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玉米须多糖治疗糖尿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刘娟  韩晓强  姜博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441-1442
目的研究玉米须多糖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快速造模法,研究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糖代谢的影响,同时研究玉米须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糖作用,能够促进肝糖元合成,同时对正常小鼠有一定降糖作用。结论玉米须多糖对治疗糖尿病小鼠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小剂量四氧嘧啶加灌服高浓度的葡萄糖造成糖尿病模型,通过血糖、肝糖原的测定及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研究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玉米须多糖对该模型有较好的降糖作用,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且对肾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桑叶多糖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桑叶多糖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四氧嘧啶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桑叶多糖以0.25、0.50、1.00 g/kg ig给药,连续6周,每周称体质量;在实验2、4、6周末各测空腹血糖;实验末期进行糖耐量试验,测定糖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水平;测定肝组织肝糖元、肝匀浆蛋白水平及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桑叶多糖能明显缓解糖尿病小鼠症状;具有明显控制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值升高,降低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曲线下面积的作用;具有促进血清胰岛素、肝HK的分泌和肝糖元的合成,提高肝SOD活性,降低肝MDA水平,促进体质量恢复的作用;桑叶多糖中剂量还具有促进肝PK分泌的作用,而对肝GSH-Px活性影响不明显;糖尿病小鼠肝脏、肾脏和脾脏指数均增高,桑叶多糖具有降低脏器指数的作用。结论桑叶多糖通过提高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提高肝HK、PK活性等综合作用,促使血糖进入肝细胞,使肝糖元合成增加,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从而达到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豆豉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从永川豆豉中分离提取的豆豉多糖对四氧嘧啶型小白鼠血糖和血氮水平及肾功能和胰腺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高血糖小鼠模型,断尾取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采用OPA法测尿素氮,并做肾脏和胰腺的病理切片。结果灌胃给予豆豉多糖剂量在100mg/kg,200mg/kg和400mg/kg时能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和血中尿素氮水平,并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肾脏和胰腺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结论:豆豉多糖对高血糖小鼠有降血糖和降血氮的作用和修复受损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芦荟多糖防治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从民间常用植物芦荟(aloe)中提取的芦荟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方法:研究3个剂量组的芦荟多糖对正常大鼠肝糖原合成、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胰岛组织形态的影响。结论:芦荟多糖能明显促进正常大鼠肝糖原的合成、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呈剂量依赖性;促进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损伤的胰岛组织结构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艾叶多糖对I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灌胃给予糖尿病模型小鼠艾叶多糖(100,200和400 mg·kg-1·d-1),连续30d,观察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以及糖耐量的变化,比色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肝糖原以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灌胃给予健康大鼠艾叶多糖(100,200和400 mg·kg-1)后提取含药血浆,与大鼠胰岛细胞体外共孵育,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胰岛素含量。结果艾叶多糖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改善糖耐量,还能显著增加肝糖原存储量(P0.05),100和200 mg·kg-1·d-1剂量的艾叶多糖还能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P0.05,P0.01),但艾叶多糖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无影响。结论艾叶多糖能增加糖尿病小鼠的肝糖原、改善胰岛素分泌,调节血糖浓度。  相似文献   

7.
榛花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及对肝脏和胰岛病理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榛花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以比色分析法测定血糖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观察胰岛B细胞以及通过组织化学观察肝糖原。结果:榛花可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未能使胰岛B细胞修复和再生,可提高肝糖原含量。结论:榛花具有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肝组织糖原合成等类胰岛素样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玉米须多糖的清热利胆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玉米须多糖(SMPS)的清热利胆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干酵母、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的模型观察玉米须多糖(SMPS)的解热作用;采用胆管引流法分别收集并计量给药后0.5,1,1.5,2,2.5 h的胆汁的方法观察SMPS对肝脏分泌胆汁的影响;采用测定小鼠胆囊重量的方法观察SMPS对胆囊的影响;对SMPS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高、中剂量的SMPS对发热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能明显增强胆汁分泌量;促进胆囊收缩,降低胆囊重量;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SMPS毒性低,无法测得LD50。结论玉米须多糖不仅具有明显的清热利胆作用而且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SMPS毒性低,无法测得LD5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元阳片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糖元阳片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1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检测比较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及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灌胃糖元阳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降低血清中过氧化物MDA含量,增加SOD活力,增加肝糖原、肌糖原贮存。结论:糖元阳片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机体内的抗氧化能力,修复损伤胰岛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麦冬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二甲双胍和两种不同剂量的麦冬多糖灌胃,给药测定小鼠;分别于给药7、14、21、28d后测定空腹血糖值及胸腺、脾脏指数。结果:麦冬多糖(200、400mg/kg)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P<0.01)及胸腺、脾脏指数。结论:麦冬多糖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作用并能保护糖尿病小鼠的免疫器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山药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山药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观察预防给药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的影响.结果:治疗作用研究表明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在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控制体重减轻、提高糖耐受量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预防作用研究表明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预防血糖升高、控制体重减轻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山药多糖可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且预防给药能对抗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2.
嵇扬  陈善  张癸荣  王文俊  陆红 《中药材》2002,25(3):190-191
目的:考察枳椇水提取液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肝糖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小鼠按250mg/kg灌胃给予四氧嘧啶,3大后,连续7天灌胃给予枳椇水提取液,禁食16 h后,分别测定血糖和肝糖原含量。结果:枳椇水提取液剂量为5,10或20 g生药/kg·d×7天时,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含量;中、低剂量还显著升高小鼠肝糖原含量。结论:枳椇水提取液有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玉米须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及玉米须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高糖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各组大鼠给药干预8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血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玉米须水提物干预后,其中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FBG、FFA、TG和TC的水平(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型,高剂量组显著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P0.05);同时,玉米须水提物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MDA的含量,明显升高血清SOD的活性(P0.05或P0.01)。结论玉米须水提物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2型糖尿病大鼠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林  刘小翠  邓斌 《中草药》2020,51(16):4259-4265
目的探讨小檗碱调节糖原代谢的机制及对糖原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作为疾病模型鼠,考察小檗碱对db/db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提取小鼠的肝糖原进行体积排阻色谱(SEC)和透射电镜(TEM)分析,考察小檗碱对db/db小鼠肝糖原的结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小檗碱可以显著性降低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降低db/db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db/db小鼠肝糖原的结构不稳定性;降低db/db小鼠肝组织中糖原磷酸化酶(GP)、糖原脱分支酶(GDBE)和环磷酸腺苷(cAMP)表达水平,降低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结论小檗碱可以调控cAMP/GP信号通路,改善db/db小鼠的肝糖原结构,修复受损糖原结构,这可能是其调节肝糖代谢,改善糖尿病症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玉米须多糖对实验动物胃肠运动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玉米须多糖(SMPS)对实验动物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以黑色炭末为指示剂,以正常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和数量为指标,观察SMPS(0.5,1,2 g.kg-1)对小鼠肠运动的影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以甲基橙残留率为指标,观察SMPS(0.5,1,2 g.kg-1)对小鼠胃排空的影响;以美蓝为指示剂,以胃排空时间、肠内容物移动速度为指标,观察SMPS对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观察SMPS对大鼠血浆中胆囊收缩素(CCK)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SMPS可使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显著性增加(P<0.01);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显著性缩短(P<0.01),排便数量显著性增加(P<0.01);小鼠甲基橙胃残留率显著性增加(P<0.01);大鼠胃排空的时间显著性延长(P<0.01),大鼠肠内容物移动速度显著性加快(P<0.01);大鼠血浆中胆囊收缩素(CCK)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SMPS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可能与其升高血浆中CCK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知母多糖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王靖  葛盛芳  陈琦  李国贤 《中草药》1996,27(10):605-606
治疗糖尿病中药“玉液汤”中,知母是主药。本文研究了百合科植物知母多糖的降血糖活性。知母根茎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稀碱脱蛋白,得到的多糖给小鼠准胃,结果表明知母多糖可使小鼠的血糖及肝糖元含量明显降低,而血脂含量几乎没有变化。若为腹腔给药,该多糖也有降血糖活性。注胃四氧吃陡高血糖小鼠,其血糖含量也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牛蒡子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给动物灌胃给药,用四氧嘧啶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胰岛B细胞形态学改变,比色分析法检测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结果牛蒡子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胰岛B细胞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并可以降低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结论牛蒡子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狗胆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给动物灌胃给药,用四氧嘧啶制备实验性糖尿病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胰岛B细胞形态学改变,比色分析法检测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结果:狗胆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胰岛B细胞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并可以降低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结论:狗胆时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