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病机为脾肾两虚,《金匮要略》虚劳病机为气血阴阳俱虚,虚实寒热错杂,二者病机相似,故RSA可从虚劳论治。虚劳以虚为本,故补益脾肾为其基本治则,但虚劳又有夹瘀、夹痰、虚寒、虚热的不同,治疗时张仲景遵循"补不足,损有余"的原则,采用薯蓣丸补益气血,大黄■虫丸活血祛瘀,瘀祛生新,则胞宫得养;酸枣仁汤清热养血,热清血和胎自安;辅以祛风邪之品治疗虚劳风气百疾。正虚为主者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正复邪自祛;以邪实为主者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邪祛则正自复。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发病初始阶段,多以气阴两虚为主,临床表现以消渴证候为主;疾病发展到后期,则阴损及阳,伤及脾肾,脾肾阳虚,临床表现为水肿、虚劳、关格。气阴两虚是糖尿病肾病本虚之基本病机,在标实方面多以湿、热、瘀、毒之邪为主,瘀血贯穿于糖尿病肾病始终,湿热蕴结是加重糖尿病肾病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虚劳,是五脏慢性劳损所致的虚弱性疾病的总称,治疗常以补虚为主要原则。陈国权教授认为,虚劳不仅有气血阴阳虚损,也有因虚而招邪、因虚而致瘀等情况,因此要祛实邪以助补虚。以此为治疗思路,举陈师验案4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桂枝龙骨牡蛎汤,《金匮》原治阴阳两虚之遗精虚劳证。深究其义,方中桂枝汤外可解肌去邪,内可补虚调阴阳;而龙骨、牡蛎则能收敛浮阳,重镇安神;合而用之,则能使阳固阴守。故临床又可用治心悸、怔忡、失眠、自汗、盗汗等症。笔者用其治疗盗汗、呃逆二证,略有体会。  相似文献   

5.
从《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中大黄蓥虫丸主证病因病机的标本缓急、药理研究及该证与虚劳病中它证的对比分析等诸多方面,研究论证了“缓中补虚”可理解为“缓用补虚”之误,意谓“当先去邪攻实,再行扶正补虚”。  相似文献   

6.
侯舒成 《新中医》1997,29(1):61-62
肺胀,古病名。为慢性病,多发于年老体虚者。《灵枢·胀论》篇曰:“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经脉》篇亦指出:“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由此可见,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胀为现象,关键在“虚”。其临床以喘、咳、痰、满为主症,属中医学的痰饮、咳喘、虚劳、水肿等范畴。笔者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对本病的辨治取得一定疗效,现将体会简述如下。1 病因病机肺胀主要是肺气先虚,邪之所凑。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于受邪;一旦病邪犯肺(包括外感、内伤等),邪客肺络,百脉闭塞,肺金失其肃降,使水谷精微无法布施诸脏,又以…  相似文献   

7.
失眠症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联庆  苗萌  王路平 《陕西中医》2005,26(3):287-288
失眠症即中医的不寐 ,轻者入寐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 ,醒后不能再寐 ,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寐 ,使人精神不振 ,工作效率下降。早在《素问·逆调论》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 ,《金贵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说 :“虚劳虚烦不得眠”。可见其发病原因不外乎虚实两种 ,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说 :“不寐证虽病有不一 ,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 ,盖寐本乎阴 ,神其主也。神安则寐 ,神不安则不寐 ;其所以不安者 ,一由邪气之扰 ,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 ,无邪者皆虚”。失眠症原因很多 ,情志所伤 ,劳逸失调 ,房劳过度 ,病后…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肾病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水肿、虚劳范畴,本病属正虚邪实之证,以脾肾亏虚为本,以风邪、寒湿、湿热、瘀血为标.依据中医辨证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而且,根据激素治疗的不同阶段配合中医药治疗,可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虚证溯源     
《内经》以“精气夺则虚”概括了虚证病机,用五脏、五虚、五劳作为虚证临床分类,提出了补虚治则的温气、滋阴等治法及养生调养诸法。仲景举虚劳之治开补虚方药应用之先,巢元方补成七十五虚劳证候。孙思邈独创十一脏腑虚证论治,虚证体系初具系统。河间、车东、丹溪等从脏腑虚证治法之发挥,丰富了学派分流的特点。虚证论治源远流长不仅在方药之治,亦在养生调护之中。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消瘅""三消"范畴,古今多从阴虚燥热论治,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流行形势更加严峻。笔者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正虚与邪实相互作用的结果,气虚和阴虚是始动因素,为本;湿浊、燥热、痰饮、瘀血是诱发因素,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初起阶段,以邪实为主,正虚为次;中期阶段,则正虚渐甚,邪实持续存在,虚实并重;在后期阶段,则见正气衰败,邪气充斥,形成标本俱急之侯。2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补虚泻实。初期邪实为主,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使邪去而正不伤;中期正虚邪实并重,则扶正祛邪并用;后期正衰邪盛,不耐攻伐,则以扶正固脱为重,待正气渐复,再议祛邪。临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所囿,将2型糖尿病分7型施治,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庞德湘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909-910
失眠在中医学属“不寐”范畴,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素问·逆调论》中云:“胃不和则卧不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中亦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张景岳阐述了不寐的病因:“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多虚”。连建伟教授在临床上治疗失眠症,有独到的经验,临床颇多验案,现特选数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毒邪一指病因,二指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三指病证,四指病性,五指药物或药物的毒性或峻烈之性,病因之毒常被称为"毒邪",即"邪之甚者则为毒";包括外受毒邪、内生毒邪。痛风病因病机为外感毒邪、内生毒邪、外邪引动内伏之毒等。痛风病变之初多因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阳盛或后天调摄失养,脏腑功能失调,湿热浊毒内生。继则每因复感外邪侵扰而诱发内生伏毒,毒邪流注血脉、骨节、经络乃可发病。病久入络而致瘀毒,终因湿热瘀毒互致为患而脾肾亏虚。初为邪盛的实热证,继则出现气血亏虚和痰湿瘀血阻滞的本虚标实证。辨证遵循祛湿、泄热、解毒之法。认为未病先防,除节制饮食之外,对于内蕴湿毒之体,当及早干预,予以排毒通利之品,使邪去正安,脏腑和调。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对于虚劳病的辨证论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其《血痹虚劳病脉证病治第六》专篇讨论虚劳经文 16条 ,证状 37个 ,脉象 11种 ,立方 7首。笔者就《金匮》对虚劳病治疗的基本特点加以探讨。本篇所论虚劳各种见证 ,涉及脾肾虚损证侯的各占 5条。在治疗上偏重补益脾肾。如 13条小建中汤 ,14条黄芪建中汤 ,16条薯蓣丸和 15条肾气丸均为此而设。在补虚的同时 ,《金匮》又特别注重甘温扶阳 ,如全篇 7方中占 5首。其治虚宜温的观点承袭了《内经》“虚者补之” ,“劳者温之”的治虚原则 ,并取阳生则阴长之意。下面就有关甘温扶阳法在本篇…  相似文献   

14.
恶性血液病属中医学“血症”“虚劳”“血虚”“血枯”“痰核”“急劳”等范畴,其初期一般以邪毒及血瘀之实证为主,表现为骨痛、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或皮肤粘膜出血。目前其主要治疗方法化疗去邪亦伤正,恶性血液病化疗后或完全缓解CR进入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leukemia,MRL)阶段,则表现为“邪去正衰”“邪少虚多”“气阴两虚”的特点,临床表现有乏力,头晕,腰膝酸软,易汗出,舌红有齿痕,脉细数等气阴两虚之征象。近年来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证明有维持缓解,延缓复发,清除体内微小残留病灶,促进长期生存,提高生存质量等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先进的实验方法对益气养阴法治疗恶性血液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对近年来益气养阴法治疗恶性血液病作用机制的研究及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一、内因与外因《金匮》认为,人体抗病能力,主要决定脏腑功能强弱。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尽管有‘客气邪风”也不会生病。疾病证候的产生,都是脏腑病理变化的反应,如《中风历节病》提出内脏虚损是中风病的重要因素,遇感风邪是中风病的外在因素。历节病强调肝肾先虚,或血虚风入,或阳虚不能卫外,风湿之邪袭之。又如虚劳病,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皆虚是导致虚劳的根本原因。上述病因不尽相同,但内脏虚损则是一致的。故《金匮》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腹胀属中医学"胀满""痞满"范畴,主要由肝失疏泄,气运不畅,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浊气内生,亢逆不降所致,脏虚为本,邪实为标。故立调气降浊之法以治之,针对病机,补脾胃之虚,祛所生实邪,调理气机,降泄浊气。而调气者分气病之异,滞者行之,虚者补之,逆者降之,陷者升之,降浊者亦由证型之别,分芳香化浊、淡渗利浊、通腑泄浊、升清降浊各法。二者相辅相成,随证共施,以求肝气条达,脾胃气机和畅,清气得升浊气得降,如此则胀满自除,邪去正复,当获良效。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通报》2011,(5):20-20
伤寒千态万状,只虚实二字尽之。一实一虚,则邪正相为胜负,正胜则愈,邪胜则死。若正气实者,即感大邪,其病亦轻;正气虚者,即感微邪,其病亦甚。故凡气实而病者,但去其邪,攻之无难,所可虑者,惟伤寒挟虚为难耳!最可恨者,有曰"伤寒无补法",惑乱人心,莫此为甚。独不观仲景立三百九十七法,脉症之虚寒者一百有余;定一百十三方,用参者三十,用桂、附者五十余。  相似文献   

18.
膜性肾病属于慢性肾脏病范畴,目前仍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认为本病病机总属正气亏虚,邪侵肾络,形成肾络微型癥瘕,致使肾体受损。治疗当标本兼顾,结合"六对论治"思路,按照虚损期、虚劳期、虚衰期分期辨证论治。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针灸在<伤寒论>六经病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 ,六经病流经次序为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是外感病发展变化的规律。针灸治病的原则 ,在《灵枢·九针十二原》说 :“凡用针者 ,虚者实之 ,满则泄之 ,宛陈则除之 ,邪盛则虚之”;《灵枢·经脉》:“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 ,热则疾之 ,寒者留之 ,陷下则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即指出针灸治病 ,凡邪气盛满时 ,当用泻法 ,以泻其实邪 ;正气不足 ,身体虚弱时 ,应用补法 ,以补其不足 ,使正气充实。因此针灸在《伤寒论》六经病中的应用 ,要根据四诊合参确立针法 ,现将针灸在六经病中的应用分述如下。1 太阳病太阳病提…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衰竭属中医“关格”、“癃闭”、“虚劳”等病的范畴,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末期阶段。其病机错综复杂。总的来说具有正虚邪实、病位广泛、变证丛生的特点。正虚是指脾肾衰败,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虚损;邪实系风热毒邪、湿热、瘀血、溺毒。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因虚易招致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可产生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即所谓“因虚致实”。“血不利则病水”,水湿、瘀血皆属有形之邪,二者可互相影响而呈血水同病。水湿潴留日久可从热化,湿热合邪,缠绵难愈,三焦均可受累,湿热客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则可酿生溺毒,溺毒人血,轻则呕吐、口中尿臭,重则血毒上脑而见神识昏蒙及生风动血之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