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对降低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效果。方法:实施具体干预措施提高急诊护士自我效能感,观察、调查和分析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改善情况。结果:急诊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04±0.62)分;急诊科护士工作倦怠量表中情绪枯竭得分为(34.41±8.15)分,去人格化倾向得分(14.14±4.56)分,个人成就感得分(24.14±5.05)分,均属于高度倦怠。实施干预措施后急诊科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护士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得分均降低,个人成就感得分提高,与实施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急诊护士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急诊护士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并且降低急诊护士的职业倦怠,从而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教师教学效能感、工作投入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大连市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148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工作投入得分分别为(102.64±12.73)分和(48.68±8.95)分;②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P0.05);③分层回归分析显示,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联合解释变异量的16.1%,为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的正向预测指标。结论:护理管理者须重视临床护理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培养,提高其工作投入水平,进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普通教师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和教学效能感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感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对象:①采用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于2006-06/09根据年龄、性别、教龄及是否担任班主任等对重庆市200名普通教育教师、100名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和教学效能感的现状进行调查。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包括22个条目共3个维度: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共27个条目,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各个维度总分相加形成总效能感。两个量表/问卷各题项均采用5点计分,分数越高,表示职业倦怠感越严重,教学效能感越强。②计量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并应用相关分析以及逐步回归分析统计学方法。结果:普通中小学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76份,有效率占91.7%;特殊教育学校共发放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份,有效率为80%。①职业倦怠和教学效能评分差异:普教与特教教师之间的职业倦怠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t=2.837,P<0.01),普教教师与特教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情感衰竭维度上[普教:(3.16±0.71)分,特教:(2.63±0.65)分,t=5.535,P<0.01];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维度上无显著差异。普教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得分显著低于特教教师[(3.40±0.66),(3.70±.57)分,t=-3.391,P<0.01]。②职业倦怠感和教学效能的人口学差异:除5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外,普教与特教教师在性别、教龄及是否班主任等方面存在着情感衰竭方面的显著差异(P<0.05~0.01)。除6~10年教龄的教师之间外,普教与特教之间的一般教育效能感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0.01),普教低于特教。同时,女教师之间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存在着显著差异,普教女教师高于特教女教师。③相关性:普教与特教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都呈明显负相关(r=-0.515,-0.502,P<0.01),但特教在情感衰竭维度上的相关性不如普教强(r=-0.320,-0.240,P<0.01,0.05)。④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一般教育效能感对普教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对特教教师的低成就感预测性较强(Beta=-0.321,-0.274,-0.404,P<0.01);个人教学效能感同时预测着普教和特教的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普教:Beta=-0.286,-0.360,P<0.01;特教:Beta=-0.480,-0.585,P<0.01)。是否班主任因素对普教教师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预测作用明显(Beta=-0.283,-0.179,P<0.01,0.05),而教龄对特教教师的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的预测作用明显(Beta=0.258,0.212,P<0.05)。结论:①普教与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中的情感衰竭维度和教学效能感中的一般教育效能感有明显差别。②普教与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和教学效能感存在性别、教龄及是否班主任的差别。③教学效能感在普教与特教教师中对职业倦怠各因素的预测作用不尽相同。是否班主任因素对普教教师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预测作用明显,而教龄对特教教师的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的预测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洪瑾 《中国临床护理》2020,12(4):306-309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正念水平在职业倦怠感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为护士的培训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护士12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护士职业怠倦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急诊科护士的正念水平得分为(54.15±12.41)分,职业倦怠感得分为(23.25±4.31)分,主观幸福感得分为(9.28±2.03)分,护士正念水平、主观幸福感和职业倦怠感呈负相关(r=-0.747, P<0.001;r=-0.718,P<0.001),正念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843,P<0.001),急诊科护士正念水平在职业倦怠感和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结论 急诊科护士的正念水平在职业倦怠感和主观幸福感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对护士进行正念培训来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感,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高校教师效能感量表,对遵义医学院134名护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护理教师教学效能总分为(3.72±0.43)分,其中一般教学效能感得分最低,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专业教学效能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多媒体熟练程度、尝试新教学方法、上网业务学习、参与同行听课、发表论文和参编教材对教学效能感有正性影响。结论护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受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影响,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及自我效能水平。方法:采用工作倦怠感量表及自我效能量表对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作倦怠中情绪疲倦感得分为(17.36±10.22)分,工作冷漠感得分为(4.17±4.13)分,均为低度倦怠;个人成就感得分为(12.19±7.70)分,属于高个人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08±4.49)分,自信心处于较高水平。自我效能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r=0.40,P<0.01),而与情绪倦怠、工作冷漠感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25,r=-0.14,P>0.01)。结论:护士的工作倦怠感低,自我效能水平较高,自我效能与情绪疲倦、工作冷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与个人成就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王芳 《当代护士》2018,(9):42-45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训练对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生活质量工作积极性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取类实验性研究的方法,选取了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49名护士,统一编号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4),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正念冥想训练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护理工作生活质量量表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纳入研究的干预组的护士的平均年龄为(32.59±12.86)岁,对照组护士的平均年龄为(33.14±11.79)岁,干预组和对照组人口统计学资料、干预前职业倦怠感以及生活质量得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护士职业倦怠感各维度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干预组生活质量得分(189.67±34.97)分高于对照组的(112.85±20.73)分。结论正念冥想训练可以改善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职业倦怠感,提高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让护士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去,为提高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妇产科护士职业倦怠感与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无锡地区妇产科护士工作倦怠感及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矫治和预防妇产科护士职业倦怠提供必要性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对无锡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50名妇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妇产科护士工作倦怠感中情绪倦怠感得分为(24.60±10.28)分,工作冷漠感得分为(6.16±5.60)分,均为中度倦怠,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1.30±9.45)分,属于高度倦怠,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8±0.61)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与情绪倦怠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32,P0.01),自我效能感得分与个人成就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426,P0.01)。结论:应重视提高妇产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以便更有效地降低护士的工作倦怠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教学效能感量表和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362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育效能感(P〈0.01).教龄因素对教学效能感交互作用非常显著(P〈0.01);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严重,女教师情感枯竭水平高于男教师,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个人教学效能感与去个性化、成就感两个维度及一般教育效能感与情感枯竭维度间均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结论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育效能感,职业倦怠现象并不严重.成就感较高.女教师情感枯竭水平高于男教师;教学效能感对职业倦怠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以及与抑郁情绪、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预防和降低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哈尔滨市某肿瘤专科医院的314名临床一线护士,选用自设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肿瘤专科医院护士情感耗竭得分(24.77±11.14)分,去人性化中位数为7.00分,个人成就感得分(30.22±9.77)分,职业倦怠检出率为68.15%;抑郁情绪得分(38.10±7.51)分,检出率为48.41%;社会支持总分(39.67±7.1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情绪、夜班、工作类型、学历为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重,发生率较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这一问题,并根据相关因素建立有效的倦怠预警和干预措施,降低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倦怠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缓解合同制护士的职业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Maslach的职业倦怠量表和Schwarzer等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30名合同制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合同制护士的职业倦怠处于中重度水平,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24±0.40)分;不同婚姻状况护士在低成就感维度和自我效能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职称在情感衰竭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与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护龄、职称和自我效能感为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存在密切关系,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合同制护士的自我效能感,降低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川渝地区"双师型"护理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研,为护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成都市、南充市10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双师型"护理教师330名,采用工作疲溃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川渝地区"双师型"护理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得分高于常模(P0.05),婚姻状况、兼任职务、周课时量是情绪枯竭的影响因素;年龄、科室、工作年限是去人格化的影响因素,学历、职称、个人月收入是低成就感的影响因素。结论川渝地区"双师型"护理教师职业倦怠较为普遍,护理管理者应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防控其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为管理者和护士自身找出降低职业倦怠感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6所三级医院的3497名护士进行职业倦怠测量。结果:6所三级医院的护士情感衰竭得分为(27.09±11.78)分,处于重度倦怠水平;去人格化得分为(7.88±6.67)分、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5.15±8.37)分,均处于中度倦怠水平;6所三级医院的护士职业倦怠感高于常模的水平(P0.01)。工作编制不同的护士职业倦怠感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事业编制的护士职业倦怠感较编制护士严重;不同科室护士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相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护理管理者应联合起来,积极发掘影响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士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环境对其工作倦怠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118名护士,分别采取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工作环境问卷、工作倦怠感量表( MBI)测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工作环境及工作倦怠感状况。结果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得分(2.40±0.58)分,工作环境得分(3.36±0.82)分,均为中度水平;护士工作倦怠感的情绪枯竭得分(34.00±11.55)分、去人格化倾向得分(11.62±7.63)分,均为高度倦怠,而个人成就感得分(35.59±11.02)分,为中度倦怠。护士工作倦怠感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与自我效能感及工作环境均呈负相关(r=-0.199~-0.127,P<0.01),护士个人成就感与自我效能能及工作环境呈正相关(r=0.132~0.287,P<0.01)。结论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及工作环境与其工作倦怠感密切相关,临床管理者应着重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降低护士工作倦怠感提供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倦怠与组织公平感现状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和组织公平感量表对4个城市8所医院的361名在职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为(141.19±14.27)分,处于轻中度及以上倦怠水平的护士占43.2%;组织公平感总均分为(2.62±0.98)分;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与组织公平感得分呈中度相关(r=0.352,P0.01);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为领导公平、编制、学历、日工作时间、每天接触病人的时间占工作时间的比例。[结论]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组织公平感总体居中等偏差水平,职业倦怠与组织公平感显著相关,医院管理者应重点从改善工作环境、促进组织公平两方面进行干预,以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在本科护生正念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对方便取样的山东某医学院校417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和检验核心自我评价在本科护生正念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本科护生正念、核心自我评价和学习倦怠总分依次为(53.51±10.39)分、(33.57±5.10)分、(57.76±9.43)分。正念和核心自我评价对学习倦怠均具有直接(负向)效应(分别β=-0.29,β=-0.50,均P0.05);正念对核心自我评价具有直接(正向)效应(β=0.47,P0.05)。结论本科护生正念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核心自我评价及学习倦怠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正念可以通过核心自我评价间接影响学习倦怠。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教育者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本科护生的正念水平,帮助其树立积极的自我评价,降低发生学习倦怠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宁丽  李益民  陆骏  林黎君 《护理学报》2013,20(11):71-73
目的 探讨护士长的职业倦怠与角色认知、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角色认知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12名护士长进行测评,比较职业倦怠得分与常模的差异,分析对职业倦怠得分与角色认知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本组护士长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得分为(20.71±8.91)分,去人格化(5.24±4.93)分,个人成就感(33.87±8.79)分,与常模比较明显降低(P<0.05);角色模糊得分(37.92±6.17)分,角色冲突得分(2691±12.89)分;自我效能感得分(2.57±0.45)分.去人格化与角色冲突(r=0.479,P<0.01)和情绪衰竭(r=0.540,P<0.01)均呈正相关,且密切程度高;与角色模糊(r=-0.253,P<0.01)和自我效能感(r=-0.187,P<0.05)有一定的负相关.个人成就感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且密切程度高(r=0.502,P<0.01);与角色模糊有一定的正相关(r=0.369,P<0.01),与角色冲突及去人格化有一定的负相关(r为-0.242、-0.203,P<0.05).而情绪衰竭仅与角色冲突(r=0.389,P<0.01)有一定的正相关.影响护士长情绪衰竭水平和去人格化的主要因素是角色冲突(P=-0.000);影响个人成就感的因素依次是自我效能感和角色模糊(P=0.000、0.003).结论 本组护士长的职业倦怠程度较其他研究有所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角色认知和自我效能感,提示现阶段管理者应重视培养护士长的角色认知能力,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以进一步降低护士长的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护生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现况,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学习倦怠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 092名本科护生进行基本信息、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现况调查。对调查数据作相关性研究。结果护生学习倦怠检出率为28.75%、学习倦怠得分(52.42±10.98)分,处于中等水平;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74.11±9.02)分,处于中等偏下程度;社会支持得分(28.46±9.12)分,处于中等状态。护生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预测作用显著,学业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之间具有中介作用(P0.01,P0.05)。结论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存在较密切关系,相互影响。应制定有效措施,降低护生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二孩产后重返临床岗位的护士压力情况,并采用Balint小组训练进行干预,以降低压力和职业倦怠。方法 2017年6~8月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筛选出有中重度压力的80名二孩产后重返临床岗位的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干预组接受为期12周、每周1次的Balint小组训练,对照组不参与此项活动。训练前后分别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MBI-GS)》进行评估,比较干预效果。结果训练后干预组《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测量结果:患者护理维度的得分(7.58±2.02)分、管理及人际关系维度的得分(2.19±1.2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7.58±3.71)分、(7.96±4.32)分(P0.05);《职业倦怠量表(MBI-GS)》评估结果:情绪耗竭维度、工作冷漠感维度得分分别是(10.51±3.77)分、(7.24±2.9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29±2.55)分、(13.47±3.20)分(P0.05),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23.83±4.67)分高于对照组的(20.10±5.66)分(P0.05)。结论通过Balint小组训练可以有效缓解二孩产后返岗护士的压力,降低职业倦怠感,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理质量,对吸引和留住优秀专业护理人才和构建医院磁性文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及工作倦怠感状况,探讨其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对合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8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倦怠感的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得分(2.40±0.49)分,处于中等水平;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科护士情绪耗竭维度得分(25.56±11.57)分,属于中度倦怠;工作冷漠感维度得分(9.75±7.03)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30.86±10.33)分,均为重度倦怠。急诊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与情绪耗竭及工作冷漠感得分无明显相关,而与个人成就感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重视急诊科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以降低其工作倦怠感,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