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质量与矿物质,微量元素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5份龙井茶叶质量与矿物质、微量元素及蛋白质的含量,并观察茶叶的质量和元素含量、浸泡后溶出量和溶出率的关系。常量元素有Na、K、Ca和Mg、必需微量元素Zn、Cu,Fe、Mn和Cr,及毒性元素Pb、As和Cd。茶叶中元素的含量在同一产地的茶中基本一致,元素浸出率基本相同,茶叶泡3次后,其中的元素含量极低。能溶出的元素量有限,所有茶样中能溶解在水中的成分浸出率均在30%以上。蛋白质的含量与茶样质量有关,质量好则蛋白质含量较高;浸泡后茶渣蛋白质含量高达35%~40%。  相似文献   

2.
日照绿茶中6种微量元素溶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日照绿茶中微量元素含量及溶出率。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消化和浸泡两种不同处理下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消化法测出的结果为基准,求茶叶浸泡液中各种微量元素的溶出率。结果:平均溶出率分别为Mg 21.9%、Cu 20.8%、Fe 2.45%、Zn 22.5%、Mn17.6%、Sr 20.3%。溶出率随浸泡次数增加而降低,总溶出量中80%的Mg、Cu、Zn、Sr、及10%左右的Fe和70%Mn在第1次浸泡中被溶出。结论:实验所得数据用于评估饮茶对6种微量元素的实际摄入量,指出茶叶不是这些元素的良好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3.
海南苦丁茶和绿茶叶子中微量元素溶出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_MS)同时测定海南苦丁茶和绿茶叶及不同条件水浸泡泣中9种微量元素(Mn、Fe、Co、Ni、Cu、Zn、Mo、Cd、Pb)的含量,并计算出茶叶水浸泡液中各微量元素的溶出率.结果表明,海南苦丁茶和绿茶茶叶中元素的溶出率受浸泡条件的影响,同条件下,茶叶中不同元素的溶出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Zn、Ni、C0元素的溶出率较高,在30%~70%之间,Fe元素溶出率较低,为3%~5%之间.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人们认清海南苦丁茶与绿茶的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4.
食品卫生     
020833 茶叶中有害元素As、Ba、Cd、Pb的卫生学研究/高舸…//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一2001,13(1).一12~14 为研究茶叶中4种有害元素As、Ba、Cd、Pb的含量及溶出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了茶叶中As、Ba、Cd、Pb4种有害元素的含量,应用茶叶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测定不同产地12种茶叶及茶汤中的Pb、Cr、Cd、As、Al、Mn、Fe、Co、Ni、Cu、Zn、Se等金属元素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ICP-MS测定茶叶中元素含量,通过茶叶标准物质分析结果的验证。用沸水浸泡茶叶测定茶汤中元素含量及分析各元素溶出率。结果 12种茶叶中Pb、Cr、Cd、As 4种有毒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Al、Mn、Fe元素含量较高,不同品种茶叶中元素含量不同且差别较大。茶叶中As、Ni、Co元素溶出率较高,一浸、二浸平均溶出率之和分别为62.3%、50.9%、45.4%;Cr、Fe、Pb元素溶出率较低,一浸、二浸平均溶出率之和低于10%;Al、Mn 2种元素溶出率相对不高,但在茶叶中含量较高,茶汤中的含量也较高。结论本文研究结果对茶叶质量控制及茶饮品的合理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健康安全饮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海南苦丁茶和绿茶叶及不同条件水浸泡液中9种微量元素(Mn、Fe、Co、Ni、Cu、Zn、Mo、Cd、Pb)的含量,并计算出茶叶水浸泡液中各微量元素的溶出率。结果表明,海南苦丁茶和绿茶茶叶中元素的溶出率受浸泡条件的影响,同条件下,茶叶中不同元素的溶出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Zn、Ni、Co元素的溶出率较高,在30%~70%之间,Fe元素溶出率较低,为3%~5%之间。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人们认清海南苦丁茶与绿茶的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7.
茶叶深受人们喜爱,我国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和饮茶习惯。茶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生物学功能与茶叶的保健功能和质量安全密切相关,如铜、锌、铬、钒、钴、镍等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微量元素;锶、镓等是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非必需微量元素;镉、铅、锑、汞、铝等微量元素对机体有害。研究证实许多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双重作用,在一定的摄入量范围内,能够促进机体健康;超过一定摄入量,则可能产生毒性危害。因此,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已成为茶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茶叶不是直接食用,而是通过冲泡饮用,因此研究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和茶汤中元素溶出情况,对于阐明茶叶与人体健康关系,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茶叶中微量元素溶出率及保健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茶叶中微量元素的组成,茶水中微量元素的溶出率与茶叶不同浸泡方式、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浸泡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茶叶中微量元素与其保健作用的关系。茶叶中微量元素的保健作用不但决定于茶叶本身微量元素的组成,还与微量元素的溶出率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科学家通过对茶叶的检测发现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有的是对人体有益的,而有的则是有害的。精确的对茶叶中富含的微量元素进行检验,不仅可以保证茶叶的质量,还可以为茶叶的生产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目前我国对于茶叶中微量元素的研究有多种方法,例如浮制样法、酸消化法预处理、ICP-AES法测定以及ICP-MS分级技术法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及建立茶叶中镉的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方法及其浸出规律研究。方法: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简化前处理方法,镉元素浸出率随着浸泡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方法准确度、精密度良好、灵敏度高,是实用的测定茶叶中镉的方法,其浸出规律可为今后制定茶标准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微量元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怎样使微量元素样品采集变得更为简便易行、更能反映出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真实性、减少受试者的痛苦,科学工作者进行了许多探讨[1~4]。为了探讨头发、全血及血清中元素含量的关系,本文研究了佛山市151名正常儿童的三种标本中元素Cu、Ca、Fe、Zn、Mn含量,并讨论其相关性。同时也对儿童体内重金属Pb的含量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头发样本收集151名2~5岁儿童头发0.2g,用洗涤剂浸泡,并用自来水及去离子水洗净、烘干。精度称取一定量烘干后的头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芫荽茎与叶中1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方法:用干法灰化样品,用外标法测定。结果:芫荽中钙、镁、铁、锌、锰、铜含量丰富,有害元素铅含量也比较高,茎与叶微量元素含量有差异。结论:芫荽含有较丰富的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常少量食用,对身体健康有益。  相似文献   

13.
<正>食用菌一直被认为是健康食品。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是食用菌高营养价值的体现,这一特点与食用菌对微量元素具有富集作用有关。但食用菌在富集有益微量元素的同时也富集环境中存在的有害重金属元素,尤其是汞。汞及其化合物可在体内蓄积,一旦汞元素被生物体吸收,无论是有机汞还是无机汞沉积到骨骼,对生物体造成极大危害[1]。为此,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汞含量的标准。我国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05)中,规定了食品中汞的限量指标,GB/T 5009.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叶与银杏果一样 ,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所含黄酮与芦丁成份已有较多报道 ,其微量元素的生理活性在临床抗病治病过程中的作用已被人们逐渐认识 ,但对其微量元素的测定与研究却少见报道。我们从 2 0 0 0年 5月开始 ,对 2 1棵不同树龄的银杏树叶及其提取物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 ,结果显示 :这些元素因产地、树龄不同而有所差别 ,有害元素 As、Pb、Cd含量均相对较低 ,经过加工提纯后 ,有害元素的含量更低 ,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而对人体有益元素的含量则不受加工工艺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 WFX- 1FB火焰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微波条件下陶瓷餐具的浸出元素,以期了解陶瓷餐具微波加热食品的安全性。方法:采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不同微波条件下陶瓷餐具的元素浸出液。结果:浸出液中硒、银、锡、汞、等元素的含量小于检出限,砷、锰、铁、铜、镉、镍等元素的含量较低,铝、锌、铅等元素则有相对明显的浸出;元素的浸出量与微波的时间及微波后的浸泡时间成正比,与微波浸泡次数成反比。结论:在酸性微波条件下,陶瓷餐具中的部分元素会有一定量浸出,浸出量与微波的时间及微波后的浸泡时间成正比,浸出量随着浸泡次数的增加而减少,不具有持续效应。  相似文献   

16.
湛江市不同茶场出品的红绿茶茶水中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湛江两个茶场出品的红、绿茶茶水中的锌、铜、铁、钙、镁、锰、镉、镍、铅的含量 ,并与云南产的红、绿茶比较。结果显示 ,红、绿茶茶水中都含有较丰富的多种矿物元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同一茶场出品的红、绿茶茶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所不同 ,绿茶中的Mn、Ni明显比红茶的含量高 ,不同茶场出品的红、绿茶茶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有所不同 ,浸泡次数不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不同 ,第1次浸泡的茶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大于第 2次浸泡的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地产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福建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茶叶中铁、锰、铜、锌、钴、硒、铬、镍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为茶叶种植、茶叶营养及卫生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建省主要产茶地和市场随机抽取不同品种茶叶135份,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茶叶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组内变化趋势为锰铁锌铜镍铬钴≈硒,不同品种茶叶中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不全相同,铁观音中锰元素含量最高,功夫红茶中铁、锌、铜和铬元素含量最高,白牡丹中镍元素含量最高,永春佛手中钴元素含量最高,正山小种中硒元素含量最高。闽北地区茶叶中铁、锌、铜、镍的平均含量高于闽南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闽南地区的锰高于闽北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元素两地区相当(P0.05)。结论福建省地产茶叶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且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茶叶中各元素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长白山区野生蹄叶橐吾和种植蹄叶橐吾及其嫩茎中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野生蹄叶橐吾叶中VB1、VB2、VC、VPP、VE和叶酸及胡萝卜素的含量高于种植的,叶中又高于茎中的;野生蹄叶橐吾的叶和嫩茎中微量元素总量明显高于种植的元素的。[结论]野生和种植蹄叶橐吾在食品工业与医药领域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茶叶中微量元素分布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茶叶、茶叶细胞壁及脂多糖中微量元素 Cu、Zn、Cr、Mn、Fe及 Ca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Cu、Zn、Cr、Fe在茶叶、细胞壁和脂多糖中的含量依次增加 ,Mn的含量依次降低 ,Ca的含量在脂多糖中最多 ,茶叶中次之 ,细胞壁中的最少。表明微量元素更多地存在于生物大分子——脂多糖中 ,从分子和亚细胞水平上对自然植物体内的微量元素作了初步定位。这对于进一步研究茶叶的无机元素和综合开发利用茶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帕米尔玛咖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方法:通过混酸(硝酸∶高氯酸4∶1)消解样品,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测量样品中K、Na、Mg、Fe、Mn、Zn、Cr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测量结果显示样品中K、Na、Ca、Mg、Fe、Zn 6种有益微量元素均有较丰富的检出,其他两种重金属元素未检出。结论:帕米尔玛咖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