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确诊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64例病例,研究该疾病的并发症和围手术期处理。所有病例均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或胎儿娩出后行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术中采用多种止血缝合技术。结果:64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证实胎盘植入面积(4~22)cm~2,采用局部"8"字缝合62例(96.88%),方块缝合36例(56.25%),宫颈提拉式缝合47例(73.44%),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42例(65.62%),宫腔填塞纱条36例(56.25%),B-1ynch缝合25例(39.06%),子宫肌壁胎盘植入部位局部切除并子宫成形术31例(48.43%),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32例(50.00%),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32例(50.00%),子宫切除6例(9.38%)。发生产后出血45例(70.31%),平均出血量(1580±820)ml,失血性休克6例(9.38%),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例(3.13%)。膀胱损伤1例(1.56%),输血39例(60.93%)。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后动脉血栓5例(7.81%),血管损伤2例(3.12%)。结论: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置管,或胎儿娩出后立即行腹主动脉阻断,术中结合多种缝合止血技术,是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处理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民航总医院收治的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围手术期情况及预后。结果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均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其中5例伴有胎盘植入,1例胎盘粘连;6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I500-3000ml,产后24h出血量为1800-4440ml。6例患者均进行介入治疗,其中3例髂总(或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或髂内动脉栓塞术后行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3例单纯子宫动脉栓塞术。I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因产后大出血、继发DIC行子宫切除术;2例胎盘植入面积较大、部分胎盘残留者继发产褥感染,再次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行清官术清除残留胎盘组织。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覆盖子宫瘢痕,其胎盘植入发生率高,往往发生严重的产科出血、休克及DIC等,增加围生期的子宫切除率,应重视预防和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比较27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与81例普通型前置胎盘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凶险型组与普通型组发生产前出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术中出血量、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及输血凶险型组均明显高于普通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发生率高,术中出血量大,子宫切除率高,对孕产妇有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胎盘植入的几率高,是导致产前、产时、产后严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出血凶险,常并发休克或DIC,危及孕产妇生命,临床上治疗棘手。尽早明确诊断,优化转诊流程,加强围术期管理,重视术中子宫止血缝合技术的有效选择,积极抢救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减少子宫切除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凶险型前置胎盘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常伴胎盘植入。此病症的放射性血管介入治疗包括动脉栓塞术和球囊阻塞术,其能减少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但要注意其并发症及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2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观察组)与384例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发生胎盘粘连(22.6%)、胎盘植入(44.5%)、子宫切除(20.3%)、产后出血(51.6%)及输血(42.2%)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7%、5.2%、1.8%、11.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观察组早产儿发生率(53.9%)明显高于对照组(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陈兢思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9):722-724,728
凶险型前置胎盘是指孕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胎盘附着于原剖宫产子宫切口处。该病极易导致产科严重出血、泌尿系统和肠道损伤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孕前可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或超声筛查剖宫产瘢痕缺陷,检出高危人群;孕期可通过超声和MRI等影像学,以及检测异常增高的HCG、AFP等生化指标,检测孕母血清中胎儿血红蛋白γ链mRNA水平来警惕胎盘植入的发生。细胞DNA及胎盘mRNA来估测胎盘植入的发生。临床处置主张建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处置流程,术前预防性使用介入治疗阻断子宫血流,术中个体化联合运用剖宫产、子宫动脉栓塞及子宫切除或子宫肌楔形切除,尽量减少对膀胱、输尿管和肠道的损伤。残留胎盘者术后甲氨蝶呤化疗并随访。  相似文献   

8.
随着临床剖宫产率的升高,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亦明显增高。就目前国内外临床诊疗进展,建议对于孕周较小,胎儿发育不成熟,一般情况稳定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行期待治疗,其中包括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纠正贫血,加强胎儿宫内检测,适当延长孕周,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不同阶段介入栓塞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7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分娩后大出血急诊行介入栓塞治疗者31例(A组),分娩前置入动脉鞘出血再行介入栓塞治疗者9例(B组),分娩前置入动脉鞘、胎盘娩出前先行介入栓塞治疗者7例(C组)。比较3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输血量、最低血压及出院时间。结果:C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A、B组(P〈0.01),B组显著低于A组(P〈0.01)。C组患者平均最低血压显著高于A、B组(P〈0.01),B组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分娩前置入动脉鞘,胎盘娩出前先行介入栓塞治疗能有效地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出血量,显著降低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明显缩短出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封堵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封堵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封堵组剖宫产术前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剖宫产术。观察两组产妇的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封堵组中产后出血量≥3000ml的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0.0%(0/22)vs 20.0%(4/20)]。与对照组比较,封堵组的术中及术后平均输血量(309.09ml vs 740.00ml)及子宫切除率[0.0%(0/22)vs 25.0%(5/2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产后出血量1000~3000ml、术前与术后24h后血色素差值、术后1~5d恶露量、新生儿1min及5min Agp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采用剖宫产术前预置髂内动脉球囊是控制产后大出血(≥3000ml)及减少子宫切除率的有效手段,较常规剖宫产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易导致突发难治性大出血,近年来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PPP,减少了剖宫产术中出血量,降低了子宫切除率。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球囊阻断术和动脉栓塞术,其中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能有效预防和减少PPP剖宫产术中出血,将抢救性治疗转变为预防性治疗。国内外研究持续探索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应用于PPP剖宫产术中的手术方式、球囊阻断时机、单次球囊阻断时间等。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效果,但该技术单独应用于穿透性胎盘植入病例时作用有限,其并发症主要包括血栓形成和栓塞、血管损伤、辐射的影响、缺损再灌注损伤等。综述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PPP剖宫产术中的具体应用和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止血带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度胎盘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行术前胎盘超声评分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度胎盘植入并在术中确诊的7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血管阻断方式分为子宫动脉栓塞组(28例)与止血带联合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动脉结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胎盘主体附着部位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1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患者234例。根据胎盘主体附着部分为3型:Ⅰ型为后侧壁向前包绕型(86例),Ⅱ型为前侧壁向下生长型(126例),Ⅲ型为胎盘宫颈外口浸润型(22例)。比较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子宫切除率和胎盘植入率。结果:Ⅲ型为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子宫切除率和胎盘植入率大于Ⅰ、Ⅱ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型患者子宫切除率大于Ⅰ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胎盘主体附着部位与妊娠结局存在相关性。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宫颈外口浸润型胎盘妊娠结局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子宫单切口与子宫双切口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剖宫产手术分娩,根据术前超声检查评分诊断并在术中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妇共136例,根据术前、术中的评估,采用子宫下段单切口术式的94例(69.1%)为子宫单切口组、采用子宫双切口术式的42例(30.9%)为子宫双切口组。收集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等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双切口组与子宫单切口组在前置胎盘严重程度、孕妇的年龄、孕次、流产次数、既往剖宫产次数、终止妊娠的孕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单切口组与子宫双切口组孕妇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52.74±1060.26 ml、1578.26±916.53 ml、输红细胞量分别为1549.56±986.36 ml、1052.35±589.69 ml、手术时间分别为125.30±36.63分钟、148.42±40.75分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子宫单切口组12例,双切口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5,P=0.334)。子宫单切口组与子宫双切口组在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住院时及术后发热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膀胱损伤的发生、术后24小时出血、新生儿Agp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双切口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能够减少术中出血、保留子宫及降低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出血风险和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1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178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包括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宫颈提拉式缝合、子宫下段前壁部分切除、子宫下段双切口、宫腔球囊填塞以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等。结果:178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 500(1 421.5,1 757.7)mL,其中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者156例,术中出血量为1 600(1 461.3,1 707.2)mL;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者22例,术中出血量为1 800(1 761.9,1 912.7)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13,P=0.98);92例行Bakri球囊填塞术和86例未行宫腔填塞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3.9%(22/92)和18.6%(16/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39)。1例患者因胎盘广泛植入切除子宫,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采用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多数子宫得以保留,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治及与孕妇年龄、流产次数和剖宫产次数的关系.方法: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前置胎盘患者226例,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20例,比较凶险性前置胎盘组(20例)和非凶险性前置胎盘组(206例)在孕妇年龄、流产次数和剖宫产次数的差异,回顾性分析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治情况.结果:①凶险性前置胎盘组孕妇年龄≥35岁、流产次数≥3次、剖宫产次数≥2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术前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准确率为100.0%,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B超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为88.9% (8/9),特异度为90.9%(10/11),MRI检查敏感度为100.0% (3/3),特异度为100.0%(5/5).③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例因术中出现失血性休克立即行子宫切除,其余18例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均先采用保守性手术,3例因保守性手术治疗无效行子宫切除,子宫切除率为25.0% (5/20).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术前应通过超声及MRI进行充分评估有无胎盘植入,从而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先行保守性手术,如无效时应及时行子宫切除.高龄孕妇、多次剖宫产及多次人工流产史与凶险性前置胎盘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