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辅助检查是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依据的有效手段,在我院儿科常见的辅助检查有CT、心脏彩超、心电图、脑电图、听力筛查等,检查前都需要镇静或制动,但婴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在检查过程中常常哭闹、躁动,不能配合检查。水合氯醛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在儿科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为此,我们对水合氯醛口服和灌肠2种给药途径对婴幼儿的镇静效果进行了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2.
杨丽 《现代养生》2011,(23):18-19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高发疾病。如何确诊,并进行有效治疗呢?通常有4种检查方法可以选择。分别是:心电图(包括静息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64排CT、冠脉造影检查。在循序渐进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逐步升级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心电图检查有三种方式。其中静态心电图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检查方法,简单经济。一般情  相似文献   

3.
心电图是常用的辅助检查,其正确分析有赖于高质量的波形记录,而实际工作中,对病人心电的描记往往不能十分“理想”,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这在临床心电图学中称为“伪差”(即并非来自心电活动,而是由于实际描记过程的不良因素造成心电图的畸变)。如果不加以认真分析,就会造成心电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是临床应用最多的检查手段,因为它能反应出心脏生理过程一系列的电位变化,尤其在心肌梗塞的诊断方面有其独特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而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往往没有那么简单,象心电图中“异常Q波”不仅在“心肌梗塞”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常见于其他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5.
50年来心电学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我国的心电图学也获得前所未有的进展 ,成就辉煌。与临床上“三大常规”检查一样 ,住院病人、术前检查、疾病普查、体检等 ,心电图成为必查项目 ,甚至社区家庭病床可有手提式仪器上门服务。如何使心电图检查更好地联系临床 ,使其临床意义得到正确的阐述 ,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然而 ,由于心电图出具的报告不一致 ,临床医生的不甚了解 ,常发生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事件。1 心电图不但为诊断和治疗某些心血管病或其他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又是观察某些疾病转归 ,提示预后的重要工具之一例 1.某产妇产后腹腔内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7年1月-2009年4月期间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72例肺栓塞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疾病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手段.结果:72例患者以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症状或突发头晕、晕厥等临床症状就诊,首诊即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为21位,查检率不高,仅为29%,结合辅助检查手段血气分析阳性率PaO2为71%;PaCO2为55%;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为71%;心电图SⅠ QⅡTⅢ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为62%;超声心动图和肺通气灌注扫描可作为肺栓塞诊断相对可靠手段,检出率达80%以上,胸部X线等辅助检查,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达72例.结论:肺栓塞临床误诊率、漏诊率极高,对于患者中临床症状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应进行辅助检查,对该疾病进行进一步确诊,结合辅助手段提高该疾病临床诊断水平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对老年胸痛患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或住院初步诊断为心源性胸痛的老年胸痛患者204例为研究对象,行常规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统计分析不同部位疾病在异常心电图中的检出率。结果本组204例临床诊断肺及气道疾病49例,心血管疾病76例,胸壁疾病13例,周围神经疾病14例,胆道疾病7例,健康或不明原因45例;心电图检查正常心电图62例,不正常心电图142例;不正常心电图中心血管疾病异常率最高,占97.4%,周围神经疾病异常率最低,占7.1%。结论老年胸痛病因复杂,心源性胸痛在心电图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异常率,但仍存在特异性较低的缺陷,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罗丽萍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722-3723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对急诊危重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危重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其中包括冠心病45例,呼吸衰竭24例,脑血管疾病13例。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82例患者中,心律失常发生77例,心肌缺血51例,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动态心电图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应用,有助于早期检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高发疾病。如何及时发现和确诊,以利于进行有效的治疗呢?通常有三种检查方法可以选择。分别是:心电图(包括静息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64排CT、冠脉造影检查。可以选择逐步升级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尿沉渣不同检测方式检测结果比较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沉渣检验一直被列为常规检验内容之一,随着高技术的迅速发展,尿液检验技术得到了迅速提高。尿沉渣检查有“体外肾活检”之称,这些有形成分的检出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辅助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为给临床出具疾病诊断与治疗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笔者对尿沉渣不同检测方式的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梅涛 《智慧健康》2022,(24):19-23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将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在淄博市中医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管并发脑心综合征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经过CT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再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最终的心电图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经心电图检查后,发生异常变化的有82例。其中属于脑梗死的患者有40例,心电图发生异常变化的有38例,属于脑出血的患者有29例,心电图发生异常变化的有25例;属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有21例,心电图发生异常变化的有19例。患者心电图出现异常的频率和其发病位置有紧密的联系,患者发病位置在脑干部位,其心电图发生异常变化最严重。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变化存在多样性,临床结果显示,急性脑血管病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有一定的损害,并且患者的症状越严重,心电图发生异常变化的概率就越高。因此,给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心电图进行检查,能够判断其有无心脏受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诊科心电图流程优化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12月该院急诊科室所收治的385例患者当中的285例原发胸痛疾病入院患者,由急诊医师来评价其是否需接受心电图检查需求,如无空余的机器,需排队等待,院内管理者需结合疾病轻重情况安排好设备;选取2018年5-12月该院急诊科室所收治402例当中的296例原发胸痛疾病入院患者,运用心电图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该管理系统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心电图的检查,由医护工作者借助心电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工作站实现自主叫号,依据相应规则等,顺利将心电图的检查完成,医师借助该管理系统来辅助诊断,并决定分诊与制定医嘱。结果与2017年5-12月相比,2018年5-12月患者心电图的使用率、危重患者心电图的使用率、胸痛患者心电图的使用率及2 h明确的诊断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2017年5-12月胸痛患者心电图的检测时间(1.4±0.6)h相比,2018年5-12月,胸痛患者心电图的检测时间(0.9±0.5)h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急诊科室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有效应用,对急诊科室心电图检查流程可起到积极的优化作用,检查效率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肺栓塞(PE)疾病在临床治疗上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所有在该院确诊的肺栓塞(PE)疾病患者50例的相关资料以及临床记录数据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这些肺栓塞(PE)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疗效。结果 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所有在该院确诊的肺栓塞(PE)疾病患者有50例,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血气异常。存在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共有47例(94.00%);其中临床表现出呼吸困难以及晕厥的患者有33例(66.00%);通过相关辅助检查,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症状的有42例(84.00%);通过相关治疗之后,大部分患者在临床上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一般情况下,肺栓塞(PE)疾病患者都会存在着一些高危因素,出现相应的不良临床症状,例如呼吸困难、晕厥、心悸、紫绀、咳嗽、胸痛、颈静脉充盈、窦性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咯血以及下肢浮肿等,通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以及各种相应辅助检查,对肺栓塞(PE)疾病患者做出早期的诊断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相关的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提出的《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改变。方法:选取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为A组;选取无合并心脏病患者50例为B组,记录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出现异常的例数。结果:A组出现窦速31例、早搏15例、ST-T改变12例;B组出现窦速9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ST-T改变3例。结论:临床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患者疾病治疗及日后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心律失常诊断结果.结果:本组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示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人数有65例,阳性率为54.2%;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人数有73例,阳性率为60.8%;两种检查方法的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率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本组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示冠心病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人数有14例,阳性率为11.7%;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冠心病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人数有39例,阳性率为32.5%;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查结果更加精准,可快速发现严重病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床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所致心室肥大采用心电图、二维超声何种检查更有效地提高阳性诊断率.方法 对体检中同时检查心电图、二维超声,结果中一项或两项同时异常者对照分析.结果 两种检查在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时期应注意重点采用两种不同的检查.结论 两者的结合检查与相互的印证是明确心室肥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6例,分析心电图及其它辅助检查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70(81.40%)例心电图表现异常,以心率失常为最常见,其次为ST-T改变;心电图异常率与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胸片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房性及室性早博患儿预后一般良好,合并多项心电图改变时,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结论心电图改变对早期发现和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了解患儿的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2017-04~2018-04接收的148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所采取的诊断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静态组和动态组,各组分别为74例。静态组采取常规的静脉心电图的临床诊断,动态组采取动态的静脉心电图的临床诊断,观察并对比动态组和静态组的诊断价值。结果:动态组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等疾病的检出率均高于静态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方式,能够提高各种疾病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典型胸痛伴心电图正常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特点,分析胸痛原因,提出诊断建议。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不典型胸痛但心电图正常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彩超、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及胸部X线检查的信息,分析患者出现胸痛的病因。结果确诊为胸膜炎1例,肺炎2例,食管裂孔疝2例,心律失常8例,反流性食管炎5例,心脏神经症10例,心包炎1例,诊断不明1例。结论在临床胸痛患者首先考虑冠心病、心绞痛,非冠心病心绞痛胸痛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伴随症状、缓解方式等,结合心电图、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接诊的冠心病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分别实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统计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93.4%(71/76),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为76.3%(58/76),检验两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二三联以及短阵室上速检出率,动态心电图均要高于常规心电图,检验各类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较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更为理想,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