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顾健  仇焱  龙绍疆 《中药材》2005,28(8):695-697
目的:研究大黄、川芎对关木通致大鼠急性肾毒性的影响.方法:测定关木通水煎剂总马兜铃酸的含量并复制关木通大鼠急性肾毒性模型,观察大黄、川芎对关木通所致大鼠急性肾毒性模型血尿素氮、肌酐、尿蛋白、尿钠、尿渗透压、尿NAG酶及肾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关木通水煎剂(3 g生药/ml)总马兜铃酸含量平均值为13.4 mg/ml,大黄、川芎均能使大剂关木通所致的大鼠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状况降低,对尿钠、尿蛋白也有降低作用,对尿量、尿NAG酶无明显影响,肾脏组织病变程度也较关木通组轻.结论:大黄、川芎对大剂量关木通所致大鼠急性肾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木通肾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研究揭示关木通肾毒性的组织,细胞学机制。方法:建立体内短期肾病毒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模型,分别观察关木通(9g/kg)及其复方(30g/kg),对体内动物模型,关木通鼠血清和关木通主要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及其鼠血清对体外细胞模型的毒性影响,并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马兜铃酸鼠血清中马兜铃酸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关木通组动物体重明显减轻(P<0.01),并出现蛋白尿和尿糖,关木通复方组动物体重增长缓慢(P<0.05),也出现蛋白尿,但未见尿糖,关木通及其复方组均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脱落,间质血管瘀血,肾小球基本正常或有轻度基膜皱缩;关木通和马兜铃酸鼠血清均对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该抑制作用不随马兜酸I血药浓度的递减而减弱,而与血药浓度相对稳定的马兜铃酸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I相关。结论:在动物模型上确证大量短期服用关木通及其复方均出现肾毒性,并呈现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为主而不伴肾间质纤维化的组织病理学特点;证实关木通真正的肾毒性成分还有其固有的和体内代谢生成的马兜铃内酰胺,其作用位点并非局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至少还有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该细胞生长受显著抑制的现象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关木通的肾毒性及其防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莉华  安儒峰  庄文选 《中药材》2002,25(5):369-371
介绍关木通和马兜铃酸的肾毒性及其防护的研究进展。关木通有明显肾毒性,给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肾功能,严格控制给药剂量可有效避免肾毒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木通的肾毒性析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 1993年 ,比利时人Vanherweghem报道“中草药肾病”后[1 ] ,国外文献已陆续报道有关服用中草药后引起肾脏病变的报告 ,并称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herbnephro hathy ,CHN)。尽管文献中有超量服用木通而引起肾脏损害的记载[2 ] ,但都缺乏详尽的临床研究 ,木通仍在使用。由于这些中药的主要毒性为马兜铃酸 (AA) ,且肾损害与其有关 ,故国内有学者建议 ,将其称为“马兜铃酸肾病”(AAN) ,专家们认为这一命名可以接受。木通是一味常用而效果好的利尿通淋中药 ,分为关木通、川木通 ,《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5.
中药关木通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尚明英  李军  胡波  杨珊  李长龄  郑俊华 《中草药》2000,31(12):899-900
目的:测定关木通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10nm。结果:20批关木通样品中总马兜铃酸含量为0.63%~2.84%。结论:各地所用商品关木通中总马兜铃酸含量差异较大,且与药材性状具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小蓟饮子各配伍组对关木通肾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小蓟饮子中君臣佐使药对关木通的减毒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关木通组、关木通与小蓟饮子中君臣佐使药不同配伍组,灌胃3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相关肾功能指标,并测定各组马兜铃酸Ⅰ的含量.结果:关木通与小蓟饮子中君药、臣药配伍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比单纯关木通组有明显改善,相关肾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单纯关木通组(P<0.01),马兜铃酸Ⅰ的含量也低于关木通组.结论:小蓟饮子中的君药、臣药能减轻关木通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比较关木通配伍不同滋阴养血中药后马兜铃酸A的变化趋势,探讨各中药组配伍对马兜铃酸A的影响。方法:以DiamonsilTM(钻石)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74∶2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15nm。结果:与关木通组相比,各配伍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降低;其中配伍当归组,以3∶1比例配伍马兜铃酸A含量最低。结论:在方剂配伍理论指导下,通过合理配伍降低关木通的毒性是可行的。复方配伍减毒理论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勇  邓晓春 《中草药》2008,39(12):1805-1807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的热稳定性和配伍对关木通煎煮液中马兜铃酸Ⅰ的影响,探讨马兜铃酸Ⅰ的配伍减毒机制。方法HPLC法测定关木通单煎液、关木通与丹皮共煎液、马兜铃酸Ⅰ对照品单煎液、关木通单煎后药渣和关木通与丹皮共煎后的关木通药渣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量。结果马兜铃酸Ⅰ在纯水中煎煮后减少,并在其保留时间前又出现一个色谱峰,此峰同样出现在关木通煎煮液中。丹皮与关木通药对共煎液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量低于关木通单煎液,并且共煎后的关木通残渣中的马兜铃酸Ⅰ也低于单煎后残渣。结论马兜铃酸Ⅰ在加热的条件下不稳定,部分生成另外一种物质。丹皮与关木通配伍后没有抑制关木通中马兜铃酸Ⅰ的溶出量,配伍减少关木通煎煮液中马兜铃酸Ⅰ的原因是后者溶出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关木通药材及其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 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Lichrospher-C18 柱(4.6mm ×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70: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35℃.结果 醋炙、碱制及盐炙3 种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 的含量均较生品有所降低,并且碱制后的炮制品降低率最高.结论 这3 种炮制方法能够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 的含量,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对关木通毒性成分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可通过科学炮制降低毒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兜铃酸所致中草药肾病的医学和药学进展及其引发的思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子伯  蒋文跃  蔡少青 《中草药》2003,34(2):185-188
通过对引起西方社会广泛关注的中草药肾病的病理学研究、分子作用机制、植物学和生药学研究各方面文献的归纳总结,分析了马兜铃酸所致中草药肾病的临床病理,深入地探讨了西方社会误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而造成的肾病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了应如何解决当前发生的此类现象以及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单味关木通和龙胆泻肝汤肾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娜  谢鸣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7):619-622
目的:观察单味关木通、配伍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给药后,大鼠肾功能、肾组织形态学及肾脏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单味关木通组、龙胆泻肝汤组、正常对照组3组,其中前两组分别按6,17.5 g·kg-1(其中含关木通6 g·kg-1)给以相应方药水提液灌胃,正常组给予等量饮用水,连续8周。测定大鼠血、尿生化指标及肾脏组织匀浆中IL-1β,IL-6水平,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2种水提液连续给大鼠灌胃8周,均可见明显的肾功能改变,肾脏组织匀浆中IL-1β,IL-6水平比正常组均明显升高,组织切片显示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的肾小管间质病变;龙胆泻肝汤组的肾脏损伤较单味关木通组轻。结论:实验剂量的关木通与配伍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均可引起肾功能损伤,肾脏损伤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和伴有高水平的IL-1β与IL-6为特征。推测关木通及其龙胆泻肝汤引起的肾毒性涉及免疫诱导的炎性损伤机制;复方龙胆泻肝汤肾毒性较低,可能与其减轻单味关木通引起的免疫诱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炮制技术去除关木通毒性成分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根据马兜铃酸的化学性质,借鉴传统中药炮制经验,对去除马兜铃酸的炮制方法学进行研究。方法:以关木通为研究对象,马兜铃酸A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对关木通的碱制和醋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确定了关木通的炮制工艺为以0.1mol·L-1碳酸氢钠多次浸泡后醋制的方法。炮制过程中温度对毒性成分的去除率影响较大。不同含量的关木通在实验室小试炮制中,毒性成分去除率在90%以上,10批中试毒性成分的去除率在80%以上,使马兜铃酸A的含量降低到0.35-0.60mg·g-1。马兜铃酸在药材中部分是盐的形式存在的。结论:该炮制新工艺能够选择性的去除关木通中的绝大部分毒性成分,达到了去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含马兜铃酸中药的肾脏毒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马兜铃酸和含马兜铃酸中药的肾脏毒性研究结果表明 ,马兜铃酸和含马兜铃酸中药引起的肾脏毒性部位主要是肾小管 ,肾小球病变不明显。大剂量短期用药引起的病变以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为主 ,而长期用药可能引起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并呈进行性发展。其引起的急、慢性肾损害严重时可发生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应用这类中药时应密切监测肾脏功能 ,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防止肾毒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关木通的肾毒性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方法研究了染中药关木通毒性大鼠尿液的代谢改变及其与靶器官毒性的相关性.分3个剂量组(36、32、28 g生药·kg-1·d-1)对雄性Wistar大鼠连续6 d灌胃给药,收集12 h的尿样,进行1H-NMR谱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染毒后的大鼠尿样中氧化三甲胺、牛磺酸迅速下降,而柠檬酸、肌酐、2-酮戊二酸等代谢物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乙酸、丙氨酸则显著上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给药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而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乙酸、氧化三甲胺、丙氨酸和牛黄酸的变化.乙酸、丙氨酸的显著上升表明动物出现了肾小管坏死,与以前报道的肾脏病理和血浆生化改变相一致.关木通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有着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关木通能够对肾脏造成损害,且大鼠尿液的代谢物谱与关木通毒性作用强度密切相关,说明代谢组学方法在中药的毒性研究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刘丽芳  曹素萍  及莹  张小俊  黄婷 《中成药》2005,27(8):938-941
目的:建立马兜铃酸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TLC:样品经适当提取、净化后点于硅胶GF254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水-甲酸(20:10:1:1)上层为展开剂.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与1.0%醋酸进行梯度洗脱,甲醇在15min内由40%到100%;检测波长:310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结果:TLC:马兜铃酸Ⅰ的Rf值为0.50,马兜铃酸Ⅱ的Rf值为0.53.HPLC:马兜铃酸Ⅰ的平均回收率为103.5%,RSD=0.3%;马兜铃酸Ⅱ的平均回收率为96.05%,RSD=1.3%.结论:本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6.
邵鑫  张月  郑雁雪  王圆圆  魏金霞  李遇伯 《中草药》2022,53(19):6200-6212
马兜铃酸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马兜铃属及细辛属植物中的硝基菲羧酸类化合物,因其具有不可逆转的肾毒性,2000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令停止进口、制造和销售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及药品。随后,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暂停了含马兜铃酸药物的使用。但目前,一些含有低剂量马兜铃酸的药物仍在我国临床上广泛应用,鉴于马兜铃酸的不良反应,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近年来马兜铃酸快速检测和分离技术的原理、应用、优势与不足进行总结,以期为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及其制剂的风险控制及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木通肾毒性的临床特点及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关地木通的肾毒性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关注。本文对关木通进行了本草学考证,并对关木通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以及近年来在动物模型、毒性机理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综述单味中药配伍含马兜铃酸中药后肾脏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发现与含马兜铃酸中药配伍后,具有肾脏减毒作用的中药包括补益、活血、清热及泻下四类,为临床合理配伍、安全应用含马兜铃酸中药及中成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代谢酶在马兜铃酸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宫丽崑  任进 《中草药》2012,43(2):388-392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是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的致病因素,已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有关AA肾毒性机制的研究目前已成为毒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马兜铃酸Ⅰ(AAI)是马兜铃酸的主要毒性成分,氧化和还原是AAI体内快速清除必不可少的代谢过程。参与AAI氧化还原的代谢酶及此代谢过程在AAN中的作用取得了重大进展,因此对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AAI肾毒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兜铃酸的毒性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10月18日,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布题为"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的研究论文,该文指出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可通过诱导特异性的"马兜铃酸突变指纹"诱发肝癌,并建议公众避免摄入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我国自2000年始,针对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陆续取消了关木通、广防己和青木香等的药用标准,并通知加强相关药物监管;《中国药典》中也逐渐取消一系列相关中草药的记载。此文发表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快速启动了关于马兜铃酸的"毒性"问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国内外关于马兜铃酸的毒性研究进行了充分讨论,发现暴露史、致癌剂量和潜伏期不明确,乙肝等关键影响因素未纳入分析,样本量小、混杂因素多,证据链不完整,数据间巨大差异缺少解析,基础研究论据不足等是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正确认识马兜铃酸的毒性和致癌风险、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专家们提出如下建议:(1)尽快完善马兜铃酸致癌性的系统评价,科学阐明马兜铃酸与肝癌发生的关系;(2)制定含马兜铃酸类药物安全用药风险警示,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3)深化中药毒性的临床研究,逐步明确所有中药的临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