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埋藏式双腔静脉留置插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红  陆军 《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0):34-35
介绍为4例患者经皮锁骨下静脉插入术建立长期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情况,就置管方法,置管前后的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用带涤纶环双腔导管经锁骨下静脉建立长期血透通路,除具备普通留置双腔导管的优点外,尚具有留置时间长,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易引起血栓和感染等优势。护理工作的重点是防止皮肤感染和导管血栓。  相似文献   

2.
锁骨下静脉双腔留置管行血液透析的方法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通路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线。怎样建立快速而有效的血液透析通路一直是透析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我院自1993年以来为58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留置管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建立临时或长期血液通路,透析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0月我院血透室应用双腔导管留置行血液透析32例,其中颈内静脉14例,锁骨下静脉10例,股静脉8例。结果本组32例患者,留置导管时间1天~19个月,血液流量平均200~250ml/min,其中1例曾出现隧道口皮肤红、肿、热、痛炎症反应,经局部换药处理及加强全身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消除,继续血液透析至今。结论深静脉留置管的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为临床造瘘提供了时间,从而值得广泛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熊伯芳  李娟 《护理研究》2007,21(3):255-256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备条件,它是指将血液从体内引出,经过血液净化装置后,再返回体内的通道,是维持性斑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血管通路是动静脉内瘘。但对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但血管条件差且不能移植血管或心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动静脉内瘘分流的尿毒症病人来说,则需选择一种较为长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替代动静脉内瘘,隧道式颈内静脉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效果。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了隧道式颈内静脉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对这些病人的护理,取得一定效果,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作者介绍了为6例患者经皮锁骨下静脉插入术建立长期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情况,就置管方法,置管前后的护理等方面进行了报道。认为:用带涤纶环双胜导管经锁骨下静脉建立长期血透通路,除具备普通留置双腔导管的优点外,尚具有留置时间长,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不易引起栓塞和感染等优势。并对护理工作中起到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感染、血流不畅、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双腔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为深静脉双腔留置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道,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并发症预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7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导管后,易发生感染、渗血等并发症,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策略及时防范病情恶化,才能有效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8.
双腔导管留置因其操作简便,方法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血流量充足,短期内可反复使用,在血液透析中应用广泛.不仅可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也可帮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短期或长期血管通路,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我科自1998年10月~2005年9月对157例患者应用双腔导管深静脉留置进行透析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病人临时性主要血管通路,它适用于血管条件差、造瘘困难,新瘘不成熟及等待肾移植的病人。我院血液透析室自2000年4月~2004年4月对18例病人进行了静脉双腔留置导管,通过不断改进护理操作,明显降低了栓塞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使用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颈内静脉长期双腔导管留置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总结了15例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长期双腔留置导管的护理,认为重点为严格无菌操作、用抗生素封管、防止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及导管栓塞、注意皮肤感染、重视导管保养.经护理,15例患者平均使用导管12.4月(1~60月).  相似文献   

11.
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下隧道留置带涤纶套导管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颈内静脉导入导丝,然后根据中心静脉、双腔留置导管在体表投影确定皮下隧道位置,并应尽量使导管柔和弯曲以避免导管扭曲折叠。用隧道针将导管引入穿刺部位,涤纶套距离皮肤出口位置要在2cm以上。依次将软硬扩张导管顺导丝插入深静脉内,最后留置导管通过撕脱型外套送入血管。结果行右颈内静脉带涤纶套双腔导管插入术共计13例,其中1例因尿毒症并发症死亡,12例患者仍然继续应用该导管透析。结论深静脉留置带涤纶套导管可长期保留,感染率低,栓塞率低,可满足透析要求,适合于用传统方法无法建立长期透析通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股静脉与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 比较股静脉与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透析通路的优缺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106例尿毒症患者先后共留置股静脉导管72根,颈内静脉导管59根。观察两种插管途径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血流量及 Kt/V值等。结果 颈内静脉插管的导管留量时间为 38±15天,明显长于股静脉插管21±11天(P<0.01);血流量分别为260±35ml/分、215±61ml/分(P<0.05);颈内静脉插管的血流量不足、感染及导管堵塞发生率低于股静脉插管;而且前者Kt/V值高于后者(1.1±0.4,0.8±0.5,P<0.05)。结论 相对而言,颈内静脉插管是一种更理想的临时性血液通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下隧道深静脉留置带涤纶环套导管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深静脉,然后根据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双腔留置导管在体表投影确定皮下隧道位置,并应尽量使导管柔和弯曲以避免导管扭曲折叠。用隧道针将导管引入穿刺部位,涤纶环距离皮肤出口位置要在3cm以上。依次将软硬扩张导管顺导丝插入深静脉内,最后留置导管通过撕脱型外套送入血管。结果共计65例患者,其中颈内静脉带涤纶环双腔导管插入术58例,锁骨下静脉5例,股静脉2例。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6.3±4.2)月,最长时间为38月。21例患者因栓塞拔管,8例患者因感染拔管,14例患者虽导管通畅,但患者因原发病等原因死亡,4例患者接受肾移植,12例患者仍然继续应用该导管透析。结论深静脉留置带涤纶环套导管可长期保留,感染率低,栓塞率低,可满足透析要求,适合于用传统方法无法建立长期透析通路的患者和准备近期行肾移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经颈外静脉插管至深静脉行血液透析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颈外静脉插管至深静脉行血液透析的方法及其优点和护理。方法 47例血液透析患,使用AR-ROW抗感染大口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充盈的颈外静脉上方穿刺,利用导丝进入颈外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角处到上腔静脉行血液透析。结果 45例穿刺成功,2例失败。一次成功91.5%,操作时间5-15min,血流量可达200-300ml/min,血液透析效果与常规穿刺法相似,无1例感染及并发症发现。结论 经颈外静脉插管术操作简单,危险性小,置管后可免除每次血液透析穿刺时的痛苦。护理上应重视肝素封管法。  相似文献   

15.
带涤纶环长期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带涤纶环(CuFF)长期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情况,分析留置导管使用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提高置管、使用、护理的认识,延长使用寿命。方法随访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留置长期导管患者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共计49例患者(53例次),其中颈内静脉48例次,股静脉5例次。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9.32±8.11)个月,最长达33个月。观察记录使用终点22例次,其中死亡11例,肾移植4例,导管脱出3例,感染2例,破裂及位置欠妥各1例,其余患者仍在继续使用。结论带CuFF长期双腔导管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可满足血液透析要求,加强对导管使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积极健康教育和护理也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锁骨下静脉上位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上位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透析通路的优缺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98例急需血液透析患者先后采用锁骨下静脉上位置管68例,颈内静脉置管30例.观察两种插管途经的穿刺成功率、完成插管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血流量及Kt/V值等.结果锁骨下静脉上位穿刺成功率94.1%,显著高于颈内静脉80.0%(P<0.01),完成插管时间亦优于颈内静脉(P<0.05);锁骨下静脉上位插管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颈内静脉插管(P<0.05),锁骨下静脉上位置管的血流量不足、感染及导管堵塞发生率均低于颈内静脉置管(P<0.05),两部位插管的Kt/V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对而言,锁骨下静脉上位插管是一种更理想的临时性血液通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下隧道留置带涤纶环双腔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长期通路的方法、临床应用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和撕脱型扩张导管法对25例血液透析患者行带涤纶环导管深静脉留置术并观察置管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同时以尿素清除指数(Kt/V)、时间平均尿素浓度(TACurea)、蛋白质分解代谢率(nPCR)和尿素下降率(URR)为指标评价透析效果,同期选20例内瘘患者作透析并进行比较.结果 25例患者中,经颈内静脉入路23例(右21例,左2例),颈外静脉及锁骨下静脉各1例.除1例患者脑梗死死亡,其余导管均在使用.出现导管内血栓形成或流量不足4例,经溶栓、导管调整均再通;感染2侧,发生率3.61次/1000导管日,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消失.25例的平均URR 71.03%,Kt/V 1.29,TACurea 12.74 mmol/L,nPCR0.93 g/(kg·d);与内痿患者[URR 72.46%,Kt/V 1.31,TACurea 12.86 mmol/L,nPCR 0.94 g/(kg·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涤纶环双腔血液透析导管可长期留置,并可保障透析充分;良好的置管技术和并发症防治,可以提高导管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颈内静脉留置双腔透析导管行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治疗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置管时间长,对治疗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治疗进行护理可提高护理的质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避免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效果并归纳临床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人住我院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2组均采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透析方法,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感染例数、发生血栓栓塞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观察组的血栓栓塞率、感染率及导管脱落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导管平均留置时间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效果较好,辅以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以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导管组)与动静脉内瘘(内瘘组)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差异,探讨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海军总医院肾脏病科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新建立导管组透析患者39例,新建立内瘘组透析患者40例,血管通路均使用3个月以上,随访36~48个月,观察2组透析患者入组年龄、最大血流量及观察终点前一月内每周红细胞生成素总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透析前实验室指标、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URR),以及观察期间2组感染、血栓、死亡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导管使用时间(21.5±7.7)月,内瘘使用时间(29.8±10.3)月,导管组与内瘘组患者比较,实验室检测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瘘组透析患者最大血流量、通路使用时间、Kt/V、URR、EF均显著高于导管组(均P<0.05),导管组感染率、血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内瘘组(均P<0.05)。结论导管组与内瘘组患者营养状况相当,均可达到充分透析,尽管导管组血液透析患者有更高的感染率和血栓发生率,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仍为维持性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极好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