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压缩载荷下 ,医用硬组织粘接胶粘接人胫骨中段蝶形骨折后的生物力学改变。方法 :测定完整的新鲜人胫骨在压缩等状态下的应力 -应变曲线 ,然后在新鲜人胫骨干的中段、沿胫骨嵴制出占周径 1/ 2的 90°的蝶形骨折模型 ,测定骨块缺损状态下的压缩应力 -应变曲线 ;将缺损的胫骨及骨块用医用硬组织粘接胶原位粘接 ;2 4h后测定压缩载荷下胫骨的应力 -应变曲线 ,并计算碎块的受力分布。结果 :在压缩载荷下 ,完整的人胫骨的压缩曲线斜率大于粘接的胫骨 (P <0 0 1) ,粘接后的胫骨的压缩曲线斜率大于缺失的胫骨 (P <0 0 5 ) ;粘接的骨折碎块在压缩载荷下 ,最大可承受 4 7 2 %的压缩应力 ,平均 3 75kN。结论 :医用硬组织粘接胶粘接胫骨碎块 ,可以显著提高抗压缩强度 ,胶体断裂前可承受的压缩载荷可以满足人体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2.
吕波  屠重琪  裴福兴  刘雷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475-2477
目的:通过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在新西兰大白兔体内粘接固定胫骨中段横断骨折,观察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在体内降解的速度,研究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粘接固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的胫骨中段制成横断骨折模型,实验组用2.5mm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断端间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粘接固定,对照组单纯用2.5mm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术后分别于2、4、6、8、10、12周处死取材,通过大体观察、X线片和组织学检查观察断端骨折愈合情况、胶体残留情况。结果: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粘接固定新西兰大白兔胫骨骨折后,对骨折愈合无明显影响。大体观察、X线片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发现,术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线清晰,断端可见纤维软组织连接,骨折断端周围可见软组织粘连,未见骨痂生长,断端间被粘连的软组织包裹;X线片可见骨折线清晰,未见骨痂影像。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可见少量的骨痂形成,X线片可见骨折线略显模糊。8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可见明显外骨痂形成,骨折线部分消失,10周和1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线完全消失,伴有明显外骨痂形成,骨折愈合;胶体在体内4周时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逐渐长入,6周时可见被软骨细胞和纤维细胞包裹,8周时材料降解破碎,被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包裹,材料逐渐吸收并可见软骨化骨。结论:在粘接固定兔胫骨骨折时,胶体置入体内后,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在体内2周即开始降解,软骨细胞和纤维细胞逐渐长入降解的区域,并逐渐包裹材料,8周时材料降解破碎,10~12周完全降解消失,未形成板障效应,不影响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医用胶进行兔体内桡骨中段横断骨折的黏接固定,观察其在体内降解的速度以及对桡骨横断骨折黏接固定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3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72只,随机分为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模型对照组,36只/组。①全部动物腹腔麻醉后常规方法锯断桡骨制作桡骨中段横断骨折模型。②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拭干骨折断端血迹后在断端间滴入一两滴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黏接胶(由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添加催化剂及辅助成分精制而成),加压并维持1min,以使胶体充分固化;模型对照组不采用内固定,以尺骨为支架进行自然固定。③术后2,4,6,8,10,12周分批处死动物,6只/组。对断端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胶体残留情况进行大体观察、X线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选用大白兔72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不同时间两组大体观察和X线片检查结果:两组均于术后4周可见骨痂形成,8周骨折线模糊并有较多骨痂形成,12周骨折线完全消失;但前8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的骨折愈合速度均较模型对照组为慢,8周以后材料已经基本降解吸收,两组骨折愈合速度基本相同。②术后不同时间两组组织学观察结果: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随着胶体的降解,骨折逐步愈合,术后4周时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逐渐长入,6周时可见材料被软骨细胞和纤维细胞包裹,8周时材料降解破碎,材料逐渐吸收并可见软骨化骨。12周时编织骨密度基本接近骨组织,连接骨折断端,骨折基本骨性愈合。模型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愈合程度基本与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相似。结论:在黏接固定兔桡骨骨折过程中,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在体内2周即开始降解,10~12周完全降解消失,未形成板障效应,骨折愈合效果良好。提示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学强度,是黏接固定骨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黏接兔桡骨横断骨折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波  屠重琪  裴福兴  刘雷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51-53,i0003
目的:采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医用胶进行兔体内桡骨中段横断骨折的黏接固定,观察其在体内降解的速度以及对桡骨横断骨折黏接固定的效果。 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3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72只,随机分为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模型对照组,36只/组。①全部动物腹腔麻醉后常规方法锯断桡骨制作桡骨中段横断骨折模型。②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拭干骨折断端血迹后在断端间滴入一两滴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黏接胶(由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添加催化剂及辅助成分精制而成),加压并维持1min,以使胶体充分固化;模型对照组不采用内固定,以尺骨为支架进行自然固定。③术后2。4,6,8,10,12周分批处死动物,6只/组。对断端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胶体残留情况进行大体观察、X线片和组织学检查。 结果:实验选用大白兔72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不同时间两组大体观察和X线片检查结果:两组均于术后4周可见骨痂形成。8周骨折线模糊并有较多骨痂形成,12周骨折线完全消失;但前8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的骨折愈合速度均较模型对照组为慢,8周以后材料已经基本降解吸收,两组骨折愈合速度基本相同。②术后不同时间两组组织学观察结果: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随着胶体的降解,骨折逐步愈合,术后4周时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逐渐长入,6周时可见材料被软骨细胞和纤维细胞包裹,8周时材料降解破碎,材料逐渐吸收并可见软骨化骨。12周时编织骨密度基本接近骨组织,连接骨折断端,骨折基本骨性愈合。模型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愈合程度基本与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相似。 结论:在黏接固定兔桡骨骨折过程中,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在体内2周即开始降解,10-12周完全降解消失,未形成板障效应,骨折愈合效果良好。提示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学强度,是黏接固定骨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如今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已由起初的内外侧"双轨道结构"逐步转型为"360°全方位立体结构",国内外学者们更关注平台后侧结构的稳定性、复位情况以及对复位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后侧平台的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仍无明确定论,存在较大争议。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模拟胫骨平台后外侧1/2和后外侧1/4骨折。分别使用前侧2枚6.5 mm拉力螺钉、外侧4.5 mm L型钢板以及后侧3.5 mm T型钢板置入内固定骨折块。在胫骨平台中心处加载500 N纵向应力,比较3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状态。结果与结论:在1/2骨块模型中,前侧拉力螺钉与后侧钢板在各个方向上的位移较小,外侧钢板的位移较其他两种固定方式大。而在1/4骨块模型中,前侧拉力螺钉在各方向的位移优势更明显,后侧钢板的位移居次,外侧钢板的位移最大。1/2骨块上,前侧拉力螺钉的最大应力为36.523 MPa,外侧钢板为153.372 MPa,后侧钢板为115.922 MPa;而在骨块上的最大应力前侧拉力螺钉模型为4.309 MPa,外侧钢板为4.37 MPa,后侧钢板为3.124 MPa。1/4骨块上前侧拉力螺钉的最大应力为36.803 MPa,外侧钢板为153.336 MPa,后侧钢板为104.234 MPa;而在骨块上的最大应力前侧拉力螺钉模型为1.195 MPa,外侧钢板为0.827 MPa,后侧钢板为1.196 MPa。提示前侧拉力螺钉能够承担更大的应力,并在受到应力后位移变化较小,可提供较稳定的支持。而后侧钢板在骨块较大(1/2骨块)时,能够提供较强的稳定性,与拉力螺钉相仿;而在骨块较小(1/4骨块)时,稳定性不如前侧拉力螺钉。外侧钢板在固定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时,稳定性较差,不如前侧拉力螺钉和后侧钢板。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磷酸镁骨水泥(MPC)粘接固定犬胫骨平台骨折,探讨MPC治疗骨折的效果、粘接和降解机理及在犬体内MPC粘接强度的变化情况等.方法:38只犬随机分为A与B两组,其中A组8只,B组30只.通过开放截骨法建立犬胫骨平台骨折模型,复位后用MPC粘接固定骨折断端,术中、术后不再使用其它内、外固定.术后不同时期对A组犬胫骨进行大体和显微镜下观察,对B组犬分别进行影像学检查、大体检查以及生物力学分析等.结果:MPC在犬体内的吸收速度和骨折的愈合速度一致,不影响骨折的愈合.通过对犬胫骨标本的组织学检查发现,其粘接机理可能为机械镶嵌固定,并通过溶解而逐步吸收.MPC在犬体内具有一定的骨粘接强度,但其抗拉强度小于体外.结论:MPC具有一定的粘接强度,在动物体内的吸收速度和骨折的愈合速度一致,可用于非负重部位骨折的粘接固定,但其抗水性能和粘接强度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胫骨髁钢板加植骨在胫骨近段平台下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8例骨折均为胫骨近段平台下粉碎骨折,均采用胫骨近段髁钢板加取髂骨植骨固定.结果 8例获得随访时间7~13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13个月,平均9个月,均达骨性愈合.结论 胫骨近段平台下粉碎骨折断端为皮质骨与松质骨解剖延续的部位,骨折后皮质骨薄易粉碎、松质骨易压缩,极易导致骨量缺损,常规植骨充填、胫骨近段髁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背景:有多种钢板治疗跟骨骨折,但究竟哪种效果更好,目前尚无定论. 目的:在跟骨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加载3种类型的钢板,观察比较应力、应变及移位等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在踝关节中立位和背伸20°位建立跟骨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使用跟骨Ⅰ型、Ⅱ型、Ⅲ型3种形状钢板对骨折进行固定,加载后计算内固定物自身的应力分布、骨骼的应力分布及骨折块间的移位程度. 结果与结论:①两种体位骨折模型3种固定方式下的钢板应力分布都不均匀,钢板前部应力水平均高于后部,Ⅰ型钢板的应力分布相对比较均匀.②两种体位骨折模型3种固定方式下跟骨的应力最大值均在跟骨前部,而正常跟骨最大应力值在跟结节处,Ⅰ型钢板固定跟骨骨折后骨骼的最大应力值均小于Ⅱ型、Ⅲ型钢板.③两种体位骨折模型3种固定方式下均发生了骨折块间的位移,其位移趋势是一致的.结果显示,与Ⅱ型、Ⅲ型钢板固定相比较,跟骨Ⅰ型钢板固定后所承受应力更小,且应力分布更均匀,较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及其产生的动态记忆应力促进骨愈合的生物力学基础。方法:实验于2006-01在长海医院进行。利用计算机仿真三维有限元技术,对髋臼记忆内固定系统固定髋臼后壁骨折的生物力学行为进行模拟,BaⅡ型三维有限元模型共划分7946个单元,2520个结点;BbI型三维有限元结构共划分1787个单元,623个结点,单元采用TET4单元;髋臼有限元模型共划分5783个单元,节点数为9863,单元采用10节点四面体三维单元。结果:①变形最大在加压部,BaⅡ型所受最大压应力和张应力分别为228MPa和-24.5MPa,其维持纵向的动态记忆持骨力196N;BbI型所受压应力和张应力分别为108MPa和-4.5kPa,其维持轴向的动态记忆加压力为125.05N,二者皆远小于其极限应力及疲劳极限。②被固定髋臼后壁骨块应力分布均匀,各节点所受应力主要为接近生理载荷的正应力,无论在后壁骨折的上、下及内侧骨折面,骨折断层的应力分布表现为记忆导向孔附近应力较大,为垂直骨折面的压应力(最大压应力7.00MPa),近髋臼窝边缘处骨折面表现为张应力。结论:髋臼记忆内固定系统有良好的耐疲劳与重复使用性,其固定后产生的动态记忆加压应力场,有利于固定髋臼后壁骨折的稳定、预防废用段的发生并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背景:骨力学是生物力学的分支,研究内外固定器固定骨折后的生物力学特性是评价固定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目的:比较3种内外固定器械固定胫骨骨折后骨的应力松弛特性。方法:模拟胫骨骨折分别以髓内钉,钢板,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3组标本进行轴向压缩应力松弛实验。结果与结论:从各组内、外固定标本轴向压缩应力松弛曲线可以看出,外固定支架组7200s应力松弛量大于钢板和髓内钉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初步表明股骨颈骨折钢板固定、髓内钉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后对骨的应力松弛特性影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不同内固定模型在轴向载荷作用下平台位移、钢板应力的分布规律,探讨符合力学原理的最佳内固定及手术入路方式.[方法]在有限元相关软件中建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模型,并分别建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四种钢板固定方式的有限元模型.设定边界及载荷条件,模拟体重60 kg的成人双足站立(250 N)、单足站立(500 N)、慢走(1000 N)、快走(1500 N)四种工况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四种固定方式下胫骨平台位移、应力分布及钢板螺钉承受应力情况.[结果]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形象逼真、接近临床实际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钢板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四种固定模型在轴向载荷为500 N、1000 N、1500 N时,外侧钢板固定模型平台最大轴向位移都最大,内侧钢板固定模型较外侧钢板固定模型平台最大轴向位移值小,后侧钢板固定模型较内侧钢板固定模型平台最大轴向位移值小,双侧钢板固定模型平台最大轴向位移值最小;随着载荷增大,四种固定方式下钢板螺钉承受的应力值也随之增大.[结论]利用有限元相关软件建立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有限元模型及钢板内固定有限元模型能有效模拟骨折真实情况,指导临床治疗.采用双侧钢板固定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时的平台轴向位移最小,承担的应力最大,稳定性最好,是最可靠的固定方法;采用单一钢板固定,则后侧钢板固定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时的平台轴向位移最小,承担的应力最大,稳定性最佳,固定最为牢靠.  相似文献   

12.
兔胫骨平台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目前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愈合过程中生物力学变化规律的研究很少.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愈合过程中带螺钉固定与去螺钉所承受的最大载荷及最大点能量变化.方法:采用39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胫骨平台骨折模型,行螺钉内固定,于术后即刻、1,2,3,4,6,8周取材胫骨标本,即刻点3只兔6个标本,其余各时间点取6只兔子、共12个标本,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胫骨内侧髁垂直压缩试验,分别测量带螺钉固定及去除螺钉后标本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最大点能量.另取3只兔的胫骨标本,测量相应数据作为对照.结果与结论:最大载荷及吸收能量在前一阶段逐渐上升,于4周时达到最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8周时又降至正常水平.两组测量值的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表明:在胫骨平台骨折愈合的早期过程中,骨折愈合强度呈单峰曲线变化,螺钉内固定充分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磷酸镁骨水泥(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MPC)粘接固定家兔胫骨平台骨折,探讨其治疗效果、粘接和降解机理。方法:20只家兔分为两组,第1组15只,第2组5只,通过开放截骨法建立家兔双侧胫骨平台骨折模型。第1组:实验组用MPC骨水泥固定,对照组用“L”形钢板固定。第2组:实验组也同样用MPC骨水泥固定,而对照组作空白对照。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组织学及电解质检查,探讨MPC骨水泥治疗骨折的效果、对体内电解质的影响、粘接和降解机理。结果:6周后实验组都获得稳定的骨折愈合,没有发现骨折错位及延迟愈合,MPC骨水泥逐渐被吸收,对体内电解质无明显影响,其对骨折的治疗和钢板固定组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而空白对照侧均出现骨折错位、畸形愈合。通过对标本的组织学检查发现其粘接机理为镶嵌固定,并通过溶解而逐步降解。结论:MPC骨水泥具有一定的粘接强度,能降解,对体内电解质干扰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水泥,可以用于骨折的粘接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兔模型愈合过程中带钢板螺丝钉固定与去钢板螺丝钉所承受的最大载荷及最大点能量变化。方法采用7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胫骨平台骨折模型,术中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骨折的胫骨平台,分别于术后当天,1、2、3、4、6、8周取材胫骨标本,7个时间点各取10只大白兔、共70个兔胫骨标本,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胫骨内侧髁垂直压缩试验,分别测量带钢板螺丝钉固定及去除钢板螺丝钉后标本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最大点能量。另取10只健康大白兔的胫骨标本,测量相应数据作为对照组。结果模型组最大载荷及吸收能量术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于3周时达到最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后开始逐渐降低,在8周时又降至正常水平。两组测量值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兔模型愈合的早期过程中,骨折愈合强度呈由低至高然后逐渐下降的曲线变化,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可有效促进胫骨平台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骨外固定器大多为刚性结构,对骨折端存在过多的应力遮挡,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及骨痂质量,甚至骨折发生不愈合。目的:观察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固定胫骨中段横断骨折后与人体正常胫骨生物力学强度的差异。方法:选取12根新鲜胫骨标本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用线锯造成胫骨中段横断骨折,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固定;对照组即正常胫骨。分别进行轴向载荷、弯曲载荷、扭转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实验,记录每一级加载后胫骨的位移及扭转角度,计算出轴向压缩刚度、弯曲刚度及扭转刚度。结果与结论:在生理范围内加载下,试验左右应变略大于对照组,但其固定后整体刚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的弯曲应变大于对照组,但其整体刚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整体扭转刚度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极限弯曲载荷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能够达到足够的生物力学强度,有良好的稳定性,对骨折能起到生物学固定。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骨外固定器大多为刚性结构,对骨折端存在过多的应力遮挡,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及骨痂质量,甚至骨折发生不愈合。目的:观察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固定胫骨中段横断骨折后与人体正常胫骨生物力学强度的差异。方法:选取12根新鲜胫骨标本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用线锯造成胫骨中段横断骨折,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固定;对照组即正常胫骨。分别进行轴向载荷、弯曲载荷、扭转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实验,记录每一级加载后胫骨的位移及扭转角度,计算出轴向压缩刚度、弯曲刚度及扭转刚度。结果与结论:在生理范围内加载下,试验左右应变略大于对照组,但其固定后整体刚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的弯曲应变大于对照组,但其整体刚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整体扭转刚度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极限弯曲载荷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能够达到足够的生物力学强度,有良好的稳定性,对骨折能起到生物学固定。  相似文献   

17.
儿童胫骨髁间前棘骨折的关节镜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应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的方法.方法: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完成12例手术.关节镜下监视骨折复位,利用前十字韧带胫骨导向器在骨床上准确钻孔,入口在胫骨结节止点内侧骺线上方.可吸收普的斯线横穿十字韧带基底,出口经骨床或骨块钻孔及骨隧道引出关节外打结固定.结果:术后12例骨折块位置满意,无一例骨折块高浮,前相不稳消失,所有病例均获正常活动范围.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最大程度减少了手术创伤,在骺板上方未经骺板普的斯线无钢丝割伤样作用,固定牢靠,可作为儿童此类骨折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胫骨中段骨折螺钉数量的生物力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接骨板固定常用于胫腓骨骨折的治疗,主张使用长钢板低密度螺钉固定,但目前对于胫骨中段骨折应用螺钉多少问题看法不一,且缺少生物力学依据.目的:观察胫骨中段骨折用有限接触型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时螺钉数量对骨折生物力学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8-07/09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选取新鲜20~40岁成人尸体胫骨标本45根,长度30~38 cm,平均34 cm.方法:45根尸体胫骨标本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每组15根,分别作以下3种状态下的实验.测定完整的新鲜人胫骨在扭转、三点弯曲、压缩等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指标,确定垂直压缩应力为0~1 000 N,扭转角度为0°~3°,三点弯曲应力为0~400 N.然后制成中段斜行无缺损骨折模型.以14孔不锈钢AO有限接触型动力加压接骨板固定,分别使用6,10,14枚螺丝钉,测定扭转、三点弯曲、压缩等应力-应变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观察指标:6枚,10枚和14枚螺丝钉固定不同压缩力垂直压缩时竖直方向应变及侧方应变值,不同扭转角度扭转时平均扭矩及不同加载应力三点弯曲压缩竖直方向应变.结果:6,10,14枚螺丝钉固定垂直压缩时竖直方向应变值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10.14枚螺丝钉固定侧方应变值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10,14枚螺丝钉固定扭矩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10,14枚螺丝钉固定三点弯曲竖卣方向应,变值分别为0.149±0.098,0.139±0.003,0.258±0.001,6枚螺丝钉和10枚螺丝钉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4枚螺丝钉和其他曲种情况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材质相同、厚度相同、宽度相同、长度相同的钢板,使用不同数量螺钉(6,10,14枚),抗垂直压缩稳定性、抗扭转稳定性无明显差异,抗巧曲稳定性14枚螺丝钉反而较差.  相似文献   

19.
背景:以往研究多以传感器研究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骨折生物力学特点,存在直接接触、精度低等缺点。目的:以数字散斑法测试成人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中骨折断端第4颗和第5颗螺钉在不同拉力条件下的平均位移。方法:测试之前在所有成人胫骨标本表面喷涂银漆粉,用于数字散斑测量。横行截断胫骨中点,制造胫骨干中段骨折模型。将加压钢板置入胫骨后外侧骨膜下,骨折端两侧各4枚螺钉穿透4层骨皮质。标本分6个状态:A,8枚螺钉加压胫骨内固定(未锯断,模拟骨愈合状态);B,在A组的基础上胫骨中点锯断;C,在B组的基础上去掉上面第1颗螺钉;D,在C组的基础上去掉下面第1颗螺钉;E,在D组的基础上去掉上面第2颗螺钉;F,在E组的基础上去掉下面第2颗螺钉,按A~F组测量顺序进行测量。在100,500N拉力下,用CSS-4410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拉力测量骨折断端近侧第4颗与第5螺钉的位移。结果与结论:方差分析显示在100N拉力下(F=3.107),A组与F组比较方差的P〈0.05;在500N拉力下(F=4.719),A组与F组比较方差的P值〈0.05。说明靠近骨折线的螺钉承受较大的应力,容易断裂,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时,经过推断假定其螺钉直径建议增加1.0~2.0mm。  相似文献   

20.
背景:以往研究多以传感器研究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骨折生物力学特点,存在直接接触、精度低等缺点.目的:以数字散斑法测试成人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中骨折断端第4颗和第5颗螺钉在不同拉力条件下的平均位移.方法:测试之前在所有成人胫骨标本表面喷涂银漆粉,用于数字散斑测量.横行截断胫骨中点,制造胫骨干中段骨折模型.将加压钢板置入胫骨后外侧骨膜下,骨折端两侧各4枚螺钉穿透4层骨皮质.标本分6个状态:A,8枚螺钉加压胫骨内固定(未锯断,模拟骨愈合状态);B,在A组的基础上胫骨中点锯断;C,在B组的基础上去掉上面第1颗螺钉;D,在C组的基础上去掉下面第1颗螺钉;E,在D组的基础上去掉上面第2颗螺钉;F,在E组的基础上去掉下面第2颗螺钉,按A~F组测量顺序进行测量.在100,500 N拉力下,用CSS-4410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拉力测量骨折断端近侧第4颗与第5螺钉的位移.结果与结论:方差分析显示在100 N拉力下(F=3.107),A组与F组比较方差的P < 0.05;在500 N拉力下(F=4.719),A组与F组比较方差的P值< 0.05.说明靠近骨折线的螺钉承受较大的应力,容易断裂,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时,经过推断假定其螺钉直径建议增加1.0~2.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