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的疗效.方法: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治疗,了解神经功能变化,X线测定术前和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CT测定椎管狭窄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术后随访4~40个月,平均21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少,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椎管狭窄变化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术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伤椎自体骨植骨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有效恢复前柱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固定植骨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外侧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4个月。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4个月脊柱后Cobb角、伤椎高度恢复情况、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后缘高度比、Cobb角及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个月,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后缘高度比均高于对照组,Cobb角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联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促进患者脊椎形态及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自制圆棒透视下经伤椎椎弓根撬拔复位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结果】采用Frankel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术前、术后1周伤椎影像学检查,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比值均明显改善。椎管狭窄受堵情况按wolter分类评估。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9.2&#176;矫正至平均4.2&#176;;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19mm矫正至平均36mm,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比值由术前的平均35.8%矫正至95.5%,术后随访测量伤椎X线片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后1周比较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植骨融合率高,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和骨折复位丢失,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进行治疗,术后观察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全部伤椎均骨性愈合,椎体高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Cobb角改善,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结论经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后外侧植骨融合应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9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行后路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手术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对照组予以后路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手术联合外侧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前Cobb角及R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R值提高幅度及Cobb角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内固定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对照组为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后路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手术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脊柱外科收治的4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0例(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和对照组21例(单纯后路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前及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背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并发症等。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及内固定取出后1个月时,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的矫正度丢失均小于对照组,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及内固定取出后1个月时,研究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和连接棒断裂及其他并发症,末...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行4钉内固定植骨(A组),108例行经伤椎椎弓根5钉固定同时植骨(B组)。术后随访22~72个月。结果术后及随访时,两组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时两组间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B组更低(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更有效地降低后期腰背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对单个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单个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单个胸腰段脊柱骨折可有效恢复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一侧椎弓根内固定,另一侧椎体内人工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单节段受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28例,其中男22例,女6例,累及T11 4例,T12 10例,L1 10例,L24例,均采用短节段经伤椎上下位椎体椎弓根螺钉固定,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另侧椎体内硫酸钙人工骨植骨术治疗。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行正侧位X线复查,通过比较术前、术后伤椎与上位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伤椎楔变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除5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外,其余均未出现伤口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后伤椎楔变角、伤椎与上位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明显改善(P均〈0.05),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伤椎楔变角、伤椎与上位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较术后6个月变化不明显(P均〉0.05)。神经功能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较术前有1-2级恢复。结论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另一侧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人工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利于伤椎的复位及增强前柱的稳定性,维持术后椎体高度及防治矫正角度的丢失,防止取骨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和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内植骨是否具有优越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的:观察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的57例非合并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21)、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9)、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并植骨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7)。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引流血量(拔管为标准)、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管侵占率、目测类比评分等指标变化。
  结果与结论:①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技术可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治疗后引流血量(P<0.05)。②3种治疗方式均可恢复椎体高度。③治疗后3组间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椎弓根通道植骨在围手术期并非改善后凸畸形的因素。④椎弓根通道植骨为改善椎管侵占率的因素。⑤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可改善治疗后疼痛情况。提示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是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方式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合并脊髓受损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合并脊髓受损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A组40例(前入路组)和B组38例(后入路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基本情况、手术前后的后凸Cobb角、伤椎高度及Frankel分级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植骨融合时间较B组显著更短(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2组患者的伤椎高度及后凸Cobb角及术后12个月的Frankel分级情况均显著改善(P0.05),但同时点2组患者的伤椎高度、后凸Cobb角、Frankel分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合并脊髓受损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前、后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相当,但前入路术的植骨融合时间更短,后凸Cobb角丢失更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后路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以胸腰椎骨折脱位为诊断而入院患者44例,全部采取自后路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度、以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植骨融合愈合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4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34个月,平均12.5个月。手术时间为3.0~5.7 h,平均3.7 h;术中失血320~1 250 ml,平均440 ml;Cobb角度术前(31.6±3.6)°,术后为(13.9±2.4)°;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前相邻正常椎体(41.1±11.7)%,术后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前相邻正常椎体(87.7±2.3)%。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前Frankel评价A级患者8例,其中4例恢复至B级,4例恢复至C级;术前Frankel B级患者12例,其中7例恢复到C级,4例恢复至D级,有1例恢复至E级;术前Frankel C级患者18例,9例恢复到D级,另9例恢复至E级;6例Frankel D级患者恢复正常。DR示植骨均获得融合,无松动、断裂,恢复较好。结论后路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可靠,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也较好。  相似文献   

13.
背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可通过同一切口实现。目的:观察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并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合并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采用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治疗1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病例。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椎管均获得有效减压,均随访9个月以上。影像学显示植骨块融合良好,伤椎高度基本恢复,Cobb’s角由术前平均22°恢复到6°,Frankel分级恢复1级者6例,恢复2级者3例,无变化者3例。结果表明,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加侧前方减压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是集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一次完成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龙浩  肖杰  邹伟  吴陈  张洋  冯明星  符勇 《中国临床康复》2014,(52):8365-8370
背景:硫酸钙人工骨是一种椎体内植骨材料,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可有效纠正矢状位畸形和序列,维持椎体高度。目的:探讨硫酸钙人工骨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植骨组(n=21)和非植骨组(n=25),分别进行硫酸钙人工骨椎弓根植骨治疗与单纯椎体成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空壳现象发生率、内固定失效率等差异。结果与结论:46例患者术后均完成12个月随访,植骨组和非植骨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8.70个月和17.48个月。非植骨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明显长于植骨组(P=0.002),空壳现象和内固定失效发生率显著高于植骨组(P=0.036,P=0.038)。然而,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及不同时间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果表明硫酸钙人工骨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单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纯椎体成形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背景:椎体内植骨重建椎体前中柱结构及恢复椎体形态被重新认识,选择合适的植骨材料可以促进骨愈合,有利于重新建立长期脊柱的稳定性。目的:探讨3种不同植骨材料经单侧椎弓根植入重建椎体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治疗,分别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植入自体骨、自体骨联合同种异体骨与同种异体骨。植骨前后采用X射线观察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及Cobb角,CT观察伤椎椎体内植骨愈合,选择终末随访CT用Mimics软件计算伤椎骨缺损面积。结果与结论:102例患者均获得24-36个月随访。3组植骨后不同时间点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均较植骨前恢复(P〈0.05);植骨后不同时间点3组间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同种异体骨组植骨后9,12,24个月的Cobb角高于自体骨组、自体骨联合同种异体骨组(P〈0.05)。同种异体骨组植骨不同时间点骨愈合率低于自体骨组、自体骨联合同种异体骨组(P〈0.05),骨缺损面积高于自体骨组、自体骨联合同种异体骨组(P〈0.05)。表明3种植骨材料经单侧椎弓根重建椎体形态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够减少椎体高度、Cobb角丢失和骨缺损面积,自体骨联合同种异体骨在骨愈合及减少骨缺损方面与自体骨疗效相似,均优于同种异体骨。  相似文献   

16.
椎体内植骨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椎体内植骨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75例采用椎体内植骨或后路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式进行比较,其中40例采用椎体内植骨,35例采用后路植骨,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术后18个月(去除内固定后6个月)以下指标:节段性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  相似文献   

17.
李锐  施永彦  张功礼  李锋 《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1):1214-1217
目的 观察后路脊柱切除重建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结核继发截瘫的临床效果,为胸腰椎陈旧性脊柱结核继发截瘫手术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2007年8月至2010年3月对12例胸腰椎结核继发截瘫病例采用经后路病椎节段全切,钛网支撑植骨内固定术式治疗,术前、术后随访期间拍摄X线片测量后凸Cobb角,并观察内固定情况,采用Frankel分级评价神经功能状态.结果 随访6 ~18个月,平均11个月,通过手术所有患者的胸背部疼痛症状得到缓解.术后Frankel分级1例由B级恢复到C级;6例由C级恢复到D或E级,4例由D级恢复到E级,另1例B级无明显恢复;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76.0±23.4)°,术后1周Cobb角(15.5±6.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P<0.01);末次随访时Cobb角(16.0±8.2)°,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P>0.05).末次随访显示,所有病例钛网植骨融合,无内固定并发症.结论 后路脊柱切除重建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结核继发截瘫手术方式可行,具有减压充分、矫正率高,而且创伤较小不需改变体位再行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经一侧伤椎椎弓根固定(3椎5钉法),经另一侧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一侧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经另一侧椎弓根伤椎植入人工骨治疗胸腰椎轻中度爆裂骨折37例,根据术前及术后10 d、6个月、1年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采用胸腰背痛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伤椎后凸Cobb角平均值、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比值、平均椎管占位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采用该方法治疗的37例患者,术后VAS评分、伤椎后凸Cobb角平均值、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比值、平均椎管占位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亦有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采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一侧椎弓根钉复位固定(3椎5钉法),经另一侧椎弓根伤椎植入人工骨治疗胸腰椎轻中度爆裂骨折可有效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预防术后伤椎椎体塌陷及内固定失败,临床疗效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加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最短1年2个月,最长6年,平均43.5月。84例均达到临床愈合,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病例,脊柱后凸畸形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对照组7例局部复发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背景:采用自体颗粒骨结合打压植骨技术,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治疗下腰椎结核具有可靠的融合率,但目前临床应用报道不多。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2009-07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节段下腰椎结核患者20例,均行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置入内固定后评价其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疗效、椎体融合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1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95%。椎间融合率约为90%。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置入后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椎间高度均较置入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固定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