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痴呆的特征是记忆力丧失和认知缺陷,由于神经老龄化发展,在我国以及世界各地已成为造成老年人生活自理障碍常见因素之一。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在西方国家全部痴呆中有20%~30%是血管性痴呆(VD),而在东方国家V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在我国老年人的VD的患病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核心症状为智能障碍,包括认知能力、记忆力、判断和思维能力、计算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减退,伴随着情感、性格的改变。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急剧增多,VD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VD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老年人血管性痴呆患病率为324/10万,城市高于农村。随着社会人群的老龄化,V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研究表明VD是一种可防治性的疾病,早期发现并干预危险因素可减少或延缓VD的发生。现将我院诊治的老年VD患者40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V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后第二大常见的与脑血管因素相关或脑血管因素引起的一种痴呆类型,其发病率随着社会老龄化逐年上升,成为神经科领域研究热点。VD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VD具有明确致病因素,但确切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由于VD是所有痴呆类型中唯一可防治的,且预防尤为关键,因此从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总结VD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VD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并进行针对性防治。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特点,为痴呆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根据DSM—Ⅳ标准,对28例AD和42例VD病人的认知功能、情感反应、行为异常及疾病发展和头颅CT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AD认知功能减退常为全面广泛性,VD以记忆力减退和计算力减迟为主;②AD的非认知功能常受影响,VD的非认知功能较少受损;③AD发病隐,VD起病急骤;④AD病人无明显的局灶体征,VD病人多有局灶体征;⑤AD病人头颅CT、MRI示广泛皮质萎缩,VD多为局灶异常。结论:由于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不同,其临床表现有相同之处,亦有区别,根据量表和影像学可以对这两种常见的老年期痴呆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周伟  吴永斌  许贤瑞 《山东医药》2009,49(8):99-100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痴呆,其次为脑功能衰竭性疾病。我们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VD并与茴拉西坦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中医药治疗VD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痴呆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痴呆的诊断、治疗日益受到重视。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有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disease,AD)两大类,然病因至今未明。痴呆原因推测多样复杂,有文献报道认知能力下降的患者体内的各种微量元素的代谢可能有异常改变[1,2]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4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智能障碍综合征,脑卒中是其主要病因。近年来我们采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VD患者4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与头部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脑血管病后脑组织影像学改变与血管性痴呆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29例血管性痴呆(VD)和26例非痴呆的脑血管病.患者的头颅CT资料,以梗死灶部位、侧向、皮层下动脉硬化及伴发脑萎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D组中梗死伴发脑萎缩、颞叶、顶叶、基底节梗死、皮层下动脉硬化明显多于非痴呆组,双侧病变对痴呆的影响程度大于单侧。结论 脑组织病变部位与VD发病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老年期痴呆是一种没有意识改变,但获得性全面皮质功能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通常指由智能的异常恶化而影响认知功能如抽象思维、定向判断和记忆力等多个方面.目前国际分类分为:①老年性痴呆:主要指阿尔茨海默氏病(AD),有家族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种.②血管性痴呆(VD):有多种类型,如多发梗死性痴呆、多发腔隙性痴呆、宾斯旺格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低灌注状态所致的痴呆以及出血性痴呆.③混合性痴呆:指既有AD又有VD的混合痴呆或其他类型痴呆[1].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1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王岭  李从真 《山东医药》2001,41(19):48-49
痴呆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 ,血管性痴呆 (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常见类型 ,其发病率仅次于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 )。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10月 ,我们采用银杏叶提取物 (EGb76 1)治疗 VD患者 11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 198例 VD患者 ,均符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Alzheimer病诊断和治疗中心制订的 VD诊断标准 ,均有 CT或 MRI检查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A组 118例 ,男76例 ,女 42例 ,年龄 6 0~ 85岁 ,平均 6 7.8± 6 .5岁 ;其中多发梗死性痴呆 (MID) 82例 ,大面积脑梗死性痴呆 12例 ,皮层下动…  相似文献   

12.
通络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通络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符合VD纳入标准的轻中度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免煎中药颗粒,治疗3个疗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Blessed行为量表(BBS)、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MSE积分升高,BBS、ADL积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中药治疗VD病人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混合型痴呆(MD)、血管性痴呆(VD)病人的行为障碍。方法采用认知功能减退(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水平、CMAI评定老年期各型痴呆病人的行为障碍,并进行比较。结果AD组、MD组、VD组3组间的年龄、MMSE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AD组与VD组间的ADL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MAI量表激越行为总发病率AD组明显高于VD组和MD组,但激越行为发生率和严重程度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组ADL高于VD组,与MD组无统计学意义,且激越行为总发病率均高于VD组、MD组,但激越行为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AD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特征性改变.但痴呆的三种分型的精神、行为异常症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的中西医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以遇事善忘、不能定向、理解错误、计算力差、情绪失控等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特征[1].据WHO 统计,欧美的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为多,占全部痴呆的50%,VD占20%,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占30%.而VD在亚洲国家占老年期痴呆的68.5%,居首位,在我国占老年期痴呆的发病首位[2].据不完全数字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脑血管病人,至少有20%合并存在认知障碍.随着脑血管病患病率的日益增高,血管性痴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如何治疗及改善脑血管痴呆病人的临床症状,已经成为很多医生研究的问题,现将近些年来各医家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VD)是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或伴有语言、视觉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的持续性损害。其治疗目前仍以内科治疗为主,但临床疗效并不显著。中医药治疗VD在总体疗效方面显示出比单独应用西药更加有效的趋向。本研究旨在通过VD患者的中医病机分析,探索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疾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我们分别对AD、VD、不伴痴呆的多发性脑梗死(MCI)及健康对照者血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AD、VD及MCI患者进行了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并就实验结果与AD、VD、MCI的相关性及意义讲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郜海生 《山东医药》2008,48(48):117-117
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们自拟补肾逐瘀汤辅助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48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拟补肾健脑汤对血管性痴呆(VD)病人的疗效及其对VD病人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72例V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均计算长谷痴呆量表(HDS)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积分,测定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TCD检测VD病人脑血流的变化.结果 两组HDS和MMSE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仅低切变率全血黏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治疗组对血流速度减慢的VD病人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有增加趋势,其中对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补肾健脑汤可以明显提高VD病人的智能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液黏度,调节脂代谢紊乱,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而买现的。  相似文献   

19.
<正>老年性痴呆是导致个人、社会经济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危及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寿命的最常见疾患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D)、路易体痴呆、血管性痴呆(VD)〔1〕。VD又被称为"可逆性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2〕,有治愈的可能性。因此,中医药治疗VD的研究迫在眉睫,具有重要意义。1中医对VD的认识中医并没有VD的概念,该疾病相当于中医的"痴呆"、"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离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内疾病相关基因,方法:用改良的Pulsinelli-4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法4-VO法建立VD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其痴呆,以RNA指纹法对比正常老龄大鼠和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基因表达,并分离疾病情况下表达差异的基因。结果:在成功建立VD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分离、筛选、克隆到32条VD海马内疾病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片段,选取2条VD特异表达的片段进行Northern杂交验证,通过测序与GenBank比较证均为新基因片段,登录号为BG937392、BG937393,结论:RNA指纹法是快速、简便,有效的分离差异基因的方法,本实验分离的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是直接参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致病基因或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