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破裂和玻璃体脱出的原因。方法:对230例白内障实放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总结其中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的原因。结果:术中后囊破裂19眼(8.2%),均合并玻璃体脱出。10眼直接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9眼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结论:只要掌握其易发因素。提高手术技巧。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绝大多数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器械的更新,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术中并发症已明显减少,但由于各医院微观手术条件的不完善及其他主客观原因,各种并发症还很多见,其中术中玻璃体脱出较为常见.术中瞳孔突然变大,前房加深,或皮质被挤向一边,皮质吸出阻力突然加大,与皮质堵住管口的感觉不同,说明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如处理不当导致多种不良后果,如切口持续不愈合,增加术后角膜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玻璃体脱出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白内障摘除术中玻璃体脱出原因。方法:对235例249眼行显微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结果:33眼玻璃体脱出,发生于术中抽吸皮质时占51.5%,发生于娩核时占27.3%,由于玻璃体腔压力增高占21.2%。结论:玻璃体脱出绝大部分与术者技术熟练程度有关;提高手术技巧,术前准备充分,可以预防和减少此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5.
<正> 玻璃体脱出是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严重的并发症。我院于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行此类手术225例,其中26例术中出现玻璃体脱出。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225例,男124例,女101例;年龄4~76岁。其中老年障156例,先天障18例,外伤障41例,并发障10例。  相似文献   

6.
7.
对38例39只眼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31例32只眼随访3个月以上,术后矫正视力≥5.0者占37.5%,≥4.7者占84.4%,术后屈光状态球镜度数变化不大,柱镜度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文章对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影响角膜散光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中玻璃体脱出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海龙 《河北医学》2008,14(1):102-103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人工晶体的植入,而晶体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则是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我科在1993年至1996年对61例白内障患者中75只眼进行了现代囊外摘除术,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1例病人75只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54例,  相似文献   

9.
在115例(134只眼)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或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发生玻璃体脱出8只眼。截囊范围过大、角巩缘切口过小、抽吸皮质及镊拉前囊膜时操作动作过猛是导致玻璃体脱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玻璃体脱出张正梅,杜学礼,陈玻璃体脱出是白内障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还会增加术后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继发青光眼、角膜变性等的发生率。现将我院1992年4月一1994年10月30例术中出现玻璃体脱出总结分析如...  相似文献   

11.
施虹  钟亚夫等 《嘉兴医学》2001,17(2):101-102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囊外除术中玻璃体脱出的原因。方法:手术均在显微镜下按常规步骤完成。将术经验<40例列入A组,>40例列入B组,并对两组玻璃体脱出率进行分析。结果:A组的脱出率为22.22%,B组的脱出率为5%,差异有非常显性。结论:麻醉效果不好,眼压控制不良,过深过大的强行截囊或切口偏小,核-皮质床分离不全致娩核困难,后房盲目抽吸及前房深度控制不良是玻璃体脱出的常见原因,玻璃体脱出是一种操作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汲寿勇  魏民 《农垦医学》1999,21(1):61-62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使用国产YZI型眼科手术显微镜,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本组患者均为老年性白内障成熟及近成熟期,全部为住院患者。经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现,光定位及色觉检查正常,眼B超探查无玻璃体混浊及视网膜脱落。其中伴有糖尿病1型患者7例,术前药物控制血糖<llmmol/L。总数45例,47只眼。其中男性22例,24只眼;女性23例,23只眼。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44岁,平均年龄64岁.术前视力均为光感及手动。病史最长8年,最短1月。术后定期随访,最长48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17个月。2.手术方法:术前30分钟静点20%甘露醇25O毫…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引起的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病.如不采取有效治疗,将会导致眼的严重损害,现将我院两年来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此病15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当前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方法之一。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正确选择散瞳时间、保持术眼无菌、术后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的重要环节。我院2000年4月~2001年12月共收治白内障126例。手术顺利,结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白内障患者126例,男58例,女68例;年龄16~85岁之间。双眼手术12例,单眼手术114例。先天性白内障81例,并发性白内障35例,外伤性白内障4例。术前视力:光感-手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76例(78只眼)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表明,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好。本文着重介绍了手术方法,并就其优缺点及注意本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宋旭东 《中国医刊》2001,36(7):14-15
后囊破裂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约为 3 % ,它可以牵涉到很多眼前节和眼后节的并发症 ,术中处理恰当与否 ,直接影响患者术后视力。1 术中后囊破裂的指征术中如果发现前房和后房变深 ,晶状体核倾斜 ,晶状体核不能恢复到中心位置 ,超声乳化头产生无效超声 (可疑被玻璃体堵塞 ) ,眼底红光反射发生变化、某一区域突然变得清亮 ,晶状体核旋转突然受阻等应高度怀疑后囊破裂。2 后囊破裂和玻璃体脱出出现的时机2 .1 撕囊  撕囊时后囊破裂的几率较少。有时前囊撕囊可以裂向周边部 ,通常情况下这种向周边部的裂口可以由晶状…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广泛应用 ,已成为使白内障患者复明的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我院眼科于 1995~ 1998年共收住白内障患者 175例( 2 2 1只眼 ) ,因设备条件限制 ,均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经精心护理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术后视力矫正满意 ,矫正视力达 0 5以上者占92 89% ,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5~ 1998年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175例 ( 2 2 1只眼 )中 ,男 77例 ,女 98例 ,年龄 5~92岁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158只眼 ,并发性白内障39只眼 ,外伤性白内障 5只眼 ,先天性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术玻璃体脱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了38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玻璃体脱出患者。结果外伤而致术前已存在后囊破裂,术中玻璃体脱出较少,破损不易扩大,玻璃体剪原位剪断玻璃体及应用粘稠剂,效果良好。手术中由于操作引起的后囊破损,玻璃体脱出,其原因依次为冲洗皮质时,挽核,处理后囊,截囊及植入时。根据情况用原位玻璃体剪剪断玻璃体法或用玻璃体切割器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根据后囊破损及前囊膜情况选择不同的人工晶体及植入方法。本组平均术后视力≥05者为894%,并发症较轻。结论应正确处理术中玻璃体脱出,并根据情况选用人工晶体及植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白内障是致盲率很高的眼病之一,但随着显微外科的进展,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已成为治疗白内障常规增视手术.1囊外摘除术手术适应症:各种白内障.手术禁忌症;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手术前准备:1.1 充分散瞳:①术前40~60分钟用双星明和5%~10%新福林点眼,5分钟1次,共3~4次使瞳孔散大.②球后注射麻醉有助于保持瞳孔散大.③术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是目前白内障复明术中常用的方法,但因切口大,隧道短,术中虹膜易脱出,术中操作多,切口缝线多,术中、术后并发症多。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小,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稳定等优点,但设备昂贵,初学者不易掌握,易产生并发症,而影响了初学者在基层医院普及开展。2006年4月~2008年4月,我们在原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技术的基础上引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做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摘除术136例140只眼,得到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