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127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5例,入院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高敏感性肌钙蛋白hs-cTn、hs-cTnI。结果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患者的hs-cTnT、hs-cTnI水平均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P0.05)。hscTnT106pg/ml、hs-cTnI62pg/ml是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最佳诊断界值,且诊断灵敏性、特异性相似。结论高敏肌钙蛋白对NSTE-AC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早期筛检有利于对NSTE-ACS患者进行临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危险分层的作用,以便发现高危患者。【方法】2007年1月至2007年7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2例,检测血浆BNP值,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脉病变进行评估,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0d的随访。【结果】BNP升高组患者与多支血管病变和较差预后相关。【结论】BNP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危险分层中起重要作用,BNP能提供较多的预后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在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早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242例急症胸痛患者(最终确诊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54例患者),分别于胸痛发作2、2.5、3、3.5、4、4.5、5、6 h采静脉血进行hs-cTnT、普通肌钙蛋白T(cTnT)检测。结果:针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两组数据比较:hs-cTnT组在胸痛2 h即可出现异常升高者;而测定cTnT在胸痛2~2.5 h期间未出现阳性标本,胸痛3~4 h才少部分异常升高,两组之间在2~4 h的时间段内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hs-cTnT组在胸痛<4 h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为87.0%和86.5%,cTnT组的分别为72.2%和89.6%。结论:hs-cTnT与cTnT相比,该检测方法可在胸痛2~4 h内检出更多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且更加利于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的临床分析,判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以及心功能的状况,从而对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作出初步的评估。方法:选取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心脏科住院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aVR导联ST段抬高>0.1mV、aVR导联ST段抬高0.05~0.1mV、aVR导联无ST段抬高3组。结果:aVR导联ST段抬高>0.1mV的患者急性期(1个月)以及随访1年后的病死率明显高于aVR导联无ST段抬高或aVR导联ST段抬高0.05~0.1mV者,且aVR导联ST段抬高程度与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关。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以及随访1年内病死率高于aVR导联ST段不抬高或aVR导联ST段抬高幅度较低者,且往往血管病变较重,预后亦较差。尽早冠脉介入治疗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 方法:选择2003-01/2004-04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住院并 接受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按照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及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进行诊断分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男30例,女3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ST段抬高组),男27例,女6例。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进入结果分析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与ST段抬高组具有相同程度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P>0.05)。非ST段抬高组患者具有2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其病变血管数与ST段抬高维相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于ST段抬高组[狭窄程度<50%:8,3例;50%~74%:9,9例;75%~99%:53,43例;100%:1,20例,Z=3.45,P=0.001],但>75%以上严重的狭窄病变占总病变的76%。严重狭窄病变形态差于ST段抬高组(Z=3.23,P=0.001)。 结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而且较严重的病变形态多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胸痛时间、肌钙蛋白水平及心电图ST段下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自2008-06—2008-12,在急诊科因急性胸痛拟诊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收入院且记录资料完整的54例患者。仔细询问病史、体检,据胸痛持续时间分成3组(0.5h,0.5~2h,≥2h),并完成常规18导联心电图检查,将患者入院时心电图ST段下移幅度分成3组(1mV,1~2mV,≥2mV),同时抽静脉血做肌钙蛋白I(TnI)检测。据TnI水平将患者分成3组(TnI0.02μg/L,0.02μg/L~0.04μg/L,≥0.04μg/L),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结果:随着胸痛发生时间延长或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显著升高。随着ST段下移幅度加深,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没有升高。结论:胸痛时间及TnI水平对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的预测均有重要价值,但心电图的ST段变化对于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临床分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就诊于该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心病患者363例,其中心绞痛患者237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2例,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cy水平,统计分析Hcy与冠心病临床分型的关系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Hcy水平[(13.06±8.10)μmol/L]明显高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52±4.96)μmol/L]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84±6.2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Hcy水平随病变血管支数及病变部位数增加而呈上升趋势,r分别为0.138、0.211,P0.05。结论 Hcy水平与冠心病类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急诊PCI治疗,30例患者发病后2~6 h进行手术;70例患者入院后立即(2 h)采用PCI治疗。分析不同时间内再灌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100例患者中,2 h手术者住院时间[(8.36±2.36)d]、室颤发生率(2.00%)、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4.00%)均优于2~6 h手术者(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与标准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急诊PCI治疗,可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9.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按ST段抬高与否分为ST段抬高型ACS和非ST段抬高型ACS和不稳定性心绞痛[1],发病的主流机制为斑块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血栓若为闭塞性则造成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塞(AMI),若为非闭塞性则造成非ST段抬高性AMI或不稳定性心绞痛.对ACS的危险评估中,首先是明确诊断,然后进行临床分类和危险分层,最终确定治疗方案[2].在危险评估中,心电图是最重要的资料,其次为血清心肌酶和血清心脏特异性标记物(心肌肌钙蛋白)及患者年龄、吸烟、有否陈旧性心肌梗塞、糖尿病、高血压等[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心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4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2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3例),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四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并对三组的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进行比较。结果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的NT-proBNP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肌钙T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NT-proBNP与c Tn呈正相关。结论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NT-proBNP和肌钙T水平较高,可以作为反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心肌标志物,可以为疾病进展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旨在探讨ST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方法 选择2005-02-2009-07住院的42例AMI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ST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9例,其中22例溶栓治疗成功,7例溶栓治疗失败)和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组13例,观察P-选择素的变化.结果 ST抬高型心肌梗死组与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组P-选择素水平在发病6、12、24、72 h、7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发病12、24、48 h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再通组在发病6h左右P-选择素水平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24 h基本恢复正常;而溶栓失败组在12h达高峰,以后缓慢下降,在24 h时水平仍较高,72 h恢复基线水平.结论 P-选择素的变化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血小板的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知度。方法采取分层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2月就职于贵州省4所三甲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心内科普通病房护士185名,应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认知度的调查。结果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知识的认知度整体偏低。CCU、EICU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知识的认知度高于心内科普通病房护士(P0.05)。比较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知识的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知识的认知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知度与其所在科室、工作年限有关,整体认知度偏低,应加强专科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而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上述两种在临床表现有所差异,治疗措施也有较多差别。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有助于临床实施正确治疗措施。本文选择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观察高敏肌钙蛋白在其中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84例老年AMI患者,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51例(STEMI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33例(NSTEMI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GRACE...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2003-01/2004-04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按照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及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进行诊断分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男30例,女3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ST段抬高组),男27例,女6例.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进入结果分析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与ST段抬高组具有相同程度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P>0.05).非ST段抬高组患者具有2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其病变血管数与ST段抬高组相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于ST段抬高组[狭窄程度<50%:8,3例;50%~74%:9,9例;75%~99%:53,43例;100%:1,20例,Z=3.45,P=0.001],但>75%以上严重的狭窄病变占总病变的76%.严重狭窄病变形态差于ST段抬高组(Z=3.23,P=0.001).结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而且较严重的病变形态多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B型尿钠肽(BNP)对伴急性胸痛但心电图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6例门诊及急诊急性胸痛或胸部不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测定BNP和肌钙蛋白I(cTnI),评价BNP对无ST段抬高的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156例患者中,不伴有心电图ST段抬高AMI患者,其入院时BNP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BNP诊断无ST段抬高的AMI的敏感度为0.63,特异度为0.42。联合应用BNP及cTnI可显著提高对无ST段抬高AMI的诊断敏感度(0.99),阴性预测值可提高至0.98。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对于诊断无ST段抬高AMI,BNP是一个显著的独立指标。结论:对于伴有急性胸痛但无ST段抬高的AMI患者,尤其是cTnI还未达到AMI诊断阈值时,BNP联合cTnI可能成为其有效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以持续胸痛30 min为主诉于2007年5月5日1∶40到本院急诊科就诊,心电图(见图1A)示V2-6 ST段抬高,T波高耸.疑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当步入病房时,突发晕厥、呼吸停止.  相似文献   

18.
1 前 言过去的数十年 ,人们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认识和治疗已发生显著变化。目前认为 ,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只是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也有称之为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 )的一部分 ,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 Q波 MI和 Q波 MI。表现为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机化 ,心电图改变包括 ST段抬高的 MI、ST段下移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 Q波 MI)和无诊断意义的 ST段及 T波变化异常。有 ST段抬高的大多数患者将发展为 Q波型 MI,仅小部分伴有休息时缺血性胸部不适 ,且无 ST段抬高的患者可能发展为 …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包含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急症,此类患者如果同时合并低血压甚至心源性休克等危重状况,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比常规择期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高很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心电图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用尿激酶溶栓后2h内抬高ST段下降幅度,评价溶栓治疗过程中ST段改变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探讨ST段回落与早期(24h内)T波倒置、酶峰前移的相关性及住院期间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选择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00例,在发病12h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计算2h内ST段抬高振幅总和(∑STE)的下降幅度。结果:溶栓治疗2h后∑STE较溶栓治疗前下降大于50%者,24h内T波倒置者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前移、左室功能改善好。而溶栓治疗2h后∑STE较溶栓治疗前下降小于50%,24h内T波未倒置者多、CK—MB峰值后移、心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后其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大于50%可作为心肌血供恢复的主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