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在ARDS肺保护通气策略中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比较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时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中 ,压力控制通气 (PCV)和容量控制通气 (VCV)模式对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5 0例 ARDS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 PCV组和 VCV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均实行允许高碳酸血症策略和肺开放策略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及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PCV组通气 2 4 h气道峰压低于 VCV组 ,而平均气道压高于 VCV组 ;两组通气 2 4 h后中心静脉压明显升高 ,而 VCV组上升更明显 ;两组治疗后心率显著减慢 ,PCV组改善更明显 ;两组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均未发生气压伤 ;两组治疗2 4 h后 Pa O2 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 ,PCV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对于 ARDS患者在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时 ,PCV和 VCV通气模式均可改善氧合 ,防止气压伤的发生 ,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PCV模式控制气道峰压更有效 ;主张对于 ARDS患者尽量采用 PCV模式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通气(PCV)用于治疗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创伤性ARDS患者PCV组和容量控制通气(VCV)治疗后6和12小时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Paw)和呼气末正压(PEEP)的大小,并比较PCV治疗对血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PCV组治疗后6和12小时PIP均显著低于VCV组(P均〈0.01),6小时MPaw和PEEP与VCV比较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压力支持通气与辅助控制通气模式在治疗呼吸衰竭病人中是否可以互换。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限制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系机械通气支持的30例病人,行辅助控制通气2天以上,切换成压力支持通气后6小时,然后恢复辅助控制通气。结果 压力支持通气与辅助控制通气相,显示有更高的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吸气时间相对比较长。吸气/呼气比值增大,心率降低。结论 在呼吸衰竭病人中压力支持通气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入医院治疗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模式分为两组,其中20例予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作为SIMV+PSV组,20例予以单纯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作为SIMV组,观察两组呼吸力学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SIMV+PSV组总呼吸频率[(23.05±2.41)次/min]高于SIMV组[(17.58±2.3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MV+PSV组C-反应蛋白、酸性蛋白、降钙素原分别为(93.26±21.56)mg/L、(1.38±0.50)g/L、(2.28±1.24)ng/ml,显著低于SI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V+PSV能够改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总呼吸频率,降低机体炎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持续气道正压-比例压力支持通气对机械通气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比例压力支持 (proportional pres-sure support,PPS)模式是按患者瞬间吸气努力的大小 ,成比例地提供压力支持的同步支持通气模式。我们观察了该模式对机械通气参数的影响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纳入标准 :1因原发疾病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2循环稳定 ,无血流动力学异常及严重心律失常 ;3意识清醒 ;4自主呼吸规律。我院综合 ICU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3月收治符合上述标准患者 42例 ,根据病情分为 2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组 (慢性呼衰组 ) 2 3例 ;急性呼衰组 19例 ,其中冠心病心力…  相似文献   

7.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心源性肺水肿等多种疾病,多数患者需采用机械通气维持机体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8.
无创正压通气(NPPV)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呼吸衰竭(呼衰)及有创机械通气的序贯治疗等疾病的临床实践已20多年[1-2].  相似文献   

9.
比例辅助通气(PAV)是压力在气道内的输送与患者瞬间努力成比例地连续加在每次吸气上,实际效果是患者的吸气努力得到放大.压力支持通气(PSV)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们对2种通气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的疗效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朱清  殷红 《急诊医学》1995,4(2):75-78
对1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作呼吸监护,测定P(A-a)O2,RI,PaO2/FiO2(通气/灌流指数),比较上述三个肺换气效率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1)P(A-a)O2,RI,PaO2/FiO2三项指标都能反映慢支肺气肿组,慢支伴I型呼衰组肺换气效率,可用于病情动态观察,(2)P(A-a)O2,RI值受通气功能影响。Ⅱ型呼衰时,此值用病情动态观察的参比性差,对抢救并无指导意义;(3  相似文献   

11.
压力通气抢救成功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病历简介1.1 例1.男,30岁,从50m高处跌伤1小时入ICU。X线胸片示右胸腔积液、双侧股骨干骨折和开放性右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CT示肺挫伤,肝包膜下血肿,肾挫伤,颅脑未见异常。入院查体:心率13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6.67/4.00kPa(1kPa=7.5mmHg),意识不清,烦躁,皮肤苍白,脉不清,四肢端冷。诊断为重度复合伤伴创伤性休克。外科行右下肢清创加压止血并双下肢骨牵引,右胸腔闭式引流,综合抗休克治疗,24小时内输全血2400ml,经上述处理后病情一度稳定…  相似文献   

12.
容量保障压力支持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治疗,机械通气仍然是最重要的手段,并不断有新的机械通气模式出现,双重控制通气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容量保障压力支持通气模式(volum e assured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VAPSV)是将容量辅助控制通气(VA C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 )相结合的双重控制通气模式〔1〕,在熊牌(Bear 10 0 0 )呼吸机中又称为压力扩增(pressureaugmentation,PA〕〔2〕,目前国内尚未见应用此通气模式治疗ARDS的临床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应的临床研究,旨在探讨容量保障压力支持通…  相似文献   

13.
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深慢呼吸缩唇呼气的方法进行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人工阻力呼吸训练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和训练3个月内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统计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6个月后,除残气量(RV)外,各项肺功能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总结14例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正确评估患者,动态调整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的参数,监测患者自主呼吸、潮气量、通气和氧合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加强呼吸机管路及人工气道密闭性、镇痛镇静和人工气道的护理及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下撤机管理.经过严密监测与护理,14例患者均成功撤机.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压力控制通气( PCV)联合高呼气末正压(PEEP)成功救治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主因咳嗽、发热5d、痰血3d,于2009年11月27日17:00入院.5d前患者因受凉出现咳嗽、咳黄黏痰,伴发热,院外曾考虑为肺炎,予抗感染(头孢类药物、左氧氟沙星、美洛西林舒巴坦)治疗后病情无好转而转入本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仰卧位和俯卧位条件下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犬肺不同部位(肺上区肺尖叶、肺下区腹侧肺心叶和肺下区背侧肺膈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肾上腺髓质素(ADM)的作用,以评价不同体位肺保护通气方式对肺内/外源性ARDS(ARDSp/ARDSexp)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ARDSp仰卧位通气组、俯卧位通气组以及ARDSexp仰卧位通气组、俯卧位通气组,每组6只。静脉注射油酸制备ARDSexp动物模型;气管内注入十六烷磺基丁二酸钠盐制备ARDSp动物模型。动态观察不同卧位条件下小潮气量+PEEP对ARDS模型犬氧合指数和肺不同部位BALF中ADM的变化。结果肺损伤后ARDS犬氧合指数明显下降;ARDSp模型犬肺尖叶和肺心叶BALF中ADM水平明显高于ARDSexp模型;俯卧位条件下肺保护性通气对ARDS模型犬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氧合指数改善更为明显,ADM释放受到抑制。结论ARDSexp和ARDSp对肺不同部位ADM释放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俯卧位+小潮气量+PEEP通气模式对ARDSexp和ARDSp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下呼气触发灵敏度(ET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揭示ETS对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收入我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31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伽利略金型呼吸机。病情稳定后采用PSV模式,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机调整ETS%水平于5%、35%、65%,通气30~60分钟后测量呼吸力学参数及血液动力学参数。应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不同ETS%水平下呼吸力学等参数进行比较。结果随着ETS%水平增加,潮气量、吸气时间、吸呼比、呼气流速减少或下降(P<0.01),不同ETS%水平的潮气量分别为(553.20±89.90)ml、(499.18±63.68)ml、(450.40±59.99)ml(P<0.01),吸气时间分别为(1.18±0.34)s(、0.88±0.21)s(、0.65±0.12)s(P<0.01),吸呼比分别为0.55±0.13、0.45±0.09、0.33±0.06(P<0.01),呼气流速分别为(52.49±7.95)L/min(、39.64±6.85)L/...  相似文献   

18.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和衍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由于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导致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临床表现、以肺水肿呈现不均一性改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点是起病急骤、发展迅猛、病死率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一名词首先在1967年由Ashbaugh等提出,并在2012年柏林会议予以进一步修订。重度ARDS病死率高达40%,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作为ARDS的常用方法之一的机械通气也经历了漫长的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衰竭时初始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0例并发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分为试验组5例以PRVC进行治疗,对照组5例以容量控制(VC)的辅助/控制通气(A/C)治疗,分别于机械通气治疗1、2、4小时观察两组pH、PaO2、PaCO2的变化。结果试验组pH、PaO2、PaCO2的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ECOPD患者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初始采用PRVC模式.疗效不及VC(A/C)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朱春香  殷传慧 《护理研究》2014,(15):1861-1862
[目的]研究不同范围的氧合指数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5例经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COPD病人在相同的撤机前提下测定氧合指数(PaO2/FiO2),按其不同的范围分为4组:第1组PaO2/FiO2150mmHg、第2组PaO2/FiO2150mmHg~200mmHg、第3组PaO2/FiO2201mmHg~250mmHg、第4组PaO2/FiO2251mmHg~300mmHg,分别撤机,观察各组的撤机成功率。[结果]第1组和第3组、第4组撤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和第4组撤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病人撤机前氧合指数250mmHg,可以明显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