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目前,脾虚证动物模型研制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客观性评估标准尚未确立,故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客观性、公认性、重复性较差。动物实验做为科研先导,以其独特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适宜于抗脂肪肝肝郁脾虚证中药复方活性发现、药效评价、新药研发及中医方-证对应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根据中医病因病机的演变规律和现代临床病理机制的研究,建立适宜于脂肪肝肝郁脾虚证模型评价的证候积分表,并选择联苯双酯滴丸和三七脂肝丸作为模型反证药物,模型组大鼠每天按分组给予不同配比的高脂低蛋白饲料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每周2次腹腔注射猪血清,联苯双酯滴丸组按8.1 mg·kg~(-1)给药,三七脂肝丸组按2.7 g·kg~(-1)给药,连续给药14 d。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日食量、日水量,并进行中医证候积分,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重、日食量、日饮水量增加缓慢,指标ALT,AST,γ-GT,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降低,病理学检查可见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肪变性、脂肪粒,且行为学观察发现,大鼠出现的主证、次证均符合肝郁脾虚证的证候表现,表明3个模型组均造模成功,其中,模型1组有3只大鼠死亡,模型2组有1只大鼠死亡。反证药物组可不同程度改善上述病变表现。结论:脂肪肝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具有死亡率低、耗时短,可用于抗脂肪肝(肝郁脾虚证)中药复方活性发现、药效评价和临床方证相关性研究与机制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和评价慢性腹泻并符合脾虚证证侯特点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 4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高乳糖饲料喂养组(高乳糖组,10只)、水环境小平台站立组(小平台组,10只)、高乳糖饲料叠加小平台组(叠加组,10只)。正常组使用正常标准饲料喂养,高乳糖组分别用50%、60%、70%递增高乳糖饲料喂养3周,小平台组是每天在水环境站立9 h,叠加组是将高乳糖组与小平台站立两种处理因素叠加模拟乳糖不耐受慢性腹泻脾虚证模型,观察大鼠一般体征、粪便含水量,测定抓力及血D-木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乳糖组大鼠体重下降(P0.001),进食量增加(P0.01),大便含水量增加(P0.01),抓力测定值降低(P0.05);小平台组体重下降(P0.001),进食量减少(P0.05),但无腹泻。叠加组大鼠体重下降(P0.001),进食量减少(P0.05),大便含水量增加(P0.01),抓力测定值降低(P0.01),肠胀气明显,D-木糖含量下降(P0.01)。叠加组较高乳糖组体重下降(P0.001)。小平台组较高乳糖和叠加组血清D-木糖明显升高(P0.05)。结论梯度增加高乳糖浓度喂养大鼠合并小平台站立可以成功建立乳糖不耐受慢性腹泻脾虚证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小鼠脾虚证模型,研究小鼠脾虚证的机制。方法:采用利血平单因素造模法建立脾虚证小鼠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体重和饮食量的改变,采用比色分析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D-木糖及胃泌素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及胃泌素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采用利血平单因素造模方法制作脾虚模型方法成熟可靠。  相似文献   

5.
复合病因造模法致脾虚证大鼠模型在免疫系统方面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合病因造模法致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免疫系统变化及其特点.方法:过度劳倦加饮食失节连续3周,自然恢复1周.观察各造模时间点大鼠胸腺重量、脾重量及指数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第1~3周体重未见增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第4周体重有所回升,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模型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胸腺重量、脾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或P<0.001);胸腺指数第1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3、4周恢复;脾指数第3、4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第1周明显升高(P<0.05),第4周显著降低(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3周时显著降低(P<0.01),第4周有回升趋势(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第1~4周呈持续下降趋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第1~3周呈升高趋势,第4周时有降低趋势.结论:大鼠造模3周体重、胸腺、脾重量明显降低,恢复1周后未见明显恢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出现了IL-1β降低、IL-6、IL-2、TNF α的紊乱变化现象.脾虚证模型导致了免疫系统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复制中的免疫系统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中医病因发病学原理,笔者在参考目前肝郁证模型的慢性束缚应激法和脾虚证模型的过度劳累加饥饱失常法的基础上,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的复合方法成功复制出类中医肝郁脾虚证的大鼠模型(另文发表)。本文报告了该模型复制中动物免疫系统的部分变化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医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模型的研制对医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动物模型已成为中医科研方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中医证候及中药新药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将为关于脾本质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手段,同时亦为益气健脾治则与方剂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动物模型复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医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及科学性.本文拟对以往脾虚证动物模型研制状况加以评价,以探讨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复合因素致脾虚证模型大鼠血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脾虚证模型大鼠造模不同时间点血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游泳劳倦加饮食失节法,大鼠连续造模3w,自然恢复1w.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在造模2~3w出现明显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活动减少、倦卧拱背等改变;体重显著降低,第4w仍未见明显恢复;尿D-木糖排泄率在第2,3,4w均显著降低;血清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水平第3w显著降低,自然恢复期显著升高;生长抑素水平于造模1w后明显降低,其余各点无明显变化;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2w时明显上升,第3w显著降低;P物质(SP)水平3w时显著降低;神经肽Y(NPY)水平于2,3w时明显降低,β-内啡肽(β-EP)水平于4w时明显降低.结论:该病因造模法造模3w可引起大鼠食少便溏、倦怠少动等表现,同时体重降低、尿D-木糖排泄率降低以及伴有多种胃肠激素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9.
脾虚证动物模型评价方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郁脾虚证是临床常见的基础证候之一,也是中医学证候现代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肝郁脾虚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开展证候研究意义重大,其中对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尤为重要。通过整理、分析近10年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从一般情况、方药反证、行为学实验、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指标等方面总结出常用的几种评价方法,阐述了各实验的操作方法、指标特点、适用范围等,以期对肝郁脾虚证动物实验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使用大黄水煎液灌胃联合视网膜光凝建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脾虚证大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将24只10周龄BN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光凝组(PG)、大黄联合光凝组(RPG),每组8只。RPG组大鼠予10 mL/kg灌胃大黄水煎液,行右眼视网膜氪激光光凝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PG组仅予氪激光光凝和等剂量蒸馏水灌胃;CG组仅灌胃蒸馏水,均连续干预10 d。记录3组大鼠10 d内的一般情况及表观行为情况;光凝后7 d、14 d活体进行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CNV病灶。14 d后取材,计算大鼠脾脏及胸腺指数,间苯三酚法检测血清D-木糖表达,测定血清α-淀粉酶活力;分离大鼠眼球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脉络膜—巩膜的复合体,AF488偶联同工凝集素B4法观察CNV病灶;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结果 (1)一般情况及表观行为:RPG组大鼠毛发色泽、四肢肌肉、行动、精神状态等得分持续下降,体质量、体温低于P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体质量=6.014,P=0.000;t体温=3.125,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并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脾气虚病证结合模型。方法 采用“香烟烟熏法+脂多糖(LPS)气管滴注联合番泻叶浸液灌胃”构建COPD肺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将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番泻叶低、中、高剂量病证结合模型组,共5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均每日烟熏,并于第1天、第14天气管内滴注LPS。番泻叶低、中、高剂量病证结合模型组在造模第28天予4 ℃不同剂量番泻叶浸液(5、10、20 g·kg-1)灌胃3周,造模共49 d。采集宏观指标:一般情况(体质量、摄食量、粪便含水量、肛温)及行为学指标(抓力测试、鼠尾悬挂实验)。测定肺功能,肺组织病理,血清D-木糖、淀粉酶、胃泌素含量,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结果 一般情况方面,番泻叶高剂量组大鼠死亡2只。与空白组比较,番泻叶中、高剂量组体质量、摄食量均显著降低(P<0.01),粪便含水量显著升高(P<0.01),番泻叶高剂量组肛温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行为学指标方面,与空白组比较,各造模组大鼠抓力均显著降低(P<0.01);番泻叶中、高剂量组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P<0.01)。肺功能方面,与空白组比较,各造模组大鼠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3)、FEV0.3/用力肺活量(FVC)均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可见各造模组大鼠支气管壁增厚,杯状细胞增生,部分肺泡融合呈肺气肿改变。胃肠功能指标方面,与空白组比较,番泻叶中、高剂量组D-木糖、胃泌素、α-淀粉酶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免疫炎症指标方面,与空白组比较,番泻叶中、高剂量组脾、胸腺指数均显著减小(P<0.01),各造模组大鼠外周血CD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CD4+/CD8+明显下降(P<0.05,P<0.01),肺泡灌洗液IL-1β、IL-6显著升高(P<0.01)。结论 利用香烟烟熏加LPS气管滴注同时联合番泻叶灌胃能够成功建立COPD肺脾气虚病证结合模型。结合宏观及微观评价,推荐番泻叶浸液剂量10 g·kg-1(番泻叶中剂量组)作为COPD肺脾气虚病证结合模型造模灌胃浓度。  相似文献   

12.
朱洁  申国明  汪远金  胡闻 《中医杂志》2011,52(8):689-692
目的探索肝郁证失眠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方法。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酸枣仁汤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夹尾刺激和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复合因子造模法建立肝郁失眠大鼠模型,酸枣仁汤组大鼠于造模第7d开始给予酸枣仁汤7.5g/(kg.d)灌胃,对各组大鼠进行宏观体征观察、行为学评价、血液流变学分析、病理学检查和下丘脑、海马组织、5-羟色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睡眠节律明显改变,体重增长缓慢,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血流变高、中、低切全血黏度均显著升高,下丘脑、海马组织的5-HT及NE含量存在紊乱(P<0.05或P<0.01),而酸枣仁汤组对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或P<0.01)。结论采用慢性夹尾刺激和腹腔注射PCPA复合因子造模法建立的肝郁失眠证大鼠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心力衰竭气虚证的病证结合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将44只昆明种(KM)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四君子汤加减组(12.89 g·kg-1)。模型组及四君子汤加减组给予主动脉弓缩窄术(TAC)处理,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缩窄。采用超声心动图、病理学检测对心力衰竭进行疾病模型判断及药效学评估;从宏观表征、微观生物学、方剂反证3个层面分别对小鼠的一般性体征、体质量、旷场、抓力、线粒体超微结构等宏、微观表征进行采集,并测定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表达,以判断证候类型。结果 TAC术后8周,相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1),四君子汤加减可显著改善小鼠LVEF(P<0.05)。心脏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壁增厚,四君子加减可显著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在6~8周,相较于假手术组及四君子汤加减组,模型组小鼠出现显著的毛发不齐,毛发枯黄、活跃度降低及精神萎靡的情况。同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增长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加减组体质量增长值明显上升(P<0.05)。在6~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旷场距离及旷场速度均明显下降(P<0.05),而四君子汤加减组在第8周明显改善旷场距离及旷场速度(P<0.05)。在6~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抓力最大值明显下降(P<0.05),而四君子汤加减组TAC术后8周抓力最大值明显增加(P<0.05)。腓肠肌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肌组织基质不均匀,线粒体肿胀,体积变大,基质溶解,嵴缺失,空泡化;四君子汤加减组可改善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基质空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腓肠肌分裂蛋白动力相关蛋白1(DRP1)表达显著增高(P<0.01),线粒体融合素1(MFN1)表达明显降低(P<0.05)。同时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加减组小鼠腓肠肌分裂蛋白DRP1表达明显降低(P<0.05),MFN1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TAC术后小鼠6~8周出现显著的气虚证候表现,同时伴随腓肠肌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而四君子汤加减可显著改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尿酸盐致大鼠痛风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用尿酸盐制备痛风模型的方法.方法 用尿酸盐溶液制备急性痛风动物模型,24 h后检测动物一般体征、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K+浓度,进行模型评价.结果 模型动物出现明显的痛风症状,如踝关节肿胀、行走迟缓、足爪卷曲等;局部解割发现有尿酸盐结晶沉着于踝关节腔内,光镜下可见明显的关节炎病理改变;右踝关节及其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有助于评价补肾化瘀促卵泡发育及排卵药效的动物模型.方法对单纯孕激素避孕药LNG、癸息汤所致排卵抑制模型的血液流变学、血清E2、P、卵巢、子宫指数、卵巢生长卵泡、成熟卵泡、闭锁卵泡、黄体数等指标进行考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孕激素LNG及癸息汤所致的动物模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黏滞度升高,生长卵泡、闭锁卵泡数增多,黄体数明显减少,孕激素水平低下.其中,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癸息汤组明显,排卵抑制以孕激素组较为明显.结论孕激素LNG及癸息汤所致排卵抑制动物模型可初步用于补肾活血促排卵方药的药效研究及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16.
制作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建立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合适的多巴胺(DA)提前给药时间,建立先后应用DA和硝酸甘油(GTN)诱导的血管舒缩异常大鼠模型。方法:大鼠分为5组:正常组、DA组、根据DA不同时间点(10,30,45min)加GTN等3组,通过脉冲多普勒血流计对大鼠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动态检测,评价DA、GTN对血流速度变化率的影响。结果:给药组的DA在注射后的10min内血流速度变化率与正常组同时间点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但是从11min起与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10min间隔组血流速度变化率与DA组在45,50,55,60,65,70min等6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5min间隔组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率与DA组在80,85,90,95,100min等5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min间隔组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率在各个时间点与DA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DA、间隔45min再注射GTN可建立具有时相性特点的血管舒缩异常大鼠模型。该模型有可能用于防治偏头痛药物的血管活性筛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在中医学辨证思维指导下,根据血瘀证理论探索和改良造模方法,采用多因素复合法建立血瘀型肝纤维化病证结合大鼠模型。方法:通过二甲基亚硝胺、小牛血清白蛋白和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联合注射,外加乙醇灌胃及高脂低蛋白饲料喂养,多因素联合构建血瘀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结束观察大鼠的死亡率,评价中医血瘀证证候,进行证候等级评分,观察肝脏病理学大体形态,检测肝功能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I 型和III 型胶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3种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放射酶免法血清学检测大鼠肝纤维化4项——HA、P3NP、LN、C IV的含量。将以上结果与传统四氯化碳(CCl4)单因素造模法进行比较。结果:血瘀证组:①大鼠的死亡率为20%;②大鼠出现瘀斑、舌紫暗、便溏等典型的中医血瘀证证候,血瘀证证候等级评分高;③病理学大体形态观察发现肝脏出现表面暗白、密布灰白结节、质硬脆等纤维样变化;④血清学肝功能检测发现模型大鼠的ALT和AST,以及TBIL、DBIL及IBIL的含量均显著增加;⑤肝脏I型和III型胶原、α-SMA 3种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⑥大鼠的血清肝纤维化4项—— HA、P3NP、LN、C IV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与CCl4模型组相比,多因素复合法所致血瘀证模型组以上各项结果(除了死亡率及肝功能外)更为明显,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能有效地改善CCl4 造模法的高死亡率缺点;模型动物同时具备了疾病与证候双重特征,既符合中医血瘀证证候的基本特点,又与西医肝纤维化病理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肾阳虚外感复合病证小鼠模型.方法: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0.008 mg·g-1),复制小鼠肾阳虚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鼠肺病毒株FM1滴鼻建立肾阳虚小鼠外感模型,观察小鼠体征表现,死亡率及每天体重、游 泳时间、肛温变化;测定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含量;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测肾、肺、脾、肾上腺及胸腺的脏器指数.结果:模型组小鼠游泳时间、肛温、趾温、自主活动均明显下降(P<0.01);肺组织出现外感病毒性肺炎的特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各脏器指数均降低,其中胸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IFN-γ含量明显提高(P<0.05);TNF-α含量有降低趋势.结论:采用雌二醇腹腔注射结合鼻腔滴注流感病毒FM1,病证结合建立的肾阳虚外感病证小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肾阳虚外感的特点,为研究肾阳虚外感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提供了较理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高乳糖饲喂加水平台法所致脾虚证模型基础上,叠加饥饱失常因素,完善模型,并观察检测模型各时间点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SD大鼠分为7组,其中正常组12只,模型SD大鼠分为造模2周组、造模3周组、造模4周组,每组6只,造模2周停造1周组、造模3周停造1周组、造模4周停造1周组,每组4只。监测大鼠一般体征、体质量、粪便含水量、抓力。取材后检测血清D-木糖、胃蛋白酶原、胃促生长素、三酰甘油(TG),肌肉腺苷三磷酸、糖原,血小板、红细胞与小肠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造模组体质量降低(P<0.05),造模3周组差值最大;抓力降低(P<0.05),造模2周组差值最大;粪便含水量增加(P<0.05),造模2周组差值最大;造模2周组血清D-木糖水平明显下降(P<0.001);造模3周停造1周组血清胃促生长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造模2周停造1周组和造模3周组血清TG水平增加(P<0.05);造模2周停造1周组肌肉糖原水平明显减少(P<0.05);造模3周组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