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嗓音学分析在声带息肉手术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德国艾克松(XION)嗓音学分析软件,对30例声带息肉手术前后进行嗓音学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声带息肉组术前比正常对照组有较高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基频,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息肉术后和术前比较,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均下降,基频升高,各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压级改变不明显,各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嗓音学分析可客观、定量地分析声带息肉嗓音质量,并评估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嗓音声学分析和电声门图(ECG)在声带息肉患者手术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r.Speech软件,对30例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2周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和电声门图检测,并与5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声带息肉组比正常对照组有较高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声能量(NNE)和较低的谐噪比(HNR)、信噪比(SNR),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声带息肉术后1周、2周和术前比较,jitter、shim-mer和NNE均下降,HNR和SNR升高,其中术后第2周与术前比较,各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嗓音声学分析与电声门图检测可客观、定量地分析嗓音质量,评估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和常规喉显微器械切除声带息肉患者的术后嗓音恢复情况,探讨其对术后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9-12月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CO2激光切除术的患者(激光组),与2009年同期行喉显微器械声带息肉切除术的患者(喉显微器械组)进行病例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术后1周的疗效及在频闪喉镜下的声带状况、嗓音分析状况.结果 术后1周激光组频闪喉镜下声门闭合、声带波动幅度、嗓音分析基频微扰及噪声能量均不及喉显微器械组(P<0.05),嗓音分析振幅微扰、谐噪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O2激光摘除声带息肉短期术后反应较常规喉显微器械手术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嗓音训练时间对声带息肉患者声带显微微瓣手术后发声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后1周和术后2周开始嗓音训练,比较两组嗓音学指标和GRB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嗓音训练后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均有显著改善,术后2周组的患者训练后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改善情况优于术后1周开始训练的患者,嗓音训练后GRBAS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术后2周开始嗓音训练的患者GRBAS各项评分均低于术后1周开始训练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2周开始嗓音训练的患者功能恢复优于术后1周开始嗓音训练的患者,建议临床可在声带显微微瓣手术后2周开始进行嗓音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患者进行嗓音声学分析的意义.方法:对35例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2周进行嗓音声学检查,与30例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声带息肉手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相比较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及嗓音障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与对照组Jitter、Shimmer、D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T无差异.结论:声带息肉手术后进行嗓音声学分析能客观地反映术后嗓音功能,术后2周声带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仍需继续治疗,术后定期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及对患者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封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声带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纤维喉镜YAG激光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治疗。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嗓音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门标准化噪声能量(NNE)值高于对照组,而振幅微扰(Shimmer)值、基频微扰(Jitte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能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改善患者嗓音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术治疗声带肿物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96例声带肿物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支撑喉镜下传统钳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嗓音学指标(振幅微扰、基频微扰)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振幅微扰、基频微扰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1/51),低于对照组的15.56%(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术与传统钳切术治疗声带肿物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当,但CO2激光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嗓音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广基型声带息肉接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嗓音功能受到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治疗的60例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撑喉镜,观察组采用显微支撑喉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嗓音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73.33%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噪声能量、谐噪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GRBAS评分为(0.25±0.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45±0.21),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VIU评分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评分为(4.10±0.75),对照组为(5.32±0.32),两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显微支撑喉镜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效果较好,更利于术后嗓音功能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更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电子喉镜及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小结)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嗓音声学分析指标变化及形态学转归特点,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声带息肉(小结)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声带息肉(小结)需手术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使用电子喉镜、支撑喉镜下切除术治疗。术前及术后4周行动态喉镜及嗓音学分析检查。结果术后4周电子喉镜组2例患者声带充血或水肿,术后复发2例,治愈好转率90.0%;支撑喉镜组6例患者声带充血或水肿,术后复发3例,治愈好转率8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测试结果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电子喉镜下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疗效相当,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喉狭窄患者行颈前旋转肌皮瓣喉重建术后的嗓音康复情况.方法:应用Dr.Speech嗓音分析系统对19例喉癌术后喉狭窄患者喉重建术后的嗓音参数,包括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声门噪声能量(NNE)值进行分析,并与喉重建术前以及成人喉乳头状瘤15例、声带息肉20例、正常人20例进行对比.结果:喉癌术后喉狭窄患者喉重建后的F0较术前有显著上升(P<0.05),而Jitter、Shimmer及NNE值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F0较喉乳头状瘤组有显著下降(P<0.05);与声带息肉组相比,F0、Jitter均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Jitter、Shimmer及NNE值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喉癌术后喉狭窄患者行颈前旋转肌皮瓣喉重建术后的嗓音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能获得较好的嗓音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1月本院接诊的84例声带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试验组行支撑喉镜下手术,对照组行电子喉镜下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嗓音声学参数、术后息肉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5.24% vs 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声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振幅微扰、基频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及息肉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带息肉患者行支撑喉镜下手术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声音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改善嗓音声学参数,促进嗓音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嗓音及吞咽功能康复在单侧声带运动不良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将40例未行手术治疗的单侧声带运动不良(UVDF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嗓音卫生指导干预,观察组采用嗓音及吞咽功能康复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嗓音声学评分、嗓音障碍指数评估(VHI)评分及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VH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吞咽动作启动时间及咽腔收缩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舌骨喉复合体运动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嗓音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UVDFP患者嗓音质量,提升患者吞咽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喉利咽颗粒联合金嗓散结丸对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患者嗓音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后发声障碍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对其编号,分为对照组(奇数号)与观察组(偶数号),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喉利咽颗粒联合金嗓散结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嗓音障碍指数(VHI)、计算机嗓音分析结果、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观察组各中医症候积分、VHI量表中E、P、F、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声门噪声能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喉利咽颗粒联合金嗓散结丸可有效改善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发声障碍,促进嗓音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嗓音声学分析在电子喉镜手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手术前后声学参数的变化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Dr,Speech 3.0软件,对329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于电子喉镜手术术前及术后10 d、20 d、30 d分别发稳态元音[ ]、[i:]、[a:],并进行声学测试,与已建立的正常嗓音和病理嗓音数据库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判断电子喉镜手术的疗效。结果 在329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患者中,其主要的声学参数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噪音能量(NNE)手术以后均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尤以NNE的敏感性最高。结论jitter、shimmer、NNE值的变化对手术疗效的观察与评判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声带息肉喉显微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参数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 探讨声带息肉病人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参数的变化与手术疗效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 Dr.Speech软件对40例声带息肉病人术前、术后嗓音声学参数进行测试与比较。③结果 40 例声带息肉病人术前声学参数值基频微扰、振幅微扰(shimmer)和声门噪声能量(NNE)均高于正常值;术后各项参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F=101.09~125.27,q=14.17~23.86,P<0.01)。术后第 1 周分别与术后第2周和第4周比较,各声学参数值差异均有显著性(q=4.34~7.79,P<0.01)。术后第 2 周与术后第 4 周比较,各声学参数值差异无显著性(q=0.72~1.33,P>0.05)。④结论 嗓音声学检测中shimmer和NNE的声学参数值变化对手术前后疗效评估最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喉癌及喉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喉裂开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黏膜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嗓音声学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黏膜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当(P>0.05);术后3个月,两组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等嗓音声学参数均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半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嗓音声学功能,具有术后恢复快与疼痛感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声带息肉术后发声功能恢复的时间及规律.方法 对51例声带息肉患者(患者组)分别于支撑喉镜术后1、2周及1、3、6个月进行嗓音声学指标基频(fundamental frequecy,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oise to harmonic ratio,NHR)及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调查,对51例嗓音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嗓音学分析及VHI调查,对比分析术后嗓音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组F0较正常对照组降低,jitter、shimmer、NHR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组F0逐渐升高,其余4个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F0、jitter、shimmer、NHR在第1个月接近正常对照组,且与3、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HI评分在3、6个月时与正常对照组相近,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带息肉患者支撑喉镜术后嗓音质量逐渐恢复,术后1周内禁声休息,1个月内休声,1个月以后可正常、正确用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清喉利咽汤结合金嗓散结丸对声带息肉术后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取的80例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金嗓散结丸;观察组40例,基于对照组采用清喉利咽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发音功能、症状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的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咽喉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嗓音障碍对生理、功能、情感的影响评分低于对照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低于对照组,最长发声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喉利咽汤结合金嗓散结丸的应用,利于术后患者相关症状恢复,改善其发音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波照射对声带息肉术后伤口肿胀的影响,让术后患者尽早进行嗓音训练以巩固手术效果。方法:将条件相同的行显微喉镜手术的88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声带息肉术后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微波照射护理。并于手术前、手术后2周分别收集嗓音障碍指数(VHI-10),MDVP软件收集声学信号并分析声学参数: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等,以及术后2周频闪喉镜检查收集图像参数分析伤口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后2周患者的VHI-10及jitter、shimmer参数分别小于术前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术前、术后VHI-10、jitter、shimmer的变化差值均大于对照组,jitter、shimmer的变化差值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VHI-10的变化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也有VHI-10更大下降的趋势;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前的VHI-10、jitter及shimmer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伤口临床愈合好的例数多余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照射对声带息肉术后伤口肿胀有一定效果,可以作为声带息肉显微喉镜术后的重要护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计建明  谢九根  杨军华 《当代医学》2021,27(20):159-161
目的 探究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与电子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声带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A组采用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手术,B组采用电子喉镜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嗓音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标准化噪音能量(NNE)、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带息肉患者采用电子喉镜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间短于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手术,术中出血量少于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手术,但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更有利于嗓音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