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浊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8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兰 《中医研究》2003,16(4):40-40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硝酸甘油疗效欠佳或缓解后很快再发。1996年以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以调和脾胃,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立法治疗痰浊(或痰热)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病,目前冠心病中痰浊血瘀证发病率高,病变程度严重,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冠心病痰浊血瘀证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在理论探讨、检查指标、临床试验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现将近年来冠心病痰浊血瘀证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养心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因子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0.83%、80.76%,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78.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T-1、IL-6、TNF-α、hs-CRP、Hcy及内脂素水平均显著下降,而NO、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汤能提高常规治疗法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从中医学角度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范畴,临床上表现为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历代医家多治以化痰行瘀,温阳通脉为主,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辨证施治。笔者采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痰浊内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活血解毒汤;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总有效率,并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量表对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及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识程度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法.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疗程为14 d.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治疗不稳定型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瓜蒌皮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拜阿司匹灵、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1次/d。治疗组20例瓜蒌皮注射液8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血脂变化、不良反应,判定疗效。[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脂变化治疗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皮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证)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并能降低血脂水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瓜蒌皮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拜阿司匹灵、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1次/d。治疗组20例瓜蒌皮注射液8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血脂变化、不良反应,判定疗效。[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脂变化治疗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皮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证)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并能降低血脂水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血瘀证患者的尿液代谢组学特征,探讨代谢组学方法在研究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患者和12例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氢核磁共振(1H-NMR)检测。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方法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患者与血瘀证患者之间尿液代谢产物谱的差异。结果:2组尿液核磁共振氢谱的PLS-DA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患者与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能够被区分,2组尿液样本之间的代谢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组尿液中柠檬酸、α-酮戊二酸、顺式-乌头酸、葡萄糖、3-羟基丁酸、丙酮、酪氨酸、肌酐、氧化三甲胺、二甲胺、马尿酸的含量高于血瘀证组,而胆汁酸、组氨酸的含量低于血瘀证组。结论:2组尿液样本的1H-NMR代谢谱存在差异,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特异的标志性代谢产物。尿液代谢物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冠心病心绞痛的不同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血瘀证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痰浊痹阻证(痰浊证)、心血瘀阻证(血瘀证)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探讨代谢组学方法在研究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痰浊证患者和10例血瘀证患者的血浆样本进行氢核磁共振(1HNMR)检测。用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处理图谱数据,研究2组血浆代谢物图谱的差异。结果:1HNMR图谱模式识别分析显示,2组血浆样本代谢物差异显著。痰浊证组乳酸含量较高,血瘀证组丙氨酸含量较高,说明2组都存在能量代谢紊乱;痰浊证组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脂类化合物、酮体含量均高于血瘀证组,高密度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血瘀证组,说明痰浊证组比血瘀证组存在更严重的脂代谢紊乱;痰浊证组葡萄糖、半乳糖、N-乙酰糖蛋白含量均高于血瘀证组,说明痰浊证组比血瘀证组存在更严重的糖代谢紊乱;痰浊证组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酞胺、白蛋白赖氨酰含量均高于血瘀证组,丙氨酸、瓜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含量均低于血瘀证组,说明2组氨基酸代谢紊乱程度相当。结论:2组血浆样本的1HNMR代谢物图谱存在差异,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特异的标志性代谢物。血浆代谢物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冠心病心绞痛的不同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2.
稳心通络汤冶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5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立辉 《光明中医》2010,25(8):1430-143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3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7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稳心通络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通络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滋潜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阴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阴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滋潜通脉汤,疗程为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 0. 05),但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应用滋潜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阴虚血瘀证效果尤为显著,有助于改善临床表现,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赵文颖  樊振 《陕西中医》2012,(10):1282-1283
目的:观察温阳解毒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温阳解毒汤(仙灵脾、人参、桂枝、栝楼、薤白、黄连等),对照组基本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缓解率、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改善情况降低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明显的降血脂、改善血流变、降低Hcy水平的作用。结论:温阳解毒汤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可能与抑制斑块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痰浊证动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建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痰浊证动物模型。方法:采用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加“耳缘静脉放血”及“垂体后叶素”法,从病理形态学证实之。结果:从主动脉、冠状动脉、心肌三方面模拟出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痰浊证附合冠心病病理。结论:此法可应用于中医模型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脉降浊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一科门诊以及住院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比索洛尔、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比索洛尔联合通脉降浊汤口服治疗。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78.33%,治疗组有效率8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63.33%,对照组有效率5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降浊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证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养心化痰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1998年1月~1999年12月本院门诊病人,共57例。其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最小者46岁,最大者77岁,平均59±5.8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20年,平均6.3±2.7年。 中医证型分布[1]:心血瘀阻型 15例,气阴两虚型11例,痰浊壅塞型 9例,寒凝心脑型8例,其他证型14例。心绞痛分型[2]:劳累性18例,自发性22例,混合性17例。2 治疗方法 治以养心化痰通络。基本方由南沙参、北沙参、麦冬、五味子、陈皮、法半夏、茯苓、赤芍、川芎、丹参组成,并根据虚、痰、…  相似文献   

18.
开心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浊瘀阻证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迎来  朱慧之 《陕西中医》2006,27(11):1323-1325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豁痰开结、祛痰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AP)痰瘀证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以口服消心痛片、阿司匹林片等治疗;治疗组30例加服中药开心散(桂枝、瓜蒌、薤白、半夏、冰片、葛根、红参、黄芪等)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P<0.05;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23.33%,两组比较P<0.01。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P<0.05。提示:本方可减少冠心病AP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的效果。方法:1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7例。两组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涤痰汤加减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结果:心悸、胸闷、胸痛症状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症状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养心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基础治疗上使用自拟养心活血汤(麦冬、黄芪、丹参、川芎、人参等),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对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养心活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