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遥  申琳  鲁雨荍  刘殿娜  王乐  陈旭 《中国药事》2024,38(2):147-151
目的:在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围绕医疗机构,探索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简称“三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落地举措,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中药新药研发的相关要求,从机构层面加强人用经验研究相关配套建设,从管理层面搭建中药研发、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从临床层面规范开展人用经验研究,构建医疗机构中药新药研发及管理体系。结果:医疗机构中药新药研发及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将临床诊疗数据转变为支持中药新药注册的人用经验证据,通过提高中药研发水平促进中药新药转化。结论:在医疗机构构建基于“三结合”的中药新药研发及管理体系,是“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落地、政策引导研发实践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罗李娜  陈更新 《中国药事》2022,36(3):251-255
目的:为推动医疗机构中药新药开发提供建议.方法:对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中药新药相关措施及指导原则进行总结,分析中药新药研发现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结果:医疗机构在中药新药开发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临床价值评估、收集人用经验证据等方面较欠缺.结论:应从完善临床疗效的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人用经验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政策法规、指导原则和研究文献,结合笔者的中药研发实践,在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中药注册审批证据体系模式下,重点思考了人用经验及其证据形成、人用经验证据支持儿童中药新药注册和说明书变更几方面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认识,供儿童中药研发相关各方参考,以期充分利用人用经验证据,节约临床试验资源,加速儿童中药品种的研发进程。  相似文献   

4.
“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是指中医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是符合中药研发特点的审评证据体系。近两年,国家层面多次提到要建立“三结合”中药审评证据体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药品审评中心也发布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和指导原则以推动“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的构建。“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中药新药的研发路径更加灵活多样。本文通过对新旧审评证据体系下的临床研究路径和法规要求的比较,探讨“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中药新药临床研究路径及制定临床研究计划的一些考虑。  相似文献   

5.
人用经验作为支持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的关键组成是对中医药学实践经验的重视,是尊重中医药学发展规律的体现。如何在中医医疗机构规范收集整理人用经验,并建立人用经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是充分利用人用经验使之成为中医药学取之不尽动力源泉的保障。本文结合我院正在开展的国医大师临床经验方的新药研发经验,从学术经验及临床数据梳理收集、临床数据治理评估、整体规划临床及非临床研究等实施过程总结在这方面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孙昱 《中国药事》2020,34(7):749-753
目的:探讨中药新药区别于化学药新药的评价思路。方法:以真实世界证据为工具,以整体证据评价为方法,以电子化的患者报告结局为技术支持,创新中药新药评价思路。结果:1)提出中药新药质量控制中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思路。在单一角度对中药新药质量一致性无法评价的前提下,采用整体证据方法这种多角度的审评观念,用真实世界证据评价多批次药品的疗效一致性,适当放宽中药新药质量一致性的要求,使中药新药的疗效一致性评价作为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有力补充。2)提出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思路。在传统临床试验的评价基础上,以患者为中心进行临床试验设计,创建电子化的患者报告结局,关注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形成临床疗效的支持性证据。结论:鼓励采用新工具、新方法、新技术、新思路,在中药新药评价中充分体现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开创性,创新中药新药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讲述了2020年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缘由,详细阐述了中药注册分类改革的内容,论述了本次改革的几个创新的理念,包括中药新药研发中的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中药新药研发中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定位,并且介绍了这次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进度安排,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药外治具有应用方便、安全程度高等优势,但仍有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整理有关中药外治的历代医学及本草文献,对古今文献中的中药外治及其体现出的安全用药内容进行梳理归纳。结果表明,在中药外治萌芽的夏商周时期,医家即对中药外治有了安全应用认识。在中药外治理论形成的秦汉时期,安全用药思想初步形成,至快速发展的宋金元时期及明清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时期,中药外治过程无不结合安全用药内容。通过梳理中药外治的历史沿革并对其体现出的安全用药内容进行探析,旨在为中药临床外用的药物警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外用制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了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外用制剂的研究情况。方法通过查找文献资料.以最近几年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为依据.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制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制剂研究地位日益凸显,国内对其研究有中药内服外治,中药外治,西药外治等,其中以中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促进我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以下简称传统中药制剂)备案及传统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江苏省传统中药制剂备案系统中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备案数量、剂型分布、主要问题等。结果:传统中药制剂备案实施以来,备案申请每年多在35~40件之间;合剂、颗粒剂、胶囊剂占总申请的81.1%;委托配制占31.4%;从申报资料看,备案研究和资料准备均有较多问题。结论:我省传统中药制剂备案积极性不高;认识不足、能力薄弱和临床医生和药学人员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和支持影响备案;修订备案程序、完善技术指导原则,逐步推动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证据体系在传统中药制剂备案中的运用,为传统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孙昱  文海若  汪祺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10):1927-1931
在研究历年来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监管要求的基础上,提炼出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的现存问题,并结合人用经验以及真实世界证据的应用,对来源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的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建议减免药效学试验,鼓励应用真实世界证据替代Ⅱ期临床试验,视情况决定是否减免单次及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引导业界制定可量化的符合中药特点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从而认可中药对症状的治疗优势;推进真实世界证据的应用,特别是针对儿童用药的开发难点进行应用设计,为儿童用药的研发助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药内治、外治的方法应用于美容临床,集笔者二十多年之经验,内治以五个方面叙述。1、祛风美容中药的临床内治作用。2、清热美容中药的临床内治作用。3、祛湿美容中药的临床内治作用。4、化瘀中药的临床内治作用。5、补益美容中药的临床内治作用。外治以四个方面叙述。1、中药药浴的临床外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外治疗法历史悠久,然其基础研究相对滞后。目前研究多集中在中药外治的临床研究,但对中药外治法的实验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围绕中药外治的安全性评价、疗效评价和外治中药透皮吸收等多方面作了探讨,并对其进行评述,为中药外治法及外用中药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培  陈玉文 《中国新药杂志》2022,(24):2475-2480
真实世界研究契合中医药复杂干预及个体化诊疗的临床特点,国家积极探索发挥真实世界证据支持中药监管决策的作用,发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作为中药新药研发的“孵化器”作用,鼓励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本文介绍了真实世界研究国内外政策法规要求,就真实世界证据支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药物外用在湿疹、皮炎、痤疮、白癜风等皮肤病中疗效确切,在前列腺炎、痛经、肠炎等疾病也有好的疗效,上述相关疾病多有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紊乱。皮肤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NEI网络,并有特异性、功能运作良好的反馈调节回路。皮肤是外周神经-内分泌-免疫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有相同的神经外胚层来源,拥有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似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系统,能分泌激素、细胞因子、免疫因子等。"皮肤是人的第三大脑",中药外治不少可通过刺激皮肤实现。皮肤有屏障、吸收、分泌、排泄功能,还能像大脑一样参与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免疫调节,起到类似大脑作用。皮肤有完整的NEI网络,能分泌神经内分泌多肽(如CRH,ACTH,NPY,VIP等)和细胞因子(如IL~(-1),IL-6,IL-8,IL~(-1)0等)等。对皮肤的各种刺激、外界环境变化等,可调节相应神经活性物质、激素及其受体、免疫因子活性及分泌等,皮肤(体表)的这些递质、激素、免疫因子的变化,可与体内NEI网络相互影响。皮肤的汗液分泌、感觉、性兴奋、情感表达等都与皮肤NEI网络联系紧密。前期进行的白附子外治黄褐斑、丹参外治烧烫伤等研究,揭示了中药外用对体内NEI网络的调控特点;开展的白附子外治黄褐斑等研究,揭示了中药外用对体表NEI网络的调控特点;开展的白芥子穴位敷贴治过敏性哮喘、马齿苋外治痤疮等研究,揭示了中药外用对体表(皮肤)NEI和(或)体内NEI网络的调控特点。研究表明,中药外用可通过调节体表NEI网络平衡,进而可调控体内NEI网络平衡。少数易透皮吸收的外用药治疗内在疾病可通过吸收发挥疗效,多数局部病变少吸收更易发挥疗效。中药外用疗效确切,但多为粗制剂的事实很难用透皮吸收来阐述其机制。基于前期大量研究,提出中药外治新机制——三微(局部"微作用"、"微刺激"、"微吸收")调平衡,"微"只是相对而言,中药外用通过"三微"方式,调节体表NEI网络平衡,发挥局部疗效;也可通过体表NEI间接调节体内NEI网络平衡,以发挥整体疗效,为中药(药物)外用研究及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 保心包是安徽省中医学院马德林副教授研制成功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专利产品,是卫生部批准的唯一内病外治心脏病的国家三类新药,并获得37届布鲁塞尔尤里卡国际科技创造发明博览会银质奖。目前已由山东青州中药厂投入批量生产。保心包是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理论,结合中药分子渗透原理研制而成的外敷药袋。由26味芳香开窍、活血化瘀、通痹止痛中药材组成,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高效外用缓解剂。  相似文献   

17.
中药审评审批机制改革以来,在“三结合”中药审评证据体系下,儿童用药研发积极性日益增高,对于需要开展临床试验者,年龄段的选择是研发者容易忽视的问题。针对来源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儿童用药研发临床试验中年龄段的选择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如需关注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情况、目标人群发病情况、剂型选择适宜性、疗效评价指标和工具的适用性,以及对临床试验实施的影响等,以期为中药儿童用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中药内服外用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少弱精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少弱精不育症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中药内服外治(内服五子衍宗丸+外治督脉灸疗法)联合口服左卡尼汀口服液,对照组应用口服左卡尼汀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临...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挖掘中药白附子临床外用的配伍规律。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筛选一定年限内含白附子的临床外用文献,将得到的外用方剂使用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中药性味归经、剂型、用法的统计,并采用SPSS Modeler 14.1的Apriori算法进行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挖掘白附子临床外用配伍的应用规律。结果:入选129首方剂共含中药220种,较多使用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及祛风湿药,如白芷、僵蚕、当归、红花、全蝎等,并以性温、平,味辛、苦、甘,归肝经药物居多。白附子外用方剂剂型、用法多样,常采用糊剂-外敷疗法。对白附子外用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15个高关联性中药组合,涉及面部疾病、痹症、炎症、疼痛等32种主治疾病,对面神经炎及黄褐斑所使用方剂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分别得到17、18个高关联性中药组合。结论:白附子在临床外治中常用于面部疾病面神经炎、黄褐斑的治疗并呈现出明显的中药配伍规律,可为白附子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中医理论证据评价体系的形成至关重要。现有的中医理论证据体系尚不成熟,对于古代文献的检索缺乏规范的检索步骤且证据的评价要素不够全面,为此对古代文献的检索环节进行规范,提出DSPMRE六要素以明确检索问题和需求,在证据评价方面创新性提出文献的完整性,将文献来源、文献的共识性共同提炼为证据评价要素,初步形成中医理论证据等级推荐意见,以此完善文献检索、分析评价、分级推荐3个关键环节,构建“三结合”体系下支撑中药新药研发和注册审批的中医理论证据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