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掌握汕尾市城区1960~1999年传染病疫情动态,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自1960年以来上报的传染病疫情,对所有数据核实、整理,采用EXCEL2000统计和疫情分析。结果 计划免疫使相应的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有力控制,发病率明显降低,白喉及脊髓灰质炎自1993年起无新病例发生;随着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深入、有效的开展,已消除了天花和丝虫病,其它主要传染病如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也呈波动性下降,近年多呈散发,但性病和经血传播性传染病呈上升趋势。结论 免疫预防、药物预防和有效地切断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开展持久、群众性传染病监测与防治工作是我们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保山市2005~2008年主要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保山市2005~2008年报告的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痢疾等主要肠道传染病病例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8年保山市共发现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痢疾等主要肠道传染病3171例。发病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4.25/10万、32.25/10万、32.99/10万、20.95/10万,平均发病率是33.55/10万。结论保山市主要肠道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对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三种主要肠道传染病仍应加强防治。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同时加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测、监督管理,把好病从口入关。  相似文献   

3.
通州市疾病监测点1983年至2004年伤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是重点防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历年来,通州市疾病监测点伤寒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市水平,为探讨其流行因索,我们对通州市疾病监测点1983年至2004年伤寒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平塘县2004-2016年肺结核疫情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分析和探讨其变化规律,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2004-2016年肺结核监测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6年平塘县肺结核报告病例为5 73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8.01/10万,发病以2007年为高峰,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男女性别比为2.21∶1。发病年龄以20~69岁为主,占80.08%。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6.89%;其次是学生,占3.97%。结论 2004-2016年平塘县肺结核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防控重点人群是农民,其次是学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在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建立综合防治示范基地,探索综合防治措施,为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防控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实践经验,为有效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干预区和对照区,建立发热病例监测系统,对干预区实施传染病源管理、水源消毒管理、开展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结果干预区干预后发病率4.27/10万,较干预前(44.61/10万)下降90.43%,较对照区(16.29/10万)下降71.02%。结论开展发热病例监测,以病原学为依据,提高实验室诊断病例报告率,及早发现病人;加强水源消毒管理,是预防控制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流行或暴发的关键环节;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或通过"1+2"健康教育方法是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最佳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4-2011年平塘县法定乙类传染病疫情流行情况.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塘县2004-2011年法定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平塘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7886例,死亡5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4.30/10万,死亡率为2.31/10万,发病率居前三位是肺结核(164.96/10万)、病毒性肝炎(64.84/10万)、细菌性痢疾(63.57/10万),发病农民占75%、学生占7%、散居儿童占6%.结论该县乙类传染病主要以肺结核为主,其次是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重点人群众是农民、其次是学生、散居儿童,是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疫情被动监测是边远民族地区传染病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可为掌握疫情动态,评价传染病防治效果,为制定传染病防治计划提供依据。笔以1994~1998年平塘县医院收治住院确诊的肺结核病历资料、平塘县防疫站管理的涂阳病人或其他确诊病人为依据,进行疫情被动监测,分析了698例肺结核疫情趋势。  相似文献   

8.
伤寒是遵义市红花岗区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但多年来发病率持续在较高水平,近十年在全区甲乙类传染病顺位中名列前五位。本文分析,旨在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疫情资料来源于本站1990-1999年疫情会审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总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2 结果2.1 发病动态 1990-1999年共报告伤寒(含副伤寒)2950例,发病率36.77/十万-149.68/十万,年均发病率67.22/十万,发病率持续在较高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全区甲乙类传染病顺位中名列前五位。有两个流…  相似文献   

9.
伤寒、副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发病率在法定甲、乙类传染病中属前7位,但近几年该病的临床特征越来越不典型,为了更好地认识该病及进行有效的防治,笔就我院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216例伤寒、副伤寒患的首诊临床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宁城县近50年来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阐明流行规律,为制定防病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时间序列和自身对照方法,分析发病率、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50年间平均发病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死亡率呈大幅下降趋势;50年间,肠道及血源传染病构成位居第一位,依次为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成为现阶段主要传染病,性病的发病构成比上升。结论21世纪辖区疾病谱出现新的特点,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肠道及血源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缓慢,已经消灭的淋病、梅毒于90年代前后年又有病例报告,2005年在辖区内首次出现艾滋病病例报告,肠道及血源传染病和性病应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应进一步依法开展防治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临淄区52年来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阐明流行规律,为制定防病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时间序列和自身对照方法,分析发病率、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52年间平均发病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死亡率呈大幅下降趋势;肠道及血源性传染病构成位居第一位,然后依次为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成为现阶段主要传染病,性病的发病构成比上升。结论21世纪辖区疾病谱出现新的特点,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肠道及血源性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缓慢,已经消灭的淋病、梅毒于90年代后又有病例报告。2006年在辖区内首次出现艾滋病病例报告,肠道及血源传染病、肺结核和性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应进一步依法开展防治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肠道传染病是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动态追踪肠道传染病发病变化趋势和不同类型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具有迫切性。目的 分析2008—2018年中国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空间分布及聚集性特征,为优化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3月,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提取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31省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甲乙类肠道传染病[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和未分型肝炎)、痢疾]的月发病例数和月发病率数据。采用趋势性χ2检验分析2008—2018年中国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趋势。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空间自相关及时空聚集性分析方法对2008—2018年中国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监测数据进行时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确定疫情防控的关键季节和重点地区。结果 2008—2018年,全国累计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3 220 480例,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25/105,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痢疾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伤寒与副伤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濠江区1994-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濠江区1994-2005年各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濠江区12年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最高达259.0/10万(1994年),最低至109.2/10万(2003年),年平均发病率为153.2/10万。12年间,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主要是肺结核)呈缓慢上升趋势,从2001年开始,位居濠江区甲、乙类传染病的首位,但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痛的发病率则呈下降趋势。主要传染病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为主。结论 濠江区夸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加大对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同时加强对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996-2007年松桃县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分析松桃县12年间传染病发病率、发病病种变化和发病顺位。结果12年间松桃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8种20515例,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274.94/10万;死亡212例,年平均死亡率为2.84/10万;传染病总发病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肺结核、痢疾、麻疹、伤寒、乙肝(丙肝)和肝炎(甲肝、未分型)6种传染病占传染病总数的93.35%;狂犬病死亡居传染病死亡的第一位。结论1996-2007年松桃县传染病总发病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肺结核、痢疾、麻疹、伤寒、乙肝(丙肝)和肝炎(甲肝、未分型)是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病种,狂犬病死亡是传染病死亡的主要病种,应积极做好相应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盈江县传染病流行趋势及特征,为制定传染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法定传染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10 188例,死亡348例,年均发病率432.72/10万,死亡率14.78/10万。发病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是疟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伤寒,占发病总数的93.91%;不同年度、不同种类传染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应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重点落实重点疾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009年玉溪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态势及变化特点,为制定传染病防治、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玉溪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1-12月均有传染病的发生,5-11月为发病高峰;传染病发病率前三位的区域:红塔区、澄江县、华宁县;病种为:伤寒副伤寒、肝炎、肺结核;甲型H1N1、霍乱为2009年度较有特点的发病病例.结论 2009年玉溪市甲、乙类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护理对策,加强防病工作基础建设,提高疾病预防和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7.
综合医院1995~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04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来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793例,其中,甲类传染病24例,乙类传染病14282例,丙类传染病487例;1999~2004年甲、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丙类传染病尤为显著;报告的主要病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一直排在前三位,占了各年度发病总数的85%以上;从2001年开始,肺结核从原来的第2位升至第1位。结论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仍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大管理力度,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振安区2004~2008年传染病的发病趋势,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振安区2004~2008年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振安区2004~2008年甲、乙、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2303例,年平均发病率244.61/10万,报告的主要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结论以防治为主。  相似文献   

19.
南宁市2004年0~6岁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斌  石健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0):733-735
目的:了解南宁市0~6岁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开展儿童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4年南宁市0~6岁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资料结果2004年年南宁市0~6岁儿童发生乙、丙类传染病20种6635例,发病率为1094.01/10万,发病率居前10位的病种主要依次是除霍乱痢疾伤寒及副伤寒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梅毒、麻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风疹、猩红热、乙型肝炎。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在南宁市0~6岁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分类构成上占主要地位,发病6230例,占发病总数的93.89%。死亡病种4种、死亡9例,死亡率为1.48/10万,其中狂犬病和新生儿破伤风死亡7例,占死亡总数的77.78%。结论当前危害南宁市0~6岁儿童病的主要传染病是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南宁市今后儿童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罗春华  赖小光 《广西医学》2007,29(7):1062-1062
伤寒是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现将我县2001~2006年的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进行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