疗体会癌性发热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发热,其一般表现为低热,也有表现为中等度发热,甚则39℃以上的高热。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复杂...  相似文献   

4.
郑华  杨静  孙长岗 《光明中医》2012,27(8):1575-1576
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癌性发热6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共分为六型:阴虚内热型、热毒炽盛型、湿热蕴结型、血瘀发热型、气血亏虚型、邪滞少阳型.分别给予相应辨证施治.结果完全控制9例,占15.0%;部分控制22例,占36.7%;有效19例,占31.7%;无效10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3.3%.提示中医药对控制癌性发热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癌性发热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可见于各种肿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之后的患者。临床上西医治疗癌性发热往往疗效不佳,仅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治疗癌性发热有中药辨证方、中药制剂、针刺穴位、放血等多种手段,治疗多以中药辨证方为主。根据临床经验癌性发热分为实证四型、虚证三型,中医辨证论治辅助其他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西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癌性发热辨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通过中医辨证治疗癌性发热,得出浅薄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癌性发热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西医对癌性发热通常采用解热镇痛药或者激素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认为癌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根据发热原因不同,具体辨证施治,往往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8.
癌性发热的中医辨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朝霞  焦中华 《北京中医》2004,23(4):199-201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常见症状之一。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临床将其分为毒热炽盛、湿热内蕴、肝经郁热、阴虚发热、瘀毒内阻 5型 ,而分别予以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肝解郁、养阴清热和化瘀解毒等法予以治疗。此外还应根据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发热时伴随症状的各异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随证加减用药 ,并注重引经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于慧敏 《山西中医》2010,26(7):10-11
焦中华教授系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审批委员会委员,山东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政协第六、七、八、九届委员。他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及血液病的工作40余年,潜心研究,广收博采,对于肿瘤及常见血液病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焦教授侍诊,受益匪浅。下面将焦教授辨治癌性发热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周军  杨洋 《河南中医》2011,31(9):1064-1064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癌性发热患者给予青蒿鳖甲汤治疗,7d为1疗程.结果:54例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5%.结论:青蒿鳖甲汤治疗癌性发热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1.
刘新主任医师治疗难治性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旸  刘新 《西部中医药》2010,23(4):13-14
刘新主任医师认为,难治性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难愈者,在治疗时首当祛瘀;对于病情缠绵者,首当除湿热;对于水肿不退者,首当滋阴利水;对于蛋白不消者,首当壮肾泄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从食管癌的病因病机入手,探讨中医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方药选取及中医药在前期病变、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和巩固期中的应用,并总结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体会,以及药膳食养的具体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忠民 《天津中医药》2018,35(3):188-191
硬化性和萎缩性苔藓综合征是妇科疑难病。本病与脏腑气血具有密切的联系,根据临床脉症从4种类型进行辨证治疗,疏肝理气兼以活血,活血化瘀佐以祛风,清利痰湿配以化瘀,滋肾填精结合养血,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朱超林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657-1658
刘沈林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在临床工作中,结合自身经验,对肿瘤的发病提出了正虚癌毒的概念,并将基因检测的肿瘤易感性等纳入癌毒的范畴,在治疗中,认为中医药治疗当贯穿肿瘤病治疗的始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遣方用药,注意时刻顾护胃气。对刘沈林教授的诊疗思想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力图窥一斑而见全豹。  相似文献   

15.
孙建芝辨治风湿性心脏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孙建芝教授诊治风湿性心脏病经验。认为本病病机特点在于心阳虚、痰瘀水饮内停,治疗重点是补虚和活血化瘀通络。提出在辨病基础上辨证以及无证从病等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6.
探讨郁证性发热的病脉证治。大量古代医案显示,中医早已认识到七情内伤可引起发热,并总结出了相应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惊恐、悲哀、忧思、悒郁以及郁怒等情志因素引起的郁证性发热多为低热、潮热、阵热,伴随症状纷繁多样。病机有虚实之分,实则有肝气郁结及化火、痰湿阻滞、瘀血内阻等,虚则与郁证性虚劳类同而表现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治疗大法为泻实补虚,泻实包括疏肝泻火、祛痰化瘀,补虚主要为补益气血阴阳。现代医学功能性发热中的原发性低热、感染治愈后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以及不明原因发热,凡其发病原因与精神因素相关者,均可大致归属于郁证性发热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张志远教授擅长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其经验认为,胃脘痛不能单纯治胃,胃脏出现问题多与肝、脾和肺三脏有关,肝阴虚、脾阳虚或肺气郁结,都会使胃的气机阻滞,进而导致胃失和降。因此主张从肝、脾和肺脏入手,通过滋肝、清肝,益气健脾,润肺解郁,从而和中养胃,行气止痛,以愈胃脘痛。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临证心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介绍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医药治疗各时期前列腺癌的体会,并提出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应注意的问题及日常饮食预防,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从犬肠癌的辨证要点、运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个体化治疗、充分利用药物归经理论,运用经方,使用对药、晚期肠癌患者重在调理和改善症状、拓展给药途径,发挥中医优势、重视生活调养,食疗、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配合等方面对笔者治疗大肠癌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光耀  王兴华 《吉林中医药》2013,(12):1288-1290
王兴华教授认为,胃病有家族倾向,与遗传体质和后天失调相关,了解家庭成员以及直系亲属病谱,有利于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转归。辨证属于脾肾阳虚,中州失养,治以温补脾肾,健中助运;湿热内阻,胃气郁滞,治以清化湿热,理气和胃;肝胃不和,气滞不通,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胃阴亏虚,中州失养,治以养阴益胃,健中助运;瘀血停滞,郁阻脉络,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护膜;寒邪客胃,凝滞不通,治以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饮食积滞,脾胃不和,治以消食导滞,运脾和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