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目的]探讨聋哑儿童人格特征和社会期望的相关性,以促进聋哑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咸宁市、赤壁市、通山县、通城县聋哑学校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聋哑儿童人格特征与正常儿童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聋哑儿童人格特征的精神质(P)、内外向(E)和社会期望存在相关。[结论]聋哑儿童人格特征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社会期望是影响聋哑儿童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62例神经症患对60例正常人进行EPQ、MCSD、SSRS测验及对照分析,结果显示:神经症组EPQ-N、L因子分高于对照组,EPQ-E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MCSD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两个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神经症患具有神经质、内向和喜掩饰的个性特征,社会期望过高而社会支持较低。这种过高的社会期望和过低的社会支持,特殊的个性特征形成神经症的病理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小学儿童社会期望的发展状况,为儿童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Cradall和Katkovsky的儿童社会期望量表对随机抽取的784名德州市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小学儿童社会期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M社会期望>24分);2)小学儿童社会期望的年级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年级升高,社会期望值逐渐降低,其中三年级和五年级是两个急剧下降的阶段;3)小学女生的社会期望值普遍高于男生(P<0.001),并且男生和女生社会期望发展的模式明显不同:女生社会期望的发展呈线性下降的趋势,而男生社会期望的发展呈阶梯状下降的趋势。 结论 小学儿童社会期望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家长和老师在对待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上,应结合小学儿童社会期望的发展特点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赵燕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44-1846
探讨流动儿童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儿童抑郁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方便抽取的广州市和贵阳市798名流动儿童和172名本地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的抑郁得分(12.83±6.93,12.22±6.64,11.02±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7,P<0.05),抑郁症状检出率(21.8%,11.25%,1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8,P<0.05).流动儿童抑郁与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0,-0.47,-0.30,-0.40,-0.55,P值均<0.01).流动儿童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8.13%.结论 流动儿童的抑郁水平和症状检出率较高,社会支持可以通过核心自我评价来影响抑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社会支持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抑郁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河南省上蔡县104名儿童进行调查,应用描述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无抑郁症状儿童95人(91.35%),有抑郁症状儿童9人(8.65%);家庭内社会支持平均分为(19.74±3.90)分,家庭外社会支持平均分为(40.46±6.62)分;自我效能平均分为(25.49±3.70)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自我效能感(β=-0.228)、社会支持得分(β=-0.344)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家庭外社会支持的乘积项系数显著(β=0.196)。结论 社会支持在儿童自我效能与抑郁间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焦虑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探讨高中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以便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我们对 135 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以豫北 5市的市、县重点高中在校学生 135 6名为研究对象 ,其中一年级 5 99名 ,二年级 4 4 0名 ,三年级 317名 ;男性6 0 5名 ,女性 5 5 4名 (因有学生填写不完整 ,部分与总体有一定的差异 ,在具体讨论时分别注明人数 ) ;平均年龄 16 38±1 19岁。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1〕、抑郁自评量表 (SDS) 〔1〕作为测量工具 ,以班为单位 ,用匿名的方式进行调查 ,统一指导语和交卷时间 ,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探究我国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为我国老年人抑郁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60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n=6 976),利用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对变量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样本4 361例。对变量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究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 我国≥60岁的老年人中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9.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0.732,95%CI:0.620~0.864),有配偶(OR=0.681,95%CI:0.551~0.84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OR=0.749,95%CI:0.613~0.915),有读书习惯(OR=0.727,95%CI:0.556~0.950),自评健康一般(OR=0.463,95%CI:0.370~0.580)和良好(OR=0.462,95%CI:0.383~0.557)等与老年人抑郁呈负相关;有慢性病(OR=1.300,95%CI:1.101~1.535),在业(OR=1.261,95%CI:1.061~1.498),对生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以来,儿童抑郁问题已逐渐成为心理、教育及其他社会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重要心理卫生问题之一.抑郁不仅影响到儿童的学业成就、身心发展及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由于抑郁的反复发作性特征,儿童期的抑郁甚至会影响到成年期的精神健康[1].本文将结合儿童抑郁的发病率、影响因素、发展结果、干预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影响儿童抑郁的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产科抑郁与儿童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主要就产科抑郁对小儿发育所产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包括产科抑郁对婴细儿情绪、智力发育,行为发展的影响,产科抑郁与母婴关系的负相关联系以及由此所致的不适当母婴关系对小儿发育的不良影响,还有产科抑郁与小儿身体疾病及其它危害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戴丽  张华玲 《中国校医》2007,21(5):505-507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社会期望与自尊的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减少大学生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疑虑,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方法采用社会期望量表(MCSD)和自尊量表(SES)对236名大学本科生进行施测研究。结果大学生在社会期望量表上的得分呈现显著的专业差异和职务差异,在自尊量表上的得分普遍较高,职务差异和来源差异较显著,且男生的自尊水平极显著高于女生。结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在某些方面影响其社会期望反应。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焦虑及抑郁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崇勇  刘浩强  袁晶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518-1519
目的 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随机整群抽取吉林师范大学1 2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6,P<0.001);焦虑总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6,P<0.001);抑郁严重度指数为0.45±0.09。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支持总分与焦虑总分、抑郁严重度指数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0.29~-0.11,P<0.001);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对焦虑、抑郁程度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低于全国普通人平均水平,焦虑程度则高于平均水平,总体处于无抑郁程度;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对焦虑、抑郁程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e curricula for young children rarely provide specific teaching about how to conserve earth's resources. Yet, adults need to help children early in life become aware of and actively involved in ecologically sensitive and sound practices.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dividually with 41 children (4- to 6-year-olds; 7- to 9-year-olds and 10- to 12-year-olds) to discover their ideas about ‘Going green’, ‘Recycling’ and ‘How they could help the earth’. With increasing age and cognitive maturity, children's responses showed a marked change toward more awareness of, and more feelings of responsibility toward, conserving earth's resources. The youngest children responded with references to the colour green when asked about the idea ‘Go Green’. Young elementary school age children expressed some ideas about how important it is to recycle and to conserve resources. All the older children understood what ‘Go Green’ means and gave examples of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 for helping conserve in order to help other people.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teachers to enhance curricular activities that will engage youngsters in earth-friendly understandings and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身体活动量表、简版老年人抑郁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 38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得分为(18.9±9.1),社会支持得分为(35.4±6.3),抑郁症状得分为(5.8±1.6),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为21.0%(249/1 188);身体活动与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r=0.291,P<0.001),身体活动与抑郁症状存在负相关(r=-0.210,P=0.012),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存在负相关(r=-0.308,P<0.001)。身体活动对抑郁症状具有直接效应(β=-0.179,P<0.001),社会支持在身体活动与抑郁症状间具有中介效应(β=-0.063,P<0.001)。结论 身体活动可以直接对抑郁症状产生负向作用,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产生间接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郭然  付勤 《中国公共卫生》2014,30(5):670-671
目的 探讨领悟社会支持、乐观和自我效能与骨科患者抑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于2013年11—12月期间收集109例骨科住院患者,应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乐观量表、自我效能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骨科患者抑郁总得分为(19.11±8.38)分,社会支持为(65.31±13.19)分,乐观倾向为(36.19±4.45)分,自我效能得分(28.81±5.96)分,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人群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外支持维度与抑郁存在负相关,解释抑郁变异的26.3%(P<0.001);乐观在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与抑郁呈负相关,解释抑郁变异的14.3%,而自我效能因素暂未发现有中介作用。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以乐观为中介对骨科患者的抑郁症状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和乐观可以有效地减轻抑郁症状,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al depression and children's health care use .
Sills M.R. , Shetterly S. , Xu S. , Magid D. & Kempe A. ( 2007 ) Pediatrics , 119 , e829 – e836 .
DOI: 10.1542/peds.2006-2399.  相似文献   

17.
李学美  黄莹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8):1001-1004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现状及特征, 探讨中学生抑郁症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 6 个市/县/区 17 所学校学生共12 408人, 采用自编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12 206 份, 筛选出有抑郁症状者2 893例, 检出率为23.7%, 其中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6%, 高于男生的21.6%(χ2=27.715,P<0.001);高中生检出率为25.3%, 高于初中生的22.1%(χ2=17.203,P<0.001);非独生子女检出率为24.6%, 高于独生子女的21.5%(χ2=13.018,P<0.001);汉族与少数民族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中学生除主观支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05), 其他3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家庭收入中学生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学校是否担任干部的中学生除客观支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 其他3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格中学生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分析显示, 社会支持总分(r=-0.153, P<0.001)、客观支持得分(r=-0.055, P<0.001)、主观支持得分(r=-0.358, P<0.001)、对支持利用度得分(r=-0.305, P< 0.001)与抑郁得分均呈负相关。结论 云南省中学生抑郁症状不容忽视, 应重视中学生抑郁问题, 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军校学员凝聚力、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抑郁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部队凝聚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抑郁量表对某武警院校418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各量表得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22.0结合Hayes(2013)编制的宏的方法检验各变量之间的中介效应。
结果 418名研究对象的凝聚力、社会支持、心理韧性、抑郁变量平均得分分别为(3.49±0.57)、(5.62±0.93)、(3.73±0.46)、(1.63±0.57)分。学员凝聚力、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抑郁均存在负相关(r=-0.45、-0.39、-0.43,P < 0.01)。社会支持在凝聚力与抑郁之间的间接效应为0.06,心理韧性在凝聚力与抑郁之间的间接效应为0.06,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在凝聚力与抑郁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0.03。
结论 凝聚力除了直接作用于军校学员的抑郁,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或者心理韧性间接影响抑郁,并且可通过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心理韧性间接影响抑郁。
  相似文献   

19.
刘湘玲  叶茂林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2):1657-1659
目的 探讨高职新生抑郁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4年11-12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湖南省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抽取的272名高职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湖南省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新生抑郁检出率为19.85%,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6.91%,中度抑郁检出率为2.57%,重度抑郁检出率为0.37%;高职新生抑郁总平均分为(44.59±8.80)分,自尊总平均分为(30.83±3.93)分,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度平均分和社会支持总平均分分别为(9.21±1.95)、(20.52±3.89)、(8.1±1.77)和(37.83±5.76)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职新生抑郁与自尊呈负相关(r=-0.521,P<0.01);抑郁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r=-0.165、-0.230、-0.172、-0.261,均P<0.01)。结论 高职新生抑郁与自尊、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sent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 among older adults from elderly care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Anhui Province, China.MethodsA cross-sectional study using a multi-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conducted in six selected cities of Anhui Province, China.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as employed to estim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bsent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ResultsAll in all, 1167 older people were included. Social support and the three dimensions studied were all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epress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older people from elderly care organizations, who reported higher social support, were less likely to develop depression. This association also existed after stratified analysis in different areas: household (urban/rural), age and gender.DiscussionA higher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was correlated with lower chances of experiencing depression.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ajority of previous literature having reported on social support among elderly populations. However, some of our findings differ from those of other studies.ConclusionsOur study suggests that improved social support could help to prevent depression among older ad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