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心源性猝死(SCD)高危患者建立家庭自助急救标准化流程的现状及需求状况,探索建立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庭自助急救标准化模式的途径.方法:向SCD高危患者家属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SCD高危患者家属对SCD基本知识掌握状况、家庭自助急救知识及技能(CPR)培训方式需求状况;建立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庭自助急救标准化流程,对家属依据流程进行培训.结果:SCD高危患者家属对SCD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家庭自助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CPR)普遍不掌握.结论:亟需对患者家属开展规范的家庭自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建立患者家庭自助急救标准化流程,可以促进培训效果,提高SCD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培训的效果.方法 将未接受系统的家属CPR培训的心源性猝死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将接受过家属CPR培训的心源性猝死患者35例作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现场复苏效果及应急反应时间.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复苏效果及应急反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进行第一目击者培训,可显著提高心源性猝死院前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链式流程在心肺复苏(CPR)急救中的时效性,提高CPR救治成功率。方法将126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救治,观察组采用链式抢救流程救治。结果两组5min内基本生命支持完成率和抢救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应用链式流程将各项急救技术进行优化整合,规范急救流程,缩短急救时间,可提高急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心内科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住院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49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结果 猝死患者多患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因冠心病而猝死者居其他各病之首.绝大多数患者猝死之前,常出现一种或多种先兆症状,最常见为胸闷、心悸以及气促.多数患者在猝死前都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其中以情绪激动触发猝死者较为多见.猝死时间一般在1h之内,而且猝死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早晨是猝死的高峰期.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出现先兆症状时,尤其是频发或反复发作性室性早搏、缺血性ST段改变时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结论 在预防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时,重点观察冠心病以及先兆症状的患者,要避免患者接触诱因,在早晨应加强监护,治疗时应参考患者以往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达到最佳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心内科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住院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49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结果 猝死患者多患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因冠心病而猝死者居其他各病之首.绝大多数患者猝死之前,常出现一种或多种先兆症状,最常见为胸闷、心悸以及气促.多数患者在猝死前都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其中以情绪激动触发猝死者较为多见.猝死时间一般在1h之内,而且猝死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早晨是猝死的高峰期.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出现先兆症状时,尤其是频发或反复发作性室性早搏、缺血性ST段改变时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结论 在预防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时,重点观察冠心病以及先兆症状的患者,要避免患者接触诱因,在早晨应加强监护,治疗时应参考患者以往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达到最佳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7.
从心源性猝死谈建立家庭自助急救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系指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美国每年大约有30~40万人死于SCD,占猝死总人数的89%,我国约为65%,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者最常见的病因,所占百分率可达80%[1]。由冠心病导致心肌瘢痕形成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其SCD发生率明显升高[2-3]。射血分数降低是此类患者发生SCD的重要预测因子,但该指标仍缺乏较高的特异度及灵敏度[4]。目前,SCD的预测主要围绕心肌电不稳定机制展开,包括T波电交替、心率振荡  相似文献   

9.
探讨心源性碎死(SCD)的病理特点与鉴别要点。对近几年司法实践中58例SCD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病因、年龄、诱因及病理改变,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冠心病、心传导系统病变、心肌炎、心肌病等在SCD中占有较大比例。冠心病碎死是中老年人SCD的最主要原因,青壮年人SCD的病因以非冠心病为主。如传导系统病变、心肌炎、心肌病。在儿童的SCD中先天性心脏病、传导系统病变及心肌炎占主导地位。结论不同的病因,其病理特点不同,其病理变化是法医学鉴定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泽 《天津护理》2018,26(4):493
总结1例Brugada综合征并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植入永久型心脏复律除颤器是治疗此类患者的有效手段,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电解质,确保ICD的正常运行,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影响院外心源性猝死病人存活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静  余丽君 《护理研究》2006,20(10):853-856
从个体因素、院外因素、进一步的生命支持以及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分析了影响院外心源性猝死病人存活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吴静  余丽君 《护理研究》2006,20(4):853-856
从个体因素、院外因素、进一步的生命支持以及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分析了影响院外心源性猝死病人存活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入院抢救的30例SCD患者资料。分析SCD患者的危险因素。SCD患者中在各发病年龄段、性别、发作时间、发作季节、心电图特征、基础疾病等方面,P〈0.05和(或)P〈0.01。心源性猝死是最常见的死亡模式,重视预防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猝死。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临床上诱发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及可预见性护理的影响,其中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以及原发病类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段占比最高的是71~80岁;死亡时间段多集中于冬春季的12~24点;病因前三名依次为冠心病、心律不齐或失常、心肌病等;诱因主要包括情绪过于激动、暴饮暴食、抽烟、酗酒、不合理运动、用力排便以及低血钾症等。认为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给予可预见性护理,最大程度减少诱发因素所造成的危害,从而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687-1689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导致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包括冠心病(50.00%)、高血压心脏病(13.00%)、扩张型心肌病(12.00%)及风湿性心脏病(11.00%);大部分患者存在明显的前驱症状(51.00%),临床危险因素最常见的包括饮酒(11.00%)、吸烟(4.00%)、情绪激动(35.00%)、用力排便(17.00%)及剧烈运动(30.00%)。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需要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情况,重视患者的基础疾病、危险因素及猝死前驱症状,及时做好风险预后评估方案,加强心电图监护,以此来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月12日我院经过125min持续心肺复苏(CPR)成功救治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并完全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阳 《新医学》2008,39(11)
ω3脂肪酸对健康人群有预测心源性猝死的价值,服用ω3脂肪酸能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但其对某些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还有争议.另外,服用ω3脂肪酸会使植入埋藏式复律除颤器病人发生缓慢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机会增加,但不一定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危险.ω3脂肪酸究竟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还是致心律失常作用?目前还存在争议.该文根据国外的最新资料对上述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性猝死(SCD)高危患者家属急救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2月~2012年12月对收治的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的家属采取包括健康教育、心肺复苏培训及心理干预在内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与未行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相关知识及急救技能(SCD的诱因、SCD防范措施、心脏骤停先兆、紧急求救的方法、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现场心肺复苏技术、药物自救知识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家属对SCD的诱因、SCD防范措施、心脏骤停先兆、紧急求救的方法、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现场心肺复苏技术、药物自救知识等相关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家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心肺复苏培训及心理干预等可以有效提高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对心脏性猝死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并提高家属的现场急救能力,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黄小兰 《现代护理》2007,13(29):2791-279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对相关疾病认知水平及救助能力的影响,提高家属的现场急救能力.方法 对180名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疾病健康宣教、相关急救知识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离科前1d对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及急救技能测查.结果 观察组掌握的相关急救知识及心肺复苏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护理干预和急救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对相关疾病的认知水平及现场紧急救助能力,从而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