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检验科整体工作中,对检验程序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研究质量改进措施,实施质量改进,改进过程实行"三级、五方、五S"(三级:室内质控、室间质控、临床样本的质控;五方法:检验人员、患者、检验科、科室间评价和医务科评价;五S法:整理、整顿、整洁、标准化、自我约束)的质控。结果经过连续3年质量改进,检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由84%提高到98%,检验员对检验标准知晓率由49%上升至100%,增加了责任心,杜绝或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结论在检验质量管理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地提高检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急诊检验报告时间控制中的效果。方法统计2016年10月-2017年8月某医院检验科急诊检验不合格的报告进行数量统计,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采用PDCA循环法对某医院检验科的急诊检验(常规化学、凝血项目、血常规+CRP、尿常规)报告及时率进行质量控制,比较实施前后的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结果根据PDCA循环管理步骤,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实施改进措施后常规化学、凝血项目、血常规+CRP、尿常规急诊检验报告合格率均≥98%。结论通过PDCA质量管理工具,缩短了急诊检验出报告时间,提高了检验质量,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FME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工具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中的应用,以优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流程,提高上报数量及质量,保障临床使用安全。方法:组建FMEA团队,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找出潜在失效模式并进行危急值评价及危害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改进措施。结果:干预措施实施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检测管理相较实施前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上报数量提升110.47%,上报审核通过率提高16.87%。结论:将FMEA工具应用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管理,确定流程中潜在失效模式,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不良事件的监管力度和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制定并实施针对国考第13项指标(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的管理措施后,医院实验室质量的改进效果。方法:统计2018年—2021年南京鼓楼医院实验室参加国家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的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医学检验科及全院实验室通过国家室间质评的临床检验项目数(参加率及合格率)。结果:2020年起,医学检验科及全院实验室参加率均保持100%。2021年全院实验室通过率达99.6%,较2018年提升4.7%;医学检验科通过率达100%,较2018年提升6.4%,明显高于2018年—2019年(P<0.05)。结论: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常态化监督管理和考核,强化专项业务培训,拓展质量管理覆盖面等管理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院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提升实验室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改进居家养老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法对现存的护理质量不合格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计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价。结果改进后的居家养老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达到98%。结论通过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护理质量管理,使该中心居家养老护理文件书写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促进了该中心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心胸外科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医院心胸外科行常规质量管理的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管理的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应用到心胸外科质量管理过程中,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通病区收治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年份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其中常规组患者为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的1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为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15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优异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其效果显著,可以考虑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制度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绩效考核对提高患者安全的有效性。方法以2014年某院引入绩效考核制度作为实验阶段,以2013年常规护理为对照阶段。对比两阶段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指标及患者满意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显著提升(P<0.05),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绩效考核制度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效果及患者安全度,提升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实施检验科设备管理过程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本研究将2020年1月~6月未开展持续质量改进(运用常规方法实现检验科设备管理)时间段本社区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8名和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12月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在持续质量改进下完成检验科设备管理)时间段本社区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8名和患者28例作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检验科设备管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检验科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检验结果的科室满意度与患者满意度均相对较高,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属于检验科设备管理中一个非常高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检验科设备管理效果,在提升检验科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同时获得了较高的科室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7,(10):1417-1419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提高化学发光检验报告发放及时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解析问题、拟定对策、制定相应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影响检验报告发放时效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指定改善流程并比较改善前后效果。本次活动选取我科免疫组化学发光仪器——E601所承担的标本检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结果发放不准点率由9.0%下降为1.63%,效果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检验结果发放的及时率,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该院2019年度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对该院各部门2019年1-12月通过OA信息化平台上报的417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结果: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要是医疗和护理类事件,共占93.52%;不良事件分级主要是Ⅲ级,为320例,占比76.74%;不良事件前10位发生原因总共占85.13%;不良事件上报例数与床位数比值前10位科室的比值均在20%以上,比值低于10%的不达标科室病区共有8个。结论:医疗安全和质量的提高,不仅要进一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更要强化行政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  相似文献   

12.
大量临床实例证明:临床科室对疾病的诊断及患者预后的判定,越来越离不开实验室检查的数据支持。在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现阶段,新技术、新仪器在检验科的不断推广应用,检验科室的规模不断壮大、能够涉及的检验项目越来越多,然而如何能够合理、高效的应用检验仪器,为临床工作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成为医院检验科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医院检验科技术管理以提高检验工作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降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漏报率。方法成立CQI小组,应用FOCUS-PDCA持续改进。结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漏报率明显降低。结论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平台,开展多形式培训,可促使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及时上报,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最终达到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质量是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核心。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15189:2012中对质量指标的建立、应用、评估和监测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根据ISO 15189:2012的规定,对质量指标和质量目标的概念、定量检验项目分析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应用进行诠释,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医学装备管理系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模式的应用效果,以期提升医院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水平。方法 通过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检索医院2016—2018年(传统监测模式)和2019—2021年(基于医学装备管理系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模式)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2016—2018年相比,医院2019—2021年的不良事件报告数量由209例上升至688例,报告合格率由11.48%上升至87.06%,医护人员上报占比由10.53%上升至60.61%,Ⅲ类医疗器械占比由21.89%上升至41.72%,报告总体方差由4.96下降至0.87。结论 基于医学装备管理系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模式有效提升了医院的不良事件报告数量和质量,以及高风险医疗器械的上报率,且使上报人员结构更加齐全,报告的均衡度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医疗不良事件管理系统,提升医疗质量。方法:在医院现有电子病历质控程序基础上,嵌入不良事件管理模块,以不良事件结构式选项或简要文字描述为报告内容,重点关注不良事件关键词筛查出的和高危特殊患者等病例,预警疑似不良事件,提高报告率。结果:系统试运行期间效果显著,报告例数与上年度同比增加139.68%,医务人员报告积极性增强,报告效率和报告准确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结论:该系统能够有效监控医疗环节,预警医疗风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在妇产科中实施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妇产科患者3.83万例(实施前),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妇产科患者3.9万例(实施后),观察实施前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妇产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05);实施后,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有效降低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且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该文阐述了门急诊检验的实习教学情况,探讨合理改进的门急诊检验实习带教工作模式.医学检验技术实习生通过门急诊检验科学有效的实习带教,可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现实作用,为临床免疫检验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临床免疫检验的标本接收及审核资料,并对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质量控制的现实作用,探讨改进方法。结果HBsAg、HBsAb符合率为100%,HBeAg、HBeAb符合率为98%、HBcAb符合率98%。结论质量控制可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高了检验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方法 根据《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及肠道准备关键流程制订了7项护理质量指标(包括肠道准备评估准确率、患者肠道准备知识知晓率、护士肠道准备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肉眼肠道清洁合格率、内镜下肠道清洁合格率、医生对肠道准备满意度、患者对肠道准备满意度),并建立了阈值,应用于2018年1月至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中,定期统计护理质量指标,并将结果与阈值进行比较,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统计2018年12月份行肠镜检查或治疗的1 446例患者上述各项指标显示,上述7项护理质量指标分别达到97%(95%)、95%(90%)、100%(100%)、92%(90%)、88%(85%)、95%(90%)、94%(90%),均达到或超过了阈值范围。结论 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肠道准备管理,能够提高肠道准备护理质量、护士核心能力和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