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5例,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T≥-1.0)68例、骨量减少组(-2.5T-1.0)70例和骨质疏松组(T≤-2.5)47例。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空腹C肽、甲状旁腺激素、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血清钙及24 h尿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3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C肽、甲状旁腺激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患者年龄、病程、24 h尿蛋白定量、甲状旁腺激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BMI和空腹C肽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25.69±2.04)kg/m~2、(2.25±0.31)nmol/L,其中骨质疏松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及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其中骨质疏松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均P0.05);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与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明显相关,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及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水平下降,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升高,提示骨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补肾壮骨汤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椎体功能、骨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苏州市相城区中医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椎体成形术及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术后联合3个月的补肾壮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体高度、骨密度、Cobb角及骨代谢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升高;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骨密度,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角及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水平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调节椎体高度,改善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 (BMD)与绝经年限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关系及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骨折组与非骨折组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为防止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成都地区 5 0~ 75岁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 185例询问其绝经年限 ,测定 T4 - L5椎体侧位摄片 ,并计算出楔形指数 ,检测其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各年龄组骨密度与骨代谢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骨折率随绝经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骨密度与绝经年限和骨钙素 (BGP)成负相关。骨折年龄与非骨折年龄差异无显著性。骨折组与非骨折组的 BM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骨代谢各项生化指标比较显示尿磷 /肌酐比 ,骨折组与非骨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其它生化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BMD对预测原发性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有一定价值。BGP对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是一项较敏感的生化指标。绝经年限对原发性骨质疏松骨折预测和防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阿仑磷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老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老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患者(≥80岁)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61例,治疗组给予阿仑磷酸钠结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仑磷酸钠治疗,在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疼痛情况及对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N-MID)、骨碱性磷酸酶(BA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和Ⅰ型骨胶原C端肽(CTX)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背疼痛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疼痛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N-MID、BAP、PINP、CTX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阿仑磷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老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取34例老年尘肺患者和30名非尘肺健康体检者进行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老年尘肺患者的跟骨骨密度T值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老年尘肺患者血清中骨代谢生化指标骨钙素蛋白(BGP)值和人骨碱性磷酸酶(BALP)值明显降低,而血清中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值明显升高(P0.05)。提示老年尘肺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可能高于同龄的健康者,应预防因骨质疏松症导致尘肺患者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阶段肾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检测肾病患者与正常同龄人的骨密度(BMD)和骨代谢等生化指标,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肾病组血钙(Ca)、25-OH维生素D3(25-OH-D3)降低,血磷(P)、甲状旁腺素(TP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肾病组和肾衰组血Ca、25-OH-D3均降低,血P、TPH、骨钙素(OCN)、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T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特殊序列(CTx)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病组与肾衰组比较:肾衰组Ca、T1NP、TPH、BMD降低,血P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代谢指标较BMD能更敏感反映肾病早期骨代谢的变化,是肾病患者骨质疏松预防与疗效观察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62例中老年女性腰椎正位骨密度,同时检测所有受检者空腹血清骨钙素、血清碱性磷酸酶及晨尿吡啶啉,尿吡啶啉用肌酐校正。按年龄段和不同骨密度组对骨代谢生化指标值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质疏松在中老年女性中普遍存在,发病率很高,达51.2%。骨代谢指标按年龄分析,中老年女性骨钙素和尿吡啶啉/肌酐在50~69岁时明显升高。70岁以后又趋于下降。而血清碱性磷酸酶各年龄段无显著性差异。按骨密度分析,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低组的骨钙素和尿吡啶啉/肌酐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低组的骨钙素和尿吡啶啉/肌酐值无显著性差异。各骨密度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质疏松症是1种危害极大的疾病,在中老年女性中患病率很高,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血清骨钙素、尿吡啶啉/肌酐分别是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指标,有助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对早期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及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女性2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组织蛋白酶K(Cathe K)、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年龄段、骨密度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情况。结果 260例研究对象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3.5%(139/260),且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不同年龄段研究对象的血清OC、PⅠNP、Cathe K及TRA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0例研究对象中,骨质正常57例、骨量减少64例及骨质疏松139例,骨质疏松组血清OC、PⅠNP、Cathe K、TRAP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B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女性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与血清OC、PⅠNP、Cathe K及TRA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骨代谢生化指标能够有效反映骨代谢活动,并且与骨密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有利于积极防治早期骨质疏松,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采用骨水泥技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单纯行经皮骨水泥注入术,治疗组采用经皮骨水泥注入术+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骨密度高于常规组,脂代谢指标(t P1NP、OCN和βCTX)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经皮骨水泥注入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能减轻术后疼痛,改善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代谢标志物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股骨的骨密度(BMD),计算其BMD与正常年轻人的骨峰值比值(以t值表示),并按照骨密度值将120例患者分为63例非骨质疏松组和57例骨质疏松组.选用瑞士罗氏诊断公司COBAS6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骨代谢标志物总骨I型前胶原N端肽(PINP)、血清骨钙素(N-MID)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的水平.结果:PINP、N-MID和β-crosslaps水平骨质疏松组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两组患者的BMD、PINP、N-MID和β-crosslaps水平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的骨代谢标志物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关系密切,血清中P1NP、N-MID、B-Crosslaps可作为诊断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理想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观察其对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体检的162例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腰椎L2-L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Ward三角区)骨密度以及血清中的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和尿中的吡啶啉(肌酐校正)。根据受检者不同的年龄段和骨密度对他们的骨代谢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老年女性中患有骨质疏松的占51.2%;50~69岁的中老年女性血清中骨钙素和尿中吡啶啉(肌酐)的含量较高,超过70岁后则开始减少;不同年龄段的中老年女性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基本相同。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的中老年女性血清中骨钙素含量和尿中吡啶啉(肌酐)含量高于正常组,但两组的血清中骨钙素含量和尿中吡啶啉(肌酐)含量基本相同,不同骨密度组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也基本相同。结论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对减少中老年女性损害极其重要,而血清中的骨钙素、尿中的吡啶啉(肌酐)能够特异的反映骨吸收和形成,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进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联合降钙素、钙尔奇-D、阿仑膦酸钠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PFNA内固定治疗患者骨折,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个月。于治疗前后采两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及尿样,比较血清骨代谢标志物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的水平及尿液中吡啶啉(PYD)、I型胶原C端肽(CTX)的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ALP、BGP、PINP、TRACP 5b及PYD、CTX的活性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降低,Harri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改善患者的骨代谢,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骨代谢特点及骨质疏松风险,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结核病初治患者146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进行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OC)、血钙、血磷、25羟维生素D(25-OHD)及骨密度检测。结果观察组PINP、OC、25-OHD、血钙含量及骨密度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β-CTx含量及骨质疏松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感染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2,P0.05),而年龄≥50岁、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则是导致结核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HR值分别为6.17、3.29、1.63、1.68,P0.05)。观察组骨密度T值与PINP、OC均呈显著正相关,与β-CTx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肺结核血清PINP及OC含量显著降低,β-CTx含量升高,可能与骨质疏松的易发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联合雌激素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金天格胶囊联合雌激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雌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和骨代谢相关指标(降钙素、磷、钙、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骨密度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4±0.05)g/cm~2vs.(0.55±0.06)g/cm~2,P=0.497]。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骨密度显著增加[(0.67±0.09)g/cm~2vs.(0.57±0.07)g/cm~2,P=0.000)];治疗12个月后骨密度显著增加[(0.70±0.10)g/cm~2vs.(0.62±0.09)g/cm~2,P=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降钙素、骨钙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降钙素显著增加[(262.83±72.72)pg/ml vs.(231.81±62.48)pg/ml,P=0.041)];骨钙素显著增加[(11.53±2.69)μg/L vs.(9.35±2.27)μg/L,P=0.000];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显著降低[(3.52±0.92)m IU/ml vs.(4.52±1.04)m IU/ml,P=0.000)]。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磷、钙离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雌激素治疗有助于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特发性身材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儿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以及ISS儿童IGF-1与骨代谢指标、骨龄/年龄比值(BA/CA)和身高标准差得分(HtsD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7例ISS儿童和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IGF-1、骨代谢生化指标骨钙素(OC)、Ⅰ型胶原蛋白羧基末端前肽链(P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比较两组水平差异;对IGF-1与骨代谢生化指标、骨龄/年龄比值(BA/CB)和身高标准差得分(HtsDs)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ISS组血清IGF-1、OC、PICP、ICT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SS组IGF-1分别与OC、PICP、ICTP、BA/CA、HtsDs呈正相关(P<0.05).[结论]ISS儿童骨转换水平明显降低,IGF-1水平降低与ISS儿童骨转换及骨形态学改变显著相关,应警惕ISS患者成年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给予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21,(1):87-8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糖尿病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骨代谢指标及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甲状旁腺激素(PTH)、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5羟维生素D [25-(OH)-D]、血钙(Ca)、血磷(P)、骨密度(BMD) L2、 L3、 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67.50%,高于对照组的2.50%(P <0.05)。结论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变化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骨密度和血清中骨代谢指标水平与患者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健康体检的70例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检测,所有患者均抽血检测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分为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观察组(17例)和未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对照组(53例),对比2组骨密度和骨代谢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三角区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钙(Ca)、活性维生素D3[25(OH)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磷(P)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果提示PTH、维生素D3、股骨颈骨密度是骨质疏松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是骨质疏松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进一步证实脑卒中引起骨质疏松及明确两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早期的诊断指标。方法对3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发病7天内、3个月、1年时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查。同时对30例同龄健康者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查。结果①两组的碱性磷酸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的血Ca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脑卒中组的甲状旁腺素检测3个月组、1年组与健康组的相比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脑卒中组的骨钙素检测3个月组、1年组与健康组相比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血清学指标OC、PTH可作为早期脑卒中后骨质疏松诊断的指标。②血Ca2+、P、ALK不能作为诊断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性激素和骨代谢指标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为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组,单纯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肘静脉血4 ml,检测血清雌二醇、总睾酮、脱氢表雄酮(DHEA)、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骨钙素、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留取清晨中段尿,检测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组血清雌二醇、总睾酮明显低于对照组,SH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组血清骨钙素、尿NTx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β-CTX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雌二醇、总睾酮水平与骨钙素呈正相关,与β-CTX、尿NTx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SHBG水平与骨钙素呈负相关,与β-CTX、尿NTx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DHEA水平与骨钙素、β-CTX、尿NTx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血清雌二醇、总睾酮、SHBG与骨代谢指标有明显相关性,可用于监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宝口服液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86例原发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手法闭合复位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后,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密度值。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服用骨宝口服液;对照组服用阿法迪三,两组共服用药物4个月。治疗后再次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值并进行比较;观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骨密度值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上升,骨代谢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宝口服液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改善骨代谢,增强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