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艳秋 《河北医学》2016,(4):618-620
目的:研究探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流程联合利伐沙班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各50例分别分为利伐沙班组(实验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对照组),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其他情况.结果:利伐沙班组的患者中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2%).低分子肝素组的患者中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61,P<0.05).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两组患者的术后显性失血量、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的变化值及失血总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通过护理流程联合利伐班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伊诺肝素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钙(LMWHca)对脊柱融合术后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脊柱融合术后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60例肢体,分别采用利伐沙班(54例),伊诺肝素(52)和LMWHca(54例)治疗,疗程均为1~3个月,采用彩超观察血栓的消失情况,治疗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利伐沙班组和LMWHca组总有效率均高于伊诺肝素组(χ~2=13.2,12.8;P=0.01);而利伐沙班组和LMWHc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05)。利伐沙班组和LMWHca组治疗后血小板功能相关参数均低于伊诺肝素组(F=5.22,5.23,5.19;P=0.01);而利伐沙班组和LMWHc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P0.05)。利伐沙班组和LMWHca组治疗后内皮细胞功能相关参数均低于伊诺肝素组(F=5.08,5.12,5.12;P=0.01,0.01,0.010.05);而利伐沙班组和LMWHc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P0.05)。利伐沙班组和素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伊诺肝素组(χ2=13.4,13.6;P=0.01,0.010.05);而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结论 LMWHca和利伐沙班片治疗脊柱融合术后急性肌间静脉血栓疗效强大,安全性较高,但服药方式不同,可根据患者需要灵活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组和利伐沙班组各50例,低分子肝素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IU/d,利伐沙班组口服利伐沙班片,10mg/d;记录并比较凝血指标、DVT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凝血指标PT、PLT和APT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形成DVT发生率8.0%,低分子肝素组的10.0%(P0.05),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辅助使用气压治疗等物理措施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总体疗效相当,均能有效改善凝血指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钙对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80名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以患者的使用的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不同进行分组,利伐沙班组(n=96):于手术后6-10小时之间开始使用利伐沙班,口服,10mg/d,1次/日,一个治疗疗程为服药5周,如果发生漏服1次用药,患者应立即服用利伐沙班,并于次日继续每天服药1次;低分子量肝素钙组(n=84):于手术前及手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2500IU/d,一个治疗疗程为服药5周。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以及不良反应;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率评价:在用药前和用药后2d、5d、10d、18d分别行凝血功能测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利伐沙班组有5例发生DVT,低分子量肝素钙组有16例发生DVT;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疗效明显优于低分子量肝素钙组,且服用利伐沙班后患者的凝血功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腰椎后路手术后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因脊柱疾病住院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子肝素钙组45例和利伐沙班组45例.入院后第1天清晨、术后1,3,7d清晨采血,检测: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Ⅱ),谷丙转氨酶(ALT),术后引流量,切口皮下瘀斑、愈合情况.术前1d、术后7d行双下肢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血流显像.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组深静脉血栓(DVT)共发生4例,无肺栓塞(PE)病例;利伐沙班组DVT发生1例;无PE病例.两组术后7 d PLT、Hb、ALT和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7 d FIB和D-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并发症、FIB和DⅡ等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且药物口服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颗粒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t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及初步机制.方法216例接受单侧 TKA 的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脉络舒通颗粒、低分子肝素及利伐沙班至术后2周.选择临床症状、凝血及鸡尾酒监测指标、超声探查、肺栓塞(PE)发生率、副作用为对比依据,比较脉络舒通、低分子肝素及利伐沙班预防 TKA 术后 DVT 的疗效.结果3组药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脉络舒通组小腿肿痛及皮肤瘀斑发生率最低,纤维蛋白原升幅脉络舒通组与低分子肝素相当,利伐沙班组升幅最小.基于下肢超声及鸡尾酒监测的筛查,脉络疏通与低分子肝素钙组 DVT 发生率均为4.17%(3/72),略高于利伐沙班组2.78%(2/72).各药物干预组及总体 PE 发生率均为1.39%(1/72,3/216),无致命性 PE 发生.结论对于 TKA 术后 DVT 的预防,脉络舒通给药方便,副作用小,疗效安全可靠,能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与物理预防联合应用可以替代传统的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骨科大手术术后使用利伐沙班或依诺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行骨科大手术患者280例,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利伐沙班组144例和依诺肝素组136例。利伐沙班组术后6 h给予利伐沙班口服,10 mg/次,1次/d,连续28 d。依诺肝素组于术前12 h及术后给予依诺肝素皮下注射,0.4 ml/次,1次/d,连续10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并发症(DVT、大量输血、伤口渗液、血肿、关节腔感染、再次入院、二次手术)。结果两组患者经依诺肝素和利伐沙班治疗前后凝血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依诺肝素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安全性相当,但均伴有一定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使用抗凝药物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否会造成围手术期失血量增加。通过THA术后使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利伐沙班对THA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2月初次行THA的9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7例(试验组)手术后6~10小时之间口服利伐沙班10mg,每日1次,共服药35天。59例(对照组)术后8~12h开始每天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6000U,共10天。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利伐沙班组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76.16%,低分子肝素组占80.37%;利伐沙班组与低分子肝素组的隐性失血量(P=0.059)。结论:THA术后隐性失血量使用利伐沙班抗凝无明显增加术后隐性失血量。  相似文献   

9.
闻志强  陈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21-1322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Rivaroxaban,BAY59-7939,1次/d口服10mg,5周)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60例。利伐沙班组在术后6h口服10mg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组在术后24h内皮下注射40mg低分子肝素,均1次/d,持续用药14d。术后14d对两组患者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出血情况。结果:利伐沙班组与肝素组患者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置换后非严重出血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利伐沙班片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DVT,服用方便且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徐永申  孙帅  穆杰  孙永强 《广东医学》2012,33(17):2665-2667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后6~8 h口服利伐沙班10 mg,1次/d,连续服用2周;B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术后6~8 h皮下注射常规剂量的1/2,第2天应用常规剂量,连续10 d。术后14 d观察两组DVT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4 d检测两组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术前和术后第13、7、1、4天抽取静脉血测定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和D-二聚体含量,并观察术后2 d的引流量。结果 A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为3.3%,B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lt、APTT、PT、Bv、Pv及D-二聚体含量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 d的引流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较低分子肝素更能有效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后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接受TKA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利伐沙班片抗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膝关节疼痛情况、水肿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3、5、7天时观察组视觉模拟(VAS)评分、下肢肿胀处周径、肿胀持续时间、TNF-α水平、IL-6水平、CRP水平和ES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缓解TKA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水肿,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优于低分子肝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病人分别使用利伐沙班和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来评价2种药物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临床药师在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的预防中,如何协助临床医生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方法:收集100例髋、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50例和低分子肝素组50例。利伐沙班组病人于术后8 h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每天1次,口服;低分子肝素组病人于术后12 h给予低分子量肝素5 000抗Xa国际单位,每天1次,皮下注射。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比较2组病人的凝血指标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临床药师参与治疗过程并提供药学监护。结果:2组病人术前血小板及凝血指标均无异常,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血小板及凝血指标均无异常,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中利伐沙班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为0%(0/50),低分子肝素组DVT发生率为8%(4/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中利伐沙班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0),低分子肝素组为12%(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不增加出血风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疗效与低分子肝素相当。且利伐沙班具备可口服、固定剂量、疗效满意、无需监测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51例。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 100 IU/d皮下注射,持续用药2周;利伐沙班组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d口服,持续用药2周。于治疗第2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并检测术前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各项指标和记录术后引流量。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发生深静脉血栓7例(1.7%),利伐沙班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5.9%),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术后引流量、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利伐沙班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利伐沙班和依诺肝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效果.方法 全面检索国内外关于利伐沙班和依诺肝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VTE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按照既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核定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采用Stata11.0软件对总的VTE和各种原因所致的死亡、主要VTE、深静脉栓塞(DVT)以及症状性VTE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随机对照研究文献9篇,包括8篇英文和1篇中文文献,研究对象有6篇为全髋关节置换(THA)患者,3篇为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全部样本量合计15 91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利伐沙班组总的VTE和各种原因所致的死亡率低于依诺肝素组,合并RR为0.55[95%CI(0.38,0.79)];利伐沙班组主要VTE发生率低于依诺肝素组,合并RR为0.38[95%CI(0.19,0.76)];利伐沙班组的DVT发生率低于依诺肝素组,合并RR为0.53[95%CI(0.36,0.78)];利伐沙班组症状性VTE发生率低于依诺肝素组,合并RR为0.47[95%CI(0.33,0.69)].结论 利伐沙班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VTE的预防效果优于依诺肝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前并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年龄大于65岁术前并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髋部骨折患者71例,依据入院先后分为治疗与对照2组:治疗组采用利伐沙班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2组每3 d复查1次双下肢深静脉彩超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组D-二聚体降至<500μg/L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消失方面,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出血事件发生,肝肾功能正常,对照组有6例INR值>3.0,给予调整华法林剂量恢复,利伐沙班组无INR值偏高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患者。结论:2种药物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前并存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有较好治疗效果,但利伐沙班在D-二聚体降至500μg/L时间优于华法林,且利伐沙班组无需调整药物剂量,不良反应轻,更为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注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与口服利伐沙班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抽签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一组患者注射LMWH(置LMWH组),另一组患者口服利伐沙班(利伐沙班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以及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出血量、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13.33%与利伐沙班组15.5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MWH素和利伐沙班均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且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20,(4):506-509
目的:探讨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这五项凝血指标水平与肾病综合征的关联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13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和136例健康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组的FDP、FIB和D-二聚体检测高于肾小球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肾病综合征组的D-二聚体、FDP阳性率分别为86.8%和68.4%高于肾小球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肾病综合征组的PT和APTT结果低于肾小球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肾炎组D-二聚体、FDP、FIB、PT和APT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可以提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凝状态和血栓风险,有利于患者的合理诊疗及血栓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利伐沙班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58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tPA-Ag)]检测结果、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结果、术后下肢肿胀改善时间、术后疼痛改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1 d PT、APTT、FIB、tPA-Ag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D-D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 CRP、WBC、PCT、IL-6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肿胀改善时间、疼痛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片与低分子量肝素对老年关节置换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行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观察组术后口服利伐沙班片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下肢DVT发生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伐沙班片在改善老年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方面与低分子量肝素效果相当,均能降低下肢DVT发生风险,而利伐沙班片给药更为方便,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比较抗凝药物华法林和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微RNA-29b(miR-29b)、微RNA-223(miR-223)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146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1∶1配对原则随机分组进行对照研究,每组73例(华法林组予以华法林,利伐沙班组予以利伐沙班)。比较两组栓塞或血栓形成、脑出血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iR-29b、miR-223。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PT、TT、APTT、INR、血清miR-29b水平高于治疗前,IL-6、hs-CRP、TNF-α、miR-223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PT、TT、APTT、INR、血清IL-6、hs-CRP、TNF-α、miR-223、miR-29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栓塞或血栓形成、脑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利伐沙班均能改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凝血功能,降低炎性反应,调控血清miR-29b、miR-223水平,但利伐沙班有助于降低出血性事件发生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