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6):806-807
目的 观察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Riseborough Ⅱ、Ⅲ型和部分Ⅱ型17例病例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AO双钢板内固定.结果 17例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全部骨折获得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满意.通过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8...  相似文献   

2.
黄巍峰 《广西医学》2009,31(1):102-103
目的评价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18例肱骨髁间骨折病例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1/3管形钢板结合重建钢板双钢板固定技术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结果术后18例随访1-2年,平均1.5年。18例均骨性愈合,无肘内翻畸形、骨化性肌炎。术后肘关节功能按改良Cassebanm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好6例,可2例。神经损伤全部恢复。结论经此方法进行肱骨髁间骨折的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术固定切实,骨折复位满意,伸肘装置完整,术后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肱骨髁间骨折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42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行切开复位、铁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21例(观察组),“Y”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21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手术并发症、内固定及肘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方法:对17例肱骨髁间骨折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术后均获得随访,骨折愈合,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肱骨髁间骨折,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良好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加解剖型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5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病例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解剖型双钢板固定技术内固定。结果术后25例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6个月均骨性愈合,无感染、肘内翻畸形、骨化性肌炎、神经损伤症状发生。按Aitken和Rorabeck标准评定:优15例,好6例,可3例,差1例。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加解剖型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手术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伸肘装置完整,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术后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具体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04年5月~2007年6月收治的57例肱骨髁间粉碎骨折患者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固定进行治疗,随访观察并进行分析.结果 5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3.1个月.术后肘关节疗效评价,优37例,良12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5.96%.结论 对于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具有较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周斌  周金明 《海南医学》2011,22(23):108-109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两侧人路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经肱三头肌两侧人路双钢板固定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随访3~16个月,平均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最短11周,最长19周,一般术后13周,术后患者均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按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优8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2.4%。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经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应用双钢板、螺钉或Y型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0例,对手术入路及内固定选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根据门振武评分标准[1],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结论:经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内固定,损伤小,肱骨髁双钢板或Y型钢板内固定可提供双柱稳定性,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相对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双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方式及意义。方法采用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双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术后通过Jupiter肘关节评分系统进行随访。结果优8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6.19%,总体疗效满意。结论该方法对老年人肘关节功能的重建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损伤伸肘装置的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T-型髁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T-型髁间骨折7例病例进行手术过程分析和疗效观察。结果 7例获得6~32个月的随访,骨折复位固定良好,肘关节功能早期恢复良好。肘后侧无硬性瘢痕组织,皮肤滑移和肱三头肌滑动良好,伸肘肌力均正常。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不仅能保护伸肘装置,利于肘关节功能早期良好恢复,而且能理想地满足Ⅱ型儿童肱骨T-型髁间骨折的复位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双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开放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8~55岁,平均36岁。骨折按AO/ASIF分类法,C1型8例,C2型6例,C3型4例。术后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5个月,根据改良Cassebaum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按改良Cassebaum肘关节评分标准,结果: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3.3%。发生皮瓣坏死1例,无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双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显露清楚,固定牢靠,保全伸肘装置,配合早期主动功能锻炼,能最大程度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唐江龙 《中外医疗》2016,(16):88-90
目的:探讨对成人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择取该院于2012年7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成人肱骨髁间骨折患者94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每组47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固定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均不存在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以及尺神经损害等并发症;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74%,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85%,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固定效果良好,不存在固定松动情况,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截骨入路应用双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8月~2010年2月期间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病例资料44份,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截骨入路和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应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观察远期疗效,根据肘关节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术后远期疗效并对两种入路进行对比.结果 双锁定钢板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肘关节术后远期疗效评分为:优4例,良6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为58.80%;双锁定钢板尺骨鹰嘴关节外截骨入路肘关节术后远期疗效评分为优15例,良9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89%.经χ2检验,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截骨入路,应用双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方法简单、可靠、并发症少、骨折固定牢靠,能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取得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14.
邹大志 《中外医疗》2011,30(24):8-9
目的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进行双钢板法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4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56例,C1型为5例,C2型为10例,C3型为8例。结果本组患者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16周)均获骨性愈合,无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再移位。肘关节平均伸12°(0~30°),屈130°(95~140°),旋前65°(40~90°),旋后70°(40~90°)。本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评价,效果优为28例(52.83%)、良为13例(24.53%),中为12例(22.64%),无效果差的患者,优良率为77.34%。结论双钢板固定方法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能位较好,能够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5.
胡樵  赵东升  李爱民 《河北医学》2007,13(8):948-950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31例,其中男28例,女3例.患者平均年龄28.6岁(24~43岁).按Neer分类法,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17例,其中伴有肩关节脱位9例.结果:31例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5~2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无骨折不愈合,肱骨头部分吸收3例.按照Constant评分标准,功能优20例,良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0.32%.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特别是中青年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Y”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30例肱骨髁部骨折,按AO/ASIF分类法:C1型6例,C2型14例,C3型10例,均采用“Y”形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随访6-33mo,按改良Cassebaum评价:优24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93.3%。结论应用“Y”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64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53岁。按照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5例,三部分骨折30例,四部分骨折19例。用Constant评分评定其疗效。结果:术后患者随访时间为4~12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4.1±2.3)个月。二部分骨折优良率为100%,三部分骨折优良率为97.67%,四部分骨折优良率为89.78%,总优良率为95.31%。术后经X线片检查,无肱骨头坏死,无骨折不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感染及血栓形成情况。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二部分、三部分及四部分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利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35例实施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固定治疗,治疗组采取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其治疗效果为优、良、差,患者依次为30例、4例、1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71%,其中优15例、良8例、差12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01,P<0.05)。结论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通过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之后,患者可在早期进行锻炼,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roximal humerus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对于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作者医院2010-07/2012-07月收治的92例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HILOS组、LPHP组,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LPHP组相比PHILOS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相对少,骨折愈合时间短,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日常生活逐渐恢复,关节活动能力提高;PHILOS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LPHP组(P〈0.01);PHILOS组治愈率为97.83%高于LPHP组的80.43%(χ2=7.1805,P〈0.0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χ2=1.0110,P=0.3417)。结论 PHILOS与LPHP相比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术后疼痛减轻、运动功能恢复快,且治愈率高;对于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强效镇痛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86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强效镇痛方法实施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管型钛板内固定方法实施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6%,而对照组为80.6%,观察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强效镇痛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