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孕16~24周、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1466例,在B超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经过羊水细胞培养增殖成功后收获细胞,G显带检查分析羊水细胞的染色体核型。结果羊水细胞一次性培养成功率为99.8%。1466例孕妇中,检出16例异常核型(其中12例21三体,1例18三体,3例染色体异常)和3例染色体多态性。结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查仍然是产前诊断中不可替代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在产前诊断中联合应用的潜力。方法 316例孕妇根据产前诊断指征进行羊水穿刺,同时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NV-Seq检测。结果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共发现49例异常,占受检总人数的15.51%;其中两种方法同时发现异常16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异常而CNV-Seq未检出异常的有8例(主要是平衡易位);CNV-Seq检测结果异常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25例。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检测在产前诊断中各有优缺点,二者结合可以更科学、合理地指导妊娠,避免先天缺陷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产前诊断技术发展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前诊断是针对母体所怀胎儿是否异常开展的技术,从母体血清学筛查,到细胞遗传学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的分子诊断等,是目前防止与减少出生缺陷的主要手段.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较大规模的产前诊断工作已开展,主要为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以及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常见遗传病的基因诊断也已开展,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作为涉及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群体性疾病预防工程,尚需建立或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前诊断体系与质量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减少染色体病患儿出生。方法 :对 3 42例具有产前诊断指征高风险孕妇抽取孕中期羊水细胞培养 ,制备中期细胞染色体 ,G显带分析。结果 :发现 2 3例染色体异常 ,占 6 7%,其中数目异常 4例 ( 17 3 9%) ,结构异常 16例 ( 69 5 7%) ,嵌合体 3例 ( 13 0 4%)。结论 :羊水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是染色体病产前诊断的确诊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妊娠中期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附47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剑虹  林静吟  李辉  黄少琼 《新医学》2009,40(8):526-529
目的:探讨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妊娠中期孕妇的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核型的检出情况、类型,及其与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477例具有产前诊断指征、自愿行产前诊断的妊娠中期孕妇,于孕16—27^+5周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做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观察羊膜腔穿刺术与羊水细胞培养情况,记录胎儿异常核型检出情况,分析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组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情况。结果:477例中,检出染色体病23例(4.8%),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2例,以染色体三体型居多,共计9例;结构异常11例,均为染色体倒位。各类产前诊断指征中,染色体病的检出率由高至低分别为夫妻一方患染色体病、B超示胎儿多发性畸形、不良妊娠史、唐氏筛查高风险及临界风险、高龄,各组的异常核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唐氏综合征筛查(唐氏筛查)高风险、临界风险者的染色体病检出率(5.6%,14/249)高于非唐氏筛查高风险、临界风险者(3.9%,9/228)(P〈0.05)。结论:妊娠中期具有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染色体病患病率为4.8%。染色体异常核型多为染色体三体型及染色体倒位。夫妻一方患染色体病、B超示胎儿多发性畸形、有不良妊娠史等产前诊断指征者其染色体病检出率较高。唐氏筛查和产前B超检查异常是重要的产前诊断指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8年临沂地区285例妊娠中期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了解此期异常核型出现的频率、类型及与各种产前诊断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临沂地区285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B超定位下进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细胞进行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异常核型10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3.54%(10/285)。其中21-三体2例,46,XY,der(21;21)(q10;q10),+21 1例,18-三体2例,47,XXX 1例,平衡异位、倒位3例,47,XX,+mar1例。结论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有必要以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7.
徐贵江  张明  洪菊生  刘瑞  沈桂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1969-1970,1972
目的分析产前诊断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讨论产前诊断指标对诊断胎儿染色体的意义。方法对531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B超介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取羊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B超介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穿刺失败2例,穿刺成功529例,培养成功的例数为521例,成功率为98.49%。染色体正常核型510例,核型异常11例,异常率为2.11%。结论羊膜腔穿刺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在孕中期就能鉴别异常核型,对于减少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产前诊断指证在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有产前诊断指证的10364例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进行羊水细胞遗传学检查。胎儿染色体结构异常者需对父母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本实验室10364例羊水中,共检测出156例染色体数目异常、65例染色体易位、36例嵌合体、3例染色体增加和2例染色体缺失,共262例染色体非多态性异常,异常率为2.5%(262/10364)。结论对具有特定的产前诊断指证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对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优缺点。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并诊断为高危的183例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及FISH诊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核型分析结果显示,183例孕妇中有核型异常者9例,其中3例18-三体,3例21-三体,1例XXY和2例XO;FISH诊断结果显示8例异常,其中2例18-三体,3例21-三体,1例XXY和2例XO。结论 FISH技术用于产前诊断效率和成功率高,但单纯FISH诊断会出现小概率的漏诊,可与核型分析互补缺陷,使产前诊断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分布。方法计数分类500个有核细胞观察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及红系、粒系和巨核系细胞的异常发育情况。应用RHG显带技术显带。结果染色体数目异常8例,结构异常9例。检测出复杂核型异常8例(47.1%,复杂核型异常为异常核型大于等于3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恶性克隆检出率为41.5%。结论常规染色体核型异常与MD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染色体分析直观可靠,是每例疑似或确诊MDS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光谱核型分析及其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先天性缺陷和肿瘤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显带核型分析费时、费力,特别是对复杂染色体异常的分析尤为困难。经典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采用特异探针检测已知的染色体异常更直观、灵敏和特异,但一次只能检测一个或几个候选位点,且仅能检测已知的染色体异常,不能像核型分析那样进行染色体异常的筛查。近年来,在FISH基础上发展出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光谱核型分析(spectralkaryotyping ,SKY)、多重FISH(M FISH)和彩色显带FISH(Rx FISH) ,一次成像可同时区分2 4条染色体,使得复杂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成…  相似文献   

12.
产前诊断中染色体异常检测技术是保证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妊娠期内预防遗传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DNA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作为对怀疑存在染色体异常临床表现的患者及具有相关异常家族史人群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的金标准,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面临新的应用挑战。本文简要综述了临床上常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包括常规染色体G显带、N带、C带等的综合应用及与其他技术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定量荧光PCR(QF-PCR)、无创DNA检测技术的优劣比较,旨在说明将各种染色体核型检测分析技术合理地联合应用,取长补短,能更好地为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服务。  相似文献   

13.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先天性缺陷和肿瘤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显带技术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费时、费力,敏感性和特异性差,特别是对复杂染色体异常的分析尤为困难。荧光原位杂交(FISH)、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包括多重FISH(M—FISH)、光谱核型分析(SKY)等分予细胞遗传学技术克服了传统细胞遗传学缺陷,是对传统核型分析的有力补充。本文对上述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在血液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孕中期羊水细胞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方法:对536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于孕16-27w在超声引导下经腹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行羊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并分析染色体核型,对异常染色体核型追踪妊娠结局。结果:536例孕妇,羊水培养成功508例,成功率为94.8%。可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508例中共发现23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4.5%,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9例,染色体结构异常14例,9例染色体数目异常均行引产。结论:孕中期羊水细胞培养,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112例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MDS中,染色体核型异常者57例,占50.9%,主要累及 8,-7/7q-,-5/5q-,-y,20q-及其它涉及数量或结构异常的各种核型改变,其中-7/7q-和复杂核型异常的MDS易发生克隆转化,易进展为急性白血病;5例初诊为良性血细胞减少的患者经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有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最终确诊为MDS.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MDS诊断、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特别在原始细胞比例不高、病态造血不明显的MDS-RA或MDS-RCMD时,核型分析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估计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在血液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先天性缺陷和肿瘤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显带技术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费时、费力,敏感性和特异性差,特别是对复杂染色体异常的分析尤为困难.荧光原位杂交(FISH)、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包括多重FISH(M-FISH)、光谱核型分析(SKY)等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克服了传统细胞遗传学缺陷,是对传统核型分析的有力补充.本文对上述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在血液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核型分析与SNP array技术在超声软指标异常时,对于胎儿产前诊断的诊断效力和实践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产前超声筛查提示存在胎儿发育异常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研究方法即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 array检测主要通过羊水抽取并分析孕妇羊水细胞相关成分的方式进行。在产前超声筛查预先显示异常的情况下,进一步比较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与SNP array技术检出的染色体畸变之间的异同情况。结果:一共59名孕妇参与了本次研究,其中SNP array检测显示染色体异常的孕妇有9例(15.25%),核型分析结果为染色体异常的孕妇11例(18.64%),两者存在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有SNP array检测结果及核型分析结果均异常的孕妇1例(1.69%),核型分析结果正常但SNP array检测显示染色体异常的孕妇共10例(16.95%),核型分析显示染色体异常但SNP array检测结果正常8例(13.56%)。将UA1组与UA≥2组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SNP array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明显更高,且在统计学角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与SNP array技术联合检测可提高胎儿染色体畸变检出率;建议产前超声筛查结果中异常数目不小于2项的孕妇后续增加上述两种检测,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染色体畸变的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缺陷胎儿降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重链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检测儿童发育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7例生长发育异常的儿童,抽取外周血进行传统G显带核型分析,并运用MLPA技术进行染色体微缺失等检测,分析发育异常儿童的染色体情况。结果 87例患儿中检出异常核型22例,异常率为25.3%,包括46,XY,小Y染色体核型10例、45,X核型2例、45,X/46,XY核型1例、46,XY/45,XX核型1例、47,XXY核型1例等。在65例正常核型中MLPA仍检测出8例存在微缺失或微重复。结论 MLPA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为临床诊断儿童发育异常提供了一条有效、准确的检测流程,有利于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 573例妊娠中期孕妇羊水染色体核型类型及分布情况。方法通过无菌羊膜腔穿刺术获取羊水细胞培养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 573例孕妇羊水检出异常核型140例,异常检出率为5.44%,其中数目异常109例(包括嵌合体),检出率为4.24%,数目异常中21三体综合征50例,18三体综合征21例;结构异常核型31例,多态核型109例。结论妊娠中期羊水染色体异常核型以数目异常核型为主,其中21三体综合征是发生率最高的异常核型。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较好的染色体异常诊断方法,对产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技术在大样本羊水染色体非整倍体快速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收集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的孕妇羊水标本1229份,采用MLPA技术对5种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13、18、21、X和Y染色体非整倍体)进行快速分子诊断,同时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双盲检测.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验证MLPA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在1229份羊水标本中,G显带核型技术确诊5种染色体非整倍体标本38份,其中非嵌合体非整倍体标本34份,非整倍体嵌合体标本4份;MLPA技术检测非嵌合体非整倍体与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一致,MLPA技术检出2份非整倍体嵌合体,漏检2份非整倍体嵌合体.结论 MLPA技术对13、18、21、X和Y非嵌合体非整倍染色体异常的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好,可应用于染色体非整倍体快速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