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2):139-142
目的掌握北京市东城区蝇类优势种群及其消长情况,分析蝇传疾病与蝇类的关系,为控制蝇类孳生,防治肠道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每年4~10月用捕蝇笼法,对东城区7个监测点进行蝇密度监测,将捕获的蝇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分析2010-2013年的优势蝇种及消长情况;收集东城区2010-2013年蝇传疾病发病资料,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蝇密度消长与传染病的相关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东城区以麻蝇(67.91%)、大头金蝇(8.11%)、厩腐蝇(8.10%)、丝光绿蝇(6.88%)和家蝇(6.77%)为优势蝇种;7~8月蝇密度达高峰,历年最高密度分别为18.00只/(笼·d)、16.47只/(笼·d)、25.77只/(笼·d)和24.47只/(笼·d)。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在7~8月呈高峰,占辖区传染病发病首位。蝇类密度季节消长与细菌性痢疾(r=0.906,P0.01);其他感染性腹泻(r=0.931,P0.01)及手足口病(r=0.819,P0.05)发病呈相关性。结论北京市东城区蝇种繁多且密度较高,主要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与蝇类密度有相关性,因此定期适时开展灭蝇工作,可降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绵竹市苍蝇种类、成蝇密度及滋生繁殖场所,了解其季节消长趋势,以指导制订相关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对不同环境采用人工捕蝇,观察幼虫滋生场所,对成蝇密度现况进行调查.结果 绵竹市2003-2007年笼诱法监测5年内共捕成蝇1459只,平均蝇密度指数为1.73只/笼.有铜绿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家蝇、棕尾别麻蝇、市蝇、巨尾阿丽蝇和厩腐蝇共8个种类,且各年无明显蝇种变化.统计各月累计蝇密度显示高峰均在夏秋季节(5-9月).化学灭蝇药效测定结果 显示灭成蝇药物选择以卫生敌敌畏加凯素灵为佳.结论 降低蝇密度,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应采取城市综合治理措施,消除滋生场所.灭蝇要选择低毒、长效和联合用药.防止蝇类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绵竹市苍蝇种类、成蝇密度及滋生繁殖场所,了解其季节消长趋势,以指导制订相关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对不同环境采用人工捕蝇,观察幼虫滋生场所,对成蝇密度现况进行调查。结果绵竹市2003—2007年笼诱法监测5年内共捕成蝇1459只,平均蝇密度指数为1.73只/笼。有铜绿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家蝇、棕尾别麻蝇、市蝇、巨尾阿丽蝇和厩腐蝇共8个种类,且各年无明显蝇种变化。统计各月累计蝇密度显示高峰均在夏秋季节(5—9月)。化学灭蝇药效测定结果显示灭成蝇药物选择以卫生敌敌畏加凯素灵为佳。结论降低蝇密度,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应采取城市综合治理措施,消除滋生场所。灭蝇要选择低毒、长效和联合用药,防止蝇类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昌平区2007-2011年蝇密度动态变化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天幕式捕蝇笼捕蝇,以市售腐乳为诱饵诱捕6h,将捕获蝇类统一带回实验室计数,鉴定种类.结果 2007-2011年昌平区共捕蝇7623只,其中2007年蝇密度为13.03只/(笼·d),之后蝇密度逐年下降,2011年降至最低为4.56只/(笼·d);昌平区蝇密度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0)=3.07,P=0.020);蝇种构成居前3位的优势种群依次为黑尾黑麻蝇、家蝇、厩腐蝇.结论 昌平区的蝇类防制工作仍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贸市场灭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农贸市场采用杀虫剂涂刷和毒蝇绳灭蝇与杀虫剂喷洒灭蝇的效果和成本,探讨农贸市场蝇类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为制定《蝇类防治操作规程农贸市场》国家标准积累数据。方法2个实验农贸市场采用每2周1次涂刷杀虫剂和更换毒蝇绳的灭蝇方法,1个对照农贸市场采用每周3次喷洒杀虫剂的灭蝇方法,以捕蝇笼、粘蝇带、目测法测定成蝇密度等方法比较控制效果。结果实验和对照农贸市场蝇密度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实验农贸市场的劳动力和材料花费仅为对照农贸市场的1/3。结论农贸市场采用杀虫剂涂刷和挂置毒蝇绳的方法灭成蝇,可以与频繁喷洒杀虫剂获得相同的灭成蝇效果,且降低2/3的成本,可作为农贸市场灭蝇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6.
不同诱蝇材料在捕蝇笼中诱蝇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 在现场不同环境下比较 6种诱蝇材料的诱蝇效果 ,找出捕蝇笼捕蝇效果最佳的诱蝇材料 ,为捕蝇笼灭蝇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 6种诱蝇材料组成的捕蝇笼成组放置在饭店、公园、农贸市场 ,观察 72h和 168h笼诱法的诱蝇数量和蝇种。结果 在 3种环境下 ,不仅 6种诱蝇材料 72h、168h诱捕的蝇数有很大的差别 (H =10 .80 ,χ2 ≤ 0 .0 1;H =10 .80 ,χ2 ≤ 0 .0 1) ,而且各诱蝇材料诱捕的蝇类种群构成亦有所不同 ;以腐鱼肚肠及豆渣 ( 3∶2 )诱蝇数量最多 ,其次为腐鱼肚肠及豆渣 ( 3∶2 )加 0 .1%灭幼脲 ;在同一环境 ,各诱蝇材料间差别亦很大。结论 在 6种诱蝇材料中 ,以腐鱼肚肠及豆渣 ( 3∶2 )和腐鱼肚肠及豆渣 ( 3∶2 )加 0 .1%灭幼脲两种物质可以用作捕蝇笼的饵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营口市区蝇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蝇密度情况,为制定蝇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蝇笼法。结果 2012年共捕蝇2 931只,平均密度为52.34只/笼。其中最多的3种蝇类为丝光绿蝇(1 365只,46.57%)、厩腐蝇(490只,16.72%)、亮绿蝇(284只,9.69%)。丝光绿蝇为主要优势种。7、8月为密度高峰期,密度分别为:85.13、113.50只/笼。结论在成蝇活动期间,重点防治月份为7、8月,重点防治区域为露天农贸市场,相关部门在这些区域要增加灭蝇器械,并保持环境卫生,以减少或者避免由蝇类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夷山口岸蝇类的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规律。方法选择武夷山机场及其周边3个自然村为观察点,采用笼诱法,每旬观察1次,以每次平均捕蝇数计算蝇密度〔只/(日·笼)〕。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各种蝇类13929只,隶属6科32属51种;平均密度48.4只/(日·笼);大头金蝇为当地优势蝇种,占全部捕蝇数的43.07%,其次为巨尾阿丽蝇、丝光绿蝇、家蝇,分别占15.16%、8.56%和8.08%。4~5月为当地蝇类活动高峰期,但不同蝇种的活动高峰期各异,大头金蝇主要出现于4~10月;家蝇的高峰期分别出现于4、10月份;丝光绿蝇出现于4~9月,而巨尾阿丽蝇则于冬春季的1~4月为活动高峰。结论武夷山口岸及其周围环境蝇类种群丰富,密度较高,环境治理是控制蝇密度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仆捕蝇器(饵)现场捕蝇效果。方法在绿化场所,用神仆捕蝇器(饵)与天幕式捕蝇笼(糖醋饵、腐鱼饵)的捕蝇效果作比较。结果神仆饵比糖醋饵捕蝇多,比腐鱼少。神仆捕蝇器和天幕式捕蝇笼比较,神仆捕蝇器4次捕蝇1 029只,平均257.25只/(笼.d),天幕式笼捕蝇461只,平均115.25只/(笼.d)(H=15.82,χ2>0.01,P<0.01),捕蝇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神仆捕蝇器设计新颖,使用效果好,可美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强蝇必净、奋斗呐在餐饮业灭蝇效果,以控制室内、外蝇密度;方法:室内加强蝇必净拌成糊状,均匀涂抹在线绳上,悬挂在室内空中;奋斗呐以0.03%浓度室外滞留喷洒墙壁。室内目测法、室外诱蝇笼考核效果;结果:A观察点室内3d及28d蝇密度降至O.003只/m^2,O.001只/m^2,下降率为76.92%,92.31%,相关密度指数为21.43及8.33。室外蝇密度降至1.17只/笼,0.83只/笼,总均杀灭率为90.0%;B点3d及28d室内密度分别降至O.006只/m^2,O.O05只/m^2,下降率为57.14%,64.29%,相关密度指数为39.80,38.69。经四周环境治理、施药第38d,蝇密度下降为0.004只/m^2,室外降为7.5只/笼;结论:加强蝇必净、奋斗呐在餐饮室内外灭蝇效果好、持续时间长、使用方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捕蝇器具的捕蝇效果。方法选取绿化地、餐饮店、菜市场和农户4种类型的场地各1处,采用分组配对现场对照观察法对迷宫式捕蝇笼、宫灯式捕蝇笼和粘蝇纸3种不同的捕蝇器具进行4天捕蝇效果观察。结果迷宫式捕蝇笼捕蝇930只,平均58.1只/(笼·d);宫灯式捕蝇笼捕蝇348只,平均21.8只/(笼·d);粘蝇纸捕蝇314只,平均19.6只/(张·d)。迷宫式捕蝇笼效果优于宫灯式捕蝇笼和粘蝇纸(P0.01)。宫灯式捕蝇笼与粘蝇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迷宫式捕蝇笼具有小巧易携带,捕蝇效果好且捕获后不易出逃等优点,是捕蝇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捕蝇器和以糖醋为诱饵的诱蝇笼捕蝇效果.方法模拟现场和现场试验.结果在模拟现场,捕蝇器和诱蝇笼2 h诱捕率分别为92.1%和0.2%;现场试验捕蝇器捕蝇数显著多于诱蝇笼(CHISQ=11.3,P<0.05),蝇种主要为家蝇和绿蝇.首只苍蝇进入捕蝇器和诱蝇笼的时间分别为6 min和39 min,两者有显著性差异(S=-10.5,P<0.05).结论捕蝇器捕蝇效果好于以糖醋为诱饵的诱蝇笼,可使用于家蝇较多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格栅法、目测法、粘捕法和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的差异,为有效应用格栅法监测蝇密度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GB/T23796-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方法在农贸市场内及外环境监测蝇密度.结果 室内监测,格栅法蝇密度低于粘捕法和目测法,但格栅法与目测法及粘捕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格栅法与目测法蝇密度相关性极高(r=0.933 489,P=0.000),格栅法与粘捕法蝇密度的相关性较高(r=0.791 836,P=0.004);室外监测,格栅法蝇密度低于目测法,略高于笼诱法,格栅法与目测法及笼诱法监测蝇密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格栅法与目测法蝇密度无相关性(r=0.408 318,P=0.212),格栅法与笼诱法蝇密度的相关性较高(r=0.848 092,P=0.001).结论 格栅法监测可用于蝇密度监测,室内可与目测法、粘捕法互相替换,室外可与笼诱法互相替换.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龙海市主要蝇种及季节消长规律,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遵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进行蝇种、蝇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以糖醋为饵料,每次放置6h,每月中旬监测1次。结果全年共捕蝇347只,优势蝇种为家蝇(66.0%),其次是市蝇(10.7%);不同生境中蝇密度最高的是餐饮外环境(6.58只/笼),居民区最低(0.83只/笼);蝇密度季节消长趋势9月是最高峰(30.5%),3月是次高峰(20.2%)。结论龙海市的监测工作为灭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使用捕蝇笼在九寨沟地震灾区居民临时安置点的灭蝇效果。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处临时安置点,在其帐篷周边的外环境安放捕蝇笼,分别于6、24、48 h及5 d后观察其灭蝇效果。结果 6 h平均捕蝇数为24.8只/笼,垃圾收集点、厕所、临时厨房、帐篷周边、垃圾房蝇类捕获数分别占34.68%、22.18%、18.95%、17.34%和6.85%;24 h平均捕蝇数为70.7只/笼,其中丝光绿蝇和铜绿蝇占44.98%,家蝇占30.12%,棕尾别麻蝇和大头金蝇占24.05%,其他占0.85%;48 h日平均捕蝇数为93.85只/笼;5 d日平均捕蝇数为59.14只/笼。结论在九寨沟地震灾区居民临时安置点外环境使用捕蝇笼灭蝇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生态环保又十分有效,在诸如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大型活动有人员临时聚居场所外环境灭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济南市农村蝇类密度与种类分布情况,为制订有效地蝇类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5月,在济南市选择槐荫区(黄河以南)、商河县(黄河以北)农村选择6个村庄,采用捕蝇笼诱捕法进行蝇类密度和种类分布调查.[结果]蝇类密度(只/笼·8 h),5月15~17日黄河以南4个村庄为(33.50±60.37),黄河以北2个村庄为(31.10±28.33)(P>0.05);5月15~17日饲养牛羊的2个村庄为(86.40±60.05),未饲养牛羊的2个村庄为(7.60±8.77)(P<0.01).在黄河以南2个村庄捕获的629只苍蝇分属丽蝇科(占28.62%)、蝇科(占56.60%)、麻蝇科(占13.67%)、花蝇科(占1.11%),包括巨尾阿丽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棕尾别麻蝇、尾黑麻蝇、横带花蝇、家蝇.[结论]济南市黄河南、北农村蝇类密度相近,饲养牛羊村庄蝇类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宁德市不同海拔高度重要蝇类的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规律。方法 采用捕蝇笼诱捕法 ,每旬观察 1次 ,以平均捕蝇数计算密度指数〔只 /(日·笼 )〕。结果 两城区共捕获蝇类 4科 2 1属 2 8种 ,其中 5 7.19%种类相同。宁德市蝇类平均密度为 2 3 4.9只 ,家蝇为优势种 ,周宁县平均密度为 14 5 .5只 ,大头金蝇为优势种。低海拔的宁德市主要蝇种家蝇和丝光绿蝇全年均有活动 ,大头金蝇 2~ 3月未捕获 ;高海拔的周宁县家蝇和丝光绿蝇的活动时间为 3~ 12月 ,大头金蝇 1~ 3月未捕获。周宁县重要蝇种密度高峰期比宁德市推迟 1个月。结论 低海拔沿海城区蝇类种群密度比高海拔城区高 ,重要蝇种活动高峰期比高海拔城区提前 1个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昌平区不同蝇种及其季节消长分布规律,为做好蝇类防制工作,预防蝇媒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天幕式捕蝇笼(市售腐乳)诱捕法于每年4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下旬结束,在4个监测点每旬监测1次。结果1997—2006年共捕蝇15450只,平均密度为18.39只/(笼·d),其中以1999年蝇密度最高为26.18只/(笼·d),2006年最低为9.05只/(笼·d)。10年间蝇密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1〉F1.930.05(9,180],P=0.000);各年度在4月上旬及10月下旬均可捕到蝇,4月上句以家蝇密度最高为1.40只/(笼·d),10月下旬以黑尾麻蝇密度最高为1.03只/(笼·d),蝇密度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8月上旬,峰值出现在7月上旬为30.13只/(笼·d)。密度居前3位的蝇种为黑尾麻蝇、家蝇和丝光绿蝇,分别占捕蝇总数的31.35%、24.50%和17.24%,各蝇种密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21〉F2.080.05(7,140),P=0.000)。结论昌平区蝇密度1997—2002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2006年呈逐年下降趋势,黑尾麻蝇为优势种;季节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8月中旬;治理人畜粪肥、管理垃圾仍是今后蝇类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济南地区农村改厕对蝇类种群密度的影响,评价农村改厕的卫生效果。方法卫生效果评价以蝇类种群密度为指标,采用捕蝇笼诱捕法。结果农村改厕申家庄、明理和七里堡3村,平均蝇密度为3.6只·笼^-1·8h^-1;未改厕的西铺、清水坡和西张3个对照村,平均蝇密度为65.93只·笼^-1·8h^-1,改厕农村蝇类种群密度与未改厕农村相比,平均下降了94.54%(t’=4.18,t’0.01=3.01,P〈0.01)。结论农村改厕使农户用上了节水型高压水冲式卫生户厕,能够使蝇类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农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卫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灭蝇器灭蝇效果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灭蝇器的实验室与现场灭蝇效果检测方法。方法 实验室测试参照GB/T173 2 2 .8-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室内药效评价———毒饵的方法进行 ;现场试验以腐鱼饵和糖醋饵捕蝇笼为对照与被测试灭蝇器 1∶1∶1设置 ,三者各相距 10m。结果 实验室方箱法测试 ,被测样品 2 4h捕获率为 96.0 % ;现场试验被测样品的灭蝇数大于腐鱼饵和糖醋饵捕蝇笼。结论 实验室应用GB/T173 2 2 .8-1998方法和现场应用与腐鱼饵和糖醋饵捕蝇笼对照的方法可以用以检测灭蝇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