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胃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促进免疫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炜 《当代医学》2010,16(32):150-150
目的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胃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作用。方法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并对其进行观察。结果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曾毅栋  刘志奇  李新民 《中外医疗》2011,30(4):54-54,56
目的观察胃肠癌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胃肠癌化疗中的应用研究并分析原因。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60例晚期胃肠癌患者实施PICC置管术的临床资料,胃肠癌患者采用PICC配合便携式化疗泵持续给药及常规输液给药2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给药方法治疗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ICC置管在提高近期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抗癌药毒性反应方面取得满意效果,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置管时间,保证静脉治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腔或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手术治疗胃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胃肠癌手术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27)在手术治疗外不做其他辅助治疗,观察组(n=32)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盆腔或腹腔热灌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2、3年病死率、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经过盆腔或腹腔热灌注辅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3年内病死率分别为3.13%、3.13%、9.38%,而对照组三年内病死率分别高达11.11%、22.22%、37.04%;第2、3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5.63%、21.88%,对照组为40.74%、59.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治疗后1年的复发率和3年内转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盆腔或腹腔热灌注化疗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式,对于已经有转移或肿瘤已突破浆膜层的胃肠癌手术患者可将盆腔或腹腔热灌注化疗作为常规的辅助治疗手段,已达到较好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臧秀娟 《吉林医学》2011,(1):188-189
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这主要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大肠慢性炎性反应有关。临床诊断的大肠癌患者中20%-30%已属中晚期,手术已无法根治,需化学治疗。我科自2007年7月-2009年3月共收治12例肠癌患者行全身化疗,在化疗过程中,做好针对性护理,能使化疗顺利完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癌术后病人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联合体外高频透热治疗的疗效。方法:我科收治的47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腹腔温热灌注化疗联合体外高频透热治疗组(治疗组),一组为单纯静脉化疗组(对照组)。结果:1.两组病人均随访2年,2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而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两组不良反应分度及严重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两组并发症的观察:治疗组较对照组腹胀的发生率略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4例出现腹痛,高于对照组的1例,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2例术后出现肠梗阻、1例出现腹膜炎,两组术后无其他严重并发症。4.两组肝转移及腹腔淋巴结转移差异显著,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胃肠癌术后病人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联合体外高频透热治疗是一种并发症少、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友兰 《当代医学》2014,(36):53-54
目的对电子输注泵在胃肠癌患者术后化疗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胃肠癌患者术后应用电子输注泵的化学治疗完成率、患者临床出现毒副反应概率以及舒适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完成了全程的化学治疗,完成率为100%;在治疗期间共有6例患者出现神经毒性、造血障碍等毒副反应,其毒副作用发生率仅为10.0%;患者临床舒适度为(85.36±11.25)分,同输注前进行比较(35.26±2.39)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电子输注泵能够提高胃肠癌患者术后舒适度,增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营养支持对行新辅助化疗肠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例为32∶32。研究组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和新辅助化疗治疗,而对照组在术前只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在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情况,两组患者在进行化疗前,各项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体重、白细胞含量、血红蛋白含量、总蛋白含量、前清蛋白含量以及转铁蛋白含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化疗前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D4水平、CD8水平以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研究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新辅助化疗肠癌患者在...  相似文献   

8.
9.
总结35例肠癌术后患者化疗的护理体会.在患者化疗前后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对化疗期间出现的毒副作用采取积极的护理对策,能够使患者顺利渡过化疗阶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肠癌术后腹腔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0例肠癌术后行腹腔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我们积极系统的护理,所有患者表示对我们的护理满意,196(93.3%)例患者表示消除了对疾病的顾虑,68例想放弃治疗的患者经过我们的护理表示坚决配合治疗。结论心理护理在肠癌术后腹腔化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径路动脉灌注化疗防治肿瘤局部复发及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全组25 例,在切除胃肠道肿瘤的同时,应用微泵技术,最大耐受剂量,对原肿瘤供血区域的动脉主干插管置泵灌注化疗,同时进行预防肝转移的肝动脉插管置泵化疗。结果 经临床观察和随访10~24 个月,随访期病例全部存活,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肝转移,胃肠道肿瘤主要标志物放射免疫测定22/23 例在正常范围。结论 双径路动脉置泵灌注化疗防治中晚期胃肠道肿瘤局部复发和肝转移效果良好,且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大肠癌化疗患者胃肠道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一线大肠癌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化疗前30 min给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在化疗前30 min给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采用针刺穴位治疗。观察周期为5 d。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的消化道毒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呕吐持续天数及追加止吐药剂量。结果:化疗第1天,两组患者的呕吐、恶心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2天至第5天,两组患者的呕吐、恶心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患者的呕吐、恶心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两组患者的呕吐持续天数及追加止吐药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患者的呕吐持续天数及追加止吐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托烷司琼治疗能有效缓解大肠癌化疗患者的胃肠道毒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杜春花 《河北医学》2008,14(9):1034-1036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大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江门地区某三甲医院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间实施临床路径的大肠癌手术患者192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选择该院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间未实施临床路径按常规模式实施的大肠癌手术患者174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日、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有无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按临床路径对大肠癌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诊疗护理计划,可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为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范围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健脾法对消化道肿瘤及其化疗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是消化道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但由于其存在的副作用使得中医药治疗尤其是健脾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分别从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对健脾中药作用于消化道肿瘤及其化疗进行综述,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总结,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胃肠道肿瘤化疗后患者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100例气阴两虚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方高剂量组、益气养阴方低剂量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分别为34例、32例和34例,各组均治疗30 d.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指标、骨髓抑制指标、肝肾功能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变化.另取30位健康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温热灌注(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IPHP)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分析162例手术后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资料,其中IPHP联合全身化疗76例(联合组)和全身化疗86例(单纯化疗组),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联合组27例Ⅳ期患者中CR6例,PR9例,有效率为55.56%;单纯化疗组34例Ⅳ期患者中CR3例,PR6例,有效率为26.47%(P<0.05)。远期疗效:3年生存率联合组为77.63%,单纯化疗组为63.95%(P>0.05);5年生存率联合组为68.42%,单纯化疗组为37.21%(P<0.05)。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温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疗效优于单纯全身化疗,不良反应相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马冬 《循证医学》2015,15(1):16-18
1结直肠癌临床研究进展2014年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领域没有令人兴奋的突破性进展,晚期CRC患者一线靶向药物和维持治疗的选择是近年热点问题的延续,各大指南推荐全RAS检测为CRC患者使用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前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TAC、FAC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TAC组21例和FAC组27例,分别采用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及FAC(氟尿嘧啶at-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进行3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AC组CR2例,PR15例,SD3例,PD1例,有效率为71.42%;FAC组CR1例,PR18例,SD6例,PD2例,有效率为59.26%,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中,FAC组白细胞减少例数明显少于TAC组(P〈0.05);心电图改变情况、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和脱发的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用TAC与FAC方案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FAC方案所致的不良反应较TAC方案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