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手术器械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应用止血带。牛津小组推荐使用下肢固定架将腿悬空,我们手术时用的是常规手术床,但在间隙测量时由助手将腿抬起悬空而恢复韧带自然张力。应用一个挡板挡在大腿止血带水平,以固定体位。脚下放置一个硅胶软垫,将脚放在软垫之上时,膝可屈曲90°;当脚放在软垫之下时,膝能屈曲110°(图1)。牛津单髁关节置换术,还要用到往复锯、摆锯、双刃垂直牙槽锯。刮勺用于去除  相似文献   

2.
当前对于严重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而言,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成为一种标准的手术治疗方式。但是近些年来,单髁关节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单间室退行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效果较前明显提高,内侧活动平台型设计假体(牛津膝,OUKA)的20年生存率可达到91%[1]。目前选择UKA还是TKA治疗单间室OA尚存争议[2]。尽管多数TKA可  相似文献   

3.
胫骨近端截骨治疗外翻性膝关节病效果不如治疗内翻性膝关节病。作者分析了30例(30膝)股骨远端截骨治疗膝外侧骨关节炎合并膝外翻畸形,其中12例为单纯外侧间隙骨关节炎,10例合并有另外两间隙轻至中度的退变性改变,8例合并有严重的髌股关节炎。行内侧入路,截除基部为5~10cm的楔行骨块,90°角状板内固定。外侧剥脱的软骨下骨行钻孔。6例凶合并严重的髌股关节炎和髌骨外侧半脱位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及髌股关节剥脱的软骨下骨钻孔。2例髌骨完全脱位分别行近端移位及近端远端同时移位恢复力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发展一种膝关节术中直接测量股骨后髁角的新方法,并分析股骨后髁角与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股胫角的相关性,探讨各角度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意义.[方法]研制股骨后髁角测定仪.对29例(30膝)在本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术前测量患膝负重前后位X线片上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股胫角,术中用股骨后髁角测定仪测量后髁角;分析股骨后髁角与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股胫角的相关关系.[结果]该组股骨后髁角为5.2°±2.6°,股骨髁外翻角为8.6°±2.9°,胫骨平台内翻角为4.1°±4.0°,股胫角为4.1°±7.3°,股骨后髁角和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股胫角尤相关关系.[结论]股骨后髁角测定仪提供了术中测苗股骨后髁角的新方法,为股骨假体旋转对线提供依据;股骨后髁角和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术前测量股骨髁外翻角和胫骨平台内翻角,可为股骨假体旋转角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l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指仅对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室进行表面置换,其主要用于治疗局限于单一间室的骨关节炎或骨坏死。由于单髁置换术保留了交叉韧带、髌股关节及对侧胫股间室,理论上能保留更正常的关节动力学,获得更大的活动度,保留骨量便于翻修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0岁,2008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肿胀疼痛,疼痛部位较局限,多为行走或劳累后出现,无明显足背麻木感,无间隙性跛行,无晨僵,无关节交锁,半年后患者自觉疼痛逐渐加重,到本院门诊行关节内穿刺治疗后疼痛缓解,但症状反复,患者自觉症状加重伴活动受限1个月后,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检查:双膝关节无隆起畸形,局部皮肤无红肿,无瘢痕,右膝关节内侧面压痛明显,局部皮温正常,右侧膝关节活动受限,屈伸度:右侧120°-0°-5°,左侧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7.
与全膝关节置换几乎同时起步的单髁(单问室)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特殊形式。由于受到假体设计、手术指征以及操作技术等多方面限制,早期临床随访结果并不满意,因此一直未被骨科医生所接受。90年代后期,由于微创手术的普遍推广,UKA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手术指征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假体设计上的不断改进,一些坚持进行UKA的医生开始陆续报道了令人鼓舞的中长期随访结果,从而为UKA的发展提供了可靠地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终末期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单髁置换术被临床公认为是能够很好替代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法[1]。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单髁置换术应该成为终末期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首选治疗方案[2],而外侧单髁置换术治疗外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也越来越明确[3]。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与胫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 HTO)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spontaneous osteonecrosis of the knee, SONK)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10月治疗的39例SONK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2例行UKA治疗,17例行HTO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UKA组手术时间[(53.0±6.3) min vs (60.5±8.0) min, P<0.05]、术后下地时间[(3.5±0.9) d vs (5.7±0.7) d, P<0.05]均显著优于HTO组,但前者的切口总长度显著大于后者[(9.2±1.1) cm vs (6.7±0.9) cm, 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24.7±10.0)个月,UKA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HTO组[(7.1±2.0)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采用股骨外髁滑移截骨术(lateral condyle sliding osteotomy,LCSO)矫正股骨外弓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7月—2020年7月TKA中采用LCSO治疗的17例伴股骨外弓畸形的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男3例,女14例;年龄58~68岁,平均63.2岁。股骨外弓畸形病因:股骨发育畸形12例,股骨骨折畸形愈合5例。膝关节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分级:Ⅲ级4例,Ⅳ级13例。术前生理外翻角为9.5°~12.5°,平均10.94°。病程3~25年,平均15.1年。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测量股骨远端机械外侧角(mechanical lateral distal femur angle,mLDFA)、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机械轴偏向(mechanical axis deviation,MAD),评估关节外畸形在关节内矫正及下肢机械力线恢复情况;采用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膝评分和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估疗效;行膝内、外翻应力试验,X线片复查截骨片愈合情况,评估关节稳定性及LCSO的安全性。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9个月。截骨片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1个月。术后膝内、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未发生外侧副韧带松弛、断裂,膝关节不稳,假体松动、翻修、感染等情况。末次随访时mLDFA、HKA、MAD及膝关节ROM、VAS评分、KSS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伴有股骨外弓畸形TKA中应用LCSO疗效确切且安全,关节外畸形在关节内矫正,一次手术可同时恢复下肢机械力线和关节平衡。  相似文献   

12.
单髁置换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指对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室进行表面置换,其主要目的是替换膝关节胫股骨受破坏的软骨表面。在膝关节的三个间室中,膝骨关节炎的特点是一个间室受累严重。当膝骨性关节炎仅仅累及到胫股关节单间室时,UKA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主要对该手术的发展历史、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技术、临床疗效等方面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的慢性疾病,多患于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化逐渐发展,该病已然成为老年患者的普发疾病。其中对于膝关节的单间室骨性关节炎,一般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常用手术方式有胫骨高位截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单髁置换术。近二十年来,单髁置换术(UKA)的适应症有所扩大,具有手术更快、出血更少、成本更低和康复更快等优点。但目前主要还有一些问题仍存在争议,比如:UKA适应证、禁忌症如何;UKA与全膝置换术(TKA)、胫骨高位截骨(HTO)的疗效对比如何;UKA中的3D打印截骨手术方法效果如何。本文将对以上几个问题做一综述,进一步提高对UKA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量膝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内、外侧后髁软骨厚度以及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探讨其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截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12月拟行TKA治疗的53例(60膝)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骨关节炎组),男12例(14膝),女41例(46膝);年龄57~82岁,平均71.9岁。胫股角为(183.2±2.6)°。以15例(30膝)健康志愿者膝关节作为对照(对照组),男6例,女9例;年龄59~68岁,平均66.3岁。将MRI扫描膝关节获得数据导入Mimics10.01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测量内、外侧股骨后髁软骨厚度和包括与不包括后髁软骨时的PC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股骨内、外侧后髁软骨厚度分别为(1.85±0.33)mm及(1.92±0.27)mm,包括与不包括后髁软骨时的PCA分别为(5.0±0.9)°和(5.1±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炎组股骨内、外侧后髁软骨厚度分别为(0.45±0.40)mm及(1.78±0.51)mm,包括与不包括后髁软骨时的PCA分别为(3.3±1.7)°和(4.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炎组股骨内、外侧后髁软骨厚度差为(1.33±0.45)mm,与包括与不包括后髁软骨时的PCA角度差(1.5±1.3)°成正相关(r=0.75,P=0.01)。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后髁软骨磨损程度存在差异,导致内、外侧后髁软骨厚度和包括与不包括后髁软骨时的PCA存在差异,TKA术中行截骨时,应将股骨后髁软骨厚度差异纳入考虑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髌腱长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单髁膝关节置换(UKA)术后的髌腱是否存在有意义的短缩(大于10%),术后髌腱长度变化与膝关节活动度、疼痛、僵硬及功能的关系.方法 自2005年3月~2008年1月,对34例41个膝关节行UKA手术.测量术前及术后8个月以后的髌腱长度和膝关节活动度,进行WOMAC评分.对测量测量数据进行组内及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前后髌腱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活动度、WOMAC疼痛、僵硬及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髌腱的长度变化与术后关节活动度、疼痛、僵硬及功能无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 UKA手术损伤小,对膝关节生物力学机制干扰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Oxford单髁置换(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Oxford UKA治疗25例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26膝)。采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2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6个月。术后患膝关节疼痛均明显缓解,关节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膝关节屈曲挛缩度数均较术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xford 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具有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Oxford第3代混合型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56例患者,男44例,女112例,年龄50~75(58.76±4.97)岁。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单侧TKA组和单侧Oxford第3代混合型UKA组。单侧TKA 81例(81膝),男23例,女58例,年龄51~75(58.60±5.01)岁;单侧Oxford第3代混合型UKA 75例(75膝),男21例,女54例,年龄50~72(58.92±4.95)岁。比较两组临床评估指标,包括手术一般情况、相关并发症、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A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影像评估指标包括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骨假体内外翻角(femoral component valgus/varus angle,FCVA)、股骨假体后倾角(femoral component posterior slope angle,FCPSA)、胫骨假体内外翻角(tibial component valgus/varus angle,TCVA)、胫骨假体后倾角(tibial component posterior slope angle,TCPSA),是否发生膝关节外侧间室进展、衬垫脱位、假体下沉、松动。结果:UK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TKA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54(38.01±8.90)个月。末次随访两组A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HKA均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UKA组A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均优于TKA组(P<0.05),TKA组HKA优于UKA组(P<0.05)。末次随访两组TCVA、F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TCPSA、FCPSA大于TKA组(P<0.05),UKA组未出现外侧室进展。结论:Oxford第3代混合型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较TKA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快速康复、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等优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髁上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方法采用手术治疗,一期采用半股骨膝关节置换术或先期取出内固定物;术后3~6个月后采用半股骨膝关节置换术恢复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5例,术后12个月均有随访。4例3~6个月内弃拐,1例术后8个月弃拐;5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人工半股骨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髁上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方法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机器人技术在微创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高质量护理工作的配合可以保障机器人手术的安全、有效进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稳定情绪和更好的恢复.为提升护理工作者对MAKO机器人辅助单髁置换手术的全面认识,优化护理工作的模式和流程,提高手术效率并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本文在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1例行机器人单髁置换手术的实际工作体会,用理论联系实际,对术中的护理配合工作进行系统地分析.本团队认为,在机器人辅助单髁置换手术中,护理工作应在传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护理配合熟练程度.随着科技的进步,MAKO机器人辅助单髁置换手术的医护模式也将进一步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力位摄片在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AMOA)的诊断和活动平台单髁置换(UKA)患者选择中的作用。方法从2009年8月到2013年3月,86例预手术患者的103膝接受应力位摄片检查,包括内外翻应力下的正位片和屈膝90。侧位片。摄片后诊断为AMOA者计划单髁治疗,如诊断有疑问,加做MRI检查。应力位摄片诊断的准确性由术中观察情况检验。UKA术后患者随访3至38月(平均16.8月),通过HSS膝关节评分和患者自我满意度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73例患者中85膝符合AMOA诊断,除2例有反复肿胀加做MRI诊断慢性滑膜炎患者外,其余均计划进行活动平台单髁置换,其中1膝在术中探查韧带情况后改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随访的功能评分和满意度评分都很高。应力位摄片诊断AMOA的准确率为98.8%(82/83),如以最终接受UKA手术为标准,准确率为96.5%(82/85)。结论应力位摄片是一种可靠的评价膝关节内前交叉韧带(ACL)功能和软骨缺损的方法,对于选择适合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患者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