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徐灵洁  高云霞  张玮玮 《西部医学》2014,26(9):1255-125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神经外科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在临床治疗相同情况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事先制订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在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程度方面,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可控制成本和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熊梅 《中外医疗》2013,(25):163-164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化疗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发生率(90.8±8.9)%、不良反应发生率(12.5±3.2)%、住院天数(8.9±2.8)、医疗费用(6523.8±1015.2)及患者满意度(94.2±8.4)%,对照组患者遵医行为发生率(72.3±7.5)%、不良反应发生率(32.1±4.3)%、住院天数(13.5±3.5)、医疗费用(7823.3±1521.3)及患者满意度(73.3±7.6)%经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遵医行为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宫颈癌化疗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徐慧 《现代医学》2014,(1):87-8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胎膜早破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60例实施临床路径的胎膜早破(路径组)和60例未实施临床路径的胎膜早破(对照组)的孕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及孕妇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路径组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路径应用在胎膜早破的孕妇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孕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在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实施效果。 方法 通过制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医疗护理路径(实验组),与实施医疗护理路径前患者(对照组)的住院天数,进入绿色通道的时间、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入院至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临床路径规范了诊疗护理流程,是利用卫生资源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体现了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患者及其家属满意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专科临床路径使用情况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使用专科临床路径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及效益。方法将50例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经社区转入心内科病房接受临床路径者作为实验组(n=27例),同期住院的同种疾病住院未接受临床路径者作为对照组(n=23)。实验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法,并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再住院率、住院医疗总费用、分项费用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再住院率、住院医疗总费用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除治疗费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外(P〉0.05),在化验费、检查费、西药费、床位费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组冠心病患者在住院天数、再住院率、住院医疗总费用方面未显示出差别,考虑与一些干扰因素有关,但在分项费用上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专科临床路径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尚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产科临床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580例作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选择既往同期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58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医疗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手术费用和产妇满意度差异。结果实验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满意度、检查费用、手术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金华  宋燕  游箭  魏欣  唐晨曦 《西部医学》2009,21(9):1625-162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病人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P〈0.01),术后康复情况比较(P〈0.05),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使医疗、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有序,增强病人掌握健康知识和康复能力,积极配合减少并发症以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杨建梅 《广西医学》2009,31(2):212-213
目的探讨建立完善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确诊为肺结核咯血的95例患者分成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持续出血或再次出血例数、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4.05±1.10)d和(18.29±1.23)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5.81%和78.7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有助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卫生部试行的临床路径管理在我院因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26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路径组)和226例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各种住院费用、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和构成比,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组在住院天数、术前住院日比未实施路径组有所降低;住院总费用、药费、化验费、床位费和其他费用路径组也低于未实施路径组;2组在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药费、床位费和其他费用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疗服务评价中,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未实施临床路径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表明,实施临床路径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控制抗生素的使用,规范医护主动医疗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方面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围介入治疗术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接受传统心内科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围介入治疗术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BSD2000相控阵聚焦热疗联合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晚期胃肠癌的临床观察,探讨热化疗对晚期胃肠癌的作用。方法:将60例晚期胃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BSD2000相控阵聚焦热疗联合化学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2次为一疗程,至少观察2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CR+PR)分36.7%,26.7%,P>0.05;而临床受益率(CR+PR+SD)分别为80.0%、5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NK细胞活性升高(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BSD2000相控阵聚焦热疗联合化学治疗能够提高晚期胃肠癌患者的临床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并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埋豆,药物组采用麻仁丸口服,治疗15 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及治疗停止2周随访时分别观察患者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胃肠疾病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2周后随访的积分与治疗前比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证候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豆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面瘫针灸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面瘫针灸临床路径"指导下规范实施方案的优势,为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治疗组,30例)和非路径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依照"面瘫针灸临床路径"诊疗流程及诊疗方案实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周期为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诊疗费用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100%,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9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时,治疗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即显著降低(P0.01);治疗4周、6周、8周时,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6周、8周时,治疗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诊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瘫针灸临床路径"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费用,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内异止痛方直肠用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 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内异止痛方灌肠,对照组予散结镇痛胶囊口服。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随访3个月后评估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A125、VEGF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CA125、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CA125、VEGF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异止痛方直肠用药通过降低血清CA125和VEGF水平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加味宣白承气汤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76例重症肺炎合并AGI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疾病、尽早给予肠内营养、胃肠动力药等,治疗组在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入院行膝关节镜辅助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模式,试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路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管理干预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入住河北省张家口市某三甲医院的病例资料,观察并分析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诊断结果、病历书写质量、临床用药、手术、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辅助检查项目选择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3个病种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临床路径组患者出院病历甲级率明显高于未实施临床路径组,乙级率明显低于未实施临床路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临床路径组抗菌药物费用、药占比明显低于未实施临床路径组,目录内用药比例明显高于未实施临床路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临床路径组术前准备时间明显少于未实施临床路径组(P<0.05),而两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时间、总费用、药费、化验费、检查费明显低于未实施临床路径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费、卫生材料费、护理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临床路径组实验室、影像及其他检查项目数量少于未实施临床路径组(P<0.05).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能够规范医生诊疗行为,使医疗工作向更有利于患者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食管癌术后早期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食管癌术后早期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及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营养支持、对症处理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时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天数、第14天的治疗有效率、第28天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WBC、CRP、PC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WBC、CRP、P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28天的死亡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食管癌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疗效显著,能显著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以静脉血栓形成(VTE)为早期临床表现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恶性肿瘤的诊治意识,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被明确诊断为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VTE的患者4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以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入院,在医院接受手术之后或诊治期间首次出现VTE的患者;研究组:以VTE为首发症状就诊、进一步诊断出消化道恶性肿瘤、且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有无合并症、VTE发生部位、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侵犯程度、入院时首次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 42例患者中,以VTE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7例(40.5%),对照组25例(59.5%)。研究组患者男性比例、VTE发生在双下肢的患者比例、肿瘤发生在胃部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BMI、合并症、VTE发生部位(除外双下肢)、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侵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原发性VTE为早期临床表现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男性患者发病率相对较高,双侧DVT的发生率较高,且以胃恶性肿瘤为主。提醒临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若遇有不明原因的VTE患者,尤其是男性、双侧下肢VTE患者,应高度警惕其并发胃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深部热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试验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深部热疗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甲胎蛋白(AFP)水平、Karnofsky(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0.7%、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FP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发热、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深部热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缩小肿瘤,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