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114例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57例。采用开放性手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治疗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腰椎功能、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JOA以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1%、14.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疼痛缓解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制骨盆兜带在降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术前患者疼痛程度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术前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将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术前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自制骨盆兜带对患者骨盘进行固定并悬吊牵引,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后,使用骨盆兜带的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0.001)。结论采用自制骨盆兜带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术前患者骨盆进行固定并悬吊牵引,可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针灸推拿及运动训练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确诊为CSR的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只采用针灸推拿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颈椎牵引、针灸推拿及运动训练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肌力状况、疼痛情况(VAS评分)、生活质量(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肌力情况评分、躯体健康和生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肌力情况评分、躯体健康和生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牵引、针灸推拿及运动训练综合治疗CSR临床疗效显著,可极大的减轻患者疼痛,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过程中及预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25-3527
目的分析小针刀配合针灸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针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推拿牵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椎功能、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NDI、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小针刀配合针灸推拿牵引治疗,可改善颈椎功能障碍,减轻疼痛程度,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腰椎前移位症即腰椎假性滑脱症,是腰椎滑脱的一种类型,临床上患者表现为腰部酸胀,沉重乏力,同一姿势不能持久,臀部及膝部以上酸痛,不能负重,前屈位疼痛缓解,后伸位疼痛加重,滑脱段棘突阶梯征等。我院采用推拿手法结合牵引压穴治疗腰椎前移位症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实施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对于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一组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研究组;另一组进行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背疼痛均缓解、骨密度均增加。研究组疼痛缓解程度及骨密度增加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有所提高,Cobb角均下降。研究组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热、肌肉酸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明显减轻腰背疼痛,改善活动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肩关节镜联合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肩袖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手术联合中医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NRS)、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力量测试、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联合中医针灸推拿在老年肩袖损伤治疗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肩关节功能可得到有效改善,肩部疼痛感明显减轻,且无明显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中医正骨推拿与康复一体化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共纳入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推拿+针刺疗法+腰椎康复操,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针刺疗法+佩戴腰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稳定性指标:腰椎前凸角(LLA)、骶骨水平角(SHA)、腰骶角(LSA)及临床疗效、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JOA)评分,随访12月。结果两组治疗前LLA、SHA、L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LLA、SHA、LS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及治疗后3、6、12月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12月时,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手法与康复一体化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中远期临床效果明显,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局部正骨推拿对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腰屈曲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98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n=49)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49)予以针灸联合局部正骨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腰屈曲活动度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观察组NRS评分均与M-JO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屈曲范围、腰椎曲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6.12%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结论:对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局部正骨推拿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屈曲活动度,降低复发率,可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伏天温针灸治疗寒湿腰痛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于2014年—2017年7月至9月三伏天期间在本院针灸推拿科住院治疗的寒湿腰痛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骨盆牵引、腰椎推拿、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增加温针灸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腰痛缓解的时间和出院后复发率以及对护理的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腰痛缓解的时间、出院后复发率、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湿腰痛患者在三伏天进行温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月  田有粮  苏冰  曾伟 《中国康复》2010,25(4):266-267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410例CSA患者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10例,均采用针刺及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同时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及心理表现配合心理疏导。结果: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SCL-90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左右椎动脉LVA、RVA、基底动脉(BA)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c)、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等均提高,2组间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明显(P0.01);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9.0%与49.5%,P0.05)。结论:心理治疗能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对康复治疗的配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背景:负极性静电荷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微孔驻极体膜贴于患处表面,可形成高压静电和负静电场,中和患病局部聚集的正电荷。目的:验证负极性静电荷-聚四氟乙烯高分子体膜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根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根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牵引组、负极性静电荷-聚四氟乙烯高分子体膜组(简称体膜组)和结合组。结合组患者联合上述两种方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通过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治疗1个月后3组患者JOA评分为:结合组〉牵引组〉体膜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合组患者腰痛改善指数、改善率明显高于与其他两组。提示负极性静电荷-聚四氟乙烯高分子体膜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根性腰痛效果好于单纯牵引或负极性静电荷-聚四氟乙烯高分子体膜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cKenzie法结合运动疗法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力学效应。方法:90例确诊患有该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A组采用McKenzie法结合运动疗法及牵引,B组采用中医推拿配合中频电疗及牵引治疗。治疗前后均使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背痛评分标准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JOA下背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0d后2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1),2组间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A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McKenzie法结合运动疗法及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位及康复运动疗法在颈腰椎间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0例颈腰椎间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药物及牵引为主的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规律的体位及康复运动疗法,评价2组临床疗效、颈腰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颈腰椎活动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4%,高于对照组的72.86%(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和腰椎屈伸、旋转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和腰椎屈伸、旋转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及康复运动疗法辅助对症治疗颈腰椎间盘患者疗效满意,对缓解疼痛和改善颈腰椎活动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手法复位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39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20例,采用手法复位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119例,采用针刺治疗。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变化和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5.83%,对照组72.27%(P〈O.05)。治疗组痊愈率53.33%,对照组36.13%(P〈0.05)。治疗组显效病例,达到显效时所需的治疗时间为12.60±3.39天,对照组为16.85±4.15天(P〈O.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卧式颈椎牵引配合按摩及电脑中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综合组50例,卧牵组50例,经两个疗程临床观察,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综合组比卧牵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K(P〈0.025)。结论卧式颈椎牵引配合按摩及电脑中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独卧式颈椎牵引法,提示卧式颈椎牵引配合按摩及电脑中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神经肌电图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诊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腰椎牵引),观察组在腰椎牵引的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IL-6水平及腰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腰椎功能评分、腰椎活动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年时,两组的胫神经F波潜伏期及腓神经F波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胫神经F波传导速度及腓神经F波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获得良好的近、远期效果,且能降低腰椎疼痛度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动态超声波联合电针治疗后循环缺血(PCI)单发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PCI单发性眩晕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各35例,超声波组给予超声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联合组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扫描仪(TCD)探测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8d后,3组BA、LVA、RVA的 Vs和 V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组更高于超声波组及电针组(P<0.05),超声波组与电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超声波组及电针组(均 P<0.05),超声波组与电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波联合电针治疗PCI单发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超声波和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推拿与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对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腰痛程度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用疼痛目测类比定法( VAS)和改良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 CRMDQ)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即刻疗效和1周时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VAS和CRM-DQ即刻和7天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VAS和CRMDQ7天后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结合推拿在治疗急性腰部软组织患者疼痛和改善腰部功能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潘化平  冯慧  丁玉惠  王健 《中国康复》2010,25(4):268-269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对腰椎间盘突出(LDH)症患者血浆中β-内啡呔(β-EP)和P物质(SP)的影响。方法:78例确诊的LDH患者分成2组,PLDD组40例给以PLDD治疗;对照组38例行物理因子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浆中β-EP和SP的浓度;评定疼痛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1天,2组血浆中S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β-EP上升,VAS疼痛评分下降;治疗后第1和4周时2组各项指标变化更显著,PLDD组治疗后各时点均较对照组表现显著(均P0.01)。结论:PLDD治疗能够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浆中SP和提高β-EP而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SP与β-EP检测可作为临床治疗疼痛疗效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