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4岁,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Ⅰ组(芬太尼组)和Ⅱ组(舒芬太尼组),每组100例。Ⅰ组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mg/kgiv,Ⅱ组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mg/kgiv,观察NBP、HR、SPO2、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体动以及心动过缓等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Ⅱ组的丙泊酚用量较Ⅰ组显著减少(P〈0.05),Ⅱ组的苏醒时间较Ⅰ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μg/kg舒芬太尼复合1mg/kg丙泊酚适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2.
王延波  张占军 《医学信息》2009,22(6):970-971
目的通过比较丙泊酚分别配伍咪唑安定、曲马多、芬太尼以及氯胺酮四种麻醉。方法探究人工流产手术合理的异丙酚麻醉配方。方法160例ASAⅠ-Ⅱ级、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四组:M组、T组、F组、K组在丙泊酚麻醉前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06mg/kg、曲马多1mg/k、芬太尼1μg/kg、氯胺酮0.2mg/kg。术中连续监测MAP、HR和SpO2。记录各组病人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术中术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M组、T组、F组MAP、HK、SpO2均下降(P〈0.05、P〈0.01);K组SpO2下降较小(P〉0.05);F组、T组和K组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明显低于M组(P〈0.01)。结论丙泊酚配伍其它静脉全麻药都可获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中与小剂量氯胺酮配伍对呼吸循环影响微小,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好,值得临床实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在小儿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玉~Ⅱ级患儿60例,患者年龄1.5~8岁。随机分为试验组瑞芬太尼组(REM组)和对照组芬太尼组(Fen组),各30例。其中,先天性腭裂修补手术患儿24例,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患儿36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维库溴胺、地塞米松、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维持院两组均采用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试验组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对照组持续静脉泵注芬太尼。记录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均满意,生理参数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并发症发生率低,无统计学差异(>0.05)。试验组比对照组苏醒快,拔管时间短。结论瑞芬太尼比芬太尼镇痛作用强,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术后苏醒快,拔管时间短,恢复迅速,无蓄积作用,是小儿外科手术的一种较好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人流术中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以评价其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需行人流术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三组:①芬太尼组;②瑞芬太尼1.5ng组;③瑞芬太尼2.5ng组.每组35例,观察麻醉和手术中丙泊酚的用量、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和术后苏醒时间、腹痛情况等.结果 术中丙泊酚的用量芬太尼组>瑞芬太尼1.5ng组>瑞芬太尼2.5ng组,各组均有显著差异;术后苏醒时间瑞芬太尼1.5ng组最快;呼吸抑制在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1.5ng组相似,瑞芬太尼2.5ng组发生率较高;体动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术后腹痛瑞芬太尼组相仿,芬太尼组发生率较高.结论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在人流术中有较大的优点,但需注意管理呼吸,从综合效应看效应部位浓度1.5ng优于2.5ng.  相似文献   

5.
李兵 《医学信息》2009,22(4):359-36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婴幼儿先天腭裂修补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术后苏醒时间等。方法选择患儿5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两组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R组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丙泊酚60~100μg·kg^-1·min^-1,F组泵注芬太尼0.08~0.1μg·kg^-1·min^-1,丙泊酚60~100μg·kg^-1·min^-1,两组均30~40min追加阿曲库铵0.2~0.4mg/kg,记录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恢复时间等,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无显著差异,自主恢复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瑞芬太尼组均少于芬太尼组,而躁动是芬太尼组少于瑞芬太尼组。芬太尼组插管即时,切皮时,血压心率均加快,而瑞芬太尼组则平稳。结论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适合用于患儿腭裂修补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组)25例,术中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持续泵入维持麻醉;B组(芬太尼与咪达唑仑组n=25例),术中芬太尼与咪达唑仑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术中根据血压及心律的变化调整输注速度,维持血压及心率在基础值±20%范围内。观察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苏醒时间、拔答时间A组与B组比较有著性差异(P<0.05),A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最短,且术后苏醒质量评分最佳。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持续输注维持全凭静脉麻醉由于开胸手术,苏醒最快、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对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Ⅰ~Ⅱ级,无合并症,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芬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术前用药,麻醉诱导用药及方法相同,观察组于诱导开始用微量泵连续静脉输入瑞芬太尼(20μg/mlNS),输注速率根据麻醉深度及生命体征变化调节,不采用单次注药。麻醉期间常规监测NIBP、ECG、HR、SpO2观察麻醉效果、苏醒时间,麻醉苏醒程度、不良反应。结果术中芬太尼用量、七氟烷吸入浓度,瑞芬组较对照组低,观察组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苏醒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能明显加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全身麻醉后的苏醒,其药理特性符合快通道麻醉的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李书迎 《医学信息》2010,23(14):2421-2422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60例。观察记录麻醉开始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气腹后、拔除气管导管时各时点MAP、HR变化;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后30min内伤口疼痛情况。结果拔管即刻Ⅱ组MAP、HR明显高于Ⅰ组(P〈0.05);两组患者均能迅速苏醒和拔管,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但Ⅱ组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例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镇痛作用强,长时间输注体内无蓄积,有利于术后清醒和拔管;复合硬膜外阻滞,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期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1例,按麻醉用药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观察组较对照组接近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完全苏醒时间短、清醒程度评分高、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镇痛效果好,代谢快,是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不全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麻醉及管理。方法126例伴有呼吸功能不全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其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4组。A组42例,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B组28例,采用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C组36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D组20例,采用静脉泵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各组气腹前、气腹后5min、气腹后25min、术毕时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通气功能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B组和D组的HR和MAP在气腹5min和25min后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和C组气腹后的HR和MAP较B组和D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的PCO,和PETCO2在气腹后均逐渐升高,与气腹前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术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其他各组(P〈0.05),C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和D组(P〈0.05);A组术后入住PACU及出现恶心、呕吐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合并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气管内全麻合并颈丛阻滞和单纯气管内全麻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气管内全麻合并颈丛阻滞。B组采用单纯气管内全麻,常规麻醉诱导插管,麻醉维持A组用瑞芬太尼0.05—0.15μg/(kg·min).B组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两组均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记录气管插管、切皮、麻醉维持和气管拔管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术后睁眼和气管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是否需要镇痛。结果A组气管插管、切皮、麻醉维持时浅麻醉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术后需要镇痛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P〈0.01)。结论气管内全麻合并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气管内全麻.并可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观察患者在麻醉之前、检查中以及意识清醒时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将呼吸抑制情况和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用药后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均下降,P〉0.05,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总量和呼吸抑制2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中麻醉的时间长、呼吸抑制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小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n=40例),芬太尼组(F组,n=40例)。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为10min,复合异丙酚1mg/kg;F组静脉输注芬太尼1μg/kg,复合异丙酚1mg/kg。两组术中异丙酚每次追加量为1mg/kg。记录患儿入胃镜室时(T0)、用药5min时(T1)、用药10min时(T2)、胃镜检查开始前(T3)、胃镜通过咽喉时(T4)、胃镜退出咽喉时(T5)和退镜后5min(T6)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记录异丙酚总用量、苏醒及离室时间,记录术中呛咳、严重体动(迫使检查中断)、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时间〉10s)、低氧血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记录苏醒期恶心呕吐和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在T4-T6时点HR和MAP明显低于F组(P〈0.05);与T0时点比较,F组在T4-T6时点HR和MAP均明显升高(P〈0.05),D组T4-T6时点的HR和MAP无明显差异(P〉0.05);D组的异丙酚用量少于F组(P〈0.05),镜检时间短于F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D组术中呛咳、严重体动、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心动过速及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F组(P〈0.05)。结论与芬太尼比较,0.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对胃镜检查术患儿的麻醉效果好,且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术中术后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时高碳酸血症对患者麻醉深度及熵指数监测的影响。方法22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通过积极增加分钟通气量仍未能纠正高碳酸血症,需降低气腹压力进一步处理的病人,观察30min后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进行分组,8例病人PetCO2波动于51-55mmHg,归为I组;6例病人波动于46~50mmHg,归为Ⅱ组;8例病人波动于40~45mmHg,归为Ⅲ组。分别记录麻醉前(T1)、切皮后(T2)、CO2气腹30min(T3)、降低CO2腹压30min后(T4)、停止麻醉时(T5)、拔除气管导管时(拍)的RE、SE、MBP、HR值,并记录停止麻醉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T5—6)。结果I组病人T4和T5的RE、SE值均低于Ⅲ组(P〈0.05);H组RE、SE值各时间点与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组病人T4和T5RE、SE值低于T2和T3(P〈0.05);I组病人意识恢复时间T5—6长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造成的高碳酸血症可使熵指数下降和意识恢复时间延长,在麻醉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以及PGⅠ/PGⅡ比值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以及联合人工智能电子染色内镜(FICE)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全部患者行胃蛋白酶原普查,如发现异常,即行普通胃镜检查,普通胃镜下发现可疑病变者(如溃疡、胃癌、息肉等)再以人工智能电子染色内镜+靶向活检,最后明确病变。正常对照组85例。根据组织病理学及胃镜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5组,即慢性萎缩性胃炎组105例、慢性胃炎伴瘤变组33例、胃良性溃疡组53例、早期胃癌组48例、进展期胃癌组90例。确定胃良性病变的PGⅠ及PGⅡ、PGⅠ/PGⅡ比值参考值范围,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比较慢性胃炎与胃癌,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胃癌术前术后PGⅠ及PGⅡ、PGⅠ/PGⅡ的变化。结果:胃良性溃疡组患者血清PGⅠ及PGⅡ比对照组升高,PGⅠ/PGⅡ比值降低(P〈0.05)。慢性胃炎组比对照组PGⅠ下降,PGⅡ升高,PGⅠ/PGⅡ比值降低。胃癌患者血清PGⅠ及PGⅠ/PGⅡ比值较慢性胃炎组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组相比PGⅠ及PGⅠ/PGⅡ比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胃癌患者手术后PGⅠ及PGⅡ值均降低,PGⅠ/PGⅡ比值升高(P〈0.05)。血清PGⅠ、PGⅡ检测结合FICE放大胃镜技术对早期胃癌早诊率达80%。结论: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PG可作为大规模人群胃癌的普查手段,无创,便于推广;胃蛋白酶原联合放大染色内镜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对腹腔镜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分为:A组(40例)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联合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ng/mL);B组(26例)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C组(24例)静脉泵入丙泊酚0.2-0.6mg·kg^-1·h^-1。比较各组患者麻醉前(哟)、诱导成功后(T1)、气腹后30min(T2)、术毕时(33)、术后24h(T4)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反应机体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血清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结果A组、B组患者HR、MAP、SpO2、PET CO2在麻醉过程中无显著改变(P〉0.05)。C组HR在麻醉后呈升高趋势,MAP呈下降趋势,SpO2在T1、T2时相均显著低于阳(P〈0.05);PET CO2在麻醉后各时相较T0显著增高(P〈0.05)。A组HR、MAP在T1-T4各时相与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pO2在T1、T12均显著高于C组(P〈0.05);PET CO2在T1-T3均显著低于C组(P〈0.05)。COR、IL-6、CRP、GLU在A组各时相均无显著差异,B组在T2、T3、T4各时相较T0显著增高(P〈0.05);C组在T1-T4各时相较11D均显著增高(P〈0.05);A组IL-6、CRP、GLU在T2、T3均分别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比例(12.50%)显著低于B组(23.08%)和C组(33.33%),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能够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CO2气腹造成的损伤,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刘思远 《医学信息》2019,(22):123-124
目的 观察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5月在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临床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恢复定向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不同时间段血压和心率变化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恢复定向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前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开始5 min及术后5 min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高于麻醉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优于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同时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轻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全麻诱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病人70例,ASAⅠ级至Ⅲ级,年龄22~69岁,行全身麻醉。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丙酚组,每组35例,其中七氟醚组(S组)吸入6%七氟醚麻醉诱导;异丙酚组(P组)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入10μg/kg芬太尼。病人入室后记录血压(BP)、心率(HR)作为基础值。记录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2、3min的BP和HR以及病人意识消失的时间。结果与基础值比较,插管前即刻两组BP均下降,S组HR减慢(P〈0.01);插管后1minP组BP下降(P〈0.01);插管后3min,P组HR较S组快(P〈0.05)。结论七氟醚可安全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