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乙拉西坦(LEV)是吡拉西坦衍生物中的左旋乙基吡拉西坦,其化学名称为(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分子式为C8H14N2O2.于1999年经美国FDA批准最初用于成人部分性癫痫发作,2005年6月又批准其口服片剂和溶液剂用于4岁或以上儿童部分性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在北美60个试验中心对4~16岁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儿童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本品治疗组每周部分性发作频度明显减少,整个随机治疗阶段的有效应答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1].2005年左乙拉西坦在国内新药申报获得通过.我们对40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患儿使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癫痫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神经系统疾病,全世界约有500万人患病,半数以上在10岁以内起病,多数病人需长期或终生服药,因此,儿童癫痫的用药是儿科研究的重点.左乙拉西坦(LEV)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癫痫药(AEDs),1998年在欧洲及美国上市,在治疗难治性部分性发作及继发性全面发作的成人癫痫患者,疗效优于其它AEDs[1].  相似文献   

3.
张文彦  刘灿仿  贾庆忠 《河北医药》2012,34(14):2194-2196
瑞替加滨(retigabine)为合成的氨基吡啶类似物,由葛兰素史克和Valeant公司合作开发,是同时作为钾离子通道的开启者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增强剂.它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为神经元钾通道开放剂.对治疗顽固性癫痫患者的癫痫部分发作有较好疗效.葛兰素史克/Valeant制药公司已在欧美递交了瑞替加滨用于辅助治疗部分发作型癫痫的上市申请[1],并于2011年6月10日由美国FDA批准上市[1].关于一些临床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综述已有报道,但是对于瑞替加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国内报道的文献比较少,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了瑞替加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征,包括了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1),化学名为10,11-二氢-10-氧代-5H-二苯[b,f]氮杂[艹卓]-5-甲酰胺,由瑞士Novartis公司研发,1990年首次在丹麦上市,现已在多国上市。1是治疗癫痫的一线药物,疗效与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相当,疲乏、运动失调、男性阳萎等不良反应较少。本品还具有较强的抗三叉神经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尤其对难治性癫痫的治疗临床上比较棘手。我们用复方抗癫痫药希力舒治疗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 ,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试验研究 ,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997年 3月~ 2 0 0 1年 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8例患者经临床和脑电图证实 ,并符合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标准[1,2 ] 。其中男 32例 ,女 16例 ;年龄 5~ 5 5岁 (平均 35岁 ) ;病程 3~ 16年 ,平均 5 .5年。按照 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国际分类方法[1] 。本组 48例中 ,简单部分性发作 (SPS) 12例 ,复杂部分性发作 …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E、辅酶Q10预防癫痫患儿口服丙戊酸钠肝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儿童的常见病之一,丙戊酸钠(valproicacid,VPA)是治疗癫痫病的常用药物,它所造成的肝脏损害是癫痫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率占40%[1],且是引起肝衰竭的主要药物[2],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异性,临床上0~2岁VPA单药和合并多药治疗癫痫者,合并致死性肝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1/7 000及1/500[3].……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儿童癫痫(不含热性惊厥)每年的发病率为151/10万,患病率为3.45‰.婴幼儿期是癫痫发病的第一个高峰期,目前约70% ~80%患者未接受正规诊断与治疗,活动性癫痫治疗缺口高达60%[1].  相似文献   

8.
癫痫持续状态( Status Epilepticus,SE)是一种在儿科常见的威胁生命的神经系统急症,其发病率为每年18/10万人~23/10万人,病死率为2%~6%[1].有证据表明,痫性发作持续时间越长,患儿对抗癫痫药物的敏感性越低,控制发作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尽早识别和规范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9.
西地那非(sildenafil,1),化学名为5-[2-乙氧基-5-(4-甲基哌嗪-1-磺酰基)苯基]-1-甲基-3-正丙基-1,6-二氢-7H-吡唑并[4,3-d]嘧啶-7-酮,是一种选择性磷酸二酯酶V(PDE5)抑制剂,是由美国Pfizer 公司研发的首个口服性功能障碍治疗药物,1998年3月首次在美国上市[1,2].  相似文献   

10.
普卡必利(prucalopride,1),化学名称为4-氨基-5-氯-2,3-二氢-N-[1-(3-甲氧基丙基)哌啶-4-基]-7-苯并呋喃甲酰胺,是一种选择性、高亲和力的5-HT4受体激动剂[1-2].普卡必利由比利时Movetis公司研发,于2009年10月14日获得欧洲医药管理局批准上市,商品名为Resol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