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京万红软膏用于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组除常规护理外,从第1次放疗后开始涂抹京万红软膏。结果对照组发生放射性皮炎49例,发生率87.5%,治疗组31例,发生率55.4%。两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80.4%(45/56)放射性皮炎出现于照射40 Gy以前,治疗组为28.6%(1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放疗开始时使用京万红软膏保护皮肤,能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减轻皮肤损伤程度,推迟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时间,对乳腺癌放疗所致皮肤损伤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才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271-127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放疗致局部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在放疗期间使用皮肤防护剂与放疗期间不使用任何药物进行比较。结果:放疗期间使用皮肤防护剂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P〈9.05)。同时,对于已经发生局部皮肤损伤的病人使用庆大霉索加维生素B12混合液湿敷,可以明显减少局部渗液,减轻疼痛,使病人在短时问内恢复正常。结论:积极预防,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是减轻乳腺癌放疗皮肤损伤和痛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大量临床资料证实,早期乳腺癌术后放疗可使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率降低,但术后放疗对患者皮肤造成的损伤若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则会对放疗计划的顺利完成和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我们分别应用中药泰乐和康复新液对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我院36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分组预防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浩然  刘燕 《黑龙江医药》1996,9(3):159-160
目前有关 V_E 的抗氧化作用已被证实,据有关资料表明:硒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和抗氧化能力,人体硒的生理摄入量为0.03mg~0.05mg/日,当口服剂量达到500μg/日即对紫外线致癌有防护作用。其作用机理为诱发细胞自由基清除系统及增强过氧化物的降解,但目前经文献检索尚未见硒及 V_E 外用于皮肤放射损伤的防治,笔者就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油对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Ⅱ~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肿瘤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外涂中药油和湿润烧伤膏治疗,3次·d-1,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及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油对放射性皮肤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宫颈癌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包括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反应,尤其是腰骶部皮肤反应,轻者照射野皮肤可出现红斑、瘙痒、烧灼感、水泡等,严重者可致皮肤溃疡、坏死,进而继发感染,造成放射治疗中断而影响疗效。为了预防和减轻放射性皮肤反应,自2004年以来,我科对部分宫颈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开始时即使用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简称皮肤防护剂)预防放射性皮肤反应,取得了良好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放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孙智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124-1125
目的:探讨皮肤防护剂对鼻咽癌放疗皮肤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0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放疗期间使用皮肤保护剂。对照组30例,按常规皮肤护理。比较两组皮肤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肤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保护剂能降低鼻咽癌放疗皮肤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疗法。在放射治疗中照射野皮肤受到不同剂量的照射,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由于照射野皮肤瘙痒、疼痛、糜烂,给病人带来不适,使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严重者将暂停放疗,以致延长治疗时间,并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如何防治鼻咽癌病人的放射性皮肤损伤,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难题。我科于2003年1~8月在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照射野皮肤采用富林蜜凝胶涂擦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贝优芬医用皮肤保护凝胶预防急性放疗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需要放射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49例在第一次放疗后给予贝优芬涂抹为用药组;46例只做常规的放疗为对照组。结果用药组皮肤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贝优芬能有效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放射反应与剂量大小、照射范围、照射疗程、正常组织或器官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放射性皮肤损伤分为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和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其中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又以放射性皮炎最常见,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重者甚至被迫停止放射治疗,所以预防和护理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十分重要的。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我科用放射疗法治疗恶性肿瘤37例,在放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经过健康教育和良好的护理,取得了一定期的疗效,提高了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调强放疗(IMRT)治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与低剂量区受照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接受IMRT治疗的12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组和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剂量学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中发生放射性肺损伤16例,发生率为13.11%。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组患者与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组患者的健肺最大剂量、患肺平均剂量、患肺最大剂量及患侧肺接受5 Gy照射剂量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百分比(V5)、V10、V15、V20、V25、V30、V35、V40、V4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5、V20均是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以V5 <59.86%作为截断值,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和91.5%,AUC为0.889;以V20 <38.63%作为截断值,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5%和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放化同期综合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机制是放化疗对肿瘤组织的协同杀灭作用。该研究对乳腺癌放化同期治疗有效性、时机选择进行实验探讨。方法选用盖诺顺铂联合化疗(NP方案)对乳腺癌MCF-7细胞放化同期放射和联合化疗不同间隔时间后放射,比较单纯照射组、同期化放疗组和联合化疗后不同间隔时间放射组的细胞存活率(Survival Fraction,SF)。结果联合化疗加同期放射后SF较单独放射更低。比较联合化学药物处理后不同间隔时间放射,发现SF值最低分别是化疗处理后间隔4h,12h和36h组,联合化疗加同期放射组SF值居中,而间隔48h和72h后照射组,SF值明显上升。SF最低与最高值相差约15倍。结论联合化放疗对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较强的协同杀灭作用,化放联合治疗的时机选择在肿瘤细胞杀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间隔48h和72h后照射放化疗协同杀灭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阿瑞匹坦用于乳腺癌患者化疗的止吐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的68例初诊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34例,给予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格拉司琼、地塞米松,用药剂量及用法与试验组相同。观察两种治疗方案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结果 68例患者均纳入分析,阿瑞匹坦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61.8%vs.31.3%,P=0.029);阿瑞匹坦组与对照组的急性呕吐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5.3%和67.6%(P=0.086),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瑞匹坦组迟发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0.6%vs.44.1%,P=0.027),迟发性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9%vs.29.4%,P=0.011)。本研究中未观察到阿瑞匹坦相关中重度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良好。结论阿瑞匹坦对于乳腺癌化疗患者止吐效果良好,在迟发性呕吐的缓解方面尤其突出,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在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7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保乳手术+术后辅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生存率为97.14% (34/35)、远处转移率为2.85% (1/35),对照组生存率为97.14%(34/35)、远处转移率2.85% (1/3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局部复发率为2.85% (1/35),对照组为11.42% (4/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放疗不良反应共13例,对照组16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与外观美容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治疗能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提高美容效果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患者癌胚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检测在乳腺癌诊断和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乳腺癌、37例正常及良性病变中癌胚抗原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癌胚抗原的阳性率(68.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2%),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的癌胚抗原的阳性率(81.3%),略高于乳腺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癌胚抗原的阳性率(56.3%),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癌胚抗原的检测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癌胚抗原可能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CA—50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乳腺良性疾病47例(对照组)和62例(试验组)乳腺癌患者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同时计数血小板(PLT)。结果:乳腺癌组胛、APTT较正常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PLT计数较正常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Fib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APTT较正常组缩短,PLT计数较正常组增高,提示乳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有利于乳腺癌的发展和转移。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对乳腺癌患者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对男性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未放疗组和放疗组。未放疗组10例术后实施辅助化疗,对放疗组11例术后实施放疗。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复发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未放疗组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放疗组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放疗组高于未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27%,随访发现,2例死亡,生存率为81.82%。3年内6例复发,复发率为54.55%;5例有远处转移,转移率为45.45%。结论放疗对男性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生存率较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数据库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帆  常燕 《青岛医药卫生》2012,44(4):241-243
目的应用Microsoft Access 2007数据库保存和管理我院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其在患者资料的系统保存、分析统计以及随访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00年1月以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二科收住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应用Microsoft Access 2007建立乳腺癌数据库,包括建立数据表、数据窗体和建立查询。结果本数据库具有简洁的用户体验界面、可靠的数据管理方式和因特网共享功能,并实现了对资料的存储、添加、检索等功能,能不断更新患者临床资料。结论该数据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方便病案的信息化管理,适宜在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临床分期与骨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行全身骨显像。结果:检出骨转移41例,统计显示不同临床分期转移率之间差异具显著意义(P<0.05)。结论:说明随临床分期I到Ⅳ期骨转移率逐渐增加;且病灶转移以中轴骨为主(81.4%),四肢及颅骨转移则较少(1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