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疗早期声门癌在内窥镜下激光声带切除对于局部控制肿瘤、生存和发声功能的保留都有意义,本文阐述了13例早期声门癌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9岁,术后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4个月,激光声带切除术后声带缺损(左侧4例,右侧8例,双侧1例),接受带状肌修复喉成形术。局麻或全麻下在声带切除侧甲状软骨板上方做颈部水平切口,分离带状肌暴露甲状软骨,分离甲状软骨板内侧粘膜,断开甲舌膜和环甲膜,分离胸骨甲状肌和肩胛舌骨肌,在旁开中线5mm处纵行断开甲状软骨板,将肌瓣移位至甲状软骨板内侧与声门旁软组织之间,甲状软骨板断开处对位缝合。  相似文献   

2.
此种手术适应于癌肿严格限于声门裂水平而且声带仍然活动的病例。手术时充分暴露甲状软骨板和环状软骨前部。于环状软骨附着部切断环甲肌,分离环甲关节后行气管切开术。于甲状软骨切迹或其下5mm左右水平切开甲状软骨,开放喉腔,暴露室带和喉室;切开环甲膜并使切口延至环状软骨板,暴露声门下区。距肿瘤边缘至少5 mm切除肿瘤、梨状窝外侧壁及甲状软骨下半部。然后将环状软骨上提与甲状软骨残部吻合,常将甲状软骨交角处骨折,使之与环状软骨相适应。常规方法缝合切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治疗双侧声带癌保留发声功能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1年8月行声带水平切除治疗的5例双侧声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UICC 1987 TNM分期标准,双侧T2NoMo1例,一侧T2NoMo,另一侧T1NoMo4例;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行水平切除双侧声带及下半甲状软骨板,保留甲状软骨膜,上提环状软骨,将甲状软骨板外膜与环甲膜缝合,关闭术腔,周围用颈部带状肌缝合加固。结果 随访5年以上3例,1年以上2例。1例手术后5年死于肺癌,其它4例现仍生存。术后全部拔管,吞咽正常,声音低沉但可正常交谈。1例术后伤口感染,经治疗而愈。结论 声带水平切除治疗双侧声带癌可以一期切除肿瘤及周围受浸润组织,利用双侧室带代替声带发声,环状软骨上提形成支架建立呼吸通道,提高了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杓状软骨内收和带状肌移位,使声带内移的方法治疗声门关闭不全的病人22例取得良好效果。手术方法:局麻下手术,平卧位,头过伸,颈部横切口,沿中线分离,暴露甲状软骨板,在甲状软骨板中线旁开5mm处纵行切开甲状软骨板,注意保留内侧软骨膜,沿甲状软骨板侧面分离甲状软骨内膜,分开甲状软骨  相似文献   

5.
声门癌致声带固定或运动显著受限一般和甲杓肌受累有关,常有声门下侵犯,少数情况因肿瘤沿声带上面向外扩展至内软骨膜,使声带受限或固定,此种情况的声带癌的治疗尚有争议。Kirchner主张作选择性的传统半喉切除术,2年生存率为60%,并指出失败常系下缘切除不足所致。本文报告一组传统或扩大半喉切除病例,声门下扩展大于5 mm者则切除部分环状软骨。全组26例,15例声带固定,11例运动显著受限。传统半喉切除术切除一侧邻近声带的甲状软骨翼,为增加声门下切除的边缘,有时切开覆盖环状软骨的粘膜,将其从软骨分离。扩大半喉切除术切除环状软骨上方的一部分,代之以软骨移植。切除范围包括环状软骨外侧上方的75%,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声门癌T3病变在喉大部切除后重建喉支架的手术方法。方法:36例声门癌T3病变,在喉大部切除后施行改良会厌喉成形术;1一侧甲状软骨全乇除、会厌软骨侧向下移取代;2对侧甲状软骨部分保留,肌筋膜瓣或肌甲状软骨膜瓣修复声带;3会厌前侧缘与甲状软骨前缘对合成锐角前连合,后侧缘与对侧杓部形成后连合,会厌上缘与对侧声带形成新声门。结果:33例拨管,30例发声清晰、宏亮且易懂,3例发声低沉沙哑。3年和5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声门下癌并不常见,约占喉癌的1~8%,声门癌伴有声门下扩展的发生率约占11~22%。声门下癌早期常不出现声嘶,且症状出现前肿瘤早已从声门下区扩展到邻近区域,半数可经弹力圆锥纤维扩展,侵害甲杓肌导致声带固定,出现气急和喘鸣。病理证实喉肌系统和软骨及其周围均受侵犯,并经环甲膜向喉外扩散和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作者对1965~1979年15年间的原来分期为T_1N_0-M_0的571例声带鳞癌经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复发者再行手术切除的喉器官切片进行研究,计有9例声门下原发性鳞癌误认为T_1声门癌,均为男性,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7岁。临床表现为声嘶,症状持续6周至16个月,间接喉镜和直接喉镜检查显示肿瘤起自声带,未扩展至喉上或喉下。声带活动正常。 7例系在放疗后8个月内癌肿复发,2例分别于27个月及48个月后复发,均未扪及颈部淋巴结;直接喉镜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33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及其中30例患者10年的随访,分析了喉裂开声带切除术治疗局限于声带中1/3动度好的侵袭性声门鳞癌的远期疗效。患者年龄41~80岁(平均60岁)。正中裂开甲状软骨,分离患侧甲状软骨的内软骨膜,直视下切除声带,其中16例(48·4%)尚切除了构状软骨声带突。所有病例的切除边缘均未见肿瘤组织。12例(36.4%)应用同侧假声带瓣修复声带切除后的缺损。手术时均未行气管切开术亦未置鼻饲管,均未行颈廓清和术后放疗。全喉保留率100%。术后5年存活率,局部控制率、淋巴结复发率和…  相似文献   

9.
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EVPL)包括切除声带及构状软骨,术后病人因失去正常的喉部关闭功能而产生误吸,已有各种技术如游离移植物、粘膜瓣、肌瓣、带蒂肌软骨复合瓣用于术中重建的报道。该文作者应用带粘膜瓣的小角-楔状软骨重建构状软骨,取得良好效果。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术后,在甲状软骨上切迹平面作皮肤横切口,分离颈阔肌-皮瓣和两侧带状肌,正中垂直切开并分离甲状软骨膜,根据肿瘤范围垂直切开同侧和对侧甲状软骨板。同侧切口通常在甲状软骨板后缘前方1cm处,并与之平行,对侧软骨切口取决于声门受累的范围,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CO2激光声带切除术治疗T1声门型喉癌是否应常规切除甲杓肌.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CO2激光治疗T1声门型喉癌57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Tis 7例,T1a 47例,T1b3例;声带切除术Ⅰ、Ⅱ型9例,Ⅲ、Ⅳ、Ⅴ型48例.将48例包括甲杓肌的声带切除标本病理切片进行重新阅片.生存率的计算用Kaplan-Meier方法.结果:随访4~119个月(平均41.5个月),死亡4例,失访8例,5年生存率89.1%,5年疾病别生存率96.3%,5年无瘤生存率78.1%.局部复发10例(17.5%),颈部转移1例,甲杓肌受侵5例(8.8%).挽救手术包括:喉部分切除术6例,喉全切除术3例,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喉全切除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术后放疗2例.喉保存率93.0%(53/57).结论:T1声门癌可侵及甲杓肌,内镜CO2激光声带切除治疗T1声门癌时,甲杓肌的切除应根据术前和术中肿瘤的范围和侵润深度,分别实施不同类型的切除.正确判断肿瘤的范围和甲杓肌受侵深度有助于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和提高发声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NdYAG激光声带切除术治疗声带癌的疗效.方法 为13例声带癌患者行气管切开插管静脉复合麻醉,T1a用NdYAG激光切除单侧声带,安全边缘可跨越前联合,T1b可同时切除双侧声带及前联合组织.结果无手术并发症,随访8~23个月,患者均呼吸平稳,喉内瘢痕光滑,声门裂≥8 mm.结论支撑喉镜下NdYAG激光声带切除术治疗声带癌可行.  相似文献   

12.
颈部带状肌瓣重建喉癌术后声带缺如3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期声门癌行声带切除术可获彻底治愈 ,但术后患者常遗留发声困难 ,严重者可近失声 ,有报道利用颈部带状肌修复被切除的声带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发声功能〔1〕。 1 987年 2月~ 2 0 0 1年 2月 ,我们对 31例确诊为早期声带癌的患者实施患侧声带切除术 ,并取同侧颈部带状带蒂肌瓣行声带重建术 ,通过对患者发声功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和分析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31例均为男性 ,年龄 38~ 65岁 ,声嘶 1个月~3年。右侧 1 7例 ,左侧 1 4例。全部病例均无声带活动受限 ,均未触及肿大的颈淋巴结 ,无远处…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研究了喉垂直部分切除术(PVI。)治疗早期六门癌的功效。患者49例,年龄36~75岁,平均59.5岁。临床分期为T138例,T;11例。随访3个月~15年,平均6年。先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再经甲状软骨板中部平面在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间沿皮纹作横切口,分离颈皮瓣,切开领筋膜,分离带状肌群,暴露喉软骨框架。作甲状软骨膜中线、上下切口并分离,根据肿瘤位置作甲状软骨板正中或旁正中切口,经环甲膜暴露喉部,直视下切除肿瘤,用会厌瓣或蒂在下方的胸骨舌骨肌瓣修复喉部。术后除1例外所有患者均顺利拔管,大多数患者发音质量不甚满意,…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0岁,因声音嘶哑10个月伴憋气半个月于2004年4月30日入院.查体示右杓会厌皱襞及右室带区有一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清晰的肿物,突向右侧梨状窝,右侧声带不能暴露,越过中线,可见左侧声带后1/3,活动可,左侧梨状窝正常.CT检查示右杓会厌皱襞肿瘤.直接喉镜下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及柱状上皮覆盖,纤维组织呈慢性炎症.气管切开插管全身麻醉后,平右甲状软骨板中份作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至胸锁乳突肌前缘,暴露胸骨舌骨肌及肩胛舌骨肌,向外牵拉,沿甲状软骨上缘切断甲状舌骨肌,切开甲状软骨膜,中间达甲状软骨切迹前缘,剥离甲状软骨外骨膜至甲状软骨板中份,切除甲状软骨板上1/2,暴露肿瘤,瘤体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质硬,切开甲状软骨内软骨膜,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完整取出瘤体,肿瘤直径约2cm,质韧,复位缝合甲状软骨外软骨膜于会厌前间隙的黏膜下组织,分别对位缝合甲状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及颈阔肌,关闭切口,皮下放置引流管.术后10d拔除鼻饲管,12d拔除气管套管.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呼吸平稳,发声、饮食正常.术后病理报告为喉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5.
部分喉切除术包括声带切除术、半喉切除术、声门上喉切除术及广泛声门上部分喉切除术等。半喉切除术Gluck与Soerensen 1912年首次报导,本世纪50年代以来,很多作者报导了半喉切除术后喉声门重建技术。对垂直半喉切除术后的重建术有三种方法:(1)双蒂肌瓣移植:即在半喉切除术完成后,分离胸舌骨肌腹并移植于患侧甲状软骨外软骨膜的内侧,也可将已分离的甲状舌骨肌端与胸舌骨肌腹缝在一起移植,再将梨状窝粘膜部分分离覆盖于肌腹的内面。作者用此法作35例并同时切除杓状软骨,术后语音虽嘶但清晰,并无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6.
激光声带切除术后新声带形成的临床观察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激光声带切除术后新声带形成的过程和机理。方法 应用激光切除 4只家犬两侧声带黏膜、声韧带及部分声带肌 ,保留前联合 (模拟AbitbolⅡ型术式 ) ,8个月后观察喉的大体结构及新声带组织结构。对 10 0例声门型喉癌应用激光声带切除术的患者 ,根据声带切除深度和范围分为 3型 ,通过术后连续随访 ,观察新声带形成过程。结果 激光声带切除术 8个月后的家犬均有新声带形成 ,HE染色见黏膜表面为鳞状上皮 ,其下有新生的韧带样结缔组织及疏松的肌纤维。 10 0例患者中Ⅰ型 16例 3个月后全部恢复喉的正常结构 ,Ⅱ型 86 % ( 5 4 6 3例 )的患者术后 4个月恢复喉的正常结构 ,形成新声带。 2 1例Ⅲ型患者均无新声带形成。结论 激光声带切除术后形成的新声带组织结构接近正常声带 ,残存的声带肌可能是新声带形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声带癌声带切除后,发声时因声门不能完全闭合,而呈呼吸样声音。为得到良好发声功能,作者们将假声带移植到声带切除后的创面上重建声带。假声带的营养血管是甲状腺上动脉的分支喉上动脉和环甲动脉,喉上动脉由杓状软骨后面前行,是假声带血供的主要来源。环甲动脉由环甲膜上行,从前联合部向后方走行。把假声带后  相似文献   

18.
自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Nd:YAG激光治疗喉瘢痕狭窄11例,随诊4~8年,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喉癌术后喉狭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47~64岁。均因跨声门型喉癌行次全喉切除术或扩大的半喉切除术。术中采用带状肌肌筋膜修补切除侧声带。8例术后应用放射治疗,术后4个月至半年发生喉狭窄,拔管困难,其中1例拔管半个月后出现呼吸困难,再次行气管切开术,喉瘢痕狭窄多出现在前连合部,呈向心状肥厚的瘢痕组织;1例为膜性瘢痕,声门宽度最大处仅0.2~0.3cm;1例在声门下近前连合处证实癌肿复发,经表面麻醉纤维喉镜下YAG激光…  相似文献   

19.
激光声带切除术后新声带形成的临床观察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激光声带切除术后新声带形成的过程和机理。方法 应用激光切除4只家犬两侧声带黏膜、声韧带及部分声带肌,保留前联合(模拟AbitbolⅡ型术式),8个月后观察喉的大体结构及新声带组织结构。对100例声门型喉癌应用激光声带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声带切除深度和范围分为3型,通过术后连续随访,观察新声带形成过程。结果 激光声带切除术8个月后的家犬均有新声带形成,HE染色见黏膜表面为鳞状上皮,其下有新生的韧带样结缔组织及疏松的肌纤维。100例患者中I型16例3个月后全部恢复喉的正常结构,Ⅱ型86%(54/63例)的患者术后4个月恢复喉的正常结构,形成新声带。21例Ⅲ型患者均无新声带形成。结论 激光声带切除术后形成的新声带组织结构接近正常声带,残存的声带肌可能是新声带形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93年以来 ,我科对 62例喉癌患者施行各种类型的部分喉切除术 ,对其中 8例双侧声带癌患者采用一侧甲状软骨大部分切除、一侧甲状软骨楔状切除加双侧带蒂肌膜瓣 ,行喉肿瘤切除后 期喉重建术。患者全部拔管 ,发音清晰 ,4年生存率达87.5%。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8例双侧声带癌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38~ 67岁 ,平均 61岁。患者均因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声音嘶哑或痰中带血就诊。病程 3~ 8个月 ,经间接喉镜、直达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 ,发现双侧声带有菜花状新生物 ,苍白色 ,经病理切片检查证实为鳞癌 (高分化 2例 ,中分化 6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